第324章 天道有賞!
作者:多腦魚      更新:2022-03-03 16:47      字數:6264
  同進二十七年初秋,肅州府又發生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泰安商行的棉田又發生了蟲害。還是和上一年一樣,又是蝗災!

  這一年泰安商行的人加強了巡視,這蝗蟲一出現,就立刻引起了重視,然後就派人前來處理。

  蝗蟲很快就被消滅了。這一次的蝗蟲爆發,又讓泰安商會的人百思不得其解。這次他們確定不是農墾會的人搞的鬼,但是還是發生這種事情,還是讓他們有些鬱悶。

  不過早發現早處理,這蟲子被驅趕殺掉了,也沒有對棉花造成什麽傷害。

  今年,又將是一個豐收之年!

  八月初一,沒有任何征召,天門縣的天空忽然出現一道金光,金光照在張府之上,然後在眾目睽睽之下,金光中走出兩個身穿雷霆法衣的高冠神仙。

  這兩個神仙從天而落,降臨在半空之中,開始用宏大的聲音喊道:“天門縣縣令,張巍接封!”

  這聲音如雷,遠遠的向著四麵八方傳了出去。天門縣的百姓聽見這話,都趕緊出來看看是怎麽回事。

  當他們看見這天上的兩個神人之後,都不由自主的拜了拜。

  這個時候,張巍從房間走了出來,站在院中說道:“張巍在此,請問是何方神聖?”

  這兩個神人就仿佛是捧哏的一樣,就開口念叨:“吾等乃是天庭雷部正神,念你功勳卓越,有功於天地朝廷,特意來赦封於你。你還不速速聽封!”

  張巍聽見這個,也點了點頭,看來雷部是要對自己進行補償了。

  張巍就拜了拜說:“張巍聽封。”

  這神人就拿出一份詔書,開始念道:“皇天在上,後土在下,今有張巍,能文能武,心具百姓,有斬龍之功,有滅蝗之績。任一方縣令,造一方之福,功勞永固,福分在天。”

  “其功不能不表,其績不能不揚。固天道無私,人道有償。現封張巍為降雷蕩寇大將軍,許其立廟祭祀,永享香火!”

  “詔成,受禮!”

  然後張巍就喊了一聲:“張巍受禮!”

  城內的百姓一聽,都議論紛紛起來。都衷心的為張巍大老爺高興。

  神人落下,落在了張巍的院子中,這公事結束,現在是私事時間!

  兩人對著張巍抱抱拳說:“恭喜張大人!賀喜張大人!”

  張巍接過這詔書,有些不解的問道:“這降雷蕩寇大將軍是個什麽位置啊?為何沒有品級?我也沒有聽說過?”

  這兩個神人笑道:“張大人,這降雷蕩寇大將軍,沒有品級,也是新創立的!”

  沒有品級?聽到這個,張巍臉色微微一變。

  這兩個神人看見張巍臉色一變,當即就說:“但是張大人別誤會,這沒有品級,不代表這權利小啊。大人您是陽官,自然明白陽官中還有一個勳貴。這勳貴除了公侯伯子男,也是沒有品級的。”

  張巍一聽,心中倒是有些明白了,但是嘴上還是說:“那勳爵是超品,這能有可比性嗎?”

  兩個神人也笑了,就說:“這降雷蕩寇大將軍,也是超品!是模仿人間勳貴,給你設置的!這樣,您也不算天官,還能繼續當陽官!”

  其實啊,本來給張巍封的這個玩意,就類似於朝廷的散階,有虛名,無實權。因為確實是不好讓他壞了規矩,既當陽官,又當天官。

  但是雷祖大人最終拍板,可以這樣封,但是要給張巍一個權利,那就是立廟之權!

  這立廟之權對於神仙而言,就類似於勳貴的開牙建府之權。

  很多神仙,都是沒有獨立的神廟的,隻有那些大神,或者影響力很強的神仙,才有立廟的權利。

  比如慈姑娘娘以前,她作為一個神仙,她是沒有神廟的,隻能以屬神的身份,在淮水水君廟中,占一個地方,風險一些香火。

  能獨立建廟,獨享香火的神仙,並不多。山神、土地和城隍,這種類似於社稷神,他們的廟類似於辦事處,是必須要有的,這不算是獨立建廟。

  給了張巍立廟的權利,就相當於將這個散階,一下就提升到了勳爵的位置!

  但是這個事情是雷祖親自開口的,雷部別的神仙也不好說什麽了。

  兩個神人和張巍細細說了其中關隘,張巍很快就明白了。最後,這兩個神人說:“不得不說,這雷祖大人是相當照顧大人您呢,您可要銘記於心啊。”

  張巍點點頭:“張巍自當記得!”

  聊了一陣,張巍給兩個神人每人一枚藍錢,當做喜錢。兩個神人笑眯眯的收下了,然後就告辭離去。

  等到他們走了,這家裏人就呼啦的一下擠了過來。

  胡橘白拿著這份赦封,高興的說道:“以後你就是神仙了?”她是不太懂這其中的道道的,反正就是知道,自己的丈夫被封神了。

  胡素素看了看張巍,就笑著說:“以後你建廟了,要不要我給你當廟祝啊。”

  這當廟祝啊,是有點說法的。女人給男神當廟祝,就有委身於神的意思,表示以後一心一意侍奉尊神,永不婚嫁。

  隻是現在張巍這個神還是有實體的,這當了廟祝,要侍奉神,那就是侍奉張巍,這可就是另一種名正言順了!

  這凡間的大婦當不得,這神道的大婦,她胡素素還是能爭一爭的嘛。

  胡素素的那點小心思,一下就被其他女人看穿,當即就被擠開。胡青蒿就說:“那我們給你建一個廟吧,就建在家旁邊如何?”

  大家都覺得有趣,並沒有將這件事情當成很神聖的事情來看,她們都是喜歡張巍這個人,而不是尊敬張巍這個神。

  張巍隻能笑笑,還能說什麽。

  不過事情到了第二天,就有了變化。

  第二天一早,天門縣幾個大‘鄉紳’就上門拜訪張巍了。

  這幾個大‘鄉紳’,並不是中原地區,那些退休的官員,或者有功名的人。而是非常具有天門縣特色的,大工坊主,大棉田主。

  天門縣讀書人還是很少,就算天門縣現在富了,但是人才的積累,總是比財富的積累慢的。

  這個‘鄉紳’高地,現在沒有讀書人去占領,自然就被這些有錢的大地主大工坊主占領了。

  因為張巍並不歧視商人和地主,他本人就是商人家庭出身,所以天門縣的這些‘自封鄉紳’,也沒有被張巍反對過。

  現在,就是這些‘鄉紳’,這些‘賢達顯貴’來報複了!

  十來個穿著華麗的人半邊屁股坐在椅子上,張巍就坐在上首。大家喝了一口茶之後,張巍就問道:“不知各位清晨來找我,有何貴幹?”

  這些人平常不會輕易來找他的,要找,也會去縣衙找。這找上家門是有些失禮的,畢竟他們也不是張巍的熟人和朋友。

  這個時候,天門縣除了張家工坊外的第二棉紡工坊,李家工坊主,李白乘就開口說道:“是這樣的,昨日大人不是受封為降雷蕩寇大將軍嘛,也得到了建廟的權利,我們幾個尋思了一天,打算給您建個廟!”

  這可不是明末各地‘自發’的給魏忠賢建廟建生祠的行為。這可是正兒八經的得到天庭許可,朝廷認可的行為。

  而且,建廟這種事情,就不能神自己掏腰包幹,要別人給你建廟,這才有意義。

  所以,大家提出給張巍建廟,那可不是為了拍馬屁亂搞,雖然也是拍馬屁,但是不是亂搞!

  因為此中緣故,張巍沒有第一時間就反對,他沉吟了一下,說:“你們打算怎麽建?”

  這些人一聽,這李白乘就馬上說道:“我李家願意捐獻東三門街的宅院,拆了建廟!”

  這天門縣以前是沒有什麽東三門街的,以前的天門縣隻有一條街。後來不是有錢了嘛,這進入城中的人民就多了,自然就進行了房地產大開發。

  天門縣西門,是外商進入的地方,以前也是牛馬牲畜集市。這外邦人和牛馬一多,這地方就有些掉價。

  以前還不覺得,現在大家都富了,也抖了起來。就覺得這西邊不吉利,於是乎,有錢人都在東邊修建宅院,西邊就是工坊、集市、客棧所在地,嘈雜而喧鬧。

  人啊,隻要一有錢,就喜歡彰顯自己與眾不同。東邊是有錢有勢的人住的地方,而張巍的宅院則是獨立一塊的,因為他們的宅院旁邊是‘市民廣場’誰也不敢去占這地方,一方麵是怕引起公憤,另一方麵也是覺得沒有資格和張巍做鄰居。

  所以,這東三門街的宅院,那可是黃金地段啊。這李白乘說丟出來就丟出來,看來也是下了本的。

  李白乘的話音落下,那邊就有人說:“我願意給神廟捐三千方石料!”

  “神廟的木料我全包了!”

  “我捐漆器百件!”

  “正宗南海紫檀家什,我全包了!”

  “咱家沒有其他的,但是工匠大大的有,工匠我們出!”

  “出糧食……”

  “出……”

  眾人是早就商量好的,各人像是接任務一樣,一樣樣的不重複,就將這廟給承包下來了。

  張巍一聽,也就笑著說:“行吧,既然這樣,大家的好意我就接受了!在這裏就多謝大家了。”

  說完,張巍站起身來對大家鞠了個躬,這些人連忙站起身不敢接受。

  看見張巍接受了,這些人的臉上都笑了起來。張巍這個人當了這些年的縣令,毫不留情的說,這裏的人都是靠著他發家致富起來的。

  最初的棉種是張巍提供的,最初的紡織機是張巍提供的,最初的安全,還是張巍提供的。

  這張老爺來了,這青天就來了,人民就有好日子過了。這些年天門縣的變化,他們可都是看在眼中,親身經曆的。

  吃井不忘挖水人啊。大家早就想投桃報李了。但是張巍在這方麵是無懈可擊的。

  送金錢,張巍比他們有錢,送錢不合適。

  送美人,這張巍幾個妻子都貌美如仙,而且也怕得罪狐狸精。

  送權勢,張巍本來就是這縣裏最有權勢的人,再說了,這些人剛剛乍富,還沒有能力影響到朝堂,給張巍升職加薪就不可能了。

  送美酒,這點倒是好,聽說張巍也是一個好酒之人。可是他們這裏也沒有什麽好酒啊,據說張巍喝的酒,都是家鄉運來的好酒。什麽酒,能比家鄉酒更好呢?

  不能送禮,這些人就很惆悵,也就不能和張巍建立起聯係,增進感情。

  現在好了,張巍封神了,可以建廟了!這總不能阻擋我們的投效之心了吧。

  現在一看,張巍張大人還是非常通情達理的,很快就同意了他們的做法,答應了他們給張巍建廟!

  這些人得到了張巍的許可,又在張巍家吃了頓午飯,下午時分就回家準備了。

  當天,李白乘東山門街的院子就搬遷了,第二天,院牆就砸倒,房子開始推平。

  其他人一打聽,這李家的家丁很自豪的說:“我家老爺已經將這院子送給大人,用來蓋神廟了!”

  這話一出,其他的百姓紛紛議論起來,然後就說:“不能這樣啊,建廟如此大事,豈能讓那些大戶們專得其寵!”

  本來就是嘛,建廟這種事情,可不是建一家一戶的私廟,這是要所有信徒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這樣才能顯示信徒們的誠心。

  這天門縣,誰不是這什麽,降雷蕩寇大將軍的信徒呢?

  別的方麵,這些百姓隻會笑著說:“讓這些狗大戶出錢出力!”

  但是這件事情上,這些百姓會憤怒的說:“不能隻讓這些狗大戶出錢出力,我們也要!”

  這是趕著趟的送錢出力啊。大家雖然沒有狗大戶有錢,但是家裏出個十兩八兩的,這天門縣數十萬戶,百萬人丁,還能比幾個大戶差了?

  不光光是城裏人,分布在天門縣廣大的鄉間土豪也不幹了。這分明就是欺負他們信息不流通嘛,這麽大的事情,怎麽能不參與呢!

  現在就連遠在天門湖的村子都知道這件事情了,大家騎著馬,日夜兼程趕路,來到天門縣,不為別的,就是為了給張巍的廟添磚加瓦!

  這人一多,事情就有些亂了。

  “什麽?李狗剩那塊地方要建神廟?讓他建,這有錢燒的。”

  “什麽?是給大老爺建的,他那破地方才巴掌大小,能給大老爺建廟?這不行!”

  原來大戶們覺得這李白乘(李狗剩)的院子就很大了,但是在百萬天門縣百姓眼中,這神廟就太小了。

  “要是有一萬人去燒香,這可連個站的地方都沒有啊!”有人搖搖頭說。

  “那不是!加上耍把式的,賣小吃的,這地方就更小了!”有人從經濟角度說。

  “周圍全是人家,估計會抄著別人,應該都讓他們搬走!”有人從社會角度說。

  “那就花錢將周圍都買下來吧!”終於有人財大氣粗的說道。

  論有錢,天門縣的這些個大戶,還真的不是最有錢的。最有錢的,要數天門縣鄉間的土豪。

  這些土豪以前窮慣了,現在靠著種棉花發財了,但是還是和以前一樣,喜歡將銀子埋在地下。

  這天門縣的鄉間土豪,也不知道埋了多少銀子在地下,現在聽聞要給張老爺建廟,這些人就打算挖一些出來,聊表心意。

  這一挖,加上數量龐大的土豪,這銀子就堆成了小山一般。

  這些人用板車推著銀子往別人家一倒,就對別人說:“以後這地方靠近神廟,那是白天吵,晚上鬧,估計你也受不了。這些錢你帶走,夠你買三個宅子了,這宅子就用來建神廟吧。”

  這東三門街的人,也不都是李白乘那種巨富,有些是占地占得早,其實也不算大富人家,於是這些人看到如此多的白銀,當即就說:“我也不是看重你這些銀子,主要就是為了給大老爺建廟。這錢我拿走,這屋子,你們推到吧!”

  這不是商業開發,也不是強占土地。大家都是覺得,要給張巍建一個好好的神廟。

  就是湊了個份子,一起幹就完事了。

  回頭等張巍知道的時候,他的神廟地盤,已經擴大了十倍,而還有人繼續收地搞搬遷呢!

  張巍當即就出麵製止了。這建廟也不能影響人的正常生活吧!

  然後他對廣大的民眾說道:“現在這廟已經夠大了,我還沒死,現在主要是住在我自己的宅邸中!這神廟真的不用這麽大!”

  張巍的話讓周圍的人會心一笑,也開始覺得是不是太誇張了一些。

  張巍搖搖頭說:“既然大家如此厚愛,我也不好說什麽。但是你們要知道,這是給我建廟,不是給我起宮殿!我張巍福薄,還不能享受這些!”

  大家又笑了起來,如果張巍真的不出麵阻止,他們這些人真的要將石料換成玉石,木料換成紫檀,泥塑的神像換成黃金打造,這可就太誇張了!

  有錢那是真的任性!

  張巍出麵阻止之後,縣衙也派人出來開始核算,原來一個小小的廟,這些大戶自己就能搞定,但是到了現在,這就變成了一個大工程。

  張巍再次招來大戶、民眾代表和縣衙的人,說:“現在這地方太大了,廟的主體還是按照李家的院子來,不宜過大,其他地方,就種上花草,建成園子,以後我的神廟也不要用圍牆隔開,就敞開讓大家自由進入。”

  這就是一個開放式的小公園了。但是張巍身邊的人還沒有這個概念,他們互相看了看,都忍不住說道:“還是大人大氣!”

  這規劃一做好,剩下的就是建設施工。有錢的人出完了錢,現在有力的人開始出力了。

  本來,是打算雇傭人的。這就要花錢。但是民眾一聽就不幹了,這給大人建廟還要收錢,這不是看不起我們嘛!

  好嘛,這洶洶民意之下,大家都不要收錢幹活了。這時候的老百姓,不管家境如何,都會一些泥瓦活的,大家砌個牆,打個灰什麽的還是會的。

  在人多勢眾的情況下,地基一天就挖好了,然後就是砌牆架梁,也因為人多勢眾,這三天也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蓋瓦片,做內部裝飾。

  這在兩天之內,也解決掉。

  六天時間,神廟的主體就全部完工,還有一天用來休息,這創世也不過如此了。

  主體完成,剩下的就是植樹造林,建造小公園。這些也好辦,大家齊上手,幾天功夫,這裏就變了一副樣子,變成了一個曲徑通幽,流觴曲水,茂林修竹的園子。

  最後,就是上神像。

  一尊一丈高,和張巍有七分相似的神像,被紅綢蓋著,然後敲鑼打鼓的繞著天門縣城走了一圈。

  每當神像路過,大家都會虔誠的對神像拜一拜。

  張巍站在人群中,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神像,開始慢慢的吸收著大家散發的信念之力。

  這些信念之力很駁雜,但是數量極多。一尊泥塑的雕像,在這樣的信念之力加持下,呆滯的眼神也變得栩栩如生,生硬的配色,也變得流光溢彩。

  一尊死物,就仿佛是活了過來。

  看到這裏,張巍就忍不住說道:“這就是人道之力啊。”

  就和遠古時代,剛剛開始造神開始,最初的神仙,也是承接著人們的熱愛、尊敬、信服、感激等等信念,然後才凝出神職,成為尊神的。

  神道有盡頭,天道有上限,但是人道沒有啊。人道,才是永無止境的。

  張巍看著這些,心中忽然明白了什麽。穿越而來的世界,這個神鬼顯化的世界。求得長生,求得大逍遙隻是小道。

  帶著大家,走上燦爛的世界,才是真正的目標和未來!

  他想著想著,就在這個時候,他的心中忽然泛起一絲漣漪。然後他就‘看見’一顆金色的小豆子,似乎從心中冒了出來。

  這個時候,他忽然福靈心至,知道了這個小豆子是什麽。

  這就是功德!

  天道至公,有功必賞。獎賞的東西,就是功德!

  張巍在天門縣,廣播棉種,造福一方。有功於人,有功於人道。就得到了天道獎勵的功德。

  這是原始功德,和天庭用陰德轉換的功德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就是發出的單位不同。

  一個是天道,一個是天庭。

  在天門縣四載縣令,如今神位初成,天門縣百姓的信念有了寄托,天道終於給了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