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求饒
作者:多腦魚      更新:2021-10-15 17:35      字數:2163
  按照陰間的律法,地方陰神不能管活人的事情,就算是眼睜睜的看見活人殺人,也不能以陰官告活人。更不能對活人使用陰間法律。

  簡單來說,陰間對活人沒有執法權,而且他們的一切言行都不能作為直接證據。

  這就是人權高於鬼權的表現。就算是能判通陰陽的包拯包青天,也要找到活人告狀,才能接受案子。烏盆案就是其中的代表。

  這野神鑽了陰間和陽間法律的空子,讓知情的土地爺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土地爺不是苦主,不能將這件事告訴別人,讓別人去報案,這違反了陰間的法律。

  但是張巍不同,張巍首先是一個活人,然後還是一個天官。這兩重身份疊加,讓他可以以活人的身份狀告這野神。

  聽了土地爺的解釋,張巍才將這其中的道道搞清楚。他有些歉意的說:“對不住了,是我誤會了。”

  土地爺擺擺手說:“這也沒辦法,畢竟陰陽兩隔,都不能壞了規矩。我們知道有些人十惡不赦,但是也對此毫無辦法,隻有等他死了之後,歸我們地府管轄,我們才能對他進行審判。那個時候,管他是人間帝王,還是高官丞相,都要在通判司走一遭。”

  張巍又問:“這梅姑娘娘,你還知道什麽?”

  說到這個就是土地公的本職工作。他馬上回答:“這梅姑娘娘本是附近一千年梅樹成精,在這黃梅縣中,千年的梅樹不少,但是這一棵樹占據的風水不錯,吸收的天地精華也多,這久而久之就給他成精了。”

  “他成精之後,似乎又有緣法,得到了一些道法殘卷,自己修行起來,漸漸也有了一些氣候。”

  “約莫是五六年前,這樹妖終於練出陰神,然後就在蒲家村傳道。因為他一直沒有做出格的事情,我也隻是向著黃梅縣城隍報備了事。”

  張巍聽到這裏,問道:“那你可知他的本體在哪?”

  土地公馬上說:“就在蒲家村後的黃土嶺上,那裏有一片野生的梅子林。”

  張巍就說:“那好,明天我就去伐了這棵樹,到時候你給我指路。”

  土地爺馬上說:“敢不從命。”

  土地爺走後,這也到了下半夜。這會兒大家都人疲馬乏,張巍就讓大家輪流休息。

  下半夜時分,院中忽然起了一陣大霧。趴在地上假寐的黃豆一下又警覺起來,張巍也看出這霧氣不簡單。

  就在這個時候,霧中泛起一陣金光,一個金光閃閃的神人從霧中走出,還沒等你張巍說話,這神人就開口道:“張公子饒命,張公子饒命啊。”

  張巍聽到這話,心中已經明白了幾分,但是他還是問道:“你是何人?為何求饒?”

  這神人卑躬屈膝的說:“小神正是那梅姑娘娘,是來請罪的。小神不知天高地厚,冒犯了天官,還請張天官看在小神修行不易,繞了小神一命。”

  張巍冷笑一聲:“可是你唆使蒲家人來殺我?還想要我饒命?”

  這野神聽見這話,連忙說:“那是小神有眼無珠,蒙蔽了心智。小神願意賠禮道歉。”

  說完,他取出一個木盒,盒中裝著三枚黃澄澄的梅子,說道:“這三枚梅果是我培育多年而成,每一枚都能助長法力,滋養陰神。希望能讓張天官滿意。”

  他說著,就將果子送了上來。

  三枚梅果有雞蛋大小,水靈靈的表麵若有光。張巍拿了一顆看看,腦中的煉丹爐立刻有了反應。

  ‘黃梅丹,主材百年黃梅子,輔材三陽海鹽。’

  ‘梅神丹,主材百年梅子、清靜竹,輔材黃道之氣。’

  張巍不動聲色的放下梅果,嚴厲的嗬道:“區區三顆果子,就想要我饒命,我的命就隻值三枚果子?”

  這野神馬上賠笑說:“大人的命當然不止這點梅果。如果大人願意放我一條生路,我願意每年給大人送上一顆黃梅果。”

  這才是這梅樹精的打算。如果隻是一錘子買賣,這人收了果子,明天就去將自己砍了,自己也是免不了一死。

  但是如果以每年一顆果子為籌碼,或許還能真正的活了小命。畢竟他死了這果子也沒了。一錘子買賣和長久的收益比起來,還是要看長久的。

  梅樹精為了活命,也是拚了。但是張巍根本沒有想要饒過這梅樹精的意思。

  他收下了果子,淡淡的說:“你的誠意我看見了,你先回去吧。”

  梅樹精心中一喜,這人是要看看自己禮物的成色。如果禮物滿意,自己的小命應該能保住。

  他對自己生產的梅果非常有自信,這梅果直接吃下就能增長法力,滋養陰神,對修行者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他不相信眼前的人不動心。

  於是他立刻笑道:“那小神就告退,隨時聽候大人的吩咐。”

  張巍麵無表情的點點頭,心中卻是想到,明天就去砍了你的本體,刨了你的根基。

  這野神退下,院中的霧氣也消散。黃豆這個時候走了上來,對著張巍嗚嗚叫了兩聲。

  張巍立刻就明白了狗子的意思,黃豆已經將他的氣息記住了,隨時可以去找他麻煩。

  張巍摸著黃豆的頭說:“不著急,等待明天再做打算。”

  另一邊,騎著騾子的張大黑向著縣城趕去。騎了幾個時辰,騾子都跑累了,縣城終於出現在他的麵前。

  大黑身上有張巍開具的身份證明,上麵有張巍的秀才憑證(一個印章)。靠著這個憑證,大黑才能進城,然後遞上拜帖,求見知縣老爺。

  黃梅縣的知縣姓鄭,是一個流官。大黑遞上拜帖之後,就被引進縣衙之中。

  不多時,縣衙的快班捕頭帶著十來個人就和張大黑出了縣衙。一行人來到城外的驛站,稟告驛頭(驛卒的領導)後,又帶著十幾個驛卒騎著馬一起向著蒲家村趕去。

  於是乎,一行三十多個人騎著馬朝著蒲家村趕去。

  馬的速度很快,中午過一點,這三十多人就到了蒲家村。

  今天的蒲家村很安靜,家家戶戶都閉門不出。村民們從門縫、窗口看見捕快和驛卒到達,都嚇得魂不守舍。

  畢竟是東窗事發,要是被抓了去,這些人要是判個從賊,少說就是幾年的苦牢,甚至有可能流放抄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