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鄭臨沅:我兒是文盲
作者:忽如一夜      更新:2021-08-23 18:08      字數:2113
  他再以雷霆之勢席卷大宋。

  大宋再度亡於鄭州之手。

  最令趙欣不解的是,鄭州又一次完美的完成了傳儒塔考驗。

  “文公,此層何解?”趙欣問道。

  群臣俱不解。

  上一層還可硬解釋成鄭州的確忠於大宋子民,也做出了於子民來說,功利千秋的好事。

  可這一層,鄭州的所作所為,與“孝”毫無瓜葛,於血脈父親,於大宋天子,皆是如此。

  可以說簡直是跟儒道背道而馳。

  王文公瞧著畫麵中出現的評語,解釋道:“儒道的孝並非愚孝,鄭州平叛是為國蕩清災禍,孝及國君,主動叛亂又是為父報仇,孝及右相。”

  “他此舉,是我心目中的最優解,任憑我想破了頭,也找不出比鄭州所行之事,更正確的行為。”

  通過試煉是鐵證如山。

  王文公的解釋是補充說明。

  反正不管怎麽說,鄭州都突破了試煉,來到傳儒塔第三層。

  在第三層試煉開始之前,趙欣問:“文公,你當初來到第三層用了多長時間?”

  王文公答:“在傳儒塔裏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可據師尊所說,我用了半個月時間,才從第一層來到第三層。”

  “鄭州又用了多長時間?”趙欣問。

  王文公瞧了眼窗外太陽的位置,訕訕說道:“不足半天。”

  這差距已可用雲泥之別來形容。

  跟鄭州比起來,王文公感覺自己不是在登塔,而是在爬塔。

  “鄭州確實是奇才,其思路之跳脫,在座所有人都不如他。”趙欣由衷的稱讚。

  這話多半也是說給楚絕期聽的。

  他一直沒說話,可趙欣也沒忘了用鄭州的天賦向他和仙門施壓。

  雖然鄭州這個時候隻堪堪來到第三層。

  但威懾的效果已經足夠。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鄭州前兩層的試煉,比某些大儒第五層時才需要經曆的一切還要精彩的多。

  他能來到第三層已頗為不易。

  楚絕期未語,他還在觀望,有的人仙門敢殺,有的人仙門不敢,如果鄭州的天賦確實高到中廣域儒道皆俯首稱聖,那仙門確實不敢殺他。

  可如果鄭州的極限隻是第三層,那殺他對黎幽道宗來說,絕不算難事,僅一念之間,便可輕易做到,而且天下儒道還不敢為他聲張正義。

  三天時間,鄭州一路勢如破竹地來到第六層。

  到這個時候,楚絕期終於慌了。

  作為看過鄭州登塔全部全部過程的他,對鄭州的天賦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判斷。

  “此子不除,儒道必昌。”楚絕期對鄭州的評價很高很高。

  登上第六層以具備亞聖資質。

  可這真的是鄭州的終點嗎?

  誰都不知道,也不敢武斷,鄭州給他們的驚喜實在太大。

  來到第六層,這次傳儒塔沒有生成其他虛幻空間,前麵五層試煉,都以虛幻空間展開,在這五次中,鄭州每一次都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又滅了大宋。

  他這麽做本來是想給自己留一條後路,每一個皇帝,就算是昏君也不會對一個存心造反的臣子委以重任,施加保護。

  鄭州不求趙欣一定要殺了自己。

  但千萬不要再存心刁難他求死了。

  第六層的試煉,正如王文公所說那般考驗的是才氣。

  這反而是鄭州最忐忑的一關。

  他跟原主的肚子裏,都沒多少墨水,讓他寫點散文可以,若體裁是詩,可真就有點刁難鄭州這個穿越者了。

  然而,試煉內容,剛剛好就是詩文。

  “一生。”

  此二字是線索,鄭州需以此成詩。

  宣政樓裏自詡文人騷客的文官們,紛紛皺眉苦思。

  “一生”的限製太過寬泛,看似可以即興發揮,卻又無法切入主旨,很難駕馭。

  在大宋詩壇赫赫有名的侍郎雲墨,想了很久,最終放棄。

  讓一個人在短時間內寫出解釋自己一生的詩句,難於上青天。

  “州兒怕是要放棄了。”

  “他連開蒙四書都沒背全,更別提作詩了。”

  鄭臨沅不想潑冷水,可他又很了解自己兒子,試圖讓他們放棄等待,這樣鄭州受到的非議能更少些。

  “鄭州如此優秀,竟然連開蒙四書都沒背全?可惜啊可惜,鄭大人,在對鄭州的培養一事上你難辭其咎。”

  “沒想到,鄭州竟然會倒在文采之事上,著實令人惋惜。”

  “唉,說到底還是人無完人呐。”

  感慨四起。

  三天震撼就要這麽結束了嗎?

  鄭臨沅同樣痛心,要是早知道兒子有成為大儒至尊的天賦,他肯定會從小開始培養,各種儒道經典,想吃糖豆一樣往他腦袋裏灌。

  可惜現在說什麽都已經遲了。

  鄭臨沅認為鄭州必回主動退出。

  第六層雖然也不錯,但跟第七層相比,卻有質的差距。

  “唉。”鄭臨沅起身,打算下樓迎接鄭州。

  不管怎麽說,他都創下了從第一層到第六層的最快記錄,僅憑這一點,鄭州就已經可以青史留名。

  對黎幽道宗的威脅也已經做到,今日的事,也不全是失敗。

  就在鄭臨沅即將告退時,王文公驚聲喊道:“鄭州開始研磨了,你打算直麵第六層考核!”

  “嗯?”眾人視線紛紛凝聚。

  楚絕期不屑撇嘴,一個連啟蒙都沒完成的人,能做出多絕妙的詩句?

  “詩詞靠的是積累,而非天賦,我看第六層已經是鄭州的極限,你們別抱有太大的期望。”楚絕期很罕見的開口,讓剛剛被點燃的宣政樓又冷寂下來。

  王文公沒去管楚絕期潑的涼水,定睛看著鄭州作詩。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全詩做完,宣政樓鴉雀無聲,眾人相顧,皆從對方眼中看出震撼。

  “鄭大人,鄭州真的連開蒙都未做完嗎?”有人開口,聲音沙啞,那份從心底灼燒起來的震撼,啞了他的嗓。

  鄭臨沅瞧著畫麵裏不算俊逸的字,張著嘴,卻不知道該說什麽。

  鄭州給他的震撼實在太大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