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忽如一夜      更新:2021-08-23 18:08      字數:2449
  宣政樓裏,也來了不速之客。

  一席玄色大宋官服的國師楚絕期,從來以後,便一直冷著個臉。

  除了大宋國師這不輕不重的官職以外。

  他還是黎幽道宗內門長老。

  算是仙門監視管控大宋朝的工具人。

  隻可惜他昨日去黎幽道宗議事,並未參加朝會,剛一回來,內侍太監就傳令讓他去金鑾殿收屍。

  徐青鬆的死攪的他一夜未眠。

  各處都在傳徐青鬆是因為襲擊聖上而被國運反擊致死。

  可楚絕期卻聽說,昨日右相之子鄭州也在朝堂,還有兩句立世之言從朝堂流出。

  昨天鄭州還是弑殺黎幽道宗修煉者的階下囚。

  今日便成了大宋天子口中的儒道天才。

  這兩件事有沒有聯係,楚絕期因剛從黎幽道宗回來,還沒時間深究調查。

  但他可以確定,鄭州絕非常人。

  不然也不會讓趙欣如此重視。

  甚至不惜祭出傳儒塔。

  要知道,趙欣可一直視仙門為大宋道統。

  對儒道的壓製,從未停過。

  大宋曾經也有過像王文公這樣的儒道亞聖橫空出世,但因為趙欣堅定不移,黎幽道宗也不想徹底跟大宋朝撕破臉,就一直保持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

  現在看來,是到圖窮匕見的時候了。

  “依國師見地,鄭州能登上傳儒塔第幾層?”皇後剝了葡萄給他,趙欣輕巧扔進口中以後,含糊不清地問。

  楚絕期不冷不淡地說:“我從未接觸過他,對其天賦知道的並不多,故不敢揣測。”

  趙欣點頭笑著說:“王文公說,以鄭州的天賦登上傳儒塔第七層,不是什麽難事,我覺得他在胡說八道。”

  什麽?

  楚絕期頓時提起精神。

  王文公現在是大宋儒道魁首,他說的話,十有八九會是真的,如果鄭州真的可以登上傳儒塔第七層,那後果肯定難以想象。

  心神俱震的楚絕期強壓悸動冷靜說道:“王大人從不無的放矢,於大宋儒道來說這是天大的好事。”

  趙欣道:“但對仙門來說卻是天大的壞事,國師放心,鄭州要是真能登上傳儒塔第七層,我立刻將他誅殺,絕不給仙門留下禍端。”

  這話虛偽的厲害,楚絕期更是明白,趙欣所言是在給自己施壓。

  黎幽道宗能成現在局麵,多半緣由趙欣敬重,若非如此,憑大宋朝積攢千年之國運,黎幽道宗能做到這份上,還是很難的。

  “考核開始了。”楚絕期道。

  在不知道鄭州天賦以前,他隻打算跟天子趙欣打太極。

  “文公何在?”趙欣喝道。

  王文公很快上前,國子監大祭酒不是什麽權臣,自然無法待在第一排。

  “生出考核虛像,朕也想看看鄭州能做到何種地步。”趙欣道。

  “是。”王文公頷首,心念稍動,宣政樓內呈現出鄭州步入傳儒塔的虛影。

  傳儒塔作為儒器,為方便考核,亞聖可將內部情況呈現出來。

  算是傳儒塔另一神奇之處。

  鄭州站在第一層,初窺時,眼前一片混沌,再窺時,他已身處荒郊野嶺。

  “大宋將衰,百姓民不聊生,各處戰亂不休,適逢動蕩不安年月,你會作何選擇?”

  鄭州已經有了想法。

  亂世最好死的辦法是什麽?

  答案已經呼之躍出了。

  他來到一處災民聚集的荒郊野嶺,入眼俱是骨瘦如柴,如僵屍般的人。

  土地幹裂,用鋤頭都鑿不開。

  跪地乞討者多如牛毛,甚至還有父母,將一雙兒女的腿打斷,用稚童的眼淚,換些果腹粗糧。

  見此情形,宣政樓裏的趙欣,都不由自主地感慨起來,他好像看到了大宋的未來。

  “諸位愛卿覺得,鄭州會怎麽做?”趙欣問。

  群臣相顧無言。

  此事可輕可重,往輕了說,這隻是傳儒塔的考核,往重了說,這是大宋有可能發生的未來。

  言之有失,很可能觸怒聖上。

  趙欣無奈又說道:“宣政樓裏各位可以暢快直言,不必在乎禮節。”

  楚絕期用餘光掃著趙欣。

  這位大宋朝惡名足以傳揚千年的昏庸天子,好像變得不一樣了。

  曾幾何時,趙欣何曾說過這麽平易近人的話?

  然而,任憑趙欣怎麽問,諸權臣俱搖頭不肯說。

  趙欣忍耐不得,陰沉沉說道:“今日不開口的人,全部割掉舌頭,罷免官職,反正口齒對你們來說也沒什麽用。”

  楚絕期:這才是熟悉的感覺。

  諸臣子紛紛爭前恐後的開口。

  “以鄭州之氣節,肯定會堅守大宋之氣節,戰至最後一刻。”

  “侍郎說的對,也隻有這樣才能順利通過第一層考核。”

  “這對鄭州來說根本沒難度啊。”

  “的確。”

  此起彼伏的議論聲讓楚絕期陷入迷惘。

  在此之前,他也曾聽聞鄭州的名字,是東京城最大的紈絝。

  不少人借鄭州紈絝之名,在朝堂上彈劾他的父親右相鄭臨沅。

  今日這些人都是怎麽了?

  就算鄭州真的開竅,昨天在朝堂上還留下兩句立世之言,可這個時候,他們不應該更加低調嗎?

  趙欣究竟想做什麽?

  楚絕期在大宋做了十幾年的國師,生平第一次有點看不懂這個他可以如臂指使的龐大皇朝。

  “難道說,趙欣和大宋朝都不怕黎幽道宗了?”楚絕期輕撫下巴短髯,思緒萬千。

  趙欣聽到七嘴八舌的聲音,滿意點頭。

  群臣因怕死而情緒激憤。

  唯獨兩人例外。

  一人是國子監大祭酒王文公。

  另一人則是右相鄭臨沅。

  作為為數不多經曆過傳儒塔考核且成績不錯的他們,知道這第一關的考核沒這麽簡單。

  若選擇堅守大宋,此層必敗無疑。

  “鄭州第一關的考核,怎麽就這麽難?”王文公喃喃自語,心情緊張起來。

  鄭州第一層的考核內容,可比他當初經曆的難多了。

  宣政樓外,喬詩晗也看到了第一層考核,與王文公不同,他用巧勁,喬詩晗則硬是用磅礴仙法,將傳儒塔的考核虛像呈現在自己麵前。

  “這考核著實有點惡劣。”

  “鄭州別連第一層都撐不過去吧?”

  喬詩晗看透了第一層考核本質。

  可俗話說的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若再加上些功利,赤誠之心,很難做出正確選擇。

  除非他真的不怕死——

  眾人繼續看。

  鄭州起初表現都很正常,忍饑挨餓,向東京城遷徙,很明顯是想投靠大宋官家。

  直到抵近東京城時,鄭州忽停下腳步,這時他的身邊,已經聚集了不少人數可觀的饑瘦農民。

  因為鄭州有文化,又能在饑寒交迫時找到解決之策,這些農民都很願意跟著他。

  遠眺東京城石塊壘起來的宏偉城門,鄭州歎氣道:“大宋興,百姓苦,大宋亡,百姓亦苦不堪言。”

  “這樣的日子什麽時候才是個頭?”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我決意造反,尋那一絲生機,願意跟著我的以後可成開國功勳,享世襲爵位,頓頓吃香的喝辣的!”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要嘛別墅靠海,要嘛下海幹活!你們可願意隨我推翻大宋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