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登聞鼓
作者:繁朵      更新:2020-03-01 23:57      字數:3803
  “看來,本宮一直小覷了這位二十一哥?”這日傍晚,謝氏諸子弟商議的結果送到雲風篁跟前,她撥弄著麵前的茶碗,若有所思,“原本以為他年歲尚幼,為人處世難免不如十一哥圓滑老練,縱然是個讀書種子,天資聰慧,總也要打磨個幾年,才能獨當一麵。未想關鍵時刻,九哥他們都束手無策,還是二十一哥出來穩住大局。”

  謝橫玉笑著說道:“許是二十一公子素來沉默內斂的緣故,所以才聲名不顯,才幹不露。要不是這回十一公子被人算計,影響頗大,他那性.子,怕還是在閉門讀書呢。”

  雲風篁沉吟道:“隻是……既然二十一哥這般心思靈巧、處事果斷,為何這些年來,不見他襄助大伯母抗衡母親?”

  謝氏這些年來,當家的主母一直都是江氏。

  不是謝氏長媳郭氏謙讓,實在是爭不過這弟媳婦不說,還被拿捏的不好發作,人前都得忍著惱怒跟江氏扮妯娌和睦……畢竟是一家人,要說深仇大恨不至於,但彼此之間掐尖要強的心性肯定有。

  雲風篁兄妹幾個雖然沒給江氏幫襯過,但這是因為江氏一個人就將所有妯娌彈壓住,壓根不需要子女幫忙。而郭氏卻不然,她作為謝氏這一代的長媳,本該是理所當然的塚婦,卻在四弟媳江氏進門後未久,就被稀裏糊塗的奪了當家權柄去,至今還做著有名無實的大夫人。

  固然江氏會做人,當家之後,衣食住行至少場麵上,都是大房最好。

  可北地誰不人前人後的笑話郭氏能力不足,有著長媳身份都保不住當家權?

  連帶郭氏出身的娘家,上下三代女子,都被置疑主持中饋的本事。

  因著長輩彈壓,以及郭氏江氏都非偏激之人,這份恩怨說重不重的,說輕也真輕不到哪兒去。

  謝無爭之前一直低調讀書,並不過問,雲風篁隻道這堂兄年少,插不進手也還罷了。如今瞧著,謝無爭並非沒有這個能力,卻為何不曾給郭氏出謀劃策過?

  “二十一公子到底是男子,後宅之事,又涉及到長輩,他插進來,兩房臉上豈不是都不好看?”雲風篁的疑慮,謝橫玉倒覺得,可以理解。

  她小聲道,“咱們房,夫人是不需要您跟公子們搭手的。但實際上,就算需要,夫人也不會讓你們下場。畢竟妯娌多了,難免有個爭強好勝的時候。可您跟諸公子,還有大房的公子小姐們,那都是謝氏子弟!怎麽能因為彼此母親的一些糾葛,鬧得一家子兄弟手足不和?若真到那地步,老太爺老夫人,頭一個不依的!”

  所以,無論江氏還是郭氏,都默契的不讓自己的孩子摻合進她們的恩怨裏?

  故而謝無爭就算心疼親娘,也不好做什麽?

  雲風篁若有所思

  了會兒,緩緩說道:“罷了,左右隻要謝氏出一駙馬,是誰都無所謂。既然這主意是二十一哥出的,本宮也不會為了十一哥昧去他這份功勞。等會兒陛下來了,就替他說上幾句罷。”

  謝橫玉柔聲道:“其實,二十一公子中選也是個好事。畢竟他乃大房子弟。本來大房這一代的幾位公子,唯一沒有婚配的就是他了。而其他幾位公子,雖然也有讀書好的,這回卻都沒來。若是二十一公子不能尚主,以後大房不免有些落寞。如此,老太爺老夫人心裏瞧著,想也不好受。”

  “……”雲風篁聽了這話,卻歎口氣,道,“是啊,正因如此,本宮就擔心,這事兒,當真純粹是外頭的人,算計十一哥?”

  “娘娘?”謝橫玉一怔,品味了下她這話裏的意思,臉色就凝重起來,“娘娘是說?!”#!愛奇文學 #…免費閱讀

  雲風篁說道:“謝氏若不來帝京,固然後宅是母親當家,前頭到底還是大伯跟幾位大房的堂兄說了算的。”

  主要是謝氏之前秉承祖訓,故意壓著勢力不出北地,專心經營桑梓。

  大房年歲最長,家族的勢力人脈,也是優先交給他們。

  這也是郭氏能夠容忍江氏搶走當家權的原因之一——她這個謝氏長媳雖然空有名頭,但她的丈夫,是實實在在的一族之長。

  她的兒子,也是實實在在的宗子。

  “但謝氏來了帝京,大伯一家子手裏那點兒東西,可就未必彈壓得住全族了。”雲風篁皺著眉,似自言自語的說道,“三房跟五房也還罷了,二房這次足足來了三位兄弟,其中十一哥還是尚主人選,四房雖然就來了十三哥,但有本宮在,十三哥哪怕不能尚主,前程也壞不了……這麽著,大房眼看著,就要被二房四房比下去,媽媽你說,大伯大伯母,能不急?”

  這一急,說不得就要做出些不該做的事情了。

  比如趁著長輩們天高地遠的,對堂兄下陰手,自己取而代之。

  謝橫玉喃喃道:“娘娘懷疑大房對十一公子……?”

  “本宮倒不是懷疑大房。”雲風篁微微搖頭,“似咱們這樣的人家,枝繁葉茂的,何必將前途全部壓注下去?這回二房來的人最多,本宮想著,長輩們約莫是想讓二房來投石問路,謀取前程。若是成功了,自然反哺家族;要是失敗呢,大不了將整個二房開革出族,斷尾求生。”

  就好像當初戚九麓強行前來帝京後,戚氏立馬開始栽培他的庶弟戚九章一樣。

  他們這種盤踞地方多少年的大族,是不可能因為個別子弟,就拿家族前途做賭注的。

  謝氏這回就是主推二房入仕博前程,三房四房五房作為輔佐。

  至於大房,除了來了個年少的謝無爭外,都留在桑梓守祖業,靜觀事

  態發展。

  雲風篁沉吟道,“本宮懷疑,可能是二十一哥自己身為嫡幼子,生了心思。”

  謝氏本就人丁興旺,又重規矩。謝無爭作為嫡幼子,這會兒父母尚在,吃穿用度走公中,理所當然是謝氏待遇最好的子弟之一。

  可一旦將來分家,哪怕大房分到的產業必然幾個房裏最多的呢,那也跟他沒多少關係——都是他同胞大哥的。

  這是留在桑梓。

  如今遠來帝京投身科舉罷,家族擺明了最支持的就是二房。

  二房之外,還有個四房的謝細流與雲風篁同父同母。

  三房謝延秀又跟雲風篁年歲仿佛,關係要好。

  怎麽看,來自謝氏以及雲風篁的照拂,他都不怎麽排得上號。

  謝無爭如果是個乖巧的,願意聽從家族安排,也還罷了。

  他要是不甘心,尚主就是他最好的機會。

  但這個機會,不管是雲風篁還是淳嘉,都更看好謝芾。

  “應該不至於罷……”謝橫玉臉色不太好看,她如今是雲風篁的人,但畢竟是謝氏家生子,這入宮才幾個月,不可能就完全站在絢晴宮的立場考慮,不關心謝氏了,此刻下意識的說道,“二十一公子年紀尚小,就算有些急智,又哪裏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二十一公子平素對十一哥公子也是十分敬重的,未必下得了這樣的手。”

  謝氏人口眾多,要說個個都親密無間那不可能。

  但大體上都是很團結的,不然也不會在北地地位一直穩固如山。

  這方麵,曆代祖訓以及諸長輩時時刻刻的耳提麵命,居功至偉。以至於別說族中子弟,就是謝橫玉這等世仆,都深以為然。

  她是真心實意不想看到謝氏出現內訌,“娘娘,這事兒沒有憑據,咱們還是不要往外說了?不然十一公子跟二十一公子起了齟齬,到底不好。”

  雲風篁放下茶碗,整理了下袖子,淡淡一笑:“說是肯定不會往外說的。慢說如今隻是懷疑,沒有憑據,就算有,本宮也會替二十一哥善後……之前就講過,謝氏誰做駙馬都可以,反正都是本宮的兄弟。雖然本宮原本看好十一哥,但二十一哥有這能力後來居上,本宮也不會打壓。”

  畢竟,她也好,淳嘉也罷,現在都很需要一個有手段有能力有心計的臂助。

  至於說謝無爭坑兄弟的做派,是否人品不佳……雲風篁壓根不在乎。

  她費盡心機的給家裏爭取尚主的機會,可不是為了單純的提攜兄弟,歸根到底是為了自己的地位穩固。

  而且當初她攛掇晁靜幽串聯北地諸族,又何嚐理會過家族的前途?

  論到對家裏人狠,雲風篁自認比謝無爭還能舍得些,自然不懼這堂兄的心性。

  不過,謝橫玉所言別讓謝芾跟謝

  無爭起齟齬麽……

  雲風篁就不讚同了,眼下謝氏還式微,的確需要兄弟齊心協力。

  可日後如果謝氏有著足夠的福澤,不說權傾朝野,就是也為廟堂一方巨擘了,這堂兄弟太過和睦,雲風篁就不樂意看到了。

  畢竟誰叫她現成見著的例子紀皇後,就是受製於家族,貴為鳳主卻也不自由的呢?

  雲風篁嘴上懷疑謝無爭,心裏卻巴不得這堂兄做事再陰損下,如此日後不拘是拿了把柄要挾呢,還是挑撥他跟謝芾不和自己居中調解製衡呢,主動權都在她手裏。

  反正她是絕對不會將指望寄托在兄弟姐妹情分上的!

  ……次日一早,謝無爭打頭,一行士子敲登聞鼓,長跪宮門外請願。

  “請願?”這時候朝會未散,聽得消息,君臣都是詫異,淳嘉就在帝座上微微傾身,詢問道,“這謝無爭,朕記得,是苗愛卿昨兒個所言士子謝芾從弟。他此刻來敲登聞鼓,不是為了替謝芾求情或者喊冤,卻是要請願?請什麽願?”

  苗愛卿就是那個被謝芾打斷腿的官家子弟的父親,禦史中丞。

  他昨兒個在廟堂上頗為激動的數落了謝芾半晌,言語之間不無指向後宮的雲風篁——但被淳嘉以“區區士子之事也值得拿來朝上討論?讓大理寺按著規矩辦就是”,至於涉及雲風篁的部分,淳嘉則認為“真妃乃雲氏女,與謝氏子弟有什麽關係?沒證據真妃縱容謝芾這般行事,就莫要搶奪皇後對妃嬪的管教之權,擅自中傷皇妃清譽”。

  總之輕描淡寫的將苗中丞打發了,讓他跟大理寺去撕扯。

  此刻提起來,群臣麵色各異,都知道這是謝氏的還擊來了。

  到底是初入宮闈就一戰成名的真妃血親,這一上來就敲登聞鼓、唯恐事情鬧得不夠大的做派,活脫脫是一家人。

  他們思索著,一時並未出聲,就聽前來稟告的侍衛單膝跪地,大聲說道:“回陛下,那些士子說,是要為天下寒門讀書人請願!”

  這話講出來,攝政王等權臣都是麵色微變,尤其是攝政王,上次在中秋宴上被擺了一道,雖然隨後搞了一出刺殺挽回顏麵,但實際上還是吃了虧。

  有著這樣的經驗,他此刻就覺得很是不妙,率先沉聲道:“這簡直就是胡鬧!近來帝京一直平安無事,那謝芾之事,純粹是他自己品行不端弄出來的,怎麽就能扯上天下寒門士子?!再者,謝氏世居北地,雖然聲名不見於帝京,卻自來錦衣玉食,呼奴使婢,祖上也出過數位官吏,勢力之大,地方官都要謹慎對待,可不是什麽正兒八經的寒門!”

  淳嘉不置可否:“祖宗規矩,登聞鼓既然有人敲了,斷沒有不予理會的道理,且將人都傳進來問問,到底怎麽回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