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人力資源業務前景規劃(1)
作者:夢風      更新:2020-03-23 11:40      字數:2408
  學霸快遞員最新章節

  雖然齊年並不介意從自己親自謀劃並搭建的快遞同盟退出,但是與趙老板的簡短對話也讓齊年認清了世情的冷曖。在這個逐利的時代,人人都在為自己籌謀。

  這也令齊年意識到思想的局限對人群的發展有著極大的製約作用。

  盡管齊年被杯酒釋兵權般的解除了對快遞同盟的控製權,但齊年並非沒有同盟。五六人力資源公司的總經理黃浩就是其中一個。

  這天,齊年把縣郊分揀場地的事情安排好之後,去了一趟五六人力資源公司找黃浩,和黃浩確認這一年的勞務派遣方案。

  齊年對黃浩說:“你那邊用工情況怎麽樣?”

  “這些天對快遞員的需求特別大。因為快過年了,快遞員返鄉的人數非常多,再加上本地人也忙著準備過年,所以缺口很大。你現在手裏正在培訓的還有多少人?”

  “一百多。”

  黃浩說:“一百多怕是有些不夠啊。還能再招些人嗎?”

  齊年說:“最近來參加培訓的人的數量明顯比之前少了很多。和用工情況一下,快過年了,大家心思都不在培訓上。在我們那裏培訓的也基本上以我們寸島人為主。”

  “那接下來怎麽辦?”

  齊年笑笑說:“尺縣快遞行業用工不足,仞市和各個縣也應該是同樣的情況。接下來,不正是你進軍仞市和各縣的好時機嘛。趕緊趁此機會,把自己手上的快遞員推廣到各個縣,搶占市場。”

  黃浩把手一攤:“我也想這麽幹,問題是手裏沒有餘糧啊。再說了,尺縣的業務都有些照顧不過來,哪有精力顧到仞市和別的縣啊?”

  齊年拍了拍黃浩的肩膀,站起來望著窗外說:“你看看,天氣挺好的。”

  “我知道。”

  “你知道也過來看看。”

  黃浩站起來往外看了看:“這外麵有個屁的看頭啊。”

  齊年指著街上的人說:“你看這街上有幾個人?”

  “一堆。”

  “隻有兩個人啊,兄弟。”

  “盡特麽鬼扯,怎麽隻有兩個人?”

  齊年故作深沉道:“一個為名,一個為利。”

  “你想放就想,想說就說。你就別裝大師了。”

  “痛點就是機會點!這事兒簡單啊。你想想啊,你手上沒有人,你的競爭對手的手上有人不?”

  “沒有。”

  “快過年了,他們想做當地的勞務派遣生意是不是也做不起來?”

  “是啊。”

  “那不結了。”齊年說,“你也做不了,你的競爭對手也做不了。你們的客戶快遞公司的人一個個都急瘋了的時候,你們卻沒有人提供。這不是和‘雙11’的情況一樣?你想想你‘雙11’是怎麽賺到傭金的?”

  “因為我手上比別人的人多啊。”

  “你那些人是從哪裏來的?”

  黃浩說:“你給的啊。”

  “那不結了。”齊年滿意地笑。

  “結什麽啊?你不是也沒有人嘛。”

  齊年說:“所以說你是個豬腦子!沒人再找不就得了。三條腿的蛤蟆找不到,兩條腿的人多的是。你知道這句名言是誰說的嗎?”

  “普希金?”

  齊年搖搖頭:“陶思婭。”

  “陶……你別廢那麽多話,直接說,怎麽幹?”黃浩今天確實有點兒煩這個齊年。猜什麽啞謎啊。

  齊年問黃浩:“陶思婭是什麽人你知道不?”

  “你老鄉,你的合夥人,大美女。”

  齊年搖搖頭說:“她是個營銷專家啊,兄弟。她雖然在營銷方麵也談不上有多牛,但是搞定我們這些芝麻綠豆的小問題還不是手到擒來?之所她在忙快遞同盟的事情,培訓生的招募沒有太多時間去做。現在讓她把快遞同盟和我們縣郊場地的事放一放,讓她專心做培訓生招募。你再看看效果。到時候隻怕人多得你推銷不出去。”

  “她真有那本事?”

  齊年從鼻子裏“哼”了一聲,“你隻關注到了她的美色,完全不了解她的能力有多強啊!”

  “她的能力我也了解了。上次快遞員積分的方案不就是她做的嘛。其實是專業得很。她的專業水平完全被她的長相掩蓋了啊。”

  “哈哈。你知道就好。總之,招人的事情你放心地交給我。另外,我再給你一個建議。你不是打算去其它縣市也開拓市場嘛。幹脆,一不做二不休,你直接去省城注冊一家人力資源公司。做全省的業務。”

  “全省?就我這個小公司?”

  “有什麽不可以?做人要誌向遠大。”

  “不用你說,我誌向遠大得很。你那麽大誌向,你怎麽不去首都注冊一家快遞公司,做全國的業務?”

  齊年捂著胸口說:“你這一切算是紮到我心口了。太紮心了!”

  黃浩哈哈笑:“紮心就對了。”

  齊年說:“心是紮對了,但是你理解錯了。我沒說我不想做全國的快遞業務,還沒到時間。而且做快遞是高投入的產業。我這個破網點一個月投入就得幾萬到十幾萬。做全國的業務得幾千個網點,要不你借我十個億,我去做?”

  黃浩不接齊年的話。

  齊年接著說:“做你們人力資源業務最大的好處就是低投入。隻需要銷售做得好,別說做全省的業務了,做全世界都行。你看世界上那些牛得一塌糊塗的人力資源公司,總共也沒多少人。但隨便一家快遞公司都得有幾十萬員工。”

  黃浩說:“我聽明白了。去省城注冊一家公司,然後呢?我聽你說完。”

  齊年把自己的設想全盤告訴了黃浩:以尺縣的一家人力資源公司的名義在外縣市做生意不容易。但注冊在省會的公司做起生意來就容易得多。

  在省會城市注冊一家人力資源公司,然後在有業務的城市開設分公司,專做當地的業務。就算是沒有業務也可以進行前期的培育。另一方麵,也有利於合理利用各地的政策。為當地解決了就業問題,也許可以拿到相應的返稅。就業人數越多,能談的條件最優惠。這樣一來就實現了規模效應。

  一旦一家人力資源公司做大了,還可以拓展其它的業務。低端的勞務派遣利潤率不高,如果往上走專注於開拓物流公司中層管理崗位的獵頭業務,就可以提升公司的業務格局。這樣一來,這個小人力資源公司就有機會在這個有上千萬人就業的物流行業暫露頭角。競爭力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需要自己親力親為去推動公司的發展,而是公司會隨著行業的發展而自動發展。

  黃浩一定齊年的全盤分析,一拍大腿說:“兄弟,你太牛了,也太能吹了!不過,我就喜歡你講的這個故事。好!咱就這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