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搞掂新聞報道
作者:平和心境      更新:2021-11-05 10:51      字數:3178
  陳西峰通過天寧市一把手,幫助搞掂了天寧市級媒體,但無法幹預省級媒體,防火防盜防記者,沈超現在不得不親自出麵。

  負責承建天寧新城購物中心的建築公司的王總與沈超提前來到大酒店的包廂裏,一刻鍾後,由項目部經理陪著一胖一瘦兩位記者走進包廂。

  稍胖的那位記者大約四十歲,穿著格子襯衫,戴著一副小眼鏡,頭發稀疏;另外一位記者看起來年輕些,身形偏瘦。

  項目經理當然進行雙方介紹,沈超明白瘦子記者叫李玉成,胖子記者是主編,叫林亞達。

  沈超和王總當然起身,熱情地說道:“歡迎歡迎,來來來,快上坐!”

  林主編謙虛地搖著手,在眾人的勸說中,坐到了沈超的左側。

  酒過三巡,大家也慢慢熟絡起來,項目經理端著一杯白酒,走到林主編的身邊,滿含歉意地說道:“林主編,這事的確是我們失誤,您看,怎麽解決比較好?”

  說完,項目經理便把懷裏的一個大信封遞了出去。

  林主編掃了一眼信封,微微咳嗽了下,然後靦腆地笑了笑:“沒啥不好意思的,這事兒的確也是意料之外,大家不必客氣。”

  林主編沒接信封,隻和項目經理碰了酒杯。

  王總看到後,便來到林主編這邊,從項目經理手裏拿過信封:“是、是,但是我覺得還可以補救一下吧?日後大家還能交個朋友,有啥好事,你們也給宣傳宣傳,是吧?”

  王總一邊說著話,一邊從皮包裏拿出了另一個信封,這樣的話,放在林主編的身邊就有二個信封了。

  這時,林主編忽然責怪起來:“這樣不好吧,你看看你們,都說沒事了,以後貴公司有什麽好的事情,也交給我們宣傳宣傳,大家都是朋友嘛!”

  說完,林主編端起酒杯,主動與王總進行碰杯,項目經理在王總示意下,把二個信封放入了林主編的皮包裏。

  接下來飯局的氣氛變得更加融洽,誰也沒再提這起案件。大家觥籌交錯,不一會兒林主編就喝得滿臉通紅,拉著幾個人稱兄道弟。

  同時,他還提議廣濟商業地產公司和建築公司組織二次獻愛心活動,由於時間緊張,第二天便安排了這二家公司的部分員工去慰問一家敬老院和一所幼兒園,林主編和李記者全程跟進並給予了報道。

  一天後,林主編還真的幫忙發了兩篇獻愛心的新聞通稿,在新聞照片裏,建築公司的王總和廣濟商業地產公司的沈超正在帶頭為貧困地區捐獻物資,兩人一臉的喜氣洋洋。

  新聞上的是省級媒體,宣傳力度不小。當然了,這樣的宣傳報道都是帶著公司名號。

  聽說天寧市商業銀行通過發行專項債券的方式對天寧新城購物中心提供了15億元資金,湖東市商業銀行高行長歎氣道:“人家企業現在真的不缺錢了,原先咱們熱臉貼個冷屁股上趕著給人家授信,沒想到卻被自己人給下腿絆了。唉,現在真是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店了。”

  或許是之前付出太多的精力,“沉沒成本”高昂,就算沈超現在不再需要貸款,高行長不願就此對這個購物中心項撒手,照舊保持每周最少一次拜訪沈超的熱乎勁。

  和高行長預料一樣,沈超明確表示購物中心建設項目已經完全不需要銀行貸款,再說,在沈超最需要資金的時候,湖東市商業銀行卻不肯放貸,他心中當然非常惱火。

  在“把錢借給有錢人最安全。”這個原則指導下,高行長繼續纏著沈超好說歹說,勸他“擴大流動性”。

  於是沈超假裝被高行長的誠意所感動,同意向湖東市商業銀行貸款5億元。

  這是一筆三年期限的貸款,沈超主要是想用於應對意外情況,主要是近期意外事情出的太多了,同時還要防備家族的另二個競爭對手使出新的手段。

  資金在手,心中便不會慌。

  而且湖東市商業銀行給的這筆5億元貸款還可以“還舊借新”(借款人用自有資金償還原貸款後,因生產經營需要,向金融機構重新辦理借款),這樣一來,理論上可以做到“無限連貸”——企業借銀行錢生錢,銀行坐收利息,可謂是完美的雙贏。

  高行長喜不自勝,張羅著請沈超吃大餐,二位副行長和信貸科正、副科長都出席。

  那天酒桌上氣氛熱烈,幾位領導一邊高談闊論,一邊很快就消滅掉白的、啤的、紅的十幾瓶酒。

  “我提議,大家為了本次合作再幹一杯!”高行長又舉起手中的高腳杯,猩紅色的液體在杯壁內微微蕩漾。

  也難怪高行長高興,按照他的話說:“既實現了董事會提倡的‘銀企雙贏’精神,又握緊了廣濟商業地產公司這個大客戶,銀行往後的一係列業務捆綁都有了著落。”

  過了幾天後,沈超又給陳西峰打電話:“陳會長,購物中心建設工地被一大批人給圍住了,就連施工隊也停了下來。”

  “什麽意思?項目施工暫停了?”陳西峰難以置信地問道。

  天寧新城購物中心建設真是多事之秋。

  陳西峰讓丁光華聯係天寧新城公安分局,讓他們幫助維護秩序。

  在公共場合,陳西峰當然不能動用自家的安保力量,必須通過警察來進行執法。

  丁光華掌管安保力量多年,與天寧市公安局、城區分局領導關係都不錯。

  陳西峰則讓張柏青將自己送到了項目現場,開始協助沈超處理此事。

  由於天寧新城購物中心項目位置的特殊性,此時現場已經圍了不少的路人,遠遠的還能看見項目大門口拉著的橫幅。

  陳西峰下車時,已經看到先前到達的警察在大聲喝道:“你們是哪家媒體,誰讓你們在這裏圍堵項目施工現場,你們知不知道這麽做非常危險?”主要是他們看到了幾個手裏拿著攝像機的人員,便一臉嚴肅的問道,警察出於公共安全需要,當然可以進行詢問。

  這些人都是從事新聞工作的,自然明白警察說的道理,不過有人回應道:“警察同誌,這些人並不是我們帶來的,尤其是那位死者的家屬,難道項目的建築單位不應該給出一個解釋和進行合理賠償嗎?”

  已經在現場的陳西峰不知道建築施工單位為何沒有與死者家屬達成賠償協議,但他現在不是詢問此事的時候,而沈超此時肯定不方便出麵,於是他隻能站出來進行解釋:“我不知道你們所謂的不公,到底是從何而來?”

  “關於死者的原因,公安機關會調查清楚,建築單位也應該會承擔相應的責任,作出賠償,如果對於賠償數額不認可、不滿意,可以再進行協商。”

  “大家應該知道這樣圍在這裏,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而且一旦出現意外情況,你們將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這裏是天寧新城的主幹道,而且各個建設項目剛剛開始,道路上有許多工程車輛經過。

  現場還有不少是看熱鬧的,這件事和他們並沒有太大的關係,隻有極少數的路人在聽到這話之後,選擇了離開,畢竟事不關己,沒有必要繼續留在這裏,但絕大多數人還是選擇留下看熱鬧,甚至一邊圍觀一邊還發朋友圈。

  在聽了陳西峰那番話之後,一位看起來比較年輕的女人,抽泣著說道:“我們知道這個項目市裏非常重視,但你們永遠都隻會保護有錢人,最終吃虧的還是我們最基層的老百姓。”

  陳西峰心裏覺得奇怪,死者是一名最普通的農民工,怎麽會有如此女人站起來說出如此話來,當然他現在沒有去詢問對方的身份,至少這個時候他覺得沒有必要去問。

  而是誠懇地說道:“你要對我們有信心,我已經給項目開發商和建設單位下了指令,必須切實承擔責任,給家屬一個滿意的交待。”

  在眼下,最為關鍵的是將人群進行疏散,讓交通恢複正常,至於其他的事情,可以坐下來慢慢談。

  在天寧新城購物中心建築工地安保人員和天寧新城交警的全力勸說下,圍堵人群開始散去,死者家屬代表與建築公司代表繼續協商賠償事宜。

  帶隊的警察來到現場聽了沈超和建築公司王總情況介紹後,問道:“會不會是競標對手沒中標,利用此事對你打擊報複?”

  沈超和王總互相看了看,都搖了搖頭:“雖然在投標時存在競爭對手,但落標的單位也沒放話出來威脅過我們。而且據我所知,這些單位這個項目沒競上,別處也有項目競上了,畢竟現在天寧新城到處是建設項目。”

  “另外,生意是做不完的,錢也是賺不完的。雖說商場如戰場,錦上添花做不到,但落井下石是最為人所不齒的。大家平時都會以和為貴,多個朋友多條路!”

  項目經理在沈超和王總的授意下,以大幅度提高賠償額為利誘,讓死者家屬說出圍堵項目現場的原由。

  本來他們已經接受了建築公司開出的賠償額,隻是在他們入住賓館後,有人主動找上門來進行勸說,說是隻要再鬧一鬧,賠償額至少可以提高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