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經濟學家的胡說
作者:平和心境      更新:2021-10-10 14:03      字數:3270
  對於專業的谘詢付費,陳西峰從來都是很大方的。

  自己不懂的事情、疑惑的問題,陳西峰都是很願意進行谘詢,他不認為向人發問和進行谘詢是件丟麵子的事情。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有些專家可能真的是磚家,但許多專家還是有真水平的,陳西峰最討厭的是不懂裝懂或者是一知半解便誇誇其談的人。

  陳西峰需要經濟方麵的人才,但不可能全部聘請過來,於是支付谘詢費也是為我所用的一種方式。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金錢,知識能夠改變命運。

  在知識付費的時代,陳西峰大方地交給李敏偉一筆費用,以便於可以隨時谘詢。

  大概是感歎於陳西峰的豪爽,李敏偉便向陳西峰透露了一個業內消息。

  作為經濟事務和信息谘詢機構,李敏偉關注了五湖會的會長、風雲會的會長、特別是十會盟的盟主、東方盟的盟主等人經營方麵的消息。

  有些消息是專人進行公開收集的,有些消息是這些谘詢機構之間互通有無。

  成為十會盟的盟主時,吳明意氣風發,以1000萬年薪將全國知名經濟專家胡會聘請為遠成集團的首席投資顧問。

  對於財大氣粗的遠成集團而言,完全可以支付1000萬的年薪。

  隻是五年來,吳明切身體驗到胡會的“胡說”,深刻地認識道“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不過,在當時,許多人認為吳盟主聰明,聘用胡會之事等於隻花了1000萬元就做全國轟動的廣告。

  畢竟在以前,從來沒有老板願意以1000萬元的年薪來聘請投資顧問,遠成集團這樣的大手筆被許多人認為是對“知識的禮遇”,也是“知識創造財富”的標杆,給很多的讀書人長了臉。

  經過新聞媒體的全方位的宣傳與報道,遠成集團和十會盟一時風頭無二。

  之所以說胡會起了副作用,主要是現在回想起來,吳明這樣年輕有為、沒有經曆過失敗的企業家,缺的不是膽量,而是理性。

  而胡會最大的特點就是“煽情”、“忽悠”、“見風就是雨”,於是幹柴遇到烈火,結果便是吳明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大膽投資,而且是多元化投資。

  現在有人總結胡會的“胡言胡語”主要是“唱多”,鼓吹“投資新周期來了”。

  胡會的原話是:“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感受並確認到供給側周期的腳步臨近,在萬眾矚目中、在備受爭議中,我聽到了它堅定堅決,鏗鏘有力的腳步聲。我深信,經過長達五年漫長的黑暗等待,新周期終將走向王座、榮耀加身。那一刻,所有周期的參與者都將為之動容,先知很可能淚流滿麵。這個周期不僅是技術過程,背後是人性的輪回,反對者和讚同者共同的宿命。”

  說實話,對於剛成為十會盟盟主的吳明來說,對剛剛整合不久的遠成集團來說,其實最不需要的就是這樣的投資“雞血”。

  五年前,胡會用專業術語來解釋上述那段激情文字:當前房企資金麵較以前年份有所改善,足以支撐未來幾年的開發投資需求。

  主要原因在於,房地產市場一年半時間的牛市使房企銷售回款大幅增加;同時國內貸款利息下降,也使得房企的融資成本下行,資產荒下房企融資規模上升。

  雖然房企的外部融資收緊,但由於銷售回款增加在房企資金麵改善中貢獻最大,因此對房企投資資金麵造成的壓力有限。

  五年後,讓遠成集團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正是過度擴張導致的資金鏈崩塌。

  在加入遠成集團後,胡會作為首席投資顧問,當然要有所動作,他在遠成集團高管會議上,先後做了一係列的鼓勁:

  “在未來十年內,全國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將會翻二倍,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將會翻三倍。”

  “房地產一半是金融、一半是製造業,為此房地產也是實體經濟。過度放鬆和過度收緊的措施都是錯的。”

  “房地產也是製造業,大規模的房企都是高端製造業,所以應該用客觀、專業、冷靜的態度來看待。”

  “全國城鎮化率比到60%,發達國家平均80%以上。我國的城鎮化還有至少一二十個百分點,至少還有一二十年的增長空間。”

  “我國城鎮住房套戶比尚低於1.1,並不存在總量過剩問題。綜合考慮城鎮化進程、居民收入增長和家庭戶均規模小型化、住房更新等,全國房地產市場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胡會畢竟是全國知名經濟學家,有了他的大膽預測,吳明的膽子更大了,他想利用這個時機,把遠成集團打造成全國排名前十的房地產集團,把十會盟打造成全國第一的由富家子弟組成的經濟組織的盟會。

  屁股決定腦袋,既然老板有這樣的雄心,作為投資顧問,胡會當然要投其所好,再說胡會也擅長做這樣的事情。

  遠成集團不可能隻有一個投資顧問,其它二個年薪隻有胡會十分之一的投資顧問

  則堅持遠成集團要注意投資安全:謹防冒進、謹慎擴張、謹防多元化。認為多元化發展對企業而言是九死一生。

  隻是,吳明在內部幹部大會上對這二個投資顧問“還不明白集團重大戰略”的聲音進行了批評。

  民營企業的老板往往很強勢,並不是二個書生式的“投資顧問”能夠改變的,而且全國知名的經濟學家、集團的首席投資顧問胡會還明確支持多元化、激進化發展戰略,於是他們二個人的聲音便完全被埋沒了。

  由於諫言降負債、反對多元化等意見未被采納,難以融入並進入到遠成集團決策層,難以發揮其智囊作用,這二個投資顧問最終選擇辭職。

  而沒有了任何人的諫言,胡會和吳明的投資決策更加激進、更加冒進。

  吳明在遠成集團最近的開會中進行反思,如果五年前不搞多元化投資和激進投資,停下來減負債,那麽遠成集團應該發展的更好。但在那一年,吳明在胡會的支持和鼓勵下,最終選擇了多元化、加大杠杆、大肆擴張。

  有錢難買回頭看。

  現在看來,吳明屬於當局者迷、信心滿滿,胡會的所謂“研究”和“報告”則是投其所好。

  房價的快速上漲,形成了巨大的泡沫,從而引發“脫實向虛”,影響實體經濟和企業家精神。

  另外,高企的房價,成為抑製消費的首要因素,不利於打通“內循環”,房地產引發的社會焦慮,波及到年輕人躺平、低生育率,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國家必須出手進行解決。

  當然,陳西峰明白外因總是通過內因起作用。造成遠成集團的今日困局,最應該反思的還是吳明本人。胡會頂多算是“外因”、“助燃劑”。

  從後來的虛影隊員的進一步調查後,陳西峰發現胡會居然已經被風雲會的會長李家凡收賣。

  李家凡得知胡會被吳明的遠成集團聘請為首席投資顧問後,秘密地與他見麵,通過一番商議,李家凡拿出5000萬元給胡會,讓胡會積極鼓動吳明實施多元化經營戰略。

  李家凡之所以想這樣做,就是通過一種沒有任何人會懷疑的手段,悄悄地、秘密地把遠成集團推向深淵。

  遠成集團破產了,吳明就不可能繼續擔任淩雲會的會長,既然會長擔任不了,那麽吳明也就不能繼續擔任十會盟的盟主。

  而盟主空缺了,那麽作為十會盟裏最資深的副盟主,李家凡就能成為十會盟的盟主。

  拿5000萬元進行投資,在三年內或五年內便能成為盟主,李家凡覺得還是很合算的。

  本來的話,胡會還覺得自己得費一番精力和時間才能說動吳明,沒想到吳明本來就是喜歡開展多元化投資,他想的是有人給他更大的投資信心而已。

  於是,胡會在吳明和李家凡二邊都討好、二邊都收錢,五年來,他一共收到了7500萬元報酬。

  許多人一輩子、甚至幾輩子都賺不到這些錢。

  李敏偉向陳西峰說起了吳明激進投資的原由後,重新回到目前的現實問題上。

  遠成集團的300多億商票背後,是與遠成集團合作的無數大中小供應商,牽涉建築、材料、家居、園林、廣告等多個行業,這些商票流向了其上下遊企業的每一環,上至總包單位、一級供應商,下至廣告公司、日用百貨店。

  而當任一張商票無法兌付,持票人有權起訴商票上背書轉讓過的所有企業,追討賬款。

  被起訴的公司將麵臨基本賬戶被凍結的境況,無法交稅和社保,這會導致一條產業鏈上的企業幾乎全線癱瘓。

  原先的話,商票到期後,遠成集團在當天或者隔天就會到賬。但從今年開始,遠成集團的商票兌付開始變得十分緩慢,開始是十天半個月才會兌付,到後來,時間拖延至三個月、甚至半年。

  李敏偉此時說道:“現在這些企業主都掉進了水裏,隻能通過互相起訴的方式,拉更多企業下水。一般來說,誰的賬戶上有錢就起訴誰。昔日的合作方互相起訴,甚至有朋友反目,隻為拿到錢。”

  “不隻是企業賬戶,隻要企業主名下有房子、車子、廠房,都可以查封。”

  陳西峰從這裏看到了一個把已經在深淵旁邊的遠成集團推下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