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十會盟
作者:平和心境      更新:2021-10-10 14:02      字數:3144
  李可然接著說道:“陳會長,如今三義會解散,成立了新的天一會,我建議你去‘十會盟’報備一下。”

  “十會盟”?這是什麽鬼?我成立一個新的經濟組織,在省民政廳裏已經進行了注冊,獲得了法律上認可的資格,為什麽還要向它進行報備?

  經過李可然的一番解釋,陳西峰才知道其中的原由。

  原來,象昆侖會、天山會、江東會等由老一輩企業家組成的商會,規模和實力都差不多,基本上沒有對手,也就單獨存在著。

  象開元會、五湖會、四季會、三義會這樣由富家子弟組成的商會,在規模上、經濟實力上都不可能做到一家獨大,為了協調糾紛和互相牽製,便成立了“十會盟”。

  “十會盟”,其實是全國知名的十個由富家子弟參與的十個經濟組織的聯盟。

  不過,在這個聯盟內,還吸收了一部分行業協會和縣級、地市級的商會。

  在全國各地,有什麽樣的行業就會有相應的行業協會。

  比如洗腳的,有足浴協會;按摩的,有保健休閑協會;理發的,有美發協會等等。

  之所以會有這麽多的行業協會,一是相關部門希望這些行業能做到自治,便於管理。

  二是行業中的大佬希望能製定行業標準,比如收費標準、服務標準等等。

  比如洗腳,並非隻是單純地泡一下腳、用毛巾擦幹就行,那不如在家自己洗一下,化那麽多錢幹嘛?

  其實上,用什麽中藥加入熱水中?泡多少時間?敲背多少時間?按摩腳底多少時間?是不是再配套采耳、修腳等服務?都有一套標準。

  再說,雖然現在這些服務價格已經完全放開,隻要是明碼標價,顧客願意支付,收多少錢都沒有關係,但是差不多等級的足浴場所服務標準和收費價格是差不多的,為防止過度打價格戰,就需要足浴行業協會來進行協調。

  同時,在一個協會裏,總會有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等職務,這樣就會讓許多中小型企業老板、甚至是個體工商戶也有個頭銜,也有個“領導職務”,大家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皆大歡喜。

  有一次,陳西峰趕時間,匆忙走進一家規模很小的理發店修剪一下頭發,他居然在店裏看到明寧區美發協會理事單位的牌子。

  再比如,陳西峰收購的“好家緣”房產經紀公司,原先就是明華市房產經紀協會的副會長單位,陳西峰自然就成為了這個協會的副會長。

  再比如陳西峰開辦了頂級會所——金樽會所,自然有人前來邀請他加入明華市娛樂休閑協會,同時還讓他直接擔任了副會長。

  商會就更多了,有同鄉人組成了同鄉商會、有各級工商聯負責牽頭成立的各級商會。

  雲海集團就是明華市商會的理事單位,同時也是明華市民營企業商會的副會長單位。

  為此,陳西峰在這些民間經濟組織裏的頭銜很多。

  許多縣級、地級市的行業協會和商會,其規模不大、經濟實力並不雄厚,為此會找一些規模大、實力強的經濟組織進行依靠。

  “十會盟”裏的十家經濟組織,主要由富家子弟組成,這些富家子弟背後的家族力量和人脈關係,是這些行業協會和商會最需要溝通的方麵。

  許多人並不清楚“十會盟”到底接納了多少個行業協會和區域商會,猜想應該至少在上百個以上。

  讓陳西峰感到疑惑的是,既然三義會原先是“十會盟”的理事單位,那鄭婉如為什麽不向自己解釋如此重要的事情?

  李可然畢竟隻是四季會派駐明華市的全權代表,隻是一名四季會裏的幹事,應該不會知曉“十會盟”許多核心事情。

  送走李可然後,陳西峰直接去找鄭婉如打聽情況。

  鄭婉如有些無奈地說道:“參加這個‘十會盟’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原先我還以為十家經濟組織抱團取暖是最好的,能共同扶持、共同發展。讓我沒想到的是,‘十會盟’裏麵也是講究實力為尊,象三義會這樣的規模和實力,在‘十會盟’排名倒數第一第二,根本沒有什麽發言權。”

  “天一會剛剛成立,規模與實力更弱,肯定在‘十會盟’中倒數第一,何必去受這種氣?”

  “再說了,我上次覺察到肖挺的逼宮行為,第一時間向‘十會盟’發去求援的信號,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關鍵時刻靠不住的‘十會盟’,加入了有什麽意義?我想還不如不加入。”

  聽完鄭婉如發完牢騷,陳西峰則繼續向她打聽“十會盟”的情況。

  人對於未知事物總是充滿好奇的。

  再說,天一會加不加入“十會盟”是一回事,打聽清楚其中的情況又是另一回事。

  按照約定,全國知名的十個由富家子弟組成的經濟組織成為了“十會盟”裏麵的議事決策機構——“理事會”的十名理事。其實,這十家經濟組織也是“十會盟”的創始成員。

  在十位理事中,再選出一位盟主和二位副盟主,這三位在“十會盟”裏更顯得位高權重。

  當然,作為經濟組織的各個會長平時都很忙,不可能一直參與處理“十會盟”的具體事務,於是又成立了一個執事處,負責處理“十會盟”的日常事務。

  這個執事處設置一名正執事長和二名副執事長,從七位理事中產生。為了體現公平,執事處的正副執事長實行二年一輪換。當然,執事處還配備了若幹名執事,負責處理具體的事情。

  陳西峰一方麵對於“十會盟”這個組織感到好奇,另一方麵覺得多個組織多個保障,畢竟如果天一會成為了“十會盟”的理事,或多或少能得到“十會盟”的幫助或好處。

  最初的時候,陳西峰打算慢慢地發展壯大天一會,隻是他現在已經得罪了肖挺,而肖挺目前加入了五湖會。

  五湖會現在已有實力競選“十會盟”的副盟主,如果一旦成功的話,天一會的處境將會更加不利。

  在“十會盟”內部,講究實力為尊。如果二家競選副盟主的單位實力差不多,便由十家理事單位進行投票選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會有競爭。

  “十會盟”內部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比如風雲會就一直在“十會盟”內部發展自己的勢力,結黨營私合眾連橫。

  以往甚至還發生過某位會長被暗害,所在的經濟組織被幾家進行瓜分的事情。

  本來這種鬆散型結盟組織,應該是互相守望、互相扶持,結果到後來卻演變成內部的清洗和合並,為此加入這樣的結盟組織到底是福還是禍?

  當然,每一次大的鬥爭都伴隨著激烈衝突,失敗者要付出組織消失、人員傷亡的代價,而勝利者卻將得到巨大的利益,不僅瓜分其會員資源,還能接收大部分區域,富貴險中求,為此許多人還是樂此不疲。

  不過,就算在某個經濟組織內部,也會有相應的爭鬥,比如鄭婉如與肖挺發生內鬥,從而導致了三義會的消亡。

  據鄭婉如所說,風雲會經過多年經營,“十會盟”理事會裏麵已經有三家經濟組織完全是風雲會的忠實盟友,如果再加上五湖會成為副盟主,那麽風雲會在“十會盟”理事會裏麵將占據一半的話語權。

  雖說風雲會還不一定能控製得理事會的整個局麵,但已經可以對盟主的決定產生重大影響。

  鄭婉如歎息道,“其實,風雲會最初是想拉攏三義會。隻是我不願意完全聽從風雲會號令,更不願意每年進行上貢。”

  風雲會為了便於控製,當然會要求所扶持的經濟組織全心全意地聽從自己的號令。否則的話,那不是白忙活一場了。

  如果這個經濟組織最終投靠了另一個副盟主甚至盟主,那就是為他人做嫁衣了。

  至於進行上貢,則更容易理解,我白白對你扶持?難道我一點好處也不得?畢竟這是商人的組織,當然要考慮利益所得。

  讓你以後有肉吃了,總得分我一半肉吧,否則的話,你永遠隻能在喝肉湯。

  隻是現在風雲會已經開始全麵扶持五湖會,那麽等到五湖會上位成功後,風雲會和五湖會將會全麵打壓天一會。

  剛成立不久的天一會能否承受這樣的打壓?

  陳西峰原本還以為自己撿了一個便宜,利用原先三義會的部分會員,輕易地成立了天一會,但沒想到事情居然這麽複雜。

  不過,天一會已經成立,陳西峰已經沒有任何退路,總不至於現在說宣布天一會解散吧,又不是小孩子過家家。

  鄭婉如最後說道:“一般的事情,我們打電話給‘十會盟’的執事處就行。隻是新成立的天一會要加入‘十會盟’事關重大,同時你作為首任會長,也需要到‘十會盟’總部亮亮相。”

  “如果你願意去,我可以讓人先向‘十會盟’的執事處進行通報,明後天我們再過去一趟,與他們麵對麵見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