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另類的銷售手段
作者:平和心境      更新:2021-09-12 13:44      字數:3168
  設計師繼續介紹道:“從居住品質上,類獨棟擁有如獨門、獨戶、獨院等獨棟別墅的特點,比聯排更加具有私密性和獨立性;從價格上,並不會比聯排貴多少,可以說是用‘聯排價格享受獨棟舒適’”。

  不愧是專業人士,說起來頭頭是道。

  陳西峰再次認為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人士去做,是正確的選擇。

  看到董事長陳西峰對此類別墅表現出深厚的興趣,又有人進行進行補充:“考慮到國人喜歡貴族生活,別墅外觀可以采用法蘭西宮廷風格,並戶戶帶有走入式內庭院。”

  經過論證,陳西峰拍板決定,依據麵積和地形,設計人員設計了400多套類獨棟純天然水岸院墅。

  還是按照房產開發慣例,陳西峰對金域建材市場地塊成立了天華房產公司,開發的小區名稱為“風格馨院。”

  開發天倫建材市場地塊的公司是天倫房產公司,開發的小區名稱為“東城庭院”。

  接下來最關鍵的問題來了,這麽多的小高層和別墅買給誰去?

  陳西峰認為全部是小高層的“風格馨院”可以按常規銷售手段進行銷售,而對於純別墅小區“東城庭院”,則需要動用其它的銷售手段。

  畢竟400套別墅不能純粹依靠明華市本地人,還要充足依托在外地的明華人回來置業。

  經過幾天考慮,陳西峰找到明華市一把手沈建銘。

  他是這樣說的:“沈領導,明華人在全國、全世界各地工作、經商很多,有名氣、有地位、有錢的人也很多。”

  “明華市能否考慮舉辦一次全世界明華人聯誼大會。在聯絡感情的同時,順便能對明華市進行投資、捐助教育和購買房產。”

  沈建銘正在考慮如何突破現有的招商引資格局,現在聽陳西峰這麽一說,馬上來了興趣。

  幾天後,沈建銘打開陳西峰提交的策劃方案。

  以“鄉賢?鄉愁?鄉情”為主題,以“回夢、追夢”為主線,回夢為根、追夢為要,充分發揮凝聚鄉情、凝聚共識、促進發展的聯誼大會的作用。

  沈建銘看著文字簡練、富有創意的策劃方案,眼睛不由得一亮,豎起大拇指,讚揚道:“好、好、好。西峰,你辛苦了。”

  “你若不是億萬富翁,我都想挖你來做我的秘書了,哈哈。”

  陳西峰笑道;“謝謝沈領導抬愛,我確實有件事情想請領導幫忙。”

  沈建銘此時心情很好,便爽快地說道:“你說說看。”

  陳西峰拿出了“風格馨院”和“東城庭院”的設計效果圖,邊展示邊說介紹道:“沈領導,我想在城市發展宣傳片中能點到這二個樓盤,構恩我也想好了,從拆遷髒亂差的角度,成為美麗城市的名片。”

  沈建銘仔細看了看二個樓盤的效果圖,感歎道:“陳西峰,你做成了我們多年沒有解決的難題,就看在這一點上,我就應該幫你這一次。”

  “這二個樓盤設計很有特點,完全切合現在建設宜居城市、美麗城市的主題。行,我會與宣傳部門打個招呼,你可以主動與他們進行對接。”

  “對了,你策劃這個世界明華人聯誼大會,本意是為了推銷這些別墅吧。”

  陳西峰撓了撓頭,奉承道:“沈領導厲害,我這點小心思根本瞞不了領導。”

  “說實話,如果光靠我們公司投放廣告來吸引本地人購買別墅,不用說要支付一大筆廣告費,效果到底如何也不知道。”

  “通過領導們來出麵組織這樣的活動,等於是免費給我們拉來客戶。”

  對於這樣搭便車的銷售行為,沈建銘倒是沒有表示反對,而是讚同道:“常規的招商引資手段已經用盡,我們需要創新方式方法。召開世界明華人聯誼大會,倒是一個好方法。‘鄉情搭台、經濟唱戲’嘛。”

  “再說,讓他們在這裏擁有了房產,便會常回來看看。”

  陳西峰給沈建銘的策劃方案,隻提供思路和建議,並不需要講究具體的細節。

  主要是方案的具體執行會交給各個職能部門去負責執行,最終領導進行把關審查就行。

  隻要召開全世界明華人聯誼會的提議被通過,陳西峰的策劃就算成功了。

  線牽好了,人也拉來了,能不能銷售成功,隻能靠天意了。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嘛。

  明華市召開全世界明華人聯誼會,需要時間進行籌備,大致要等到半年後才能召開。

  如果不出意外情況,“風格馨院”和“東城庭院”在那時已經取得了預售許可證,能夠對外進行預售了。

  陳西峰現在要做的就是吩咐房產公司公關部經理楊心怡與明華市宣傳部門進行對接,“如果確實能召開世界明華人聯誼大會,我們要盯牢城市發展宣傳片的製作。”

  “我們可以通過讚助拍攝的方式在宣傳片中體現‘東城庭院’的整體形象和具體別墅的特寫鏡頭,就能起到單純做廣告所起不到的作用。”

  楊心怡也是心思玲瓏的人,她一點就通,甚至想得更加全麵和深入。

  與此同時,陳西峰想到請張琳寫幾篇宣傳“風格馨院”和“東城庭院”的廣告軟文,用廣告的形式在報紙和其它媒體上進行刊登,慢慢地營造銷售氛圍。

  讓陳西峰沒有想到的是,張琳在電話裏的聲音很疲憊:“這段時間,我家裏出了點事,我沒有上班。”

  陳西峰大吃一驚,連忙說道:“張琳,我不知道方不方便問你家出了什麽事情。但如果你把我當朋友,需要幫忙的話,請一定要告訴我。”

  電話那邊沉默了一會兒,傳來了張琳有些吱唔的聲音:“陳西峰,我現在需要一大筆錢,你能否借我一些,我可以給你寫借條,以後保證還給你。”

  陳西峰更是覺得奇怪:“張琳,你需要錢?需要多少錢?”

  張琳帶著哭聲說道:“總共需要300萬元,我家有100萬元,已經借了50萬元,還需要150萬元。”

  “這幾天我一直在找人借錢。陳西峰,你若願意的話,請幫我這一次。”

  陳西峰一聽,隻要150萬元,便非常爽快、非常豪氣地說道:“張琳,你不要著急,你也不要再向別人開口借了。150萬元肯定夠了嗎?如果不夠,我還可以再多借一些給你。你知道的,我現在就是錢多。”

  如果陳西峰還是以前那個普通的房產銷售員,那麽150萬元對他來說,就是一筆巨款。

  而現在的陳西峰,銀行的存款有50多億元,還有慕容雨煙從金通資本公司轉過來的149億元,每天產生的利息就有十幾萬元。

  張琳知道陳西峰有錢,但畢竟還不是非常熟悉的朋友啊。

  陳西峰進一步說道:“張琳,你把你的銀行帳號發我,我馬上打給你200萬元,你先把向別人借的50萬元也還了吧,省得欠人家人情。”

  過了幾天,張琳打電話給陳西峰,說是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了,想請他吃個飯,以表示謝意。

  陳西峰也想知道張琳家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怎麽一下子需要這麽多錢,於是便來到明華報社旁邊的“右岸”咖啡館赴約。

  二人各自吃好套餐,喝上茶與咖啡時,張琳開始了述說。

  原來張琳是官家子弟,她父親是明華市級領導,分管宣傳工作。

  雖然張琳是新聞專業畢業,但同樣新聞專業的許多畢業生,現在還一直是報社的臨時聘用工或是長期合同工,而她卻是明華報社的事業編製人員。

  隻是她不喜歡做文字編輯,而喜歡從事經濟活動,於是便擔任了廣告部副經理。她能說會道、擅長交際、文筆也不錯,工作得心應手。

  許多時候,能力是一方麵,但其身後的背景肯定起了重要作用。

  有時候她的父親可能沒有這樣的想法,但下麵的人總要考慮到,否則萬一哪天領導怪罪下來,吃不了兜著走。

  陳西峰與張琳接觸幾次後,發現她的業務水平還是很不錯的。同時她也沒有許多官家子弟具有的驕嬌二氣,這是陳西峰願意與她進行交往的最主要原因。

  當然,今天如果她不說,陳西峰根本就不知道她竟然是官家子弟,而且她父親的官職並不小。

  她父親的名字叫張成玉,能力不錯,也一直很清廉。隻是後來不知是什麽原因,也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他與一個少婦好上,二人的感情很好。

  為了維持家外有家的生活,張成玉後來收受了高中同學老板的錢財,事發後,需要進行退贓。

  張琳的父母原本清廉,家裏的存款也隻有100多萬元。這次借了200多萬元高利貸,才退完了全部贓款。

  由於高利貸的利息實在太高,張琳和媽媽就開始向親戚朋友們借錢,想先還清高利貸。

  人走茶涼、世態炎涼。

  原來一些在走動的親戚朋友,知道張成玉出事後,覺得張家已經失勢,以後沒有什麽交往和利用的價值,都開始回避不見,或者以各種理由,推說沒錢。

  好不容易借到50萬元,但還差著150萬元,張琳已經接近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