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大明士紳三
作者:令狐蒜      更新:2022-02-18 02:28      字數:2063
  崇禎皇帝手中的大明王朝就如同一個步履蹣跚的老人,腐朽不堪又渾身疾病,這其中就包含了拖欠稅費。

  若擱到大明王朝年輕力壯的時候,這壓根就不是問題,畢竟誰敢欠朱元璋的錢,那老朱就敢要人的命。

  隻是今時不同往日,隨著地方豪門大族的重新崛起,如今的大明天下早就不是皇帝的一言堂了。

  就比如這拖欠稅費一事,如今這世道,能拖欠朝廷稅費的,敢拖欠朝廷稅費的,肯定不是普通人,甚至可以說賦稅一直收不上來,很大原因就是這些把持地方的豪門大戶在作祟。

  如今的大明朝是兩線作戰,崇禎皇帝都快窮瘋了,逼不得已之下竟然打起了追繳拖欠稅費的主意。

  侯恂身為戶部尚書,自然知道這追繳拖欠稅費是得罪人的差事,而且得罪的還是天下所有的豪門大戶,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身敗名裂。

  可崇禎皇帝的命令一下來,侯恂也不敢當麵反駁,能在這大明朝混到戶部尚書這個位置,侯恂太知道當麵反駁崇禎皇帝會是何等悲慘的下場。

  順從皇帝就得罪了天下的豪門大戶,不僅是身敗名裂,還有可能丟官卸職,可如果違逆皇帝,輕則卷鋪蓋滾蛋,重則丟了腦袋。

  這怎麽看都是一個左右為難的死局,但人侯恂就能將這死局下活了。

  侯恂先是向崇禎皇帝保證一定盡快上書,要求清查各地拖欠的稅費,然後趕緊讓人向江南的這些豪門大戶報信,讓他們做好準備。

  這也就是徐大少之所以罵侯恂滑頭的原因,可罵歸罵,事情既然出了就要解決,因為朝廷真要追繳以往拖欠的稅費,那大家夥損失的可就不止眼前的這百萬兩白銀了。

  “那我就想看看,哪個當官的敢來江南追咱們的稅。”屋中有人一拍桌子怒罵道。

  “不錯,這些人吃我們的喝我們的玩我們的,我就不信了他們敢來追我們的稅。”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附和,整個江南的官員要麽是這些豪門大戶的子弟,要麽是這些豪門大戶養的走狗,所以麵對崇禎皇帝的繳稅的聖旨,這些豪門大戶依舊敢如此硬氣。

  “我倒覺得這事可以換個路子。”就在眾人想要硬剛一波時,屋內一人提醒道。

  說話的正是大明首輔申時行的晚輩,申家與王家乃是石角,而王家與徐家又是姻親,這些江南的豪門大戶結成了一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網,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今申家人說要換個路子,眾人還以為申家有些慫了。

  “換個路子?申兄有何高見?”王家與申家最為交好,王揆當即詢問道。

  “當今聖上的脾氣秉性大家想必都有所耳聞,與其正麵硬碰硬倒不如來個借力打力。”

  “借力打力?願聞其詳。”徐大少爺一聽這話來了興致,當即問道。

  “侯恂不日就該上書朝廷請求追繳天下拖欠的稅款,隻要侯恂的奏疏一上去,我們立即派人也跟著上書。”

  “上書駁斥侯恂的奏疏?”

  “不,直接上書朝廷請求減免河南山西等闖賊肆虐地方的稅款。”

  眾人一聽這話頓時有些摸不著頭腦,大家夥可都生活在江南,西北各地百姓的死活與他們有何想幹,如此費盡功夫最後隻為減免西北各地的稅款,那江南各地的百姓怎麽辦?

  “申兄這招借力打力果然妙不可言。”就在眾人一臉疑惑時,一旁的徐大少爺想清楚了這其中的關鍵,率先鼓掌稱讚道。

  眾人還是一臉懵逼,大家夥討論的是江南的事情,怎麽與西北那些闖賊扯上關係了,實在講不通啊。

  見眾人還未參透,申家少爺隻得向眾人把這其中的奧秘解釋清楚。

  崇禎想要追繳以往拖欠的稅款,應不應該?當然應該。

  所謂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些豪門大戶把持地方財政拖欠朝廷稅款,如今崇禎皇帝想隻想收回本金沒要利息,這就算客氣的了。

  問題是大家夥就連本金都不想給,畢竟吃下去的東西想要再吐出來可就難了。

  但明目張膽的拒絕未免太打崇禎皇帝的臉了,雖然崇禎皇帝這壓迫力相比當年的朱重八那是差的不止一星半點兒,可皇帝畢竟是皇帝,真惹惱了崇禎,一旦來個魚死網破,那大家夥臉上也難堪。

  所以申家提出了一個借力打力的法子,欠債還錢確實是天經地義,如果人確實沒錢,那逼債也不能把人逼死啊。

  如今天底下哪裏的百姓最窮?當然是西北各地的百姓,連年闖賊肆虐,西北各地的百姓都已經吃人了,哪裏還有錢還債。

  所以這封減免西北百姓拖欠稅款的奏疏一交上去,崇禎皇帝縱使有天大的怨氣也得憋著,而且還隻能同意,一旦崇禎不同意,那就成了不顧百姓死活的昏君。

  常以大明中興之主自居的崇禎皇帝自然不會留下這麽一個為錢逼死百姓的惡名,大概率隻能同意減免西北各地百姓的拖欠稅款。

  隻要這個口子一開,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所謂和尚摸得我也摸得,西北有西北的困難,江南有江南的困難,西北的百姓是你崇禎皇帝的子民,那江南的百姓就不是你崇禎皇帝的子民了?

  如此一番操作之下,這個追繳稅款一事很有可能不了了之。

  眾人一聽這番解釋,不得不大呼高明,皇帝雖然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可如今的崇禎皇帝顧忌太多,那就製約太多,製約太多,這權力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舉杯,敬申兄一杯。”徐大少爺舉起酒杯對著眾人說道。

  一時間整個屋內觥籌交錯,好不快活,這些豪門大戶就在一個小小屋子內決定了大明朝廷的大事。

  認命五省總理和追繳拖欠稅款本是崇禎皇帝為了挽救時局做的努力,可這些豪門大戶為了一己之私,不過一次普通的聚會,就很有可能讓崇禎皇帝的這次努力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