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人心的把握
作者:令狐蒜      更新:2022-02-15 03:05      字數:2088
  “李大人,要不要親自過過眼?”蒙城的牛知縣指了指不遠處的銀箱說道。

  李煥聽出了牛知縣語氣中有幾分不爽,不過李煥也並未放在心上,畢竟顧客是上帝,得罪誰也別得罪上帝,況且蒙城知縣的確有不爽的理由。

  蒙城境內有股土匪一直盤踞在渦河之上,這夥土匪幹的是打家劫舍的勾當,搞得整個蒙城境內是烏煙瘴氣,百姓苦不堪言。

  牛知縣雖有心除去這夥土匪,可無奈實力不濟,手下有無得力助手,隻能讓這夥土匪在蒙城縣橫行,如今有李煥願意剿匪,牛知縣自然求之不得。

  當然李煥有言在先,這匪不能白剿,經過雙方討價還價,最後這酬金定在四千兩。

  李煥也不含糊,隻要牛知縣願意出錢他就願意出力,當即帶著隊伍殺進蒙城。

  可惜的是蒙城的這夥土匪戰鬥力還不如王本仁,李煥略施小計把這夥土匪一鍋端了。

  剿匪如此順利,蒙城的牛知縣本該高興才是,可一想到自己那四千兩銀子,牛知縣這下瞬間不爽了,這就好比上樓子找樂子,剛脫褲子就結束了,可銀子一兩沒少,牛知縣能高興才見鬼了。

  “我信得過牛大人。”李煥看似毫不在意的拍了拍銀箱說道。

  當然為了照顧自己這個“上帝”的情緒,李煥還給牛知縣準備了一份大禮。

  “牛大人,那是斬首的三十級和兩百俘虜,你可仔細看好了。”李煥指了指不遠處說道。

  牛大人一聽頓時眼前一亮,沒想到李煥會如此大氣,斬首三十級和兩百俘虜,這功勞可真不小。

  李煥把這斬首和俘虜移交給牛知縣,那就是說把這筆功勞也一並移交給牛知縣,到時候牛知縣把這些首級和俘虜往上一交,這筆功勞可就記在牛知縣的身上了。

  牛知縣原以為四千兩銀子隻是買個心安,可沒想到四千兩銀子竟然買了功勞,這可太劃算了。

  “李大人,這怎麽好意思呢。”牛知縣雖然嘴裏說著不好意思,可臉上卻絲毫沒有拒絕的意向。

  “這些東西我帶著也不好上路,索性就麻煩牛大人處理一下了。”李煥笑了笑後說道。

  李煥之所以願意不辭辛苦地出來剿匪,首先是借著剿匪的名義擴張自己的軍隊,接著便是訓練自己的士卒以及自己的帶兵能力,軍隊是練出來的更是打出來的,李煥就是想借著剿匪磨一磨自己手下這支軍隊。

  至於這些戰俘和首級,不過是順手而為而已,這些功勞對李煥來說意義不大,畢竟李煥一年內連升數級,短時間內根本沒有再次晉升的可能,這些功勞與其留在李煥手裏作廢,倒不如做個順水人情,送給這些“上帝”。

  “不麻煩,不麻煩。”牛知縣隻怕這功勞飛了,哪裏還會怕麻煩。

  “那好,那我就告辭了。”李煥翻身上馬準備離去。

  有了這些首級和俘虜,蒙城知縣對李煥自然是另眼相看,親自將李煥送到城門口。

  可李煥還剛走出蒙城城門不久就接到消息,又有生意上門了,原來是亳州知州親寫書信給吳世濟,要求吳世濟派李煥速速前去亳州支援,至於價錢那都好說。

  李煥一聽這話立即來了精神,亳州知州如此急迫,看來是大生意上門來了。

  “全軍北上,直奔亳州,後天日落之時務必到達亳州城下。”李煥對傳令兵命令道。

  一支強大的軍隊必然有強大體能,四百年後那支號稱世上最強輕步兵的軍隊就是出了名的鐵腳板,硬是靠著一雙腳跑贏了對手的摩托坦克。

  所以李煥接到命令之後並不休整,而是直接調頭北上直奔亳州而去。

  蒙城至亳州有兩百餘裏,李煥如果想要在後天日落之前到達亳州,那就意味著整支軍隊每日要走完將近七十裏,這對任何一支軍隊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大人,是否太急了?”一旁的林賡提醒道。

  “不,我想試一試。”李煥揮手打斷了林賡的提醒,堅決說道。

  林賡見李煥決心已定,自然也不好再說什麽,畢竟李煥乃一軍之主,如此大庭廣眾之下去質疑一軍之主的任何決定都是不明智的,林賡雖然傲可並不蠢,既然李煥已經下了命令,那林賡要做的隻能是執行,毫無條件地執行。

  “傳令下去,以哨為單位,齊頭並進,最先到達亳州的那哨人馬賞銀三百兩,但必須是全哨人馬,缺一人都不算。”李煥對身後的親兵說道。

  片刻功夫,親兵就將李煥的命令帶到了每哨人馬中,命令一下,整支部隊的氣氛立即有些不一樣了,三百兩銀子不算什麽,可能得到李煥的嘉獎,這份榮譽可是很能吸引人的。

  行軍過程中,李煥不時出現在各哨人馬之中,與大家夥一起扯淡聊天,不時打氣鼓勵,就在這種你爭我奪的氣氛中,這支剛剛成軍不到半年的部隊,三天之內硬是靠著一雙腿走完了二百餘裏的路程。

  李煥沒有食言,果然在亳州城下將三百兩銀子獎勵給了首先到達亳州的那哨人馬,當然其餘人員也不虧,李煥下令在亳州城外打打牙祭,算是犒勞全軍。

  看著和士卒們打成一片的李煥,林賡眼裏是充滿羨慕,甚至是有一點點嫉妒,林賡太傲了,底層士兵對他隻有仰望,可李煥不同,李煥是威嚴而不失親和,士卒們對他不是仰望不是害怕,更多的是信服。

  在林賡看來,三天兩百裏的行軍速度遠超這支軍隊的極限,可在李煥的一番鼓勵和催動下,這支軍隊就是在三天內走完了兩百裏。

  在所有部隊如期到達亳州時,林賡終於承認,對一場戰爭而言,李煥或許在戰術指揮上不如自己,可在鼓舞士氣,收攏人心方麵卻是元朝自己。

  為了避免軍隊進城讓百姓引起恐慌,李煥吩咐部隊在距離亳州城五裏處下營,而李煥則帶著林賡親自到亳州城內拜訪亳州知州。

  “這麽慘?”李煥看著眼前的亳州城詫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