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傳說中的屈打成招
作者:令狐蒜      更新:2021-11-09 00:34      字數:2147
  徐穆之估計得沒錯,在丁知縣的操作下,還真有大佬敢來撈人。

  鳳陽知府衙門來信,信中隱晦地向吳世濟提出,對於王本仁的跨境執法違反規矩,要求吳世濟就此事做出合理解釋,否者知府衙門會對此事進行追究。

  接著便是對吳世濟的幾點要求,王本仁既然已經招安那就是朝廷的正式官員,即便違法也不應該由潁州衙門處置,而是應該交由鳳陽知府衙門處置,所以請吳世濟速速將王本仁移交給鳳陽知府衙門。

  再一個就是要注意影響,注意團結,同僚之間有什麽事不能坐下來談,非要弄到刀劍相見的地步,實在有礙觀瞻,影響極壞,所以請吳世濟到鳳陽一趟,由鳳陽知府親自調停,化幹戈為玉帛。

  吳世濟接到這信後差點給氣吐血了,好在李煥早有準備,否者就目前這證據,估計還真被王本仁逃過一劫。

  原來經過徐穆之的提醒後,吳世濟立即調整了審問方向,對於那些殘害百姓,劫掠商戶的事情統統放過,而是轉而調查王本仁的謀反之舉。

  可王本仁也不是傻子,如果說欺負欺負老百姓還有一線生機的話,那如果沾上謀反二字就絕對是死路一條,所以任憑吳世濟如何審問,王本仁就是不承認。

  不過王本仁不承認不要緊,在李煥的“真憑實據”麵前,王本仁也終於體會到了一回被人冤枉是什麽滋味。

  首先是稱號,王本仁號稱大天王,紫禁城內的皇帝都隻敢說自己是天子,如此說來王本仁不是成皇帝的老子呢,這大帽子一扣下來,王本仁是百口莫辯。

  當然光有個名稱可不夠,李接著又列出了第二條罪責,那就是私留闖賊潰兵,闖賊南下之時,除了太和等少數幾個州縣尚能抵抗之外,其餘州縣無不糜爛,無數百姓家破人亡。

  為了活命,不少百姓隻能被闖賊裹挾,加入到闖賊隊伍當中,當然也有不少原本就是地痞流氓的社會渣滓主動加入到闖賊隊伍之中,趁機渾水摸魚。

  可闖賊西遁時,闖賊不可能帶著這些炮灰一起撤離,所以這些新入夥的闖賊又成了被拋棄的對象,被動加入的普通百姓自然回到家鄉當順民,可那些主動投敵的社會渣滓由於怕被清算,隻能流落山林,而王本仁就是收攏的恰恰是這些人。

  李煥將這些闖賊餘孽一一清查出來,麵對李煥給出的真憑實據,王本仁大呼冤枉,隻說收攏潰兵乃是奉了朝廷旨意,李煥一聽頓時樂了,對著王本仁說道:“證據呢?如果沒有證據就是汙蔑朝廷命官,罪加一等。”

  王本仁這個氣啊,為了地方穩定的時候要他顧全大局,減少社會閑閃人員,可到了這時候翻臉不認人了就變成私自招募闖賊潰兵,意圖謀反。

  王本仁覺得自己很冤,強咬著牙就是不認罪畫押,可如此證據確鑿的情況下,王本仁還試圖狡辯,那就別管李煥上手段了。

  不得不說王本仁骨頭還真硬,普通的手段還真拿他沒辦法,一幹衙役手都折騰酸了,王本仁就是不認罪,可李煥就不怕骨頭硬的,當即讓人提了一桶水,拿了一遝宣紙過來。

  “聽說你號稱水中蛟龍,那我就想見識見識你水性到底有多好。”李煥看著王本仁說道。

  看著眼前這一桶水一遝紙,王本仁一開始並不放在眼裏,夾棍都熬過來了,難不成這點小玩意還能讓他屈服不成,不過很快王本仁就知道自己錯了,而且錯的很離譜。

  在李煥的指揮下,衙役們先將王本仁固定,然後將濕透的宣紙一張一張的貼在王本仁的臉上。

  隨著臉上的宣紙越來越多,一股溺水感瞬間襲來,先是抽搐然後是大小便失禁,等到王本仁瀕臨死亡之時,衙役一把撤掉王本仁臉上的宣紙。

  死裏逃生的王本仁大口喘著粗氣,可還未等他喘息均勻,宣紙又一次貼了上來。

  如此三五次之後,王本仁陷入崩潰了,別說簽字畫押,讓他跪地唱征服都沒問題。

  李煥看著到手的供詞心中頓時大喜,原來除了承認謀反外,王本仁還把那些收了他銀子的官都說了出來。

  當然李煥不會傻到把後麵這部分也交上去,看到那份簽字畫押的供詞,吳世濟心中大安,有這證據在手,吳世濟的腰杆子可就硬多了。

  不過吳世濟並沒有著急吧證據交上去,而鳳陽知府見自己的書信絲毫不起作用,感覺自己很跌份,瞬間就上頭了,對著吳世濟就是一頓輸出。

  可吳世濟絲毫不著急,等到鳳陽知府發泄的差不多了,吳世濟這才將手頭上的證詞交了上去。

  在看到吳世濟交上來的證詞後,鳳陽知府瞬間就慌了,謀反二字誰沾上誰倒黴,為了一點黃白之物,犯不著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給搭進去。

  不得不說鳳陽知府還真是個狠人,不僅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真就把自己說過的話給吃回去了。

  好在吳世濟也沒想過逼人太甚,鳳陽知府表示要和王本仁劃清界限後,吳世濟也就得饒人處且饒人,沒有在這事上繼續糾纏下去了。

  其餘官員見到鳳陽知府都吃癟了,紛紛對太和知縣的求援避之三尺,銀子雖好可畢竟還得要有命花才是。

  求援無果後,太和知縣陷入到無盡的恐慌當中,生怕自己做的那些爛事被王本仁給供出來,可等來等去最後等到的卻是王本仁因謀反大罪被判斬立決。

  判決之中絲毫沒有提到王本仁在潁河之上劫掠來往商戶,殘害過路百姓的舊事,而是說那王本仁妄加尊號,陰接潰兵,圖謀不軌。

  聽到這消息,太和知縣這懸著的心立即放下來了,謀反罪無可赦,而且還沒有牽涉到自己,如此一來,潁河之上的很多事都會隨著王本仁的砍頭而消失不見。

  其實不止太和知縣,整個鳳陽官場都鬆了一口氣,這些收了王本仁銀子的人都怕吳世濟拔出蘿卜帶出泥,最後搞得大家夥下不來台。

  如今隻死了一個王本仁就能把事情給了解了,天下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

  所有人都滿意了,那就隻剩下一個人不滿意了,王本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