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慘無人道
作者:令狐蒜      更新:2021-09-17 02:40      字數:2184
  六安城外一役讓太行山東側的各位大人膽戰心驚,感情這該死的闖賊繞了一圈又來了,各位大人趕緊疏散百姓加固城防,忙得不亦樂乎。

  隻是等了許久,這些大人也沒等到一個闖賊,最後守了一個寂寞。

  原來在斬斷身後的這根尾巴後,李定國並不在六安城下多做停留,甚至連那漫山遍野的潰兵都不追擊,而是迅速調整方向,一路向西而去。

  這下可苦了長江北岸的各位官老爺了,這些官老爺做夢也沒想到身處江南腹地還能被闖賊禍害了。

  張獻忠的出其不意徹底讓這些州縣官老爺們懵逼了,慌倉促之間根本組織不起像樣的抵抗,不過這些州縣的官老爺倒還算硬氣,明知不敵也無人臨陣脫逃,戰鬥到了最後一兵一卒。

  特別是太湖知縣金應元,先是身先士卒領著全體百姓上城殺賊,城破之後依舊沒有放棄,帶著百姓且戰且退,最後想靠著太湖這特殊的地理優勢跟闖軍打遊擊,可惜的是群眾之間有壞人。

  為了討要張獻忠懸賞的五千兩白銀,竟然出現了一個帶路黨。

  有個太湖人帶著闖軍走小路渡過太湖,找到了金應元藏身之處,最後導致太湖知縣金應元以及一幹抵抗隊伍被闖軍生擒。

  除了女人外,恐怕就屬官員落到闖軍手裏最悲慘,比如這個太湖知縣金應元。

  張獻忠的操作一向比較魔幻,不管官大官小,隻要是官,在他張獻忠眼裏不是貪官就是汙吏,反正就不是好人,既然不是好人那留著也沒什麽用處,一刀了解最為痛快,絲毫不給這些官員磕頭饒命的機會。

  所以這些官員一旦落到張獻忠手裏,明知是死也就不廢話了,直接開始破口大罵,當然這破口大罵除了表現一下對這些亂臣賊子的鄙視外,更多的是以求速死,畢竟被人折磨的味道可不好受。

  金應元被捕後也是如此,一心求死的他對著張獻忠破口大罵,可惜那日的張獻忠心情很好,被罵之後不僅沒有一刀了解了金應元,反而讓金應元體驗了一把什麽叫慘無人道。

  張獻忠先是命人拔掉了金應元的舌頭,接著又讓人用亂刀砍掉了金應元的四肢,就這還不解恨,最後將大冬瓜模樣的金應元吊在了城門之上。

  當然官要殺,對於那些敢於抵抗的百姓更要殺,在張獻忠看來,見到我八大王來了,這太湖百姓非但不夾道歡迎,還敢上城牆抵抗,這讓張獻忠很憤怒。

  為了表達自己心中的憤怒,也為了恐嚇後麵的那些州縣,膽敢抵抗就是如此下場。

  在張獻忠的默許下,闖軍士兵先是在太和城內燒殺搶掠,接著燒殺搶掠變成了大規模的屠城,最後太湖城內數萬百姓無一幸免,皆死於闖軍刀下,當然也包括那個帶路黨。

  隻能說帶路黨的死確實死有餘辜,可惜的是整個太湖的數萬百姓要為他陪葬。

  在太湖搶了個心滿意足後,張獻忠大手一揮繼續西進,接下來的事情不過是依葫蘆畫瓢,闖軍過境之後,身後隻留下一片殘垣斷壁和滿地孤魂野鬼。

  等到張獻忠西進的消息傳到廬州城內時,正在廬州城內修養的朱大典懵了,他是萬萬沒想到闖軍竟然會舍近求遠,繞過太行山龍頭,從太行山西側進入河南。

  啪的一聲,朱大典將手裏的茶杯摔了個粉碎,可以說張獻忠的這番操作又打了朱大典一次臉,這讓朱大典很惱火。

  如果僅僅是丟人倒還好說,可六安城下一敗不僅讓朱大典徹底斷了腰杆子,如果朝廷一旦追究起來,那朱大典這罪過可就不小了。

  特別是朱大典新官上任,原本想著趁此機會好好表現,向大老板崇禎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

  可如今好好表現是別想了,能不被崇禎皇帝發飆就謝天謝地了。

  就在朱大典一籌莫展的時候,李煥拿著名單來向朱大典匯報工作。

  由於闖軍走得急沒來得急追殺潰兵,所以很多潰兵在躲了一晚上後又準備回到廬州,打算繼續在朱大典手下討碗飯吃。

  畢竟這年頭老百姓要想吃飽肚子,要麽當兵要麽當賊,如今剛剛跟賊幹了一架,這個時候去投賊總感覺有點怪,倒不如繼續跟著朱大典混,最起碼能吃飽肚子不是。

  所以李煥此番收攏的潰兵數量著實不少,人一多那吃住問題就來了,李煥今日來找朱大典正是為此事。

  “大人為何發這麽大的脾氣?”李煥一進門就見到朱大典一臉陰沉,地上也還是摔碎的茶杯,趕忙出言問道。

  “李煥來了?大事不妙啊,這是剛送來的消息,你看看。”對於自己的救命恩人李煥,朱大典還是相當客氣。

  李煥接過消息一看,正是闖軍調轉方向,越過太行山龍頭一路向西逃去。

  “可否想湖廣各州縣的官員們提個醒,這夥闖賊明顯就是想借道湖廣,最後從隨州地區進入河南。”李煥趕緊提醒道。

  “如今向西的道路斷絕,信根本送不到。”朱大典話鋒一轉後繼續說道:“我還是先操心一下我自己吧。”

  闖軍在他朱大典的轄區內燒殺搶掠如入無人之境,若是到了湖廣地區一下被官府給控製了,那不顯得他這新任總督能力太差了一些嘛。

  所以如今的朱大典巴不得闖軍在湖廣地區鬧的更厲害,到時候黑鍋一起唄,誰也別說誰,這豈不美哉。

  不過朱大典想法很操蛋,可架不住這些個官員捧場啊,闖軍進到湖廣後果然暢通無阻,直到遇上了一個善使大刀的文人。

  當然,這是後話了,李煥當務之急是穩住自己的這位大老板,畢竟自己在朱大典身上下了這麽重的血本,如果朱大典調走了,那李煥可就虧大了。

  “大人,我就不明白了,大人明明是有功之臣,為何會如此擔憂?”李煥一臉篤定的問道。

  “有功之臣?”朱大典有些不解的反問道。

  “那是自然,大人一路追擊闖軍,讓闖軍無暇攻城,然後主動出擊,多次擊潰闖軍並大有斬獲。”李煥緩緩說道。

  “可我畢竟敗了啊,朝廷一旦追究起來那就麻煩了。”雖然李煥說的這些話很誘人,可朱大典始終沒忘記六安城外的那次慘敗。

  這下就看李煥如何說服朱大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