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一線生機
作者:令狐蒜      更新:2021-09-17 02:40      字數:2132
  朱大典帶著自己的三千近衛營一路向東逃去,當時追擊的時候有多得意,此時逃竄就有多狼狽。

  “大人,越過前麵的山崗就到了廬州地界了。”一旁的親兵指著不遠處的山坡向朱大典說道。

  朱大典聞言總算心安了不少,廬州城如今還掌握在官兵手裏,隻要逃進了廬州城,自己這條老命算是保住了。

  “好,吩咐下去,加快速度,到了廬州再歇。”朱大典對左右吩咐道。

  求生的欲望讓這三千人暫時忘記了疲勞,加快速度一路向廬州城逃去,可就此時,一條黑線慢慢出現在了眾人的前麵,眾人還以為是前來接應的官兵。

  正想歡呼時,眾人發現眼前的這支隊伍有些異樣,眼前的這支隊伍太安靜了,安靜到讓人有些害怕。

  等靠近一些時,眾人才發現這些人哪裏是來救援的,分明就是來狙擊大家夥的。

  沒有什麽比希望的幻滅更打擊人的信心,明明希望就在眼前,隻要逃進廬州城就能活下來,可如今有這麽一支生力軍擋在大家麵前,近在咫尺的廬州城仿佛變得遙不可及起來。

  這支阻擊官軍的隊伍不是別人,正是奉命躲在老龍窪的劉文秀所部。

  當日李定國向張獻忠獻策,由李定國負責引誘官兵進入伏擊點,孫可望負責抗住第一波攻擊,等到官兵疲憊之時,李定國再負責反擊,最後由事先埋伏的劉文秀負責阻擊完成收割。

  在老龍窪喝了兩天的涼水吃了兩天的幹糧後,劉文秀終於等來了自己要等的客人,李文秀仔細地擦拭了自己的腰刀,勢要把朱大典這支隊伍留在這小山坡上。

  無需多言,朱大典知道自己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衝過去或許有一線生機,衝不過去,這小小的山坡就是自己的埋骨之地。

  “傳令下去,殺敵一人者賞銀百兩,斬殺敵將者我讓他當千總。”朱大典再一次發動自己的超能力,對著身旁的親兵交代道。

  親兵迅速將朱大典的命令傳遍整支大軍,在高官厚祿的誘惑下,這支隊伍的士氣總算被拉回來了一些。

  畢竟大家夥提著腦袋上戰場,求的不就是升官發財嘛,如今有這麽一個機會擺在麵前,正是博一博的好時候。

  砰的一聲,猶如洪水撞上了堤壩,兩支軍隊瞬間陷入苦戰。

  劉文秀一馬當先,迎著對麵的刀槍率先殺入敵陣,一根長槍當麵襲來,敵軍槍頭上的紅纓打掃過劉文秀的臉頰,讓他覺得生疼。

  可劉文秀來不及理會,隻是微微側頭,躲過對方的槍尖之後,抬起手中的長槍將對方挑落馬下,在轟轟的馬蹄聲中化作一灘肉泥。

  僅僅一個照麵,劉文秀就陣斬了一員敵將,可隨著戰爭的繼續,他發現越來越多的官兵衝了上來,任憑他的長槍再快再強,可眼前的官軍仿佛殺之不淨。

  趁著這個空檔,朱大典已經在自己貼身親兵的護衛下,就要衝過交戰區。

  不遠處的劉文秀已經注意到了這股頗為奇異的隊伍,這支隊伍個個武藝高強,但並不以殺傷為主,反而隻想衝出重圍向東逃去。

  劉文秀此時已經明白,這隊伍中肯定有大魚,光殺這小魚小蝦有什麽意思,能撈到這條大魚才算真本事。

  眼見對方就要突出重圍,劉文秀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即拍馬前去追擊,可身旁的官兵越來越多,讓他實在騰不出手來。

  等到劉文秀將身旁的官兵清理幹淨之時,朱大典已經在貼身親衛的護送下,衝出了重圍。

  “狗官休走。”劉文秀躍馬揚鞭,帶著部隊立即追了上去。

  由於官兵被劉文秀部所阻,耽擱了一番功夫,此時正在後麵追擊的李定國也已經殺到。

  看到眼前情形,李定國絲毫不做耽擱,留下一部人馬清理戰場後,自己帶著少部人馬一路向東追去。

  此時此刻,朱大典在前麵奪命狂奔,身後則是劉文秀和李定國的追兵。

  已經逃了一路的朱大典隻覺得身下的馬匹越跑越慢,身後的追兵也越來越近。

  瞬息之間,雙方的距離已經被拉近到不足兩三百米,劉文秀甚至用肉眼就能看到朱大典身上那一品官袍。

  熱血已經沸騰,身體興奮的直抽搐,劉文秀的槍頭微微上抬,隨時準備收割朱大典這個一品大員的性命,陣斬大明總督,自闖軍起事以來,還從未有人做到這點。

  在此生死存亡之際,朱大典不禁心生絕望,難不成他朱大典今日就要殞命於此不成?

  “大人,速速過河。”就在朱大典感到絕望的時刻,不遠處的一句話讓他瞬間從地獄回到天堂。

  原來在不遠處的淠河上,前幾日渡河的浮橋猶在,浮橋前正有一隊人馬列陣於前,正是在此等候已久的李煥所部。

  在得知官兵擊潰的闖軍是由李定國帶隊時,李煥就覺得這事有古怪,一個在曆史教科書中猶如戰神般的李定國會連一個小小的渡口都守不住?打死李煥都不信。

  所以李煥覺得要麽是曆史書記錯了,要麽就是李定國在詐敗。

  開玩笑,在李煥的記憶中,能上連環畫的名將可沒幾個,而李定國恰恰就是其中一個。

  為了保險起見,李煥隻能認為李定國是在詐敗,特意命人守住了浮橋,並將自己帶來的這支護糧軍也留在這裏。

  朱大典一見李煥立於橋頭,這眼淚都差點下來了,絕處逢生,這也太刺激了。

  在李煥的引導下,朱大典這隊人馬立即繞過事先準備好的車陣,經浮橋後渡過淠河。

  到達河對岸後,朱大典徹底癱倒在馬背上,差點就跌落馬下,一旁的親衛見狀趕緊將全身乏力的朱大典扶下馬來。

  此時的李煥還留在河對岸,麵對著氣勢洶洶的追軍,李煥對左右高聲命令道:“敢衝擊本陣者殺無赦。”

  此時李煥最保險的做法是斬斷浮橋退回廬州,可如果這浮橋一斷,那就是將數萬官兵留在河對岸,任憑闖軍屠戮。

  如果能留住浮橋,那些潰散的逃兵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畢竟闖軍的刀再快,也不能在短時間內將這數萬官兵全部殺幹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