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要打國戰?
作者:圍城外的鍾      更新:2022-02-10 02:26      字數:4574
  “喔喔喔~”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刺破初春的晨霧,遙遠且熟悉的雞鳴聲響起時,魏長天已經穿好衣服走出房間,站在門口滿臉困意的伸了個懶腰。

  昨天李懷忠的突然出現打斷了他原本的“鍛煉”計劃,著實有點可惜。

  看著院中正拿著一支小舀子澆花的鳶兒,心中正琢磨著要不要來一場“晨練”,不過還沒等他做出決定,穿戴整齊的徐青婉卻也從屋中出來了。

  “長天,你昨夜幾時回來的?”

  係於發間的紅繩迎風晃動,小徐同誌穿過小院,一麵接替了鳶兒的工作打來一盆洗臉水,一麵小聲自責道:“我睡著了,都沒有聽到動靜呢。”

  “嘩啦~”

  掬起一捧溫水潑在臉上,魏長天低著頭含含糊糊的回答:“子時末才回的。”

  “喔......”

  徐青婉抱著一條長帕站在旁邊,點頭問道:“那你今日還要去州衙麽?”

  “嗯,要去。”

  魏長天甩了甩手上的水滴:“這幾日事情頗多,冀州那邊快打仗了,還是要早做些安排。”

  “你莫要太累了......”

  見魏長天洗完臉,徐青婉趕緊遞過長帕,小臉上有些愁容:“京城最近事態如何?伯父伯母,還有陸姑娘他們都還好吧?”

  “暫時沒什麽事,畢竟是在京城,柳家也不敢太過放肆,頂多就是在朝堂上爭一爭罷了。”

  魏長天不想徐青婉摻和這些事,雲淡風輕答了一句後又突然想起一事,隨口說道:“對了,你爹娘那邊懸鏡司有人守著,你不用擔心他們的安危。”

  “嗯呢,他們在信中講過此事呢。”

  徐青婉接回長帕,放在銅盆中仔仔細細搓洗著,似是有些愧疚的小聲抱歉道:

  “徐家無權無勢,幫不上你與伯父什麽忙不說,還要連累你們派人照看......”

  “都是一家人了,說這些幹什麽。”

  魏長天啞然失笑,沒忍住捏了一下徐青婉的臉頰。

  小徐同誌登時紅了臉,腦袋都快要低到銅盆裏去了。

  “現、現在還不是一家人呢......”

  “哈哈哈,很快就是了。”

  魏長天得意洋洋的鬆開手,隨口又問:“看你穿的這麽整齊,怎麽,今天懸鏡司那邊有任務?”

  “沒有呢,我想去九頂山看看尤姑娘。”

  徐青婉如實回答:“我已好幾日沒去了,想必她一個人定是無聊的緊的。”

  “......”

  她現在可不無聊,這時候估計正在謀劃著該怎麽殺我呢。

  魏長天心裏吐槽一句,不動聲色的點點頭。

  “嗯,讓柳詩跟你一起去吧,正好你們還能一起打個牌什麽的。”

  “我曉得了。”

  徐青婉應了一聲,然後又欲言欲止的看著魏長天,臉色好似有些難為情。

  魏長天不解:“怎麽了?”

  “長、長天......”

  小徐同誌給自己鼓了鼓氣,小聲請示道:“我能問你一件事麽?”

  “啥事?問唄。”

  “那、那我問了......你、你是不是喜歡尤姑娘?”

  “呃......”

  魏長天沒想到徐青婉竟然問的是這個,一下子有點語塞。

  問題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自己這幾天所表現出的狀態又好像是肯定的。

  可自己總不能跟徐青婉說——我是為了利用尤佳才接近她的吧?

  尤佳是龍雀這件事眼下隻有楊柳詩知道,甚至連秦正秋都不知情。

  這麽做的原因當然是為了避免露出破綻。

  尤其是徐青婉這種心思單純的人,一旦得知此事,以後再麵對尤佳時臉上肯定藏不住。

  所以......

  魏長天這邊一時間沒想好該怎麽回答,幸好突然從大門外急匆匆跑進來的張三替他解了圍。

  “徐姑娘。”

  幾步來到兩人身邊,張三先是衝徐青婉打了聲招呼。

  後者見狀知道是有大事發生,便沒再繼續糾結兒女情長這點小事,對張三點點頭就轉身走開了。

  待她走遠,魏長天這才開口問道:“著急忙慌的,怎麽了?”

  “公子......”

  張三立刻湊到魏長天耳邊,壓低聲音說道:

  “剛到的消息,大奉使者昨日入京,要求大寧交還原、西兩州。”

  “什麽?!”

  魏長天猛然抬頭,對這個突發情況大感驚訝。

  大奉緊鄰大寧西疆,兩國一直關係就很不好,兩百年前甚至還曾爆發過一場舉國大戰。

  最後的結果是大寧以微弱優勢勝出。

  至於張三嘴裏的原州與西州......這應該算是兩國長久以來的“爭議領土”。

  這兩州最早屬於誰難以追溯,反正近千年間曾幾次易主,搞得當地百姓都對“換國籍”這件事已經麻木了。

  上次大戰獲勝之後大寧將這兩州奪了回來,而如今大奉肯定是看大寧國內大亂,便想趁著這個機會再搶回去。

  “然後呢?”

  思考了半晌之後,魏長天皺眉繼續問道:“寧永年怎麽答複的?”

  “此事尚且不知,不過......”

  張三小聲回答道:

  “不過大奉使者入宮之後,便再未出來過。”

  ......

  ......

  京城,三品軒。

  品茶,品人,品世事,三品軒算是京城中頗有名氣的茶館,平日裏茶客頗多,不論是大堂還是雅間,一天到晚基本都能坐滿來品茶談事的客人。

  而今日三品軒似乎比往常還要再熱鬧數倍。

  “......原、西兩州自古便是我國疆土,大奉此番趁人之危、落井下石之卑劣行徑,必遭天下人恥笑......”

  “本報短評,筆者耳日居士認為,我大寧現雖處亂世之中,但絕不可示外敵以弱......”

  “......”

  白發老頭中氣十足,手中拿著一張大紙,背麵無字,但可隱約看見那自正麵透過來的細密的墨印。

  正是春深書坊兩個月前隆重推出的“京報”。

  報紙這玩意兒一經問世就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僅能了解時事,還有不少江湖趣聞、連載故事之類的通俗板塊,幾乎人人都能在上麵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但是這年頭識字的人畢竟不多,所以大部分百姓還是隻能請識字的人來念報,繼而催生出了一個新職業——“讀報人”。

  這老頭便是其中之一,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各個茶館讀報,有人覺得聽到的內容有趣或者對自己有用便會丟幾個賞錢,平日裏倒也不少賺。

  不過今天他勢必是難有什麽收獲了。

  “什麽?!這大奉竟如此不要臉?!”

  “我呸!手下敗將而已,竟然還敢挑釁我大寧,當真是不知死字怎麽寫!”

  “打!他們若真敢來犯,老子第一個去往邊疆殺敵!”

  “唉,可我大寧如今天下大亂,如果真跟大奉打起來,吃虧的恐怕是我們啊!”

  “哼,報上不是說了麽!他們擺明了就是趁人之危!”

  “但願皇上能盡快平了許家之亂罷!”

  “還有柳魏兩家,此時萬萬不可再爭鬥下去了!”

  “你在這裏說有什麽用?有本事去柳府魏府門口喊去!”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為何就說不得了?!”

  “......”

  沒等老頭把報念完大堂之中便已亂作一團。

  以憤怒為基調,夾雜著擔憂、熱血、恐懼等諸多情緒的喊聲越來越大,很快就把老頭讀報的聲音給徹底淹沒。

  如此情況倒也正常。

  畢竟雖尚未真的開戰,但這個新聞的爆炸程度已經絲毫不亞於前幾日的許家謀反之事了。

  “......”

  聽著震耳欲聾的吵嚷聲,讀報老者感覺即便自己再接著念下去也沒人會聽,於是便合上手中報紙,抖抖衣袖準備去趕下一個場。

  而就在他邁步走出三品軒的時,相隔幾條街的大理寺衙門中李刊正與一個男人相對而坐。

  後者身穿刑部的官袍,表情淡定自若。

  李刊則是神色複雜的看著手中的兩封信,好半晌過後才將信放下,起身關緊屋中木窗,然後回頭看著男子輕聲問道:

  “魏公子想要我做什麽?”

  ......

  ......

  自打收攏李刊,並把他抬到大理寺卿的高位之後,魏長天便一直讓他在柳魏兩家之間保持中立,從來沒主動要求他做過任何事情。

  包括平時那些從大理寺傳到蜀州的情報,也都是李刊的自發行為。

  對李刊來說,這種狀態當然是好的。

  尤其是在目前舉國大亂的情況下,朝堂中為數不多的“中立派”可是十分吃香的存在。

  不過他心中也清楚,如此美好的日子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魏長天早晚有一天會用到自己。

  李刊隻是沒想到會以今天這種方式而已。

  “李大人,魏公子想請您服下此丹。”

  坐在對麵的男人笑了笑,從懷中摸出一個小木盒,打開後露出一枚指蓋大小的黑色丹藥。

  李刊皺了皺眉,下意識的問道:“這是什麽?”

  “李大人不必多問,總之不是毒藥便是了。”

  男子把木盒往前推了推,平靜的目光裏似是有些威脅之意。

  “......”

  李刊此前已經確定過來人身份,因此倒不懷疑這是魏長天的意思。

  不過......突然被逼著吃一顆不知有什麽作用的丹藥,換誰心裏也會犯嘀咕。

  “李大人......”

  似乎是看出了李刊的猶豫,男子突然開口問道:“你難道不相信魏公子?”

  “自然不是。”

  李刊輕輕搖了搖頭:“不過你總要先與我說說這丹藥有何功效吧?”

  “我已說過了,此丹並非毒藥,對大人不僅沒有絲毫壞處,甚至還會有天大的好處......”

  男人眯了眯眼,最後又補了一句:“除非李大人日後背叛公子。”

  天大的好處。

  男子雲遮霧繞的不說清楚,李刊當然不知道這個好處在哪。

  不過話既然已說到了這個份上了,他如果再不吃,便難免給人一種隨時準備背叛魏長天的感覺。

  “好,我吃。”

  咬咬牙,李刊終於做出了決定。

  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講魏長天都沒有致自己於死地的理由,所以此丹最多也就是那種需要定期服用解藥的特殊毒藥。

  伸手將黑色丹藥取出,稍一停頓,然後含入嘴中咽下。

  下一秒,仿佛有一股寒意自腹部而生直奔頭頂,但還未等李刊反應過來這絲寒意便瞬間消失不見。

  “......”

  片刻之後。

  察覺到身體並無異樣,李刊輕輕鬆了口氣。

  他想再問些什麽,但當抬頭再次看到對麵男子的一瞬間,整個人卻一下子愣住了。

  因為他突然在對方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十分玄妙的氣息。

  這股氣息不算多麽強烈,但李刊卻知道絕不是自己的錯覺,而是一種確確實實存在,似乎在傳達著某種信息的氣息。

  “這......”

  李刊愣愣看著對麵嘴角噙著笑意的男子,腦海中突然蹦出來一個有些荒唐,卻又十分貼切的想法。

  這是......“同類”的氣息。

  ......

  半個時辰後,穿著刑部官袍的男人已經離開了大理寺。

  而李刊麵前則多出了一塊子母玉,以及一枚刻有“同舟”二字的銅錢。

  同舟會、視線範圍之內可察覺到“同伴”存在的神奇丹藥、以及今後自己要做的事情......

  得知了這些隱秘之事後李刊的心情頗為複雜,不過倒也沒有太多抵觸的情緒。

  畢竟自己早已上了魏家的“賊船”,如今能坐上大理寺卿的位子也是因為魏長天。

  如果非要說現在跟之前有什麽區別的話......或許就是自己已再無“下船”的可能了。

  搖搖頭將桌上的子母玉和銅錢貼身收好,戴好官帽,整理了一下衣袍,鑽進早已等在門口的官轎。

  小轎一路晃晃悠悠行進皇宮,很快就停在了金鑾殿前長長的台階之下。

  自打許家反了之後早朝的時間就一直不太確定,經常會往後推遲。

  今天就是如此,不過原因估計不是因為許家,而是昨日那個大奉使者。

  “蒙大人。”

  “王大人。”

  “昨日之事你可曾聽說了?”

  “哎呀,那是自然。”

  “你說皇上是如何想的?”

  “聖意難料啊......”

  三五成群的朝官一邊小聲竊竊私語,一邊沿著長階往金鑾殿走。

  李刊也是一樣,很快便一路走進氣勢雄偉的大殿之中。

  此時距離早朝還有約莫一炷香的功夫,一眾朝官基本已經都到了。

  大約百來人,規規矩矩站成十幾排,其中還空著不少位置。

  這些空位曾經站著的都是許派的京官,如今已是一個不剩。

  身處第二排的中間位置,李刊身邊幾人都在議論著大奉要求歸還原、西兩州之事,唯獨他還在想著同舟會,因此多少有點沉默寡言。

  不過片刻之後李刊突然像是感覺到了什麽,慢慢回頭向著一個方向看去,緊接著又是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

  一共十六道視線回看過來,皆是不動聲色的衝李刊點了點頭。

  十四人站在身後,一人站在同排,還有一人站在身前。

  (ps:二合一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