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
作者:圍城外的鍾      更新:2021-09-30 21:25      字數:2234
  “啊!這個......”

  被寧玉珂一提醒,寧慶宇這才從剛剛激動的情緒中回過神來,有些苦澀的跟魏長天和梁振說道:

  “魏公子,梁大人,珂兒小時曾不慎被銳器劃傷過臉,致使留下了這樣一道疤痕。”

  “她平日很少出門,如果要見生人也都會戴著麵紗......女子素要麵子,此事還請二位莫要聲張。”

  “王爺放心。”

  魏長天和梁振立刻齊齊拱手表態,眼神裏都有些了然,卻也有點疑惑。

  尤其是魏長天,總覺得這道疤應該不似寧慶宇說的那麽簡單。

  要知道這可是修真世界,醫術水平跟前世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這寧玉珂是窮苦百姓家的孩子也就罷了,但她可是一位公主啊!

  區區一道傷口,隨便用點好藥也不至於會留疤。

  魏長天對此頗有發言權,因為他之前在懸鏡司的演武堂打擂時幾乎每天身上都會有不少傷口,但從未留下過疤痕。

  因此他是不相信寧慶宇所言的。

  當然了,魏長天肯定不會多說什麽,而寧玉珂此時也多少平複了心神,輕輕對著他和梁振開口說道:

  “柔安長相醜陋,若是嚇到二位,還請寬恕則個。”

  跟電視劇裏那些懂不懂就自稱“本宮”的公主不同,寧玉珂以封號自稱,足以見其修養。

  並且有一說一,她的聲音非常好聽。

  林籟泉韻,輕輕柔柔,真有點天籟之音的感覺。

  可惜了......

  魏長天看了看那雙露在麵紗之外的靈動的大眼睛,不由得大感惋惜。

  ......

  一炷香後,寧慶宇給女兒簡單介紹了一下魏長天和梁振。

  寧玉珂聽到魏長天的名字時眼神裏則明顯閃過一抹驚喜,隻是很快便又被遺憾所取代。

  “珂兒,剛剛魏公子又講了一句佳句!你快些研墨,我現在便要記下來!”

  寧慶宇此刻已經恢複了剛剛的興奮勁,而魏長天也才搞明白他為什麽突然要把寧玉珂叫來。

  感情這寧慶宇有個習慣,寫字時必須得要寧玉珂在一旁研墨。

  講究倒不少。

  悄悄撇了撇嘴,魏長天一邊喝茶一邊看著寧玉珂在那邊準備筆墨紙硯等物。

  不過寧慶宇卻是不讓他閑著,就這麽點功夫也要再給他出個難題。

  “魏公子,你說的佳句本天成確實對極,但卻還未說要如何才能作出好詩呢。”

  “詩才固然重要,不過其中也定有些門道技巧不是,你便與我講講可好?”

  “......”

  魏長天微笑著放下茶盞,心裏卻已經對這位詩癡親王無語了。

  沒完了是吧??

  看來不說點幹貨今天怕是糊弄不過去了......不過自己懂個屁的幹貨啊?!

  “此事......”

  看了一眼滿是期待之色的寧慶宇,以及同樣望向自己的寧玉珂,魏長天突然靈機一動,開口說道:

  “王爺,不知您覺得何為好詩?”

  “傳天下,誦千古!”

  寧慶宇毫不猶豫:“這才是真正的好詩!”

  魏長天點點頭,繼續問:“嗯,那您覺得一首詩如果想要達到如此成就,所需要什麽?”

  寧慶宇正色道:“氣象氤氳,意度磅礴,用律不滯,用事不直。”

  好家夥,你在說啥呢???

  魏長天感覺自己好似知道這四個詞的意思,但又好像不知道。

  不過不管聽不聽得懂,都不影響接下來的發揮。

  隻見他一本正經的點點頭,先是讚了一句“這樣說也沒錯”,然後又接著講道:

  “不過以我之見,詩之格調尤為重要。”

  “格調?”

  “沒錯。”

  魏長天解釋道:“人與人於萬事的認知不盡相同,存在高低、雅俗、偏正之分。而詩既然為人所寫,那自然也就存在格調之分。”

  “不論是立意還是遣詞造句,皆是如此。”

  “公子所言極是,可......”

  寧慶宇皺眉道:“可如何才能作出格高之詩?”

  說了半天話題又回到原點,不過鋪墊了這麽多之後魏長天也終於講到了正題。

  那些正兒八經的理論他肯定是不知道,也講不出來的。

  但是......

  “王爺,不如我給你講個小故事吧。”

  “小故事?”

  寧慶宇頓時來了興致,連忙直身端坐:“公子快快請講。”

  “好。”

  魏長天清了清嗓子,然後便在極有規律的研墨聲中慢慢說道:

  “王爺,相傳在古時有一朝名為大唐,其中有一舉世聞名的詩人,名為白居易,其詩皆可流傳於世。”

  “大唐?白居易?”寧慶宇一臉疑惑。

  “隻是故事而已,王爺不必在意這些細節。”

  魏長天麵不改色的解釋一句,繼續講下去:“這白居易的鄰裏是一位老婦,大字不識,更不懂寫詩之事。”

  “但白居易每次作完詩後卻總要先念給這老婦聽一聽,老婦若是有不懂或是覺得言辭繁瑣之處便會指出來,白居易回家改後再來念。”

  “如此反複,直至那老婦沒有意見為止。”

  魏長天頓了頓,輕聲問道:

  “王爺,故事便是這樣,不知您可懂其中之意?”

  “......”

  寧慶宇沉默許久,突然一拍椅子,竟然是直接一臉激動的站了起來。

  “懂了!我懂了!”

  “一首詩若是連那些草木愚夫都能聽懂,那自然便能深入人心,也定然會被廣為傳誦!”

  “確實如此,確實如此啊!”

  “呼......”

  看到寧慶宇的反應,魏長天終於是鬆了口氣,心說這一關總算是糊弄過去了。

  “王爺懂了就好。”

  “懂!我懂!”

  寧慶宇興奮到在屋中來回踱步,看的魏長天生怕他一不小心再激動過頭暈過去。

  幸好此時寧玉珂也總算是把墨給研好了。

  “爹,墨研好了。”

  她悄悄看了眼魏長天,然後輕輕衝著寧慶宇問道:“您不是說要寫字麽?”

  “寫字,對對對,我要寫字!”

  寧慶宇借著這股興奮勁一步邁到桌前,提筆唰唰唰幾下便將“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給寫了出來。

  不過寫完之後他又覺得不過癮,便想將剛剛那個小故事也記錄下來。

  換了張新紙,抬頭笑看著魏長天。

  “魏公子,不知這則故事可有名字?”

  “這個......”

  魏長天本來想說“無名”的,但最後居然鬼使神差的來了一句。

  “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