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外國曆史教授們的憤怒!
作者:祿閣家聲      更新:2022-04-15 02:57      字數:2114
  顯然這些專家們都很不滿安毅的這個回答。

  在他們看來,飾演宋仁宗的演員是一個大活人,怎麽可能會不再出現了呢?

  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

  包括一些老教授們也是搖了搖頭,對安毅的這個回答感到很失望。

  他們特意留下來,沒有立即離場,就是想要從安毅的口中知道飾演宋仁宗的那位演員到底是誰,然後回去聯係一下。

  或者幹脆一點,他們想要再見一麵宋仁宗。

  剛才還有那麽多的觀眾在場,老教授們也明白安老師的苦衷。

  那現在他們都在會議室裏麵了,在座的也都是信得過的人,怎麽還不肯說實話呢?

  包括節目組的核心成員也是一樣,紛紛看著安老師,露出滿臉的困惑之色。

  說實話他們也很想再見一麵宋仁宗,因為那位演員演得實在是太好了。

  可聽安老師的這個回答,便讓他們免不了一陣失望。

  ……

  什麽是偉大?要看他作出的貢獻,對整個曆史有著什麽樣的影響。

  隋朝:開皇之治—-隋文帝楊堅!

  他使一個民族絕處逢生;

  他使一個文明得以延續;

  他使一個不再是國家的國家奇跡般的再次統一;

  他為一個民族的盛世打下根基。

  他是中國曆史上的偉大帝王–隋文帝楊堅。

  漢朝滅亡後,年輕的漢民族陷入了長達三個半世紀的撕殺戰亂之中。

  到東晉時,經過漫長戰亂的漢族已經消沉,在中國大地上占統治地位的已不是漢人,而是被漢人稱之為蠻夷的民族。因為漢人已無力再戰,強壯的青年大多戰死,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殘。漢族已沒有能力阻止異族的入侵。南北朝時期,各種蠻族大批侵入中原,在中國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人數已經多於漢人。入侵者已經占據統治地位,史稱五胡亂華。

  同時,多年的戰亂使中國的文化、建築遭到嚴重破壞,眾多秦漢時期的文明古城成為灰燼。大量文化宗卷遭焚毀,華夏文明消失殆盡。外來的宗教文化逐漸統治中國,中原大地上到處興建廟宇,供奉外來的神。外來的佛教已遠遠壓過漢人推崇的儒教。異族的音樂、舞蹈、雕塑、繪畫完全統治了中國。中國即將蠻夷化。

  這時,在中國最黑暗的曆史上出現了一個閃亮的名字,一代偉大帝王–隋文帝楊堅。楊堅在漢族麵臨滅族的最危險時刻成功篡得當時中國大地上最強大的胡人政權,建立隋朝。

  胡人統治者都極端排斥漢人,熱衷於胡化。楊堅先輩因輔助胡人有功被賜胡姓,楊堅篡位後立即恢複了自己的漢姓,停止了軍界和政界胡化趨勢,力行漢化。隋文帝崇尚節儉,勤理政務,對百姓實行寬仁的政策,實現了胡人政權到漢人政權的平穩過渡。楊堅通過進行一係列的改革,使人口顯著增加,衣食逐漸富足,國力日漸強盛,漢族民族力量終於恢複強大。隋文帝帶領這支堅強的民族力量,先後征服各族蠻夷,使中國又回到了和平年代,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驚天壯舉,史稱“開皇之治”。

  楊堅拯救了漢文化,挽救了華夏文明。春秋、秦漢的文化典籍經過五胡亂華遺失大半,隋文帝統一全國後下詔重金求書。戰後餘生的漢人紛紛獻書,使隋朝藏書量達到中國曆代最多。雖然大部分典籍難逃戰火,多少優秀的學者、多少偉大的著作、多少中國的文明輝煌都消失在曆史的塵靄裏,但隻要諸子百家思想尤在,隻要儒家經典尚存,漢族大旗依舊飄揚,華夏文明依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隋文帝統一了幣製,度量衡在隋文帝時重新統一。

  楊堅廢除胡人殘酷混亂的法律,恢複並完成了自漢文帝刑製改革以來的刑罰製度改革曆程,楊堅修訂的法律基本都被唐太宗繼承。

  楊堅廢除胡人的官僚體製,恢複並改革了漢朝的體製,後來又被唐太宗繼承並發揚光大。中國古代官僚體製自隋定製,一直沿襲到清朝。

  楊堅開創的科舉製度,在中國曆史上留存長達一千三百多年,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楊堅開創的隋朝盡管隻有37年,但對後世中國產生了巨大深遠的影響。

  隋朝的軍隊拖延阻止了周圍異族的強大與崛起,為盛唐的到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後來唐太宗繼承了隋文帝創立的國家體製以及政治經濟製度,接過隨文帝的火炬,終於造就了中華盛世。

  同期的西方文明,羅馬帝國崩潰後,歐洲隨即陷入了分裂的黑暗深淵,古代羅馬文明也隨之消失,此後歐洲從未再次統一。

  而對比當時的東方文明,漢帝國崩潰後,正是有了隋文帝,中國重新走向了統一的道路,華夏文明從此遠離了被摧毀的危險。

  隋文帝由於對中國的統一和華夏文明的延續做出的卓越貢獻,被曆代西方史學家公認為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帝王。

  ……

  他順應時代潮流結束了長達幾百年的群雄割據局麵;

  他實現了華夏民族的大統一;

  他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開天辟地的貢獻;

  他使中國進入了中央集權的帝製時代;

  他是中國第一個統一帝國的創建者;

  他是中國第一個封建帝王–秦始皇嬴政。

  嬴政出生於趙國,10歲時曆盡磨難從趙國逃回秦國,13歲即秦國王位,22歲廢權臣,獨攬朝政,39歲滅六國,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專製中央集權國家。

  秦始皇對內在經濟和文化思想方麵推行了一係列鞏固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措施,進一步鞏固了統一的局勢。

  對外北抗匈奴,修築萬裏長城。南拓百越,使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

  雖然他的帝國頃刻間崩潰,但他創建的封建帝製卻向後延續了兩千多年。

  兩千多年的時光流逝,曆史長河的衝刷,世間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唯有那座雄偉的萬裏長城依然靜靜的蜿蜒在中國的北方,向世人述說著幾千年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