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試播大獲成功!
作者:祿閣家聲      更新:2022-04-15 02:57      字數:2176
  宋仁宗的別名就叫做“趙受益”。

  這也是宋仁宗第一次以名字自謙。

  可見此刻的他是把安毅當做了真正的老師對待!

  安毅自然受不得這份大禮,連忙還了同樣的一個大禮,抱拳致敬道,“陛下無需謙辭,夏國的曆史因為有你這樣的一位明君聖主,更加地璀璨,也更加地輝煌!

  你也是天下之幸,蒼生之幸,從古至今,一直都是!

  你的仁德與大愛,無論過去多少年,我們後世人都將銘記在心!”

  說到這裏,安毅再次行禮,朗聲喝道,“謝陛下之功績!”

  頓時全場所有人,連老教授和專家們也不例外,一個個都抱拳行禮,朝著年邁皇帝大聲喊道,“謝陛下之功!!!”

  “哈哈哈哈,好好好!”

  宋仁宗終於放聲大笑,笑聲爽朗、豪邁,就如當年看到朝野上下一片繁華時一樣的開心和快意!

  他感覺歲月和力量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身體裏麵,又像是回到了登基的那一年,誓要作出一番成績出來。

  他身上的常服也變了,變成明黃龍袍,雖已年邁,仍如少年。

  宋仁宗挺直腰杆,目光炯炯有神,直視前方,就好像在看當年的宋朝疆土一樣。

  這一刻,千古第一仁君的風範再現!

  看得所有人都眼含熱淚,產生了一股濃濃的不舍和不願。

  不願這位明君聖主就這樣離開,還想讓他多看看這個世界啊。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是時候跟這位仁君說再見了。

  宋仁宗也知道離開的時候到了。

  但他沒有流露出來半點的不舍,有的隻是欣慰和自豪。

  他大袖一甩,麵帶豪情,哈哈大笑著轉身離去,“既然如此,那便歸去!”

  這一句話響遍全場,徹底惹哭了所有的觀眾們!

  一個個的眼睛都一眨不眨地看著宋仁宗轉身離開,從舞台的左邊,走向右邊,像是再次穿越了千年時光一樣,要回到他所在的那個朝代。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當宋仁宗徹底回到的時候,這場大戲也就落幕了!

  他們也很不舍得宋仁宗就這樣回去啊。

  他們還有很多的話想跟這位明君說,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想要和這位皇帝分享一下。

  可是,看著宋仁宗走過“清”,踏過“明”,再穿過“元”,一步步走向“宋”的時候。

  所有人都哽咽住了,喉嚨裏麵更像是被什麽卡住了一樣,說不出話來。

  甚至還有的觀眾伸出手掌,想要抓住宋仁宗的衣袖,不讓他離開,結果隻是一場空。

  這就讓所有的觀眾感到更加地難受了!

  為什麽要給他們看這樣的一場試播?

  要是沒看的話,就不會產生這麽多難舍難分的情緒啊!

  節目組的眾人也都看哭了。

  甚至有一些女性工作人員,已經哭花了臉,被這位明君的所作所為徹底地感動到了。

  也讓她們在這一刻了解到,原來在夏國的曆史上,還有這樣的一位仁君,實在是夏國人們的驕傲啊!

  還有老教授和專家們的目光,也都隨著宋仁宗的腳步移動而移動。

  仿佛他們送別的不是一位皇帝,而是一位至親的仁師啊!

  也就在這時,安毅和台下的所有人看到,那位宋仁宗的腳下亮起一盞名為“宋”的璀璨光團時,忽然停了一下腳步。

  然後這位仁君微微側頭,似乎想要再看一眼千年後的盛世,也是最後一眼。

  台下也有不少的觀眾們,直接驚呼出聲。

  “請仁君再回頭看一眼吧。”

  “對!再看最後一眼我們,還有這個盛世景象吧!”

  “好舍不得你回去啊。”

  “就像安老師說的那樣,您的仁德與氣量,都將傳承千年不滅,我們都會記住你的功績的!”

  與此同時,安毅第三次行禮,遙遙抱拳,朝著宋仁宗的背影拜了下去。

  這次作出的也是送別禮。

  跟著他的聲音響徹全場,震蕩著所有人的心靈!

  “後輩安毅,恭送宋仁宗!”

  頓時台下的所有人如夢初醒,二話不說,紛紛抱拳行了個送別禮,然後和安老師那樣,朝著宋仁宗的身影遙遙一拜!

  各個聲音也在這一刻,匯聚成了一股洪流,轟隆隆地響徹在整座演播廳的上空!

  “後輩錢修遠!”

  “後輩周哲!”

  “後輩李舜!”

  “後輩……”

  這一個個聲音在說出自己的名字之後,便整齊劃一地喊出了後麵的那句話。

  “恭送宋仁宗!!!”

  這一刻!

  所有人的身心都仿佛得到了一場蛻變和升華,都感覺心靈更加地澄淨透徹。

  然後在他們的目光盡頭,那位宋仁宗最終也沒有回過頭來看這個世界最後一眼,而是欣慰地大笑著,豪邁地大笑著,一步踏過了時空。

  寫著“宋”的那團光芒,也在眨眼間吞沒了宋仁宗的身影。

  於是這位千古第一仁君就此消失在所有人的麵前。

  全場也在瞬間變得鴉雀無聲!

  ……

  宋朝的法律規定不能在朝庭上鞭打大臣,不準對公卿辱罵。

  臣下除了謀反和叛逆外,不得殺戮。

  又專門建立了言官製度。

  從此宋朝成為中國曆史上自春秋戰國以來第二個學術自由的時期。

  宋朝皇帝對屬下的不同意見,或任之,或貶官,或免職,而從不殺戮,也從不迫害。

  宋朝不興文字獄,對讀書人比較寬容。

  因此造就了很多傑出的詩人詞人,寫出了流傳千古含沙射影的憤恨張狂之詩詞,有了宋詞之盛。

  趙禎生於帝王世家,12歲即位,23歲親政。

  宋仁宗統治時期,國家安定太平,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宋仁宗性情寬厚,不事奢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受到曆代史學家,政治家的稱讚。

  有一次,時值初秋,官員獻上蛤蜊。

  仁宗問從哪裏弄來的,臣下答說從遠道運來。又問要多少錢,答說共28枚,每枚錢主幹。

  仁宗說:“我常常告誡你們要節省,現在吃幾枚蛤蜊就得花費兩萬八千錢,我吃不下!”他也就沒有吃。

  宋仁宗這一輩子,對得起社稷、對得起臣子,對得起百姓,無愧於大宋列祖列宗,無愧於他的廟號“仁”。

  要說他這輩子對誰有所虧欠,恐怕就隻有著名的婉約派詞人柳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