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底火
作者:雲的朋友      更新:2022-02-16 12:22      字數:2083
  “可戰馬可以衝陣。可以馱載物資,物質缺乏的時候,甚至還可以殺馬取肉,它雖然那麽貴但是卻物有所值!這自行車稍微崎嶇一點的道路都無法進行通過。大哥,您覺得這自行車值這個錢嗎?”朱高煦搖了搖頭對著朱高熾否定道。

  “值當然值啊!戰場瞬息萬變,軍隊多一份機動性,就多一分勝利的可能!而且軍隊又不是天天打仗,他還要執行非常多非作戰的任務。如果騎著馬去那豈不是徒耗馬力。還有這玩意兒不僅僅適用軍隊,還適用於民間!養馬實在是太過於複雜,而且是一個件非常耗費精力的活!在民間馬能幹的這玩意兒能幹,而且還不用擔心這鐵做的玩意兒生病!”朱高熾樂嗬嗬的對著朱高煦說道。

  “民間也太貴了!”

  “大規模生產的話就可以減少成本!剛開始這些玩意兒肯定隻能給那些有錢人當做玩物,慢慢產量上去了,價格自然而然就會降低,慢慢的就會走入尋常百姓家!”朱高熾拍了拍自行車繼續說道。

  “有錢人可能也不會喜歡這玩意兒,穿著袍子騎這玩意兒實在是太礙事了,可要是穿著短打的話,可能又會覺得與身份不符!”朱高煦搖了搖頭,說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管他們喜不喜歡一個新鮮事物出現,肯定有喜歡的也有不喜歡的!比如說我就喜歡這小玩意兒,而且我覺得不管他們喜不喜歡隻要這玩意兒能夠賣出去才是正事!”朱棣站了出來,打斷了朱高煦和朱高熾的討論。拍著自行車大聲說道。“我覺得,這玩意兒最適合在驛站中取代驛馬。高熾啊,你多準備兩輛自行車!我待會兒寫封奏折,連同這個自行車進獻給應天!”

  “是,父王!”朱高熾連忙應下。

  朱棣點了點頭,然後轉身就要回書房去給朱高熾寫奏折。而朱高熾似乎是想到了些什麽一樣連忙叫住朱棣。

  “父王稍後一下,我還有一件事情要跟您匯報。”

  “還有什麽事情?”朱棣回過頭對著朱高熾問道。

  “回父王,這自行車通體都由精鋼打造而成,一旦大規模售賣的話我們的鐵估計不夠,所以我還想多開幾家煉鐵工坊以供應自行車作坊!”朱高熾連忙把自己的需求說了出來。

  “小事情,去吧!”朱棣想都沒有想直接點頭對著朱高熾說道。

  “謝,父王恩準!”朱高熾臉上帶笑恭恭敬敬的退了下去。

  下去之後,朱高熾連忙找到了王永康,讓他在北平西山再開幾個煉鐵作坊。然後組織工人進行培訓,準備大規模生產自行車。

  交代完王永康之後,朱高熾又馬不停蹄的趕到了李楊的實驗室。

  見朱高熾到來,李楊連忙捧著一個木盤走了出來,木盤上麵放著一排排細小的銅盂,而這些銅盂裏麵放著一層層灰白的固體。這個玩意兒就是朱高熾讓李楊打造出來的底火。也更是改變未來戰爭形態的關鍵。

  “很好,試試!”看著木盤上的底火和朱高熾非常滿意。順口對著李楊說道。

  “是,殿下!”李楊連忙將托盤交給了身邊的助手。然後從托盤上取出一枚底火。高高舉起然後狠狠的朝著腳下的石板摔了下去。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底火並沒有爆炸。而是被甩飛了出去。

  李楊連忙趕上幾步將這底火撿了回來放在了石板上。然後又從一邊的助手手中接過錘子。順手朝著底火狠狠的砸去。

  碰~底火爆炸了,但爆炸的威力非常小就跟摔炮一樣。

  “老李,幹得不錯!”看著這底火的表現,朱高熾非常的開心。隨手從托盤中拿起一枚底火上下打量著。這跟後世的底火非常的相像。隻不過現在並不是金屬定裝彈該出現的年代。朱高熾也決定讓金屬定裝彈要慢一點出現。

  因為依照現有的機械加工水平,最適合加工的金屬材料自然是銅的,中國自古以來都是缺銅缺的厲害的。但是它不缺鋼鐵。要想不用銅彈殼轉而使用鋼彈殼。以現在的機械加工水平還是有些困難的。

  現如今距離靖難的時間越來越短。朱高熾沒有時間去攀登技術線了。本來想讓他們自然生長,但現在自己不得不拔苗助長了。

  離開李陽的化學實驗室之後。朱高熾把封常舟叫進了王府。

  然後讓封常舟按照朱高熾的想象開始繪製記憶中夏塞波步槍的圖紙。

  作為一個老式步槍的迷戀者,朱高熾雖然沒有實際操控和接觸過這些步槍。但畢竟看了那麽多的結構圖。這麽多年來這些東西還深深的刻在朱高熾的腦海裏。

  很快,這夏賽波步槍結構圖便繪製完成。但具體的製作尺寸還需要讓這些工匠來自行摸索。

  朱高熾拿起筆在圖紙上麵的最左側,寫上了洪武三十年式步槍示意圖這幾個字。將這明朝版本的夏塞波步槍正式命名為洪武三十年式步槍。

  寫完之後朱高熾立刻讓李順將這示意圖交給王永康。讓王永康交給火器作坊進行試驗和製造。一切完畢後朱高熾抬頭看一下南方。

  洪武三十年是一個重要的年份,明初三大案最後一案南北榜案將會在今年發生。

  洪武三十年丁醜科,二月會試,朱元璋以翰林學士劉三吾﹑王府紀善白信蹈為考試官,取錄宋琮等五十一名,經三月廷試後,以陳安阝為第一名﹑尹昌隆為第二名,劉仕諤為第三名,是為春榜。

  金榜放出,誥示天下,應天的街頭再次熱鬧了起來。但是圍觀放榜的人們很快發現了蹊蹺之處,榜上得中進士者,全部出自江南,竟無一人出自於北方。然而更加讓人感到絕望的是,不僅北方沒有。就連湖廣四川也都沒有一人上榜!

  之前洪武年間數次會試,北人雖然文風弱於南人,但至少能夠占個1/3或者1/4。按照人們的固有思路這是非常正常的。而四川湖廣這些地方多多少少也有人上榜。然而現在一個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