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陌生人
作者:四關      更新:2020-03-23 08:17      字數:3293
  過了淮河便是河南地界,走古城、襄城,繞過軒轅山就是洛陽地界。正如蘇任所料,一切都非常順利,劉孝再也沒有派人來,也沒有別的什麽人打擾。途徑的各縣郡按照規製給蘇任的人馬送來糧草和補給。蘇任也沒有特意打擾這些人的生活,能不進鎮寨盡量不進去,實在不行也會將營地安排在城外,派人去城裏采買些東西。

  軒轅山以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皇帝而得名。相傳上古時,軒轅皇帝與蚩尤決戰之時曾經在這裏居住過。這座山和附近的山很不一樣,寸草不生不說,竟然還是紅的。紅的發紫那種紅,就連從山上流下來的水也是紅的,一看就知道水裏麵含有紅色礦物。

  山勢不險峻也不高大,烈日炎炎之下走在山腳越發覺得酷熱難耐。車裏實在太悶了,蘇任一刻鍾都不想再待,倒不如騎在馬上,多少還有些風。抬頭看了一眼光禿禿的山脊,忽然發現半山腰竟然有一座涼亭,燥熱難耐之下正想尋找個躲避的地方,這個小亭子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傳令,到那裏休息一下,實在熱的走不動了!再讓人去找些水,再這麽下去非渴死不成?去的時候也沒見過這種地方。”

  霍金連忙道:“去的時候走的是另一條路,這條是近路,不用經過洛邑,直接進武關,能快半月。”

  艱難的爬上涼亭,一屁股坐在地上,山風從麵上吹過,舒服愜意就別提了。可惜涼亭太小,容納不了所有人,除了蘇任等人之外,其餘的人全都尋找巨石和山體的突出部,躲在陰涼下麵。從山下村莊裏要了些水,猛灌幾口之後,總算解了口渴。

  躺在地上,蘇任想要美美的睡一覺,心中暗暗發誓,以後再也不會在大夏天的中午趕路了,即便有人拿劍架在脖子上也不會這麽幹。

  劉爽的傷在淳於意的治療下,已經結痂,後背奇癢難忍,不經意間就會動手抓兩下,有時候力道沒有控製好,弄的血流不止,將單薄的衣衫染紅一大片。淳於意就會一邊上藥,一邊皺著眉頭罵半天,劉爽隻能低頭忍了。

  隻要蘇任下令休息,那就沒完沒了,直到蘇任覺得自己休息夠了才會啟程,所以整個隊伍的人都喜歡蘇任,李當戶除外,眼看離長安越來越近,李當戶恨不得飛回家,所以就越走越快。李當戶還找出借口,說這是行軍,行軍都要這樣,旁人也不好說什麽,隻是心裏怨聲載道。

  眼看著太陽一點點偏西,蘇任還沒有啟程的打算,李當戶便走過來催促。

  蘇任睡眼朦朧,他真的睡著了,騎馬也是很累的事情,別以為好騎,騎在馬上要保持平衡,還要控製馬匹,全身都得用力。以蘇任這種二把刀的騎馬技術,走了一早上就已經累的不行了。

  “著什麽急,天氣太熱,中暑了怎麽辦?若是大家都曬病了,咱們回去就更加遙遙無期了,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現在休息好了,為的就是今後繼續趕路,你看那日頭還在頭頂,等快落山的時候再動身不遲。”

  “晚上趕路很危險,這裏又是山中!”

  “無妨無妨,多點火把,不會出問題,晚上涼快好趕路,你看看這時候有幾個人趕路?”

  蘇任的話沒有說完,山道的盡頭一輛牛車慢慢悠悠的從山腳轉了過來。一頭老牛拉著一輛破車,車上坐著一老一少兩個人,少年是趕車的,老者坐在車上打盹。牛車走的很慢,老牛的脖子上掛著銅鈴,每走一步就會發出悅耳的聲響,在山穀的回應下非常好聽。

  李當戶看了看蘇任,蘇任連忙道:“那兩人沒辦法而已,咱們又不用如此著急。”

  李當戶瞪了蘇任一眼,實在拿蘇任沒有辦法,誰讓人家是陛下親封的上官,跺跺腳扭頭走了。蘇任一轉身,靠在柱子上,看著山下的牛車出神。

  軒轅山雖然不大,也是一座山,山下的村寨中稀稀拉拉隻有幾戶人家,別說牛車連基本的農具都沒有幾把。這輛牛車從何而來?還載著一老一少,想必住的也不是太遠,可兩人的打扮有些奇怪,少年穿著短衣,駕車的技術非常嫻熟和一般的百姓家孩子不一樣。更奇怪的是看見漫山遍野的人非但不害怕,還繼續靠近。

  韓慶湊到蘇任身旁:“先生,我覺得這一老一少有些蹊蹺。”

  蘇任點點頭:“的確有些蹊蹺。”

  “要不要攔住問一問?”

  “算了,一老一少對咱們沒有什麽威脅,若真是路過的不好打攪。”

  牛車進了山口,少年就發現了山上的蘇任等人,轉身對老者說了幾句話,老者扭頭看了看。當牛車來到蘇任他們正下方的時候,竟然停了下來。少年收拾好鞭子和韁繩,麻利的下車將老者攙扶下來,抬頭看了看山腰的涼亭,抬步朝著山上而來。

  蘇任對這一老一少來了興趣,阻止了霍金等人攔住兩人的意思,就坐在涼亭中等候。

  從重重包圍中走上山,一老一少沒有絲毫慌亂,徑直進到涼亭裏麵,對坐著的蘇任施禮畢,找了一處地方,少年扶著老者坐好,規規矩矩的站在老者身側。

  蘇任一直看著,等到老者坐下這才道:“老先生這是要去何處?在如此炎熱的天氣下趕路應該有什麽急事吧?”

  老者再次施禮:“不敢不敢,老朽倒也沒有什麽急事,就是出來轉轉。”

  “哦?老先生是左近之人?”

  老者搖搖頭:“老朽祖籍宋國,說起來離此地倒也不遠。”

  “宋國?”蘇任摸不著頭腦,連忙望向身旁的韓慶和主父偃。

  主父偃一笑:“宋國乃是春秋時一個國家,周公旦封紂王兄長微子啟所建,按照目前的地理來說老先生應該住在梁國,怎麽到了這裏?”

  老者看了一眼主父偃:“這位先生所說甚是,老朽從梁國一路而來,今日就到了這裏。”

  “那老先生要去何處?”韓慶連忙問道。

  老者搖搖頭:“就是出來轉轉,走到何處就是何處。”

  “這條路往西通向武關,過了武關便是藍田,繼而可到長安,老先生要去長安?”

  老者還是搖搖頭:“本打算去長安,隻可惜如今的長安已經沒有老朽的容身之所了,不去也罷!”

  “哦?老先生這話何意?”

  “去年大漢皇帝下旨遷徙長安豪強前往茂陵,老朽雖然年邁,當年也算豪強,現如今家中已然有幾個孫子輩被強遷至茂陵,以老朽如今的身板若去了茂陵恐再難回故土,所以不去也罷。”

  蘇任問道“老先生也是豪強出身?”

  老者笑著擺擺手:“幾十年前的事了,不提也罷!幾位可是從會稽而來?可認識光祿大夫、蘇中郎?”

  霍金幾人立刻望向蘇任。蘇任笑了笑:“老先生認識蘇任?”

  老者搖搖頭:“不認識,不過蘇任的大名卻是如雷貫耳,會稽一戰,僅用一萬郡兵解決了漢朝建國以來都沒解決的問題,越人內附自此漢朝南邊無憂矣!如此大的功勞,天下盡知,老朽自然也知道。”

  “嗬嗬,老先生何以看出我等是從會稽而來?”

  老者笑了笑,一直韓慶:“這位先生剛才說,這條路往西通往武關,卻忘了往東通往河南,諸位風塵仆仆,想必走了很多路,看諸位不似商賈更像軍兵,聽口音不似江淮之人,老朽大膽猜測幾位從會稽而來,不知對否?”

  “好,老先生眼光獨到!不錯,我等正是從會稽而來!”

  “哦?那不知哪位是蘇中郎?”

  “我便是!”

  一老一少慌忙起身對蘇任行禮。蘇任擺擺手:“老先生客氣,看老先生的樣子也不是尋常人,不知找在下何事?”

  老者微微點頭:“蘇中郎的確如傳言中所說,很是聰慧,既然如此老朽便直言相告,的確有事求蘇中郎,還請蘇中郎給個方便。”

  “老先生有話請講!”

  “陛下遷豪強入茂陵之事不知是誰人的建議?”

  蘇任搖搖頭:“這個真不知道,根據我的猜測議郎東方朔的嫌疑最大,他如今就在茂陵,負責陵寢之事。”

  老者看了蘇任一眼,再次行禮:“哎!東方朔誤國呀!”

  “老先生此言何意?”

  “將豪強遷往茂陵九死一生,這些豪強都是好勇鬥狠之輩,倘若聚眾鬧事,又該如何?茂陵乃是皇陵,稍有閃失動了皇家氣運,使得天地動蕩,如此罪過就大了!”

  韓慶微微皺眉,蘇任卻笑道:“茂陵有大量兵馬,就算豪強凶狠怕也不是北軍的對手?”

  “蘇中郎此言差矣,一兩個自然無事,中郎可知如今的茂陵有多少豪強?三輔之地再加方圓千裏,如今聚集在茂陵周圍的豪強已達萬戶,倘若有人振臂一呼,即便北軍能及時剿滅,那也是一場浩劫!蘇中郎此次回來,自當與陛下進言,且不可走暴秦的老路!”

  蘇任靜靜沉思,望著老者好半天才問道:“老先生到底何人?”

  …………………………………………………………………………………………………………………………………………

  過年事情多,實在沒辦法保證兩更,不過四關保證絕不斷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