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庭前議罪
作者:穆鳥老哥      更新:2020-03-01 23:35      字數:2418
  “這次西域國興兵來犯,事發突然,幸好前有九曲縣令率百姓抵禦,後有白虎營以及西川守軍奮勇殺敵,才保我國土不失。西域狼子野心,現在想奪我嘉定府,這次恐怕隻是試探!”兵部侍郎應聲道。

  “此次出使西域,不僅沒有對侵犯我國土給個說法,還要我們賠償他們損失,簡直厚顏無恥之極——”

  “嘉定府是我朝在西邊的屏障,九曲縣更是易守難攻,這次大捷,歐陽博有守土護疆之功!雖說他與慕容家小女之事有違常理,但與之保家衛國之事來說,還是不宜過分懲罰,微臣建議不如借此機會成全於他,豈不成就一段佳話?百姓還會稱讚聖上英明!”禮部侍郎韓升出班言奏。

  這家夥,真是會順杆子爬,那慕容蘭洛是你學生,你肯定這麽說了,虧你還是禮部侍郎,完全無視禮法!其他不少朝臣心裏暗想著。

  “依韓大人之言,難道因為了有了寸功就可以罔顧禮法,違背聖賢教育,做出有損朝廷體麵之事?”禮部侍郎王朗反駁著。

  “聖上,雖那歐陽博有功,但功不抵過。我朝推崇聖賢人倫大禮,以禮待人,以禮之國,此乃國之根基!豈能任由他人踐踏?如果今日開此先河,日後必定效仿之人甚眾,後果不敢相信!”

  “聖上,那慕容蘭洛即是將門之後,更應遵從禮法!慕容滿門將烈,豈能讓她一人壞了門風?”

  ……

  看到禮部侍郎王朗出來繼續要求嚴懲歐陽博,一些官員也出列繼續參奏!

  而且這些話越說越嚴重,越說越離譜,總之絕不能就此輕饒。

  有人要求嚴懲他,當然也有一些人對他感官不錯的官出來為他說話,除了韓升這位侍郎,再就是禮部尚書周蓽了。。

  這周蓽年過七旬,雖然年事已高,但是對朝局,對聖意的揣摩更是準確。

  “啟奏升上”周蓽老態龍鍾的拱手說道,“據老臣所聞,那歐陽博雖然偶爾行為孟浪,但是為人正派,人品端正,而且頗有才華。在九曲縣時治民有方,守城有功,如此一個智勇之才再要求他毫無瑕疵,豈不太不近人情?況且此事並沒有各位同僚所說那麽不堪,兩人郎情妾意我等豈能不成人之美而要棒打鴛鴦呢?”

  看到堂堂禮部尚書都如此說了,其他官員隻能一臉驚訝的看著他了。

  這老家夥簡直太無恥了!身為禮部尚書,對違背禮法,有失德行的人不予以嚴懲不算,還大加褒獎,簡直太不要臉了!吏部侍郎王朗心裏誹謗著。

  講禮法,現在執掌禮部的尚書都對此事做了評斷,其他人縱然再有理,也講不過手握“大禮”的人吧!

  “周大人所言差矣”別的官員不好再繼續爭辯下去,但是不代表齊王就認同了,“那歐陽博不過小小知府,他抵禦西域兵那也是他的職責所在,這不能當作功勞。他與人已有婚約,再又與人婚配,我朝有法度為男子隻可一妻,這已然犯法,而且身為官員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單這一條就可罷官!”

  “齊王所言也不為錯。”周蓽聽齊王說完,朝他拱了拱手回了一句就無他言,靜等他人進言了。

  這老狐狸,剛剛還說著要輕罰歐陽博,現在齊王出麵了,又耍起太極了。

  皇帝李禹看著齊王這麽說,見周蓽說了一句就沒下文了,其他官員似乎也都像失聲一樣,整個大堂剛剛還熱鬧,現在倒安靜不少。

  “太子怎麽看?”李禹這時候竟然問起了李世民。

  文朝二十年,當時太子還是李天吉,李天吉是李禹嫡長子,按照祖製嫡長子繼承大統是天經地義之事。但是這李元吉除了這個優勢之外,其他一無所長。終日在宮裏歌舞升平淫亂無度,對於朝政以及百姓之事一概不知,而且不學無術……,當時作為秦王的李世民頗有壯誌能力,朝中不少大臣暗中支持他取代李天吉以繼大統。這其中又有頗多事端,總之終於讓李禹廢了李天吉,立李世民為太子。

  照理說,李世民敢政變廢太子,早就應該當上新帝的,為何現在仍是太子,父子倆到現在還是相安無事呢?這自然又不是表麵上看的那麽簡單了,坊間對廢太子之事傳聞成“李世民政變成太子”,實際上並不是如此。這事說來話長,隻能慢慢敘述了。

  現在李禹這麽問李世民,其實就是在看他的態度。齊王與他都是皇子,雖然一個是太子,一個是齊王,但是在李禹眼裏並無分別,都是兒子!當初能廢太子李天吉,今後廢太子李世民也並不是不可能的。

  “父皇,兒臣以為凡是對社稷有功之人皆該仁厚待之。”

  “哪該不該罰?”

  “兒臣不該妄言,父皇自有聖裁!”

  “中山王”李禹又看著李晉說,“當初這人是你推薦去九曲縣任縣令的吧?”

  “確實是愚弟推薦,請聖上責罰!”李晉麵無表情的說。

  “哈哈,誰說要罰你了!他在九曲縣幹的幾件事都不錯,特別是這次禦敵門外。既然是你推薦的,你自然對此人有所了解,照你說這是該怎麽辦?”

  “聖上此人頗有才學,為可用之人。但是既然違反典法,有勃倫理,也確實該受懲罰。”

  “那如何懲罰呢?”

  “聖上英明,此事自有刑部處理。”

  “好,此事就交由刑部和禮部一起處理,不許再議!”

  “臣領旨!”刑部尚書和禮部尚書出班領口諭。

  “今日早朝就散了吧,你們回去後好好想想應對西域國策略。”

  “是,聖上!”拱手行禮完後,眾臣退出宮殿。

  齊王府內。

  “哼,一個小小知府竟令得如此多官員為他求情,到出乎本王意料。”

  “齊王殿下,那是因為您本沒有想真的動他,如果真的想動他,其他人如何保他,也沒那個膽!”王朗拍著馬屁說。

  “哼,當初你不也是舉薦他去九曲縣的嗎?現在不僅沒得到父皇的讚賞還給自己找了不痛快!”

  “那是那是,聖上雖沒有讚賞齊王你慧眼識人,但是心裏是知道的。而且當初殿下推舉他,現在他又犯錯,殿下公私分明要求嚴懲,在聖上眼裏他會怎麽看?隻會認為殿下你公正無私,深明大義!而且聖上不也照著殿下的建議要處罰嘛!”

  “照你這麽一分析還確實在理。不過他隻是一個小棋子,影響不了大局,要不是看在你為本王辦了如此多事的份上,本王豈能為了你那個什麽小舅子去為難一個小小知縣!”

  “下官知道,那刑部那邊要不要去打聲招呼?”

  “不用了,這事暫時別管。還有更重要的事要你去辦。你跟我來。”

  說完齊王帶著王朗進了後花園一個房間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