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魂還在
作者:蕭玄武      更新:2020-03-23 06:43      字數:3620
  振臂一揮,應者雲集。

  這種慣見於史書與小說中的字句,切實的體現在了薛紹的身上。他以河隴欽差大使的名義下達了一份命令,征集十萬鐵騎,北伐收複草原。

  這不是朝廷的命令,更不是武則天的命令。而是薛紹,個人下達的命令。

  當然,對唐休璟等人來說,薛紹的命令和朝廷的命令、女皇的命令,並無差別。

  至少就目前而言,即是如此。

  這種事情,::::小說 3換作是幾年前的薛紹,絕對幹不出來。雖然他的血管裏和骨子裏一直保留著血狼的強勢基因,但這些年來他一直堅持一條宗旨,在大事大非麵前一定要與武則天保持一致。

  但,今時不同往日了。

  薛紹,走出了一步連他自己半夜睡著了,都會被冷汗驚醒的險棋。

  說不害怕,那是騙人的鬼話。就算薛紹自己不怕死,他還有京城的妻兒老小。

  但近年來薛紹見過的、經曆的生死都已經太多、太多,他已經十分了解“死亡”這個東西。

  說穿了,它就是一個賤貨。

  有時候你越害怕它,它肯定會不可一世的對你張牙舞爪,最終還會奪去你的性命。反過來,若是怒吼一聲拿出光棍膽氣與它舍命一搏,它可能就會認慫。

  薛紹現在隻希望,如果自己最終要死,那也要帶著渾身的傷,流盡所有的血,再去死。

  那樣,至少不用帶著遺憾走進地獄。

  北風仍在怒吼,將河隴一帶西北方向的凜冽寒意,帶到了關內京城。

  薛紹的動作很大,這不可能瞞過京城。實際上,他壓根也就沒打算瞞。

  還沒到上元節,“閉關”多時的武則天就坐不住了。她緊急下令召集宰相重臣召開禦前會議,結果,僅有武三思一人來了。

  武則天十分驚愕,問這是何故?

  前去發令叫人的宦官苦著臉小聲答話,說岑長倩近來病情愈重,話都已經說不出來了;狄仁傑已經回了故鄉省親,怕是得要上元節才能回京;婁師德已經動身去了河源,現在應該都已經走出了函穀關……

  “李昭德呢?”武則天氣急之下喊道。

  宦官的聲音更細了,“陛下,李昭德已經……犯法被誅了。”

  武則天的表情頓時凝滯。

  武三思小心的打量了一陣武則天的臉色,小聲道:“陛下,不如就讓侄臣去請武攸寧和武攸歸前來議事。”

  武則天無動於衷,隻用眼神在冷笑。

  武三思觸了個黴頭自覺無趣,怏怏閉嘴。

  “去,叫姚元崇和郭元振來。”武則天下令。

  “諾”

  足足過了半日到了夜間,姚元崇和郭元振總算是來了。武則天倒也沒怪他們姍姍來遲,畢竟是大過年的日子大家都在忙著走親戚,他們已經算是動作很快的了。

  薛紹走後郭元振主理兵部事宜,河隴的軍事動靜他已經有所耳聞,因此他心裏相當清楚,女皇為何叫來前來。

  姚元崇的心裏,和郭元振一樣的也是倍兒亮。

  “姚元崇。”武則天發話了,“朕欠你一個宰相之位,已經欠了許久。今日,朕就將它正式還你。希望你,不要推辭。”

  姚元崇倍感驚訝,因為近日多有傳言二張和武三思,正要拿他姚元崇開刀。現在女皇卻突然扔來一頂宰相的帽子,這……

  “陛下,臣萬萬不敢!”姚元崇連忙拜道:“臣輕狂無知才拙德薄,再加入仕尚淺寸功未立,如何就能拜相?還請陛下收回成命,此事萬萬不可。”

  “朕從來就不懷疑自己的眼光。”武則天完全不為所動,“朕意已決,你隻能接受。”

  “這……”姚元崇暗歎了一聲,跪倒下來拜道:“臣姚元崇,叩謝吾皇聖恩!”

  “郭元振。”

  “臣在!”郭元振應了一聲,急道,“陛下,臣寧願抗旨,也不做宰相!”

  武則天頓時笑了,“你就是想做,那也沒份。”

  “噢!”郭元振暗籲了一口氣,那我就放心了!

  “你竟如此表情?”武則天麵露一絲慍色,“難道我大周的宰相之位,還配不上你?”

  “不不不!”郭元振忙道:“臣這樣的德性那是萬萬做不得宰相的,否則的話,非是臣自己丟人丟到了姥姥家,陛下和大周也會跟著一起……咳!”

  “行了,你閉嘴。”武則天有點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小聲道:“難怪薛紹時常說你,從來就不會有個正形。”

  “嗬嗬嗬!”郭元振傻笑一氣,“陛下,偶爾也會,偶爾也會。”

  “閑話休絮。”武則天道,“郭元振,朕問你。夏官近日可曾收到河隴來的消息?”

  “收到了。臣剛剛進宮的時候進了一趟夏官官署,這便得知夏官昨日剛剛收到了河隴來的消息。”郭元振說道,“是說薛太尉在河隴征用兵員十萬、戰馬二十萬匹以及糧草軍械等物,以備征戰之用。”

  武則天的眉頭皺起,“此等事情,夏官居然會後知後覺?”

  這語氣當中,明顯是有了詰難的味道。

  郭元振馬上收斂神色,正肅拜言道:“陛下明鑒!薛太尉尊奉皇命出使河隴,掛銜‘持節隴右道諸軍各州黜置大使’,所到之處有如陛下親臨。他有權在河隴發布任何軍政命令,完全不受朝廷的三省六部九卿之節製,隻對陛下一人負責。因此……臣後知後覺,是在情理之中啊!”

  “……”武則天完全無語以對。直到這時她才想起,當初薛紹是為何去的河隴。

  他的目的,就是征兵北伐,平定突厥。

  抱著這樣的目的前去,當然得要用到“黜置大權”。而這個權力,恰是武則天當時,自己親手交給薛紹的。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是什麽滋味,武則天現在相當的清楚了。

  “難道我老糊塗了?”她甚至在心裏,這樣的責問自己。

  姚郭二人見到女皇陷入了沉默,都不吭聲。

  武三思小聲了喚了一聲,“陛下?”

  武則天這才回神。她眨了眨眼睛,看向姚元崇,說道:“元之,朕問你。朕都已經派了田歸道出使突厥,調查突厥軍隊屠殺漢民之事。薛紹為何還要在河隴擅自征兵,妄動幹戈呢?”

  姚元崇雙眉一擰急速尋思,片刻後果斷拱手一拜,正色答道:“陛下,依臣愚見,薛太尉這樣做,非但無錯,還很有必要。”

  武則天似乎早已料到姚元崇會有這樣的回答,因此淡然的問道:“這何以見得?”

  “陛下剛剛說過了,田歸道出使北方是去調查屠殺一事。所謂調查,就是事實的真相尚不明朗。這隻會出現兩種結果,一是突厥人的確屠殺了漢民,二是他們沒有。這樣的結果則會帶來另外兩種後果,一是爆發戰爭,二是不會爆發戰爭。”姚元崇說道,“薛太尉是我朝最高軍事統帥,在軍言軍職責所在,他必須提前為戰爭做好準備。一但戰爭爆發,我朝有備無患;哪怕沒有戰爭爆發,我們也能讓胡人異族看到我朝的敢戰之心,從而對他們形成巨大的心理震攝。這便是上上的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真刀真槍的戰爭永遠都是最後的選擇。其實,臣也十分渴望能夠通過外交的途徑,來解決這次的爭端。但是,如果沒有強硬的軍事做為外交的後盾,外交將會變得舉步維艱。綜上所述,臣認為,薛太尉此舉恰合時宜,是一步軍國妙棋。”

  “好一步軍國妙棋……”武則天喃喃一句,竟無言以駁。

  郭元振在一旁斜瞟姚元崇,暗暗偷笑。心說這老小子在京城混這麽多年,真沒白混。別的不說,光是這嘴皮子就能說死好幾個郭元振了!是當宰相的料,真是!

  這時武則天說話了:“姚元崇,那依你之見,朝廷應該如何應對薛太尉的動作?”

  “剛柔相濟,遙相配合。”姚元崇說道:“薛太尉是攻無不克的國之利器,足以震攝任何敵人。在此基礎之上,朝廷若能挾威而交,或可事半功倍。”

  “挾威而交?”武則天的眼睛微微一亮,“說得好。”

  姚元崇的眼睛也是暗暗閃過一道星芒,他太清楚女皇的心思了,她根本就是在擔心萬一薛紹的這個“威”,是衝朝廷發過來的呢?

  但這樣的事情,誰都不會說破。

  女皇說了,那就證明她是心中有鬼分明就在忌憚薛紹;姚元崇說了,那他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往重了說還會形成誣陷之罪;再不然,也會讓人捉住話柄說他“與薛紹串謀”不然你怎麽那麽清楚?

  這是一個在場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灰色事實。但,誰說誰倒黴,倒大黴。

  所以,大家一起裝起傻來。

  武則天倍感鬱悶,看來這件事情很難從別人那裏得到什麽有用的建議了。武三思倒是不怕滿口胡說,但他出的點子從來就沒有離開過“下三濫”的範疇。找他問策,還不如回去同二張商議,至少他們年輕腦瓜子比較活!

  尋思到此處武則天愕然一愣,心說從什麽時候開始,我身邊連個商量事情的人,都沒有了?

  岑長倩,婁師德,狄仁傑,李昭德……就在朕最需要你們的時候,你們居然全都不在朕的身邊!

  ……

  賀蘭山下。

  牛奔騎著馬在飛奔,單臂揮著他的大鐵棒大聲呦喝。

  薛紹雙手叉在胸前遠遠的看著,臉上盡是笑容。

  “蠢男人,就知道逞能。”媚羅刹走到了薛紹身邊,小聲道:“最近這些日子,他日思夜想的就是能夠隨你一同北伐。我對他說,你難道忘了你上次在諾真水丟的那半條胳膊?你猜,他如何回答?”

  薛紹回頭看了媚羅刹一眼,隻是微然一笑。

  媚羅刹輕歎了一聲,自問自答,“他說,胳膊丟了,魂還在。所以,我要去!”.

  近日斷更許久,給大家鞠躬道歉。不想多作解釋了,現在起,全力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