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君臣密語
作者:蕭玄武      更新:2020-03-23 06:42      字數:3552
  接下來的三天裏,薛紹基本上沒怎麽清醒過。就連薛楚玉這樣的鐵竿兄弟,這時候也“倒戈”過來欺負新郎官,夥同其他人一同前來灌酒了。

  大婚的前一日,宮裏派人來將薛紹及其兄長薛顗接進了皇宮,皇帝李治和武則天一同在太極宮大吉殿接見了兄弟倆。目的,主要是對婚禮的流程和各項事宜,進行最後的安排與交待。

  整整一上午的時間,都在商議此事。

  武則天表現得極其活躍,基本上完全主導了這次會商。按照她的主意,明天全長安城所有的仕農工商都將歇業一天,官員也放假,要求他們都在長安城的街道兩旁來觀禮。品銜較高的五品以上通貴京官,還將受邀參加宴席。此外,武則天給她的寶貝女兒太平公主,準備了一百多車金銀稠緞、珍器古玩這樣的嫁妝,已在今日全部裝點完畢,隻待出嫁時一同運出去。

  光是運輸這些嫁妝,就要動用上千的腳夫人力。

  此外,為了維持婚禮現場的治安,左羽林衛大將軍程務挺將率領整支的羽林軍三千餘人一同出動,為婚禮保駕護航。這還不算在長安城中戒嚴的金吾衛士兵與縣衙、裏坊出動的衙役官差這些人手。

  按照婚禮的流程,薛紹將要從自己家裏薛府出發,騎上高頭大馬帶上迎親隊伍走進皇宮,穿過太極宮進到大明宮,在蓬萊殿將太平公主迎接出來,在那裏將要舉行重大的祭祀儀式。然後小夫妻倆將要帶著龐大的婚慶隊伍走出皇宮、穿越大半個長安城,將太平公主迎娶到薛紹的家裏,在這裏將要舉行一次傳統的婚禮——祭拜天地祖先,答謝親朋好友。

  最後,婚慶隊伍才會轉道太平公主府。在這裏再舉行一次朝廷安排的重大婚禮儀式。到時,滿朝受邀的文武大臣都將出席在例,太子李顯將會代表二聖充當主婚之人。婚禮的宴席從三天前就已經開始準備了。保守估計,到時候太平公主府裏將會起千桌席宴,盛況空前!

  聽完這些,薛紹真是驚歎大唐的富有和二聖的慷慨。這樣震動全城、萬人圍觀的盛大婚禮,一百年,又能見得到幾次?

  事情商妥之後,二聖留薛紹兄弟倆用膳。

  或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李治的身體仿佛比前一陣子要好了許多。席間他時時歡笑,眼睛的視力仿佛都有些恢複了。武則天一直從旁勸他要他少喝幾杯,李治不聽,稱說朕這一生也就風風光光的嫁了一個女兒出去,哪能不高興呢?

  武則天聽了這話,沉默了下來。

  李治的話裏,明顯帶著一些刺。他們夫婦倆今生隻生了兩個女兒,前一個死在了繈褓之中,由此還留下一棕武則天殺女的曆史疑案,成為了她人生的一個重大汙點。此外,武則天還有別的妃子生了兩個女兒,卻一直被軟禁在宮裏到了二三十歲的“高齡”才草草出嫁給出身一般的低級武官,自然也就談不上是什麽風光大嫁了。

  或許是言者無心,但是聽者有意。薛紹隱隱覺得,在二聖相敬如賓的和諧外表之下,或許已經隱藏了深深的矛盾,不知何時就將來個重大的爆發。

  李治的身體是非常不好,這些年來對朝廷的控製力也越來越薄弱。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隻要李治還活著一天,武則天也好裴炎這些宰相也罷,就不可能完全的越過他,架空他。

  席宴過半時,李治艱難的起身像是要去更衣。武則天將要起身去扶,李治拄著拐杖擺了擺手,“天後稍坐,陪薛公飲宴——薛紹,與朕更衣!”

  “是。”薛紹應了諾,連忙上前去攙扶李治。

  李治嗬嗬的笑了兩聲,意味深長的看了席間一眼,朝前走了。

  武則天始終笑吟吟的沒有多說一句,但是眼眸之中隱隱閃過一道厲芒。嚇得坐在下首的薛顗,筷子就差點掉了。

  “薛公,來,我敬你!”武則天顯然是察覺到了薛顗的神色變化,馬上打蛇上棍,或者說敲山震虎。

  “謝天後!天後娘娘,請!”薛顗幾乎不敢抬頭去看武則天,慌忙拿起一杯酒來,先一飲而盡了。

  “薛公飲酒,何其海量!”武則天嗬嗬一笑,隨即以袖掩麵,飲下了一杯。

  “天後海量!”薛顗連忙倒酒,舉杯回敬,“微臣敬你!”

  “且慢!”

  武則天突然揚了一下手,薛顗的動作頓時一滯,怔住了。

  “天後,有何訓誡?”薛顗小心翼翼的問道。

  “你我親家,談何訓誡?”武則天笑容可掬的道,“不過,我倒是有一些家常話,想要和你拉上一拉。”

  “天後……請講!”

  ……

  另一邊,薛紹扶著李治出了膳食堂,到了後麵淨手完畢,李治卻沒有馬上返回宴會的意思,抬手指了一指花園,示意薛紹扶他到那裏去坐一坐。

  身邊有幾個宦官宮女跟得較緊,李治將他們斥得走遠了,叫薛紹扶他坐在了一處涼亭之中。

  時值深秋,花園裏一片葉木紛飛的蕭瑟景象,但也不乏盛意怒放的秋菊。

  李治既是大唐的皇帝,也是一名熱愛文學的“文青”。和許多詩人才子一樣,他有著悲秋的情懷,尤其是現在自己上了歲數加上身體不好,看到眼前的秋景,他顯得有些神色枯蒿鬱鬱不樂。

  “陛下,何事心憂?”薛紹在一旁侍立著,小聲問道。

  “春花秋月,天地自然。生死病死,凡間定數。”李治悠然道,“朕老了,就如同這滿園的飛花敗葉一般。你卻年輕有力,便如這怒放的秋菊。朕,真的是很羨慕你這樣的年輕人啊!”

  “陛下年富力強正如日中天,又何出此言呢?”薛紹說道。

  按照一般的情況來說,方才五十多歲的李治,的確是處於一個男人的鼎盛時期。雖然生理上比不上年輕人那麽健壯和活力了,但是智慧、經驗和才能各方麵的都是達到巔峰。但是李家有“風疾”這樣的心腦血管家族遺傳病,但凡發了這種病的家族成員很少有長壽的,六十多歲就已經不錯了。李治的父親李世民,甚至在五十出頭的時候就已經駕崩了。這些年來,李治飽受風疾之苦,經常頭暈目炫痛苦不堪,有時還會短暫失明。有這樣的疾病纏身,也就不用跟李治談什麽積極進取了。

  這或許,正是武則天能夠崛起的一個重要先決條件。無巧不成書,曆史也總是伴隨著許多的偶然。

  聽了薛紹的話,李治笑嗬嗬的擺了擺手,“朕的身體如何,朕自己心裏有數。你就不用來哄朕了。”

  薛紹無話可說了。

  “對了。”李治話鋒一轉,用閑話家常的語氣問道,“上次朕與天後一同在含冰殿接見你後,朕已經有段日子沒有聽說你的消息了。你最近,還好嗎?”

  薛紹覺得李治這話問的籠統,但肯定不是在沒話找話的同我瞎扯,明顯是暗有所指——他是在問哪方麵呢?

  想了一想,薛紹答道,“承蒙陛下關愛,臣最近一向很好。”

  “唔……”李治雙手拄著拐杖,微眯著眼睛點了點頭,再道,“最近可有遇到什麽不順的事情?”

  薛紹心中一凜,是在打聽我與武攸寧的衝突,還是在打聽我被削了武職的事情,再或是在打聽我與裴炎鬧了不愉快呢?

  看到薛紹沒有馬上回答,李治嗬嗬一笑,“怎麽,你還信不過朕,信不過你的嶽父和親舅舅?”

  “臣不敢!”薛紹連忙一抱拳,說道,“生活當中難免有些雞毛蒜皮的煩心事,臣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不該對陛下說起。”

  “我們現在不是在閑話家常嗎,有什麽不能說的?”李治顯得很是大度與隨和,笑嗬嗬的道。

  “是。”薛紹應了一諾,說道,“方才回京不久,臣因為一些小事和中書舍人武攸寧鬧出了一些小小的誤會。但是現在,事情已經平息過去了。”

  “嗯……”李治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還有嗎?”

  薛紹覺得,李治這分明是有意讓自己找他“告禦狀”。再者,李治仿佛也很想知道北伐之後朝廷針對薛紹的封賞與待遇問題。

  因為上次李治曾經連續三次親口對天後說過,要“重用”薛紹!

  薛紹猶豫了。不管怎麽樣,在皇帝麵前告天後的狀,總有那麽一點說不過去的感覺……

  看到薛紹猶豫,李治仿佛已是洞悉天機的淡然一笑,“你現在官居何職?”

  薛紹心中一凜,對於我的官職任命居然皇帝全不知情?……好吧,既然你主動問了,我也就隻好說了!

  “回陛下,臣現在忝居兵部員外郎一職。”薛紹答道。

  李治等著薛紹的下文,見沒了後話,貌似有些驚訝的道:“還有呢?”

  “回陛下,沒有了。”

  “沒了?”李治的聲調明顯一揚,顯得比較驚奇和意外。

  “是的,沒了。”

  李治“噝”的吸了一口氣眉毛深深一皺,沉思了片刻,然後緩緩點頭,“朕,知道了。”

  薛紹的心裏砰砰跳了起來,我算是告了武則天的叼狀了麽?……相信李治不會那麽糊塗,因為這件事情去跟武則天鬧吧?否則,我可就真是裏外不是人了!

  片刻後,李治擺手示意要薛紹扶他起來,“回去吧,莫讓天後和你兄長久等了。”

  “是。”薛紹上前來扶。

  離得近時,李治突然一把抓住薛紹的胳膊讓他緊緊貼住了自己,然後聲音一沉快語說道:“沉住氣!”

  “是!”

  然後,李治又飛快的將薛紹推開了一些。薛紹會意,攙著他慢慢前行。

  此刻,薛紹的表情非常平靜,心裏卻在驚濤翻滾。

  “沉住氣”三個字,內中究竟包含了李治多少的情緒與用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