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弱點
作者:庚新      更新:2021-02-21 02:43      字數:3073
  “阿彌,陛下聖旨裏究竟說了些什麽?”

  “真要將你與大軍分割開?”

  李博、安文生、高大龍等人,都與蘇大為一勞俱榮,一損俱損。

  眼見如此吊詭的事發生,心中都湧出不祥的預感。

  按慣例,征西軍取得如此大捷,理應回長安“獻俘稱功”,接受長安百姓的夾道歡呼,屆時香花滿街,人人爭相瞻仰。

  那是莫大的殊榮。

  當年蘇定方平叛歸來,便受到過這種禮遇。

  此次蘇大為在滅吐蕃之戰中,居功至偉。

  征蕃戰略雖蘇定方與他一起定的,但具體的執行,大半都是蘇大為在做。

  光憑此一條,聖旨中下令蘇大為原地待命,令其餘軍將率軍返長安便極不合理。

  更何況,還有蘇定方的身後事。

  蘇定方逝於軍中,蘇大為做為他的子侄輩理應替他操辦後事。

  何況蘇慶節還在天竺為國繼續奮戰。

  此時將蘇大為留在蜀中,是何意思?

  “總管……”

  婁師德圓胖的臉上,閃過一抹糾結,最終咬牙道“若是……若是……軍中上下,皆聽總管的。”

  若是什麽,他沒有說出來,但未說出口的話,蘇大為卻已經明白。

  這支征西軍數萬人,一多半是經曆過征西突厥,又或者是征遼東戰役的。

  以前蘇定方在時,蘇定方便是他們的主心骨。

  現在蘇定方不在了,蘇大為便是當仁不讓,一軍之主。

  軍中將士最為樸素,誰帶他們打仗,打勝仗。

  他們便服誰的。

  甚至可以說誇張點,從蘇定方到蘇大為,這些常年出征的將士,身上已經打上了屬於“蘇”字的鉻印。

  哪怕是朝廷的旨意,隻要不是皇帝本人親口說出來,底下的將士都會心理上,站在蘇大為一邊。

  高大龍眼中閃過一抹凶光,冷冷道“我沒念過什麽書,但也知道飛鳥盡,良弓藏,是不是皇帝覺得仗打完了,嫌你礙眼了?若果真如此,大不了把人拉起來,自己劃一塊土地,也甚快活。”

  他還算是忍了一下,沒說出“占地為王”那四個字。

  “別亂說話。”

  蘇大為斥道“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又是哪樣?”

  高大龍冷笑“你這人什麽都好,但就是有些婆婆媽媽,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蘇大為目光投向高大龍“你可知道,我的家人,還有軍中多少人的家人,都在長安?若有任何不臣,第二天,他們的頭顱便會懸於旗上。”

  “婦人之仁。”

  高大龍搖頭,頗有些失望。

  他與高大虎,當然也有家人在長安。

  但一來可以秘密使人接出,二來,他日漸詭異化,心性早已非過去的大龍頭,而是半人半妖之詭異。

  就覺得,哪怕所謂親人死絕了,也沒甚大不了。

  隻要他與高大虎在,日後再找婆娘生便是了。

  蘇大為目光投向安文生和李博“陛下的旨意裏,有提到,從去歲開始,各地旱澇頻頻,疫癘甚多,蜀中尤甚,所以希望我為國分憂,等待朝廷任命。”

  這秋話說來,倒令神色糾結痛苦的婁師德精神一振“這麽說,朝廷對總管是另有任用了?那就好,不是針對總管,我也可放心了。”

  婁師德自己是科舉出身,素有神童之名,又是荊揚一代世家,頗不願意與朝廷為敵。

  但跟隨蘇大為這麽多年征戰下來,身上的印跡洗也洗不掉了。

  無論他是否願意,都會被人視為蘇大為一黨。

  若朝廷真對蘇大為起了殺心,那他也跑不掉。

  如今聽蘇大為進一步提起聖旨裏的意思,竟然是為了災情。

  要這麽看,就並非是為蘇大為“功高震主”,而是要在地方上有所任用了。

  自古以來,受君上器重,下到地方曆練,這不是懲罰,相反是主君器重的表現。

  在地方曆練過後,必然一飛衝天,直入朝廷中樞,成為陛下倚重之臣。

  想到這裏,婁師德臉上露出慶幸之色。

  “天真。”高大龍在一旁搖頭,臉上露出似笑非笑的嘲弄之色。

  李博微微皺眉,欲言又止。

  顯然,光憑聖旨上這種為了治理災情雲雲,完全不能服眾。

  有倒是牆倒眾人推,隻要蘇大為中途被聖旨下令留在巴蜀,大軍自行回轉長安的消息傳開。

  世人隻會認為,這是對蘇大為的貶斥,正如王勃一樣。

  這顯然就是犯了錯誤,被陛下敲打。

  以後能不能再爬起來,還真是未知之數。

  可想而知,平日裏蘇大為得罪了多少敵人,像在長安的鯨油燈、公交署,白酒生意,還有商旅、製冰和客棧等等,不知擋了多少人財路。

  以前蘇大為正得勢,這些人不敢如何。

  可現在一但蘇大為在朝廷裏出現頹勢,必然都會出來踩上一腳。

  隻憑一句賑濟災情,便有功不得封賞,不得回長安獻俘誇功,還有不得以蘇定方學生子侄身份,參與蘇定方身後之事。

  這便是信號。

  一場風暴正在醞釀,到時不知會波及多少人。

  也不知有多少人,因為與蘇大為走得近,會被一起拉下馬來。

  帳內的氣氛瞬時為之一凝。

  蘇大為瞪了高大龍一眼,目光投向李博,向他微微搖頭道“不是這樣,傳旨的太監方才還私下給了我一封阿姊的信。”

  “武後?”

  “阿姊說自泰山封禪之後,天下災情頻發,物議紛紛,我做為他與陛下信重之人,在這關鍵時刻定然要替她和聖上分憂,讓我勿憂,等待朝廷頒布任命即可。”

  “原來如此。”

  婁師德以手加額,喜道“有武後的意思,那這事便錯不了。”

  世人誰不知道,蘇大為身後站的是何人?

  他與武媚娘名為君臣,實如姊弟。

  隻要武媚娘對他態度不改,蘇大為在聖上心中的地位,便穩如泰山。

  “正是如此。”

  蘇大為點頭道“師德你先去外麵看看,各營收拾的情況如何,安撫好各將士,不要出什麽亂子。”

  “喏。”婁師德向蘇大為叉手鞠躬,倒退幾步,走出帳外。

  待他走遠了,沉默的帳中,安文生突然開口“根本沒什麽武後的秘信。”

  “怎麽?”

  李博大吃一驚。

  高大龍在一旁抱臂冷笑“這事瞞得過旁人,須瞞不過我與安文生的眼睛,根本就沒有秘信。”

  “總管,武後沒有給信你?”

  蘇大為苦笑一聲“沒有。”

  “那你方才?”

  “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安撫人心,我不如此說,隻怕婁師德和眾將士群心惶惶,若早真鬧出點什麽事來,隻怕我便百口莫辯了。”

  軍中士卒對蘇大為極為信服。

  若是以為朝廷真要收拾蘇大為,說不準,真會有死忠之人,要在軍營裏鬧出點什麽事端。

  若真出那樣的事。

  那便弄假成真。

  哪怕朝廷並無對付蘇大為的意思,到了那一步,也就變成蘇大為抗旨“兵諫”了。

  高大龍抱臂哼一聲“要我說,你就不該有顧忌,大不了便脫了這身皮,以你的本事,天下哪裏不可去?”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小蘇還有我阿娘,都在長安。”

  蘇大為長歎一聲“我要這麽做,便是害了他們。”

  “你變了。”

  高大龍雙眼盯著蘇大為的臉,眼中血芒閃動“你我本就超脫常人,豈可被人類的兒女私情所束縛,你看看你自己,哪有當年的殺伐果斷?當年你大鬧豐邑坊時,可比現在要幹脆利落得多。”

  “以前我是光腳,自然不懼,可現在我有鞋了。”

  蘇大為一語雙關道。

  “總管,那現在怎麽辦?真要按聖旨辦嗎?萬一有什麽變故那……”

  安文生在一旁插話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阿彌,萬一你這邊真有動蕩,你以為長安的聶蘇她們,就能安穩?”

  “我知道,但我總不能當場抗旨。”

  蘇大為冷靜道“而且我實在想不出來,陛下和我阿姊有什麽理由要收我兵權。”

  “但聖旨分明就是這個意思。”

  “都不要吵,容我靜靜。”

  “你的時間不多了。”

  高大龍冷聲道“軍營上下收拾,至多不過一個時辰,到時拔寨起行,若你不能在那之前,有所決斷,隻怕最後連反抗之力也沒有。”

  蘇大為搖搖頭,向著李博和安文生道“最新的情報,長安朝廷的,你們篩選過的,所有有價值的,都拿給我過目。”

  “阿彌,你要做什麽?”

  “情報,沒有足夠的信息,隻能賭運氣。”

  蘇大為走回桌案前,坐下沉聲道“而我從不喜歡賭運氣。”

  “你想?”

  “拔營得有一個時辰時間,在這一個時辰內,大家與我通力協作,將最近的情報全都過一遍,找出有用的東西。”

  “什麽是有用的東西?”

  “風向,輿論,朝堂形勢,實力消長,所有會影響陛下決斷的東西,我要知道這些。”

  蘇大為思索道“就算是陛下真想不利於我,也不會不露一絲痕跡,我要看過以後,才能決定下一步該如何做?”

  “婆婆媽媽。”

  高大龍扯了扯嘴角“不過,也許你是對的。”

  他放下雙手向蘇大為道“我不擅長做這些情報分析,我能為你做些什麽?”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