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雪山絕穀(下)
作者:庚新      更新:2021-02-21 02:41      字數:3063
  突厥騎後方,有騎手不斷向空中拋射著箭雨。

  這是突厥人獨有的戰法。

  藏在後列的百餘人,乃是突厥人的射雕手。

  遠距離用拋射,到了近距離,前方的突厥重甲騎做肉盾和刀鋒,既殺敵,又擋住敵人的衝擊。

  後方的射雕手則看準機會,不斷用手中重弓,瞄準吐蕃人中的將領,逐一點名射殺。

  什麽叫外科手術式的打擊,這便是外科手術式的打擊。

  馬嘶聲,人吼聲,怪獸般的轟鳴聲。

  還有道般冰川暗流那持續不斷的冰棱碰撞聲。

  戰馬的蹄聲,一切聲音混雜在一起。

  “破~!”

  前方的阿史那道真,陡然覺得渾身一輕。

  眼前一蓬血雨綻開,澆了他滿頭滿臉。

  一身明晃晃的鐵甲,瞬間變做了血甲。

  向前狂奔出數十步後,他才有空用左手在覆麵的麵具上抹了一把,扭頭看去,早已將吐蕃騎穿透。

  吐蕃騎的騎兵陣型,險些崩散。

  中間被唐騎鑿穿的地方,形成一道巨大的溝壑。

  “兜回去,兜回去!”

  阿史那道真厲聲吼道:“再來一次,就能將他們粉碎!”

  轟隆隆~

  馬蹄拍打著地麵的冰棱。

  碎石泥漿飛濺。

  一千唐騎隨著阿史那道真,兜出一個大大的圈子,方才兜回來,向著聚攏的吐蕃騎,發動第二次衝鋒。

  重甲騎與輕騎不同,轉彎半徑必須足夠大,才能提起馬速,才能將重甲戰馬的衝擊力,完全發揮出來。

  眼看著唐騎即將如熱刀般再一次插入吐蕃人的胸膛,突然——

  嗚啦~

  眼前的吐蕃騎轟然崩散。

  是真的崩散了。

  沒有建製,也看不出組織。

  像是砸碎的水滴,四濺奔逃。

  化整為零。

  這個變化是阿史那道真萬萬沒想到的。

  對付一個整體的吐蕃騎,唐騎可以發揮鐵錘砸鐵錠的戰術,一錘接一錘的砸向對方的軍陣。

  現在吐蕃的陣勢直接崩潰了。

  每一個吐蕃騎都掉轉馬頭,亡命的逃向前方的雪穀,這還怎麽打。

  但阿史那道真的呆滯,隻是一瞬,他的臨機反應極為迅速,厲聲道:“追,不要放跑了,能殺多少,就殺多少!”

  “喏!”

  衝鋒的號角聲吹響。

  一千唐騎在阿史那道真的率領下,戰意沸騰。

  如一把出鞘的刀,狠狠追著那些吐蕃人的屁股劈砍。

  隻要跑得稍慢的,便被唐騎追上,被馬槊給捅下戰馬。

  迎接他們的,是上千唐騎,兩千餘匹戰馬,淩亂如雨的馬蹄。

  碗口大的鐵蹄落下,轟鳴之後,地上的吐蕃兵,早就不成人形,被踩得稀爛。

  這便是戰爭。

  阿史那道真甚至連眉頭都不曾動過一下。

  他的雙眼牢牢盯著前方的吐蕃人,不斷追逐,不斷超越前方的敵人,將其一一刺落下馬。

  這個過程,令他奇異的想起了小時候。

  那時阿爺帶著他一起找獵,有一次發現一個狼窩子。

  他跟著阿爺和幾名親兵衝進去,裏麵的大狼嗚的一聲衝出來。

  結果被阿爺一箭射死。

  射下的小狼崽子四散奔逃。

  阿爺帶著他追逐著小狼,一邊追,一邊放箭。

  將那些小狼崽子一一釘死在草地上。

  多少年了,不知為何,在今天卻想起了小時候的事。

  眼前有些溫熱。

  阿史那道真抹了一把,一手熱血。

  也不知是哪個敵人的。

  追逐隻持續了不到盞茶時間,便停止了。

  吐蕃人丟下了數百具屍體,剩餘騎士一窩蜂的衝入了雪穀中。

  就在雪穀前,阿史那道真一個激靈,厲聲道:“停!”

  馬上的騎士下意識勒緊馬疆。

  戰馬長嘶著,又向前奔出數十步,這才漸漸停下。

  阿史那道真抬眼看了一下前方的地形,背後隱隱滲出冷汗。

  “將軍,敵人逃進去了,我們……”

  “別說話。”

  阿史那道真揭開覆麵的麵甲,一雙眸子帶著淩厲的審視之意,左右觀察著。

  兩邊都是高聳的冰山雪峰。

  這就是地圖上標注的大雪山了。

  不到實地,實在不知,這座雪山居然從中一分為二,當中裂出一個巨大的雪穀。

  “兵書上說,這種地形叫隘……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阿史那道真喃喃道:“這種山穀地形,如果我們貿然衝進去,敵人萬一設伏,後果不堪設想。”

  “那我們等總管他們來了再說。”

  “唔……”

  阿史那道真道:“速派斥候去告知總管。”

  ……

  黑色的印戳,在蘇大為的手指尖輕輕旋轉著。

  聽著斥候回報,騎在龍子背上的蘇大為微微點頭:“道真現在用兵純熟了,對了,他熟讀《三國》當知諸葛孔明火燒司馬懿的故事。”

  他說的是《三國》裏,計劃亮六出祁山,設計將司馬懿引入上方穀,最後將準備好的易燃之物點燃,要把司馬懿和魏軍燒死在穀中。

  李博和王玄策、安文生此時正在蘇大為身邊,李博含笑不語。

  王玄策欲言又止。

  隻有安文生,撩起眼皮諷刺道:“阿彌又在說笑,那邊是雪山冰穀,哪裏有什麽火能燒起來。”

  “火雖燒起來,但地形不熟,這種關隘險地,不經斥候探明,哪能輕易進入,萬一大軍進去,敵人在山穀兩頭一截斷,豈非甕中捉鱉?”

  “你這麽說倒也形像。”

  蘇大為把印戳收起道:“傳令加快速度,快點追上道真,總覺得吐蕃人沒這麽簡單。”

  “報!”

  “總管!”

  “我要見總管!”

  前方,又有數名斥候瘋狂打馬過來。

  被隊伍前方的斥候攔住,對過口令,驗過正身後,方才穿過騎兵軍陣,來到蘇大為麵前。

  “總管!”

  帶著的一名斥候,神情惶恐,在馬背上向蘇大為叉手道:“總管,阿史那將軍,率軍衝入雪山穀了。”

  “什麽?”

  蘇大為心中突地一跳。

  附近的將領方才還在有說有笑,瞬時鴉雀無聲。

  “出了什麽事了?道真剛剛不是說他在穀外等候?怎麽又進去了?”

  蘇大為騎在龍子背上,神色不變。

  但是熟悉他的安文生和李博等人,已經從他略顯低沉的聲音裏,聽到一絲壓抑的怒火。

  蘇大為對這一戰極為重視。

  戰前甚至召集眾將,開了一次動員會議,言及此戰的意義,關係大唐興衰根本。

  河西之地,乃是大唐的根本利益。

  在會上,他還曾言令諸將,必須要按軍令行事。

  不可有任何疏忽。

  阿史那道真方才才被總管誇了一聲用兵純熟,結果一轉眼就率軍入了險地。

  總管不怒才怪。

  “究竟出了什麽事?”

  安文生看了一眼蘇大為,向臉色發白的傳信斥候問。

  “是……是趙胡兒。”

  ……

  薄薄的寒霧,如雲煙般凝結在雪山穀中。

  山穀入口緩緩出來一隊人。

  正在下馬休息的唐軍騎兵,以及更遠處打掃戰場的吐穀渾仆從立時警覺起來。

  待這隊吐蕃人走得近了,阿史那道真和身邊的兵卒才看出來,那是數十名吐蕃人,騎著馬,當中一輛馬車,馬車後似乎堆著箱子。

  那些吐蕃騎手,簇擁著馬車向這邊走過來。

  “上馬!”

  阿史那道真一聲喝叱。

  翻身上馬。

  身邊的騎士,更遠處休息的唐騎,幾乎同一時間,翻上馬背。

  天天在馬背上生活,早已融為本能。

  隻有騎在馬背上,才能帶來安全感。

  才能進可攻,退可走。

  這夥吐蕃人人數雖不多,但須提防敵人有詐。

  近了,更近了。

  湧過來的吐穀渾輕騎中,薩托丁輕騎馳到唐騎附近。

  他站在馬背上,伸直了脖子多看了幾眼,變色道:“弓仁,那是論欽陵的兒子弓仁!”

  烏延達不知從哪裏騎馬出來,失聲道:“方才與唐軍作戰,吐蕃軍就是弓仁率領的,他居然有膽就帶這麽點人……”

  “老烏延,注意你的用詞,要說我軍!”

  薩托丁不陰不陽的刺了一句。

  烏延達轉頭向他怒瞪一眼,卻是忍住沒有說話。

  方才的追擊中,薩托部的人雖少,但表現卻比烏延部好上不少。

  這讓薩托丁說話也多了些底氣。

  他們倆說這些話,當然也是想向唐軍在場的主將,阿史那道真邀功的意思。

  你看,我們認出了吐蕃人的大將。

  隻要抓到此人,以弓仁做為論欽陵兒子,祿東讚孫子的身份,那還不是大功一件?

  一想到這裏,烏延達和薩托丁暗自對了下眼神,彼此看出對方眼裏的野心,俱是冷哼一聲,別過頭去。

  出乎薩托丁的意料,阿史那道真並沒有接他們的話,而是目光筆直的盯著馬車上的人。

  不是弓仁,而是在弓仁之後。

  馬車上立著一根粗大的木柱十字。

  此時此刻,一個著上身,好似奴隸一樣的人,被綁在木架上。

  不,不是綁上的,而是被人將雙掌,雙腳,用長長的鐵釘釘在木架上。

  鮮血從傷口,順著木架蜿蜒流淌。

  那人的頭顱低垂,頭發蓬亂垂下,遮擋住了麵龐。

  一時讓人看不清身份。

  但阿史那道真無視迎麵過來的數十名吐蕃人,甚至都無視了吐蕃大將弓仁。

  一雙眼睛,死死的盯在那名奴隸的身上。

  久久,當馬車晃動,微微露出對方的胸膛時。

  阿史那道真的眼珠子紅了,因悲憤而變形的聲音,從他的喉嚨裏迸出:“趙、胡、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