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淵源
作者:庚新      更新:2021-02-21 02:41      字數:3160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

  而政治的核心要義,就是如何分蛋糕。

  利益如何分配。

  什麽人分的多,什麽人分的少,其中大有學問。

  分得好,大家都替宗主效命。

  就如後世大明的羈縻之策。

  要是蛋糕分得不好,可能還沒等位置坐穩,就打起來了。

  這種事,西楚霸王項羽分封諸侯,已經證明過。

  對此刻的蘇大為來說,手裏的兵少,也就意味著本錢不夠雄厚。

  但是錢多有錢多的做法,錢少有錢少的玩法。

  如何“統戰”草原各部落,讓各部族安心效命,老老實實做大唐的仆從,甚至忘記吐蕃的威懾,拒絕為吐蕃的征召。

  就看蘇大為這蛋糕怎麽分,看他操盤的藝術。

  軍事是政治延續。

  可若在政治層麵做得好,許多事,甚至不用動兵,便已瓦解。

  在這一項上,蘇大為頗有心得。

  至少之前在征突厥和倭國時,都已經驗證過了。

  唯一可慮的是,他在這吐穀渾的草原上,隻是過客。

  很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

  戰機稍縱即逝。

  既要在最短的時間,攻破吐蕃人的防線。

  又要在最短時間,瓦解吐蕃人在吐穀渾的影響力,消除吐蕃人的後勤作戰潛力。

  同時擴張自己的力量。

  這個難度,不可謂不高。

  刀尖上跳舞。

  妥妥的刀尖上跳舞。

  蘇大為心中甚至忍不住有一瞬間想到,若是這一次,他能在最短的時間整合大非川草原上吐穀渾各部落,完成對吐蕃勢力局部的反超。

  那這一次操盤謀略,便足以載入唐軍兵史,成為教科書般的存在。

  自己也能稱一聲“戰略平衡大師”,或者“統戰大師”。

  當然那些還是沒影子的事。

  關鍵就在這兩日。

  能否在吐蕃人反應過來前,把這些事辦到。

  具體而言,明日能不能把這新征召來的一萬吐穀渾人,完全掌握在手裏,將他們原來那些頭人影響力消除,架空,才是首要的任務。

  ……

  踏踏~

  激烈的馬蹄聲,敲碎了草原的平靜。

  一望無垠的草原盡頭,現出一片碧藍的湖泊。

  湖泊極大,波瀾壯闊,一眼望不到頭。

  這裏正是烏海。

  昔年蘇定方曾在此,以一千唐騎,大破吐蕃副相八萬大軍。

  而此時,弓仁帶著他心愛的戰馬珍珠,馳入吐蕃烏海防線,持符節,傳遞論欽陵的命令。

  烏海之所以稱之為防線,全因為上次吐蕃在此慘敗,此後不但派重兵駐紮,並且多修塢堡,數年下來,這已經可以用固若金湯來形容。

  而此刻停留在烏海防線的最高指揮官,赫然便是吐蕃大相祿東讚。

  “拜見大相!”

  因在軍中,身著牛皮紮甲。

  弓仁先以軍禮向祿東讚行禮,待聽到祿東讚讓他起身,這才有空去看對方。

  比起數年前,祿東讚這些年老得厲害。

  他那雙如寶石般明亮的眼睛,已經日漸渾濁。

  臉上的皮膚,已經如鶴皮般,褶皺日深。

  他的腰身也有些佝僂了。

  但隻有他身上那股氣度未變。

  那是一種久掌大權,胸襟遼闊,眼光深邃的巨人之感。

  看到弓仁時,祿東讚眼中閃過一抹思索,繼爾嘴角挑起,微笑招手道“過來吧,我的弓仁。”

  “波啦。”吐蕃語爺爺之意。

  待弓仁走上來,他伸出枯瘦如鳥爪般的手,抓起弓仁的手掌摸了摸。

  這隻手,年青到令他忍不住嫉妒。

  皮膚黝黑,但卻光滑,下麵的肌肉,血脈,都充滿著勃勃生機。

  那是他永遠也無法再回去的狀態。

  年輕真好啊。

  祿東讚在心中暗自感概。

  任他智慧多深,權力有多大,但仍不得不接受自己日益衰老的事實。

  近年來,他越來越會回憶當年,回憶以前的一些事。

  有些事記得清,可有些事,卻如霧裏看花,迷朦一片。

  想要抓住,仔細去想,卻又如斷了線。

  收起心中的感概,他拍了拍弓仁的手“欽陵叫你來,是怎麽安排?你給我說說前方的戰事吧。”

  “是。”

  弓仁一直在暗中觀察著祿東讚。

  他的心中父親論欽陵是一座高山。

  而爺爺祿東讚,則是另一座更偉岸的高山。

  就如巴顏喀拉山上,積雪終年不化的女神峰一般。

  這些年,吐蕃之所以能崛起,除了上任讚普鬆讚幹布委實是一代人傑外。

  與祿東讚和論欽陵,葛爾家族兩代人的努力,密不可分。

  可惜,當年阿爺在巴顏喀拉山上被人射了一箭。

  雖然沒有直接命中,但據醫生看過,說是箭風已經傷了肺腑。

  這使得這些年,祿東讚的身體跟精力大不如前。

  越來越隱居幕後。

  此次若不是聽說前方戰事吃緊,他也不會從邏些,從讚普身邊,主動跑來烏海,坐鎮烏海,以備唐軍。

  心裏想著這些,弓仁手上卻不慢。

  將論欽陵令自己轉呈的信,交到祿東讚手上,又將自己知道的前方戰事情況,一一說與祿東讚聽。

  直到他說完良久,祿東讚的目光依舊停留在論欽陵的信上。

  “蘇定方,一代人傑,幸虧他也老了,身體不成了,否則我們吐蕃將會有傾覆之險。”

  祿東讚喃喃說著“這次來的是他的弟子?蘇大為?也姓蘇麽,這幾年好像聽過幾次這個名字,不過,蘇定方隻有一個,光憑此人,就帶那麽些唐兵,還無法動搖廣袤的吐蕃。

  欽陵的意思,在烏海將這個蘇大為除去,斷掉蘇定方一指。

  唔……”

  “波啦。”

  弓仁舔了舔唇,小心注意著祿東讚的神色。

  “怎麽了弓仁?有話就說吧。”

  祿東讚拍了拍自己身邊,示意弓仁坐到自己身旁。

  “這裏沒有外人。”

  “是。”

  弓仁低頭走過來,在祿東讚身旁雪白的狐皮墊上盤坐。

  麵前是金銀交織的上好紅木桌,據說木頭是天竺產的紫檀。

  上麵的紋飾充滿天竺的熱烈風情。

  地上鋪著上好的波斯地毯。

  壁上四周掛著許多奇妙的畫像。

  有玄壇,有風物,還有一些佛經裏的故事。

  弓仁收起飄散的思緒,向祿東讚道“這個蘇大為,波啦可能不太了解,據我所知……”

  “嗯?”祿東讚略有些意外的抬頭,看向孫兒。

  在他的印象裏,弓仁說話直爽,不像現在這樣吞吞吐吐。

  “蘇大為,很可能就是當年,在巴顏喀拉,射波啦一箭的人。”

  祿東讚雙眸凝視著弓仁,神色平靜“從哪裏聽來的?”

  “是我們的細作傳回消息,當年蘇大為隨蘇定方在天山南麓征西突厥,之後不知為何,他單獨離開唐軍,深入吐蕃境內,從阿裏地區,一直上了巴顏喀拉山。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小說app,安卓蘋果手機都支持!

  那一年,波啦你帶兵征吐穀渾,恰好從巴顏喀拉經過……”

  弓仁說完,突然感覺有些奇怪。

  因為太安靜了。

  安靜到好像整個房裏,隻有他一人在自說自話。

  他下意識抬頭向祿東讚看去。

  他看到,自己的爺爺,手裏輕輕折疊著父親托他帶的信。

  折得那麽認真。

  每一次折疊,都用很大力氣,將邊角壓得服服帖帖。

  “人生際遇奇妙,這蘇大為,若真是當年闖入巴顏喀拉山,射老夫一箭的那個人……那他與我們葛爾家的緣份,當真是……”

  當真是什麽,弓仁沒聽清。

  他隻看到,祿東讚將紙片一折。

  那折成小方塊的紙團,便自他手中神奇的消失不見。

  “按欽陵說的法子,讓這個蘇大為,永遠留在烏海。”

  ……

  新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團圓照滿天。

  ——賦新月。

  從朔望月到上弦月。

  半個月的時間裏,看似平靜的吐穀渾草原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月如勾。

  一支騎兵在月色下,沿著茫茫的湖泊向前疾馳著。

  月光斜斜照下,這隊騎士人和馬,俱在月色微光下,隱隱閃發出妖異的光芒。

  “停!”

  當先的騎士舉起右拳,勒緊疆繩。

  跟在他身後的副將揮動手裏的火把。

  後麵跟隨的騎士依次將命令傳遞下去。

  “將軍,怎麽了?”

  一聽這開口的聲音,便知這隊騎兵,乃是唐騎。

  說的聲音,都帶著大唐隴右的話音。

  被副將問起,那名年輕的將領側耳傾聽片刻“你們方才有沒有聽到什麽聲音?”

  “聲音?”

  副將臉上露出驚疑之色“沒有啊,你是說?”、

  “有殺氣!”

  年輕將軍輕喝道“讓諸人披甲,準備武器。”

  話音剛落,旁邊的湖水,突然生出陣陣漣漪。

  一個龐大的黑影,從湖底向上湧出。

  “小心!”

  伴隨著馬嘶聲,巨浪翻湧聲,還有唐軍的喝罵聲,一頭巨物,從湖中衝出。

  惡風卷起,一條似蟒非蟒,似龍非龍的怪物,向著唐軍襲去。

  “是詭異!”

  “弩!”

  領頭的年輕將領口中呼喝,手裏並不慢。

  一抬手,軍中十字弩已經左手,抬手向著那怪物射出弩箭。

  咻!

  隨著他射出第一箭,其餘的唐軍也紛紛將箭雨拋向怪物。

  轟!

  一匹戰馬慘嘶著。

  被怪物帶著水花的巨影拍中。

  隻聽到一聲骨骼斷碎的爆響。

  血水、腥臭味還有詭異身上濃鬱的陰邪氣息,向四周翻湧開來。

  馬上的騎士已經及時翻身避開。

  剛從地上爬起來,一眼就看到心愛戰馬,被那怪物拍成血肉模糊的一團。

  那怪物壓在戰馬屍身上,一張口,將半個馬頭咬掉。

  “怪物!”

  “快用破邪弩!”

  “殺了它!”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