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接舷戰 上
作者:庚新      更新:2021-02-21 02:40      字數:2154
  一秒記住【 】為您提供最快更新!

  劉仁軌反擊了!

  唐軍的戰船第一次停住了退卻。

  齊齊的並成一線,如同水上的城牆。

  此時此刻,若從高空俯瞰,能更容易看出水戰全局的情況。

  白江口的海港如同一個天然的懷抱,兩邊延伸出來的岸基,就像是雙臂將港口的海水擁抱著。

  唐軍的七艘樓船,依著先後順序,停在港口後方。

  背後便靠著周留城。

  而在港口正中的位置,是唐軍從海上退下來的一百餘艘大小戰船。

  劉仁軌的座船也在其中。

  也即唐軍以大小配套戰船組成一道防線,將七艘樓船護在身後。

  在前方,白江口入港的位置,是整個港口最狹窄的出海口。

  並排隻能容許兩三艘大船通過。

  倭人的船正在從這個口子瘋狂的湧入。

  各色小船一時塞滿了半個港口。

  但是因為入口狹窄,倭人的船一時不能盡數湧入。

  就算全進來,受限於港口環境,也不可能全部展開陣型。

  蘇大為哈的笑了一聲,擊掌道“關門打狗,劉仁軌不愧是大唐水師名將。”

  阿史那道真、安文生和崔器,蘇慶節等人,此時也醒悟過來。。

  用地形限製住敵人的數量,再集中兵力反攻,先打掉倭人水師的前鋒,挫敵銳氣。

  唐軍的戰鼓聲,在這一刻,發出最強音。

  全體唐軍的熱血,都像是隨著鼓聲,一起震動,怒吼。

  直到這個時候,倭人才知道,唐軍的反擊,是什麽樣子。

  首先是拋石機。

  從唐軍中型戰船上,基本都配有一台至兩台小型拋石機。

  將燃燒著的大火球,從中拋射出來。

  火球在空中劃過一道明亮的尾焰痕跡,如慧星般,一頭撞入倭人戰船隊中。

  若在平時,這種投石機雖然射程較遠,但準頭很差,威懾大於實戰意義。

  能否打中敵人,全憑運氣。

  可現在,因為水麵地形所限,倭人的小船都堆疊到了一起。

  這麽大的目標,簡直閉著眼睛都能打中。

  一時間,倭人戰船被火球不斷擊中,發出鬼哭狼嚎般的慘叫聲。

  不時有戰船起火沉沒。

  除去拋石機,唐人的戰船上還有火藥箭。

  不遜於倭人的弩箭,以及弓箭雨招呼。

  一時間,亂箭如梭,在狹小的空間裏,盡情收割倭人的性命。

  倭人戰船上,有指揮的將領發出咬音古怪的吼聲。

  了望台上旗語變動。

  堆擠在一起的倭船舍棄身邊著火的同伴戰友,像是沒頭蒼蠅一樣四麵亂躥。

  唐軍的攻勢雖淩厲,港口內雖然相對狹窄,但畢竟不可能將所有的倭人小船都截住。

  這個時候,唐軍戰鼓聲一變。

  劉仁軌再次改變旗語。

  唐軍的大小戰船從中間分開,化作左右兩翼,將中間的通路讓了出來。

  早被唐軍大火球和火箭燒得淒慘的倭戰,一窩蜂般的湧入進來。

  他們麵前的,是唐軍最大的戰船。

  樓船。

  唐人的兩翼戰船,從左右兩邊不斷拋灑著火雨,延阻倭人後續船隊通過的時間,收割著敵人性命。

  而樓船上的水兵,接到旗語,也開始緊張的傳令。

  七艘樓船,除去蘇大為那一艘主艦,剩下的六艘左右排開,主動前出。

  像是做主艦的兩翼。

  實則是隱隱形成海上的城牆,將倭人的戰船兜在裏麵。

  倭人從港口湧進來,先遭受劉仁軌率領的一百多艘中小戰船的淩厲火攻,再湧進來時,已經落入唐軍的口袋陣裏。

  但這仍不足以說明,唐軍得到了勝利。

  唐人所有的船加起來,隻有一百多不到兩百艘。

  而倭人的戰船,有一千七百餘艘。

  如果不能造成足夠大的傷殺,大量擊毀倭人的戰船,隻怕無法動搖倭人冒險的決心。

  “大家做好接戰準備。”

  蘇大為從安文生手裏接過頭盔,戴在頭上。

  又整了整衣甲。

  身邊的親兵上來,幫他檢查衣甲。

  安文生和蘇慶節等都屬於將領,身邊自有親兵幫著檢查甲胄穿戴。

  做好了接敵的準備,蘇大為向著桅杆上望台的士兵做了個手勢。

  士兵旗語搖動。

  激昂的進攻號角聲吹響。

  船艙打開,大量武裝到牙齒的唐軍士兵,從船腹內湧上舺板,準備參與戰鬥。

  這個時代的水師較量,不像是後世可以遠距離投放殺傷。

  用投石機已經是很少有的黑科技了。

  一般中程距離是用火箭。

  最終決定勝負的,是接觸戰。

  倭人海盜的戰法,慣用小船快艦,順流飛快接近商人的大船,然後蟻附而上。

  上船殺人,奪船,一氣嗬成。

  但這次,他們遇到的是大唐水師。

  蜂湧而上的倭人船支,還未及靠近,便被唐軍樓船上巨大的拍杆擊中。

  輕則小船風帆折斷。

  重則船舷擊碎,大水漫灌。

  就算躲過了此起彼伏的拍村,也不意味著就能接近大唐的樓船。

  除了拍杆,還有頂杆。

  長長的竹竿從樓船上伸出來,頂住倭人的小船,使其無法挨上唐軍戰船,無法使用蟻附奪船的戰術。

  這次接觸戰,才一開始,便進入到白熱化的程度。

  倭人全都盯著蘇大為那艘樓船上來,隻因這艘主艦上打的旗號,赫然是大唐熊津都督蘇。

  如此大一條魚,令倭人們都瘋狂了。

  湧入港口的數百倭船將小船靈活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從唐軍戰船的縫隙逃出,飛快的撲向樓船。

  在被其它樓船截住後,一個個悍不畏死的與唐軍張弓對射。

  有的小船被唐軍拍杆擊碎後,船上的人落入水中,還奮力劃著水,劃向大唐的樓船。

  可惜樓船太高,水線附近的木板又十分滑溜,一時難以攀附。

  有些倭人逼急了拔出腰上的小刀,瘋狂的鑿著唐人的船底。

  水麵上,戰爭還在繼續。

  濃煙滾滾。

  亂石穿空。

  箭雨和火球來回飛射。

  終於,有倭人的船突破了唐軍樓船上的拍杆與撐杆,躲過了唐人的火箭和弩箭。

  好不容易將飛爪拋上戰船。

  大量的倭人口裏發出野獸般的嗷嗷怪叫,光著腳,沿著飛爪繩索,快速向唐船攀爬。

  等待他們的,是下一輪戰爭。

  如何在大唐府兵的刀槍下活下來。

  水師的戰爭,已經從近海,到港口,到火箭,最後到船與船之間的接舷戰,爭奪戰。

  每分每秒,都有人命被收割。

  一艘艘戰船起火,沉沒。

  整個白江口,化為一片火海。手機用戶請瀏覽1b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