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進行時
作者:庚新      更新:2021-02-21 02:38      字數:3031
  李淳風親自把蘇大為送到宅門前,眼看著蘇大為轉身要走,他忽然喊住道“蘇大為,你與聶蘇成婚後,有何打算?”

  “打算?”

  蘇大為止住腳步,有些詫異的回望了李淳風一眼“沒什麽具體的,就是侍奉娘親,照顧好聶蘇,然後做我的衛率官。”

  李淳風把他上下打量兩眼,搖了搖頭。

  “李郎中,這是何意?”

  “你的命格超脫了桎梏,理應是做一番大事業,聽你說的,卻有些小家子氣。”

  “李郎中,你這話說的……”

  蘇大為嘴角抽了抽“誰不想過好日子,誰不希望將來,能有個好奔頭?我開始的起點,不過一小小的不良人,但如今,是正四品下的武官,太子東宮副衛率,家裏有不少生意,衣食富足。

  最近又買了些田地,家中仆人幫閑也收了不少。

  身為異人,自己修行具足。

  馬上又將娶妻。

  人生至此,夫複何求?”

  李淳風臉上帶著一絲惋惜之色。

  “修身,齊家,你是做得不錯了,名望、財色,你也是雙收,不過,老道還是覺得,你有這一身本事,若隻止步於此,太俗。”

  “咳咳,那你倒是說個不俗的?”

  蘇大為被嗆了一下,覺得李淳風這老道有些毒舌。

  “李郎中這輩子,不也幾十年待在秘閣,替陛下執掌星象,管著太史局,與我有何差別?”

  “那差別可大了。”

  李淳風拈須微笑“老夫這一生,最值得誇耀的,並非是太史令或秘閣郎中的職位,也不是替人族與熒惑星君定下盟約,而是寫成《法象誌》、《乙巳占》、撰寫《晉書》、《天文》、《律曆》、《五行》,並與王真儒一起注釋《十部算經》,今年還打算完成《麟德曆》。”

  “我……告辭。”

  蘇大為衝他拱了拱手,轉身便走。

  走得那麽快,仿佛身後有惡犬追趕。

  太惡心人了。

  簡直是降維打擊。

  李淳風這老頭忒不地道,他那種神童天才,幾千年才出一個,能比嗎?

  聖人雲立德、立功、立言。

  李淳風算是都占齊了吧,難怪能青史留名。

  不過……

  蘇大為心中暗想,如今自己生活富足,初入大唐時的那種惶恐,對安全感的追求,早已經實現。

  如今哪怕就算是朝堂有些動蕩,隻要抱緊武媚娘,也很難被踩下去。

  以前想要好日子,好奔頭。

  可是到了如今這一步,什麽才算是好日子,好奔頭?

  更高的修為?

  更多的財富?

  權力?

  還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做一些功業。

  又或者,想辦法改變大唐?

  這魔幻的大唐,若自己真的拋出一些後世的思想來,是否會走向不同的方向?

  罷了,要真想改造整個大唐,自己怕不是得做大唐版王莽。

  以一人之力,想改變整個曆史大勢,是螳臂當車。

  也就心裏想想罷了。

  對未來目標的迷茫,隻是一瞬的。

  下一瞬,他的腦子裏,為即將到來的大婚而填充。

  忙起來,也就沒空想那些事。

  ……

  殘月如勾。

  長安各坊的坊門早已關上,隻有武侯鋪子,才偶有燈火漏出。

  月光照滿華庭。

  一株銀杏樹下,忽然聽到有人在詠歎“金葉墜蘭町,碧影拂香砌,本是千年孑遺木,長盛無衰謝。風催不足謂,霜欺愈高潔,流落亦有爛漫時,德豈孤行耶。”

  隨著吟詩之聲,杏樹下,忽然卷起一股黑氣。

  黑氣來得蹊蹺,如火焰噴薄。

  轉瞬即逝。

  黑氣過去,銀杏樹下,除了先前吟詩的一個弱冠少年,又多出一個黑衣拄拐的老嫗。

  老嫗手拄粗木拐杖,一張臉半籠在鬥蓬陰影下。

  露出來的下巴部份,皮膚百溝千壑,皺紋堆疊。

  乍眼一看,還以為是一截枯木。

  “鶴郎君。”

  老嫗一開口,沙啞的嗓音,如同小刀在凹凸不平的沙石間刮擦,異常難聽。

  被稱為鶴郎君的少年原本正仰首看著這株千年銀杏。

  聽到聲音,他緩緩轉身,一張臉在月光下,豐神如玉,俊逸非凡。

  但再多再幾眼,就會發現,他的眼睛有些奇怪。

  兩眼狹長,眼角向鬢角斜飛。

  單看不覺得什麽。

  一雙擺在一起,越看越覺得像是禽鳥的眼睛。

  在他的眉心,還有一抹朱紅。

  仿佛有人用手指沾了朱砂,在眉間自上往下一筆抹出。

  “鳩婆,熒惑星君怎麽沒來?”

  “嘿嘿,星君說,老身來便夠了,至於你說的事嘛……”

  “如何?”

  “還不是時候。”

  “還不是時候?”

  鶴郎君雙眸猛地大開。

  血光在瞳中跳動。

  “昨也說不是時候,今也說不是時候,如今人皇衰弱,龍氣不穩,若我們放手施為,整個長安,不,整個東土大地,皆是我族囊中之物!所有人類,將為我族血食!”

  “星君說了,時候不到。”

  鳩婆仿佛複讀機一般,繼續重複著方才的話。

  這句話,激怒了鶴郎君,他嘴裏尖嘯一聲,雙袖一展。

  兩片大袖猛地向鳩婆卷過來。

  定睛細看,那哪裏是什麽衣袖,分明是一對雪白的羽翼。

  根根羽毛鋒利如刃,在空氣中,化出鬼魅般嘯音。

  庭院中的月光,被這一袖,截為兩半。

  鳩婆手中木杖一頓。

  咚!

  兩片雪翼劃過,陡然將她的身體化為三截。

  鶴郎君一擊得手,口中喝道“晦氣,晦氣!懶得跟你這老乞婆計較!星君不許,我們便自取。”

  罵聲中,他的身形忽然拔地而起,空中湧出黑氣,將他身子一卷,轉瞬遠去。

  地麵的碎屍不見了。

  十幾步外的陰影中,鳩婆緩緩抬起頭顱。

  她的鬥蓬破碎,露出的臉異常詭異。

  就像是有人將布娃娃剪碎,又用拙劣的手法,將碎塊硬生生拚湊在一起一樣。

  歪歪扭抿,恐怖異常。

  鳩婆抬頭,一開口,露出滿嘴尖牙利齒。

  “得回報星君,有些族人……壓不住了。”

  ……

  九月初十,吉,宜開市,沐浴、嫁娶。

  忌動土。

  長安朱雀大道。

  一騎瘋狂打馬衝過,引得行人紛紛側目。

  ……

  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

  若道團團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

  這是唐時董秀才結婚,李商隱作儐相代之而成的詩歌。

  李商隱是晚唐詩人,離他出生還差著兩百餘年。

  但不妨礙此時相似的情境發生。

  隨著台上和伴郎一聲高喊“新婦子出來。”

  站在台下披紅掛彩的蘇大為,老臉微紅,但仍一板一眼的向著一個方向,念著催妝詩“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台近鏡台。誰道芙蓉水中種,青銅鏡裏一枝開。”

  伴隨著滿院的歡笑聲,穿著新娘子吉服,披著紅蓋頭的聶蘇,在一群婦人的簇擁下,走向高台。

  一對新人一起走上紅毯。

  紅毯是波斯所出,由蘇大為的好友,胡商思莫爾相贈。

  蘇大為與聶蘇肩並肩,相伴而行。

  充任金童的李客以及尉遲寶琳的女兒充任玉女,一對小兒女在道旁跟著新人,從腰上皮囊裏取出五穀,向著蘇大為和聶蘇灑去。

  這是取五穀豐登之意。

  院中四周,從蘇慶節、尉遲寶琳、程處嗣、安文生、高大龍、高大虎、李博、周良、南九郎、拐子爺等一幫不良人舊識,到高崇文、李謹行、李辯、郭待封等軍中將領,躋躋一堂。

  包括簫嗣業、李勣、李客師等,雖人沒親至,但禮也送到。

  另外李淳風是親自來了,做為女方家長。

  連宮中李治和武媚娘,也派了李賢和安定思公主,並及宮中太監女官,代表帝後,來觀禮。

  宮中賀禮自不用細表。

  “跨火盆!”

  隨著司儀的喊聲,聶蘇玉足輕抬,邁過盆火,代表凶神惡煞兩邊躲。

  司儀在一旁說著吉慶的話“喜從天降落福窩,好日子紅紅火火!新人跨火盆~”

  “跨馬鞍!”

  “新人邁過去,步步保平安,新人跨馬鞍嘍~!”

  “跨米袋!”

  “一撒金,二撒銀,三撒新人上台轉身。”

  “有請新郎上來,三箭定乾坤。”

  “一射天,天賜良緣,一射地,地配一雙,三箭射洞房,新郎接新娘。”

  無數銅錢金銀,從四周灑向高台。

  充任司儀的周良在一旁喊道“各位賓朋,按規矩,新娘的蓋頭是到了洞房才挑開,今天來了這麽多賓客,大家想不想看看新娘子的花容?”

  高台四周,密集的人群頓時傳出一片喊聲“想!”

  其中,猶以李賢和安定思公主的喊聲,最為響亮。

  “那好,有請新郎揭蓋頭。”

  周良運足丹田之氣喊著。

  台下早有侍女手捧紅布蓋的金盤上來。

  揭開紅布,稻米中有一個稱杆。

  是為喜杆。

  坐在台上一旁的李淳風撫著胡須,一臉老懷大慰。

  柳娘子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蘇大為略有些尷尬,但還是在周良的示意下,取過喜杆,輕輕將蓋頭挑開。

  蓋頭挑開,下方人群先是發出歡呼聲,繼爾又發出一片長歎聲。

  原來蓋頭之下,還有一麵團團畫扇,將新娘子聶蘇的麵龐遮擋住。

  這是“卻扇之禮”。

  即使掀去蓋頭,卻扇也不能輕易撤去。

  要想撤下卻扇,還須新郎吟卻扇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