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太子
作者:庚新      更新:2020-10-16 02:10      字數:3532
  就算蘇大為戰功赫赫,但打得畢竟都是輔助之戰,而不是統領全局的大總管。

  所以一次跳三級,已經是極為罕見了。

  李義府眉頭微微一皺,正想要開口說話,隻見李思文繼續道“回陛下,蘇大為有功,但也有過。

  不經陛下之命,擅自征倭,妄動刀兵,其罪一。

  暗中鼓動金仁泰與金法敏爭奪新羅王之位,沒有提前告知陛下,其罪二。

  擅自扣下百濟叛軍中的道琛和鬼室福信,沒有送俘回朝,其罪三。

  在倭國新征服之地,推行田製、稅製、兵製,一切都是先斬後奏,事前沒有對朝廷報備,其罪四。

  臣以為,有此四罪,蘇大為非但不能受賞,反而應該重罰。

  願陛下詳察。”

  李思文當真是鐵麵無私。

  這些話說完,蘇大為一個激靈,背後冷汗都下來了。

  他之前做了那麽多事,交了那麽漂亮的戰績,就是為了淡化自己征倭和扣下道琛、鬼室福信。

  結果這一刻,全被李思文不留情麵的扒出來。

  這個結果,顯然也出乎上官儀和郝處俊、許敬宗、李義府等四人的預料。

  李義府臉上閃過愕然之色,隨即嘴角掛起若有若無的笑意。

  蘇大為此時哪敢分辯,忙向李治單膝跪下,抱拳道“臣行事多有魯莽,願受陛下處罰,下麵將士皆是聽我命令行事,所有的罪都由我一人承擔,請陛下不要責罰他們。”

  這是替婁師德、黑齒常之等人開脫。

  若是為了自己的命令,連累他們的仕途,蘇大為心中難安。

  李治,笑了。

  他的玉如意抬起,向蘇大為指了指。

  “蘇大為,你覺得朕會遷怒與那些隨你征倭的將士?你真這麽認為?”

  “呃,臣……臣胡言亂語,還請陛下……”

  “夠了。”

  李治的麵上籠著一層寒霜。

  熟悉他的臣子都看出來,李治是有些動怒了。

  對李治來說,蘇大為之前犯的那些事,他願意追究,才叫事。

  他若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也未嚐不可。

  全看蘇大為的態度。

  這既是一種敲打,也是一種變相的保護。

  讓立功的臣子明進退,不要因功自傲。

  這也是帝王之術。

  但蘇大為方才說的那番話,卻惹李治不高興了。

  這叫什麽?

  這叫“妄測聖意”。

  朕何時說要擴大打擊麵,處罰其他人了?

  朕有說過嗎?

  朕沒說過,你為何要妄自揣測?

  若是換別的臣子,李治的雷霆之怒,隻怕已經降下了。

  但是看了看蘇大為,他終究壓住了心頭的情緒,以一種冷靜的聲音道“你犯錯四條,該罰,但立功六件,當賞,朕賞罰分明。

  此次功過相抵,還應受賞。

  你給朕聽好了,本來以你的功勞當可連躍三級,升為忠武將軍和開國伯,但你膽大妄為,犯下那些錯事。

  如今,便隻升一級,特進為宣威將軍,秩為從四品下。

  你還有何話說?”

  蘇大為忙用力抱拳,一臉感激道“謝陛下寬宏,臣,心服口服。”

  聽到沒有追責,他心裏已是鬆了口氣。

  此時哪會計較自己在百濟立下汗毛功勞,就隻賞了一級。

  能不追究罪責,就不錯了。

  至於李治之前秘旨許他“便宜行事”這個事,更是提都不能提。

  提了那是作死。

  “起來吧。”

  李治喘了口氣,拍了拍扶手“朕要你記住,什麽事該做,什麽不該做,休得自作主張,更不可妄自揣測朕意,明白嗎?

  若有再犯,朕可沒這麽輕易饒你。”

  “是,臣明白,一定牢記在心!”

  還能說什麽。

  除了站起身大聲應諾,什麽也不敢說。

  此時蘇大為才真的感受到,李治對權術駕馭的爐火純青。

  就算以自己的心境,在剛才的情況下,也是誠惶誠恐,以為必受李治重罰。

  結果沒有受罰,還升了一級。

  這心中,居然還他媽有了一絲感激。

  賊你媽,這就是帝王的手段,大棒加胡蘿卜。

  套路雖不新鮮,但真的有用。

  蘇大為心裏明鏡一般,臉上卻絲毫不敢顯露。

  現在不比當年了。

  當年的李治就算登上皇位,也是以仁孝著名。

  大家都以為他軟弱可欺。

  所謂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連蘇大為自己,都曾看走眼了。

  但現在,誰敢再小瞧李治?

  誰在他麵前,能不誠惶誠恐?

  就算是武則天,在李治麵前,都是拿低做小,服服帖帖。

  李治,確實很厲害。

  處理完這些事,李治明顯有些乏了,向身邊的隨侍太監低聲說了幾句。

  太監揚聲道“陛下要歇息了,幾位大臣暫且出宮,有事明日再議。”

  “諾。”

  殿中四位大臣,連帶著李思文和蘇大為,都抱拳恭送李治下去歇息。

  然後在太監的引路下,依次走出紫宸殿。

  蘇大為暗自看了一眼,李治在宮人的攙扶下,往紫宸殿後麵走了。

  跟著太監走出紫宸殿,沿著台階走下去。第六書吧

  蘇大為略微加快幾步,在李思文身旁小聲道“李侍郎,真是鐵麵無私。”

  賊你媽的,咱們從永徽認識到現在,多少年了。

  咱們是什麽交情?

  再說我和你老爹李勣還有一段香火情。

  李勣在高句麗用兵,我特麽也是拚了命的去成就。

  你這在陛下麵前拆我的台,挖這麽大一坑,有點說不過去吧?

  這是蘇大為傳遞給李思文的信息。

  李思文雙目平視前方,仿佛沒聽到蘇大為的話一樣,繼續向前走。

  連眼珠子都沒動一下,一個字都沒說。

  蘇大為頗有些無語。

  他不怕李勣這種人,卻有點怕了李思文。

  李勣雖精明,但他有所求,還是有求於自己。

  而李思文,和他老爹相反,走的是直臣的路子。

  這種人,一心為公,無欲則剛。

  如果在他手上犯了錯,哪怕是親朋,也難逃律法森嚴。

  見李思文不理自己,蘇大為也隻能抱以苦笑。

  “蘇將軍。”

  李義府不知什麽時候湊了上來,主動向蘇大為打了聲招呼。

  蘇大為如今都督一職已經撤了,剛封了宣威將軍,雖隻是武將散官,但也是堂堂正正的從四品上。

  故而可以將軍相稱。

  “中書令有何見教?”

  蘇大為向李義府微笑道。

  盡管,方才李義府有挖坑給他,而且引來蘇大為反擊。

  但蘇大為並不打算和對方翻臉。

  麵上和氣,背後就各憑本事吧。

  其實到現在,他也沒想通,李義府方才為何要在李治麵前針對自己。

  照理說,大家都屬於武則天這一黨的。

  李義府陰自己,這沒道理啊。

  難道李義府真的是為劉仁軌和劉仁願的事,遷怒於自己?

  真的心胸狹隘至此?

  蘇大為想不明白。

  “蘇將軍,如果查案需要李某出力,隻管到中書省找我,或者去我府上上也可。”

  李義府向他春風滿麵的拱了拱手“先賀蘇將軍高升,在下還有公務,先告辭了。”

  “中書令自便。”

  蘇大為微微欠身。

  抬起頭時,看著李義府那走路帶風的模樣,真不像是個五十歲的老頭。

  不過,他剛才這話是什麽意思?

  就字麵上看,好像是示好。

  神經沒錯亂嗎?

  在李治麵前給自己挖坑。

  挖完了現在又好像剛才沒事發生過一樣。

  李義府,他究竟打的是什麽主意?

  蘇大為的眉頭微微皺在一起。

  他覺得,自己對這朝堂中心的千絲萬縷暗流,當真有些看不明白。

  若是安文生在就好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當年他極力要避免的,想要逃避混入朝堂,混入權力紛爭的漩渦。

  結果掙紮了許久,最後還是乖乖落到了帝國中心,來到了李治麵前。

  蘇大為正站在階下發呆,忽然聽到有人喊自己。

  抬頭看去,看到一個熟悉的太監,手裏捧著一柄拂塵,向自己快步走來。

  “蘇將軍安好。”

  “王福來?”

  “正是老奴。”

  來的這位太監,正是一直在武媚娘身邊服侍的王福來。

  這幾年沒見,王福來似乎也蒼老了一些。

  身形也富態了許多。

  一張臉上笑容可掬,來到蘇大為麵前欠了欠身道“皇後娘娘讓老奴來接蘇將軍,皇後娘娘說,一會請蘇將軍一起用午膳,老奴這就帶蘇將軍過去。

  皇後娘娘方才還提起將軍,想必已等得急了。”

  跟著王福來,在數名太監和宮女的領路下,穿過大殿,走過石橋,最後穿過花徑,來到禦花園。

  這裏,武媚娘早已設下酒宴。

  除了一幫宮女太監在小心伺候,武媚娘坐於主位中,在她左右兩邊,還有數名年輕男女。

  在她左手邊最近的一位,年紀看上去十一二歲,眉眼間,頗有幾分武媚娘的神彩。

  但看他的臉龐,五官又像極了李治。

  一個名字,立刻在蘇大為的腦海中跳出。

  太子李弘!

  這一定是太子李弘。

  武媚娘如今貴為皇後,能在她身邊坐著的,除了李治,就隻有血緣至親。

  就連李義府和許敬宗都沒有這樣的資格。

  而這少年郎,看年紀,看模樣,分明就是李治加武媚娘的複刻版。

  按史載,武媚娘與李治,一共有七個子女。

  現在這個時間,除去太平公主和安定公主還沒生出來。

  還有五位。

  分別是長子李弘。

  次子,潞王李賢。

  三子李顯。

  四子李旦。

  以及長女安定思公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