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作者:庚新      更新:2020-10-16 02:05      字數:3403
  呯!

  以李治的城府,在這一瞬間,也覺腦仁一炸。

  伸手重重一掌擊在扶手上“簡直狗膽包天!”

  蘇大為在心中暗自道對不住了中大兄,誰叫你曾經狂妄的對著鬼室福信說過這些鬼話呢,不用你頂鍋實在說不過去。

  中大兄確實說過這種話,但那時唐軍還沒打下百濟,百濟正不斷攻打新羅。

  鬼室福信秘通倭國,打算百濟與倭國聯合出兵,共同吞並新羅。

  “倭人確實是狗膽包天,毫無對大唐敬畏之心,白江之敗,他們雖然損失慘重,但以臣對倭人的了解,他們必然會卷土重來。

  臣身為熊津都督,必須思慮長遠。

  打掉倭國,除掉隱患,實乃不得不為。

  並且……”

  蘇大為看了一眼李治的神色,放輕語調道“將倭國納入大唐治下,新羅也能安定。”

  這話出口,紫宸殿內突然安靜了一瞬。

  李治,似乎頗有些意外的看了蘇大為一眼,那眼中的神情仿佛在說原來你也想到了這一層。

  人的思維,是分層級的。

  真正有智慧的人,所看之事,往往比普通人看得更遠,想得更多。

  李治的目中隱隱有一絲複雜之色。

  這種神色,轉瞬即逝。

  蘇大為也來不及看懂,這位大唐帝王此時心中在想些什麽。

  但可以肯定一點,以李治的智慧,此時一定明白了蘇大為的第二層用意。

  第一層,是為了穩定百濟的局麵,防止倭國持續用兵侵擾。

  第二層,是為了看住新羅。

  這個小弟,雖然之前表現馴服,但並不意味著新羅人就會一直乖乖聽話。

  隨著大唐在半島占有絕對的強勢,新羅人也開始生出別的心思。

  擔心被大唐像對百濟和高句麗那樣吞並,國策必然從親唐,到拒唐。

  但蘇大為現在打下了倭國,就如同下圍棋,將新羅周邊最後一處“活眼”堵上了。

  除了乖乖做大唐的小弟,別無它法。

  蘇大為沒有再說話,再等著李治的進一步反應。

  武媚娘的眼眸抬起,掃了一眼抱拳立在階下的蘇大為,又看了一眼李治。

  低下頭,唇角微微翹起。

  自己這個阿弟,現在越來越沉穩了。

  李治的食指在扶手上,一下接一下的敲擊著,又過了片刻,他才開口道“倭國現在局勢如何?”

  “回陛下,倭國是由幾處島嶼串聯而成,最近的對馬島,距離新羅隻有數十海裏,旦夕可至。

  過了對馬島,便是倭國的九州,然後是四國、本州、北海道、庫頁島。

  目前我軍已經控製了對馬、九州、四國、本州,隻剩下北海道與庫頁島。”

  安文生率著黑齒常之和沙吒相如之前一直進兵順利。

  除了中途因為神道教叛亂的事回軍平叛耽擱了一陣,幾乎沒有遇到什麽像樣的敵人。

  不過,在征服本州之後,在北海道那邊,遇到當地土人,名為蝦夷族的黑矮生番的襲擾。

  再加上占領土地變大後,後續內部的派係和治理問題,以及糧草等問題。

  對北海島和庫頁島的攻掠,反而放緩下來。

  不過以安文生和黑齒常之計算,占領全部列島,隻是時間問題。

  “現在倭國我軍兵力幾何?”

  李治問了一個十分關心的問題。

  蘇大為斟酌了一下道“之前臣率兩個折衝府兵力,共計兩千四百人征倭,如今他們大部已經撤回了百濟熊津都督府。”

  “那倭國?”

  “臣吸納倭國當地流民,以他們為兵,以少量我軍將領為將,統禦大軍。”

  空氣,突然安靜下來。

  這不是先前那種安靜,而是李治一下忘了自己要說什麽。

  天可汗的眼眸,透過爐香霧氣落在蘇大為身上。

  那眼神仿佛在說這也行?!

  如果說李治擔心蘇大為擅自用兵,難以掌握,可當他聽說蘇大為隻用了兩千餘人後,忽然覺得,這心裏怎麽覺得有點踏實了。

  兩千多人,對戰時的都督來說,並不算很大的事。

  唯一說不過去的就是跨海遠征。

  但蘇大為方才說了,倭國對馬島距離新羅才數十海裏。

  李治略一思索,便知道這個距離意味著什麽。

  好像,這倭國確有征服的必要。

  何況才動用兩千餘人。

  打仗哪裏不要兩千人?

  這點人夠幹啥的。

  李治微微沉吟著,又問出一個關心的問題“倭國之地,有多大?”

  有多大?

  這個問題,還真把蘇大為給問住了。

  他畢竟不是地理專業,又或者考據黨,也沒有清丈過倭國的土地,隻能模糊的道“以臣所知,倭國當有數倍百濟大小。”

  李治吃了一驚。

  “數倍?那是不小了。”

  數倍的地盤,那至少是有高句麗的體量大小。

  若稍有不慎,沒準還真能出個區域一霸來。

  手指在扶手敲了敲“現在倭國你那……那些仆從軍有多少?”

  “此前統計過一次,現在加入唐軍仆從建製的倭軍有十萬左右。”

  “這麽多?”

  李治眉頭微皺,想到了什麽。

  “陛下,看似多,但倭國比百濟大得多,這些兵力要分駐地方,防止地方反叛,也很吃緊。”

  李治不置可否。

  在他腦海裏,想的是製衡之道。

  那些倭人仆從,是蘇大為征倭一手拉起來的。

  不可避免的打下了蘇大為的鉻印。

  做為權謀手腕高明的帝王,是絕不允許這種事發生的。

  大唐府兵都是作戰臨時征召,與統兵大將平時並無太多交集,不用擔心形成私兵派係。

  但這倭國上的仆從,有十萬人的規模,不可不防。

  李治敲擊扶手的食指停下來,開口道“倭國如此之大,光靠少量將領,恐難以理事,朕欲在倭國設立平倭都督府,你覺得如何?”

  蘇大為抱拳,躬身,眼觀鼻,鼻觀心道“凡日月所照,皆為陛下之土,臣唯陛下旨意馬首是瞻。”

  這個態度,李治還是比較滿意的。

  他點點頭道“甚好。”

  具體的安排,便略過不提了。

  但之後一定會有一係列的人事安排,空降官員,以執掌倭國,架空蘇大為在倭國的勢力。

  征倭之事,到此告一段落。

  李治雖然還有些疑慮,但比較滿意蘇大為的態度,暫時不打算在這件事上,去追究蘇大為的責任。

  他隻是用手按了按一旁桌案上的一堆奏折“阿彌,你可知道,在你征倭這段時間,朝中有多少折子彈劾你,都被朕壓下來了。”

  蘇大為單膝跪地,臉上露出感激之色“阿彌謝陛下信任,若非陛下許我便宜行事,阿彌也無法打下倭國。”

  這番話,既是提醒李治,他當初給過放權的密旨。

  又是表達忠心,表達感恩。

  李治的目地便達到了。

  或抬,或打,都是帝王權謀。

  他臉上掛起笑容,抬手親熱的道“站起來吧,你看你,都是自家人,何須如此。”

  說著,又扭頭向武媚娘道“你看阿彌緊張的,你這做阿姊的,也不知給阿彌看座。”

  “啊,我一直看著陛下,倒疏忽了。”

  武媚娘忙起身,向李治歉意一笑,親自從一旁端起一張胡凳,給蘇大為送過去。

  蘇大為忙起身接過。

  感覺武媚娘向自己深深看了一眼,眼神若有深意。

  “阿姊。”

  “阿彌,這幾年你在外麵辛苦了,看你這又黑又瘦的。”

  武媚娘扭頭向李治道“陛下,明日我想留阿彌一起用膳。”

  “應該的。”

  李治點點頭。

  武媚娘又衝蘇大為嫣然一笑,輕提裙角,款款回到李治身邊。

  李治便是她的主心骨,是她的天。

  她現在全部心神,都放在李治身上。

  滿眼都是寵溺與愛意。

  沒有任何一個男人,能抵抗武媚娘這種溫柔的眼神。

  “阿彌坐下,坐下說話。”

  李治向蘇大為揮了揮手。

  就在蘇大為小心落下半個屁股,擺出誠惶誠恐模樣,剛剛落座時,李治突然開口道“朕還有一事不解,百濟的扶餘豐,還有倭國中大兄,倭王你都派人送回長安。

  為何不見道琛和鬼室福信?”

  來了!

  蘇大為心頭一跳。

  這件事,終究躲不過去。

  就像是離開百濟前,劉仁軌問他的一樣。

  別的事都做得滴水不漏,為何卻要在獻俘之事上,利用手中權力,瞞下道琛和鬼室福信。

  這事,根本就瞞不過。

  李治乃一代雄主,目光如炬。

  怎麽可能漏掉這種事。

  紫宸殿內的空氣,為之凝結。

  從李治的眼裏,身上,散發出森寒之氣。

  蘇大為知道,李治並非異人。

  所以這種氣息,也不是真實的,而純粹是帝王威儀,強大的氣場、精神,所營造出來的威壓。

  這個問題,跟方才征倭一樣。

  是蘇大為必須回答的“考題”。

  劈啪!

  殿內的鯨油燈,突然爆了一響。

  而蘇大為,在這一瞬,腦中仿佛閃過千百個念頭。

  最終,化為一聲歎息。

  終究,不能在李治這樣的雄主眼皮下,玩任何花樣。

  瞞不過的。

  唯一的機會,便是示之以誠。

  蘇大為起身,再次向李治單膝跪下,垂首道“陛下,臣有罪……臣當初願往百濟,是因為李大勇之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