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可汗
作者:庚新      更新:2020-06-27 17:04      字數:3144
  殿內燭燈光芒搖曳,透著一種異常的安靜。

  落針可聞。

  蘇大為微微低著頭,額頭稍稍滲出冷汗。

  直到此刻,他才感覺到,從李治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可怕的威勢。

  那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壓在自己身上。

  如山,如嶽。

  以前或許還不懂得,但是近來,李治身上的氣勢越來越強,也越來越像一個人——

  太宗,李世民。

  自李治掌國以來,隨著一次次翻雲覆雨,帝王權謀。

  從兩晉十六國時起,便困擾著中原王朝的關隴軍功貴族,以及山東門閥,又或新興的江南門閥,全都被他以極高明的手段壓製住,取得了朝堂平衡。

  而李治也終於獨攬大權。

  就連淩煙閣上第一人,曾經權傾朝野的長孫無忌,如今在李治手裏,也不過是苟延殘喘,日薄西山。

  明眼人都看出來,長孫無忌已然失勢,別說庇佑關隴貴族,連他自身都難保。

  生死皆在李治一念之間。

  但這一切,並不是在重大衝突下發生的,大唐的朝局鬥爭雖有,但總體維持在一個可控的烈度。

  看上去,就像是微波的湖麵。

  但是湖底暗流的力量又是如此的強大,強大改天換日。

  這一切,無不展示出李治極高的權謀,以及帝王心術,或許直追上了太宗李世民的層次。

  對外,李治派出的大唐征西突厥之軍,此次傳回捷報。

  一次滅掉西突厥,擒阿史那賀魯,徹底解除困擾中原百年的突厥之患。

  無論是政治、又或者武功,這兩個戰場,李治都取得了全麵的勝利。

  一樁樁實打實的“戰績”在這裏,誰還敢小看這位大唐皇帝?

  草原各部已經開始在稱李治為“天可汗”。

  要知道,這個稱呼,過去隻是專指太宗李世民的。

  李治就站在蘇大為麵前,一動不動,那雙冰冷的眸子盯在蘇大為的肩頭,一言不發。

  如果換一個臣子,可能已經承受不住李治身上帶來的壓力,隻怕要雙膝一軟給跪下了。

  但蘇大為畢竟不是一般人。

  他“膽大妄為”也是出了名的。

  所以,久久不見李治說話後,他居然悄悄把頭抬起來,一眼就看到李治正俯視自己的眼睛。

  蘇大為便笑了起來。

  “陛下,如果阿彌有什麽做得不對的,你要打就打,要罰就罰,不過一定要留著我顆腦袋,回頭還要為陛下和阿姊效力呢。”

  他這話說的,頗有幾分放肆,也有幾分憊懶。

  李治不由一愣,如今在朝堂上已經很久沒人敢跟自己以這種開玩笑的語氣說話了。

  隨即,他似想到了什麽,回頭看了一眼,坐在不遠處,正抬起衣袖遮唇輕笑的武媚娘。

  李治頓時有些無奈,也有些泄氣道:“媚娘你……”

  “我就這一個弟弟,三郎,你別嚇到了他。”

  “嗬,他是你弟弟,我怎麽會嚇他。”

  李治甩了甩袖子,向蘇大為瞥了一眼:“行了,不用再裝樣子了,起身吧。”

  說完,自顧自的走回台階,在武媚娘身旁的胡椅坐下來。

  他是想給蘇大為一個下馬威,可惜,有武媚娘在場,這一切都進行不下去了。

  蘇大為定是看到了武媚娘給的“暗示”,所以才有恃無恐。

  這個小機靈鬼。

  罷了。

  那就敘敘“情”吧。

  蘇大為目光在李治臉上一掃,落到武媚娘身上。

  他的嘴微動,無聲的喊了句“阿姊”。

  武媚娘眼睛往李治那邊一瞥,袖裏伸出手指悄悄指了指,又往下一壓。

  蘇大為立刻會意。

  方才也是看到武媚娘在笑,才令他突然醒悟。

  如果李治要追究自己,隻用一道口諭就行了,哪用把自己叫到當麵說那麽多話。

  多半還是想用“帝王之術”,來敲打自己一番。

  先殺威棒打下去,再輕輕抬起,然後一番勸勉和嘉獎,一般幾個組合下來,就會令臣下感激涕零,恨不得把命交出來。

  玩這招最厲害的是太宗李世民。

  如今看來李治也學得不差。

  坐在位子上的李治,看起來依然沉著一張臉,透著不怒自威之感。

  被武媚娘輕推了一把後,李治終於搖頭笑了起來,向蘇大為招手道:“阿彌,你過來,這次征西突厥回來,蘇定方將軍很是誇了你一番,說你用兵頗有可圈可點之處,來跟朕講講,你是如何用兵的。”

  “是。”

  聽到這裏,蘇大為徹底心定了。

  看來罰是不會真罰了,說不定還有賞。

  先把自己在翻躍金山,追擊阿史那沙畢的戰事,跟李治和武媚娘大致說一下吧。

  “你說什麽?此人叫什麽?”

  “陛下,他叫阿史那沙畢。”

  “突厥人的名字……真是古怪。”李治臉上露出困惑和費解之色,搖了搖頭:“你繼續說。”

  蘇大為站著說,但是李治和武媚娘就很舒服了。

  他們麵前的小桌上,有宮女端來點心果品,有西域的葡萄,西北的棗,石國的果子,還有奶酪漿等等。

  李治和武媚娘,頗有一種後世聽評書,聽蘇大為一個人講單口相聲的感覺。

  他們夫妻兩邊聽,邊吃著零食。

  大半個時辰後,終於聽蘇大為將征西突厥之事,大致講完。

  李治手裏拿著一枚葡萄,放在唇邊,一時聽得入神,直到武媚娘輕推了他一下,方才反應過來。

  悠悠感概一聲道:“我這一生恐怕都沒機會去西域了,不過聽你說起戰事,也頗有熱血賁漲之感,難怪蘇定方屢次提及你,說你有大將之才。”

  “那是蘇將軍謬讚了。”

  蘇大為有些汗顏,抱拳道:“在其位謀其政,我隻是盡到本份。”

  說這話的時候,他心裏多少有些心虛。

  追擊阿史那沙畢的時候,那是為一口氣。

  殺了他斥候營的人,還混入唐軍大營中偷取情報,如此囂張,簡直沒把唐軍放在眼裏。

  蘇大為領了軍令狀,自然要將其擊殺,方能揚大唐軍威。

  至於之後,他跨過金山後續的行為,那就是有些私心在了。

  他想稍稍改變一點曆史,不讓程知節最後輸得那麽難看。

  也不想大唐在西突厥身上,浪費太多的精力。

  還想著早點結束戰事,好返回長安。

  最重要的是,這可是他平生第一次參與唐軍出征,不想身上背上一條“敗績”。

  否則會背上這份恥辱一輩子。

  這是蘇大為絕對無法接受的。

  諸多原因下,隻有盡力去爭取。

  最終,他這隻小小的蝴蝶,一手改變了整個戰爭走向。

  使得大唐一戰功成,不用像曆史上那樣,勞動蘇定方出征第二次。

  “好一個隻是盡本份。”

  李治臉上的笑容終於透出幾分真心,輕輕將那粒葡萄塞入嘴裏,慢慢咀嚼著,似在品味著葡萄的甘美。

  停了一會,他才繼續道:“便是盡本份,也不是人人能做到的,阿彌,你這次征西突厥,做得不錯,已經遠超過我對你的期望,真的很不錯。”

  他側過頭,武媚娘早就捧起一個銀盤在他嘴邊。

  李治“噗”的一口,將核吐在盤裏。

  又被武媚娘細心的用手帕擦拭了嘴角,這才轉向蘇大為:“不過……我想了好幾夜也沒想通,你立下如此大功,為何卻要在軍中不辭而別?”

  說到最後幾個字時,李治的聲音轉為嚴厲,隱隱透著一種質問。

  “有什麽事,能比軍務更大?”

  呼~

  夜風吹入,殿中燭火閃爍不定。

  李治臉上也變得晦暗難明,陰晴變化。

  想起蘇大為違反軍令,就令他生出怒意。

  氣氛,突然變冷。

  武媚娘手上取果的動作,微微一僵,凝神看向李治,看著他直直盯在蘇大為,猶如上弦的箭。

  再看看蘇大為,似是措手不及,一時懵住了。

  武媚娘抿了抿唇,正想開口打破僵局,替蘇大為圓一下,就見蘇大為眼珠微動,兩個字從嘴裏說出:“有的。”

  “嗯?”

  李治縱然原本沒生氣,現在也被蘇大為給氣樂了。

  你還真敢說。

  有事情比朕的命令更大?比軍令更大?

  “蘇大為,你莫要仗著自己與媚娘的關係,便在朕麵前,得意忘形啊。”

  說這句話的時候,李治是在笑,語氣溫和。

  但是熟悉他的武媚娘卻知道,李治是動了真怒了。

  今天阿彌若不給出合理的理由,隻怕這關難過,陛下雷霆震怒,便是自己,也無法挽回。

  想到這裏,武媚娘眉頭蹙起,心裏暗暗焦急,又有些嗔怪:阿彌也真是,本來說得好好的,幹嘛又要頂撞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