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吞萬裏如虎(上)
作者:庚新      更新:2020-06-13 01:06      字數:3349
  “蘇將軍,蘇都尉,大總管召你們回去議事。”

  一名傳令兵自唐軍大營騎馬而來,向蘇定方與蘇大為道。

  蘇定方為右屯衛將軍、臨清縣公,又是此次征西軍中前總管,可謂位高權重,是征西唐軍僅次於大總管程知節和副總管王文度的三號人物。

  前總管,便是先鋒之責,手握唐軍中最精銳的部隊。

  而蘇大為,原本隻是營正之職,但是上次戰後,論功行賞,經由蘇定方提出,大總管程知節同意,拔為代右果毅都尉。

  最終的任命,還要待回長安後大唐皇帝李治檢閱,頒下聖旨。

  不過一般情況下,李治是不會剝奪有功之臣的封賞,所以蘇大為右果毅都尉的軍職是坐實了。

  大軍在外,一切從權。

  大唐軍製現為府兵製,以折衝府來管轄天下府兵,天下共有折衝府六百三十四所。

  每折衝府設折衝都尉一人,為正四品官。

  折衝都尉之下,有副長官為左、右果毅都尉。

  蘇大為現在,便是一折衝府之副。

  考慮到大唐折衝府的兵力一般為兩萬五千人左右,蘇大為現在的軍權,大概可以執掌萬人。

  當然,具體作戰也不是這麽算的,還有仆從軍等等。

  簡而言之,之前蘇大為率著五百唐軍越騎,是以副職營校尉的身份,控製數萬胡人仆從軍作戰。

  那種情況十分罕有,可以說是有實無名。

  現在一躍連升兩級,才算是名實相符。

  由此,蘇大為也一躍成為此次唐軍中的中層將領,有權力可以參與程知節和蘇定方等人的軍事會議,不用再擔心遭人非議。

  隻可惜,蘇定方和蘇大為兩人,還不等回營,變故就發生了。

  從西邊方向,突然傳出隆隆響聲。

  有鷹騰空飛起,在藍天下盤旋。

  煙塵漸起。

  蘇大為與蘇定方等人眼中同時閃過驚訝之色。

  這聲音,分明是有大量的騎兵正在接近。

  不可能是唐軍,仆從軍和唐軍主力俱以在此。

  那麽,隻可能是突厥人。

  這個時候,突厥人的騎兵突然出現,莫非想趁唐軍遠道而來,立足未穩,來一場突襲?

  有時候,現實遠比小說更離奇。

  此前突厥人一直在後撤,怎麽看都像是要戰略收縮,放棄與唐軍決戰。

  但在唐軍率領仆從軍趕到鷹娑川的第二天,突厥大軍突然殺至。

  不少於兩萬騎的突厥狼騎直撲唐軍大營。

  當時前總管蘇定方帶麾下蘇大為等人出營偵察地形,身邊隻帶了幾百騎。

  唐軍中,找不到前總管蘇定方,又不能讓大總管程知節自己當前鋒用,緊急啟用後總管蘇海政,派他率軍出擊,阻擋突厥狼騎。

  唐軍要進入作戰狀態,還需要一些時間。

  軍要找到將,將要找到軍。

  士卒要組織起來,裝備要穿戴起來,各營不能亂。

  胡人仆從那邊要安撫。

  還要防備有人趁火打劫,故意作亂想引發騷亂的人不是沒有。

  數萬大軍實際作戰準備下來,千頭萬緒。

  這一切,都要靠蘇海政拖住突厥人,給大營程知節他們贏得時間。

  “回營!快回營!”

  蘇定方等人沒有猶豫,立刻撥馬返回。

  這次突厥人來得好快,而且好突然。

  距離唐軍大營不到三十裏時,才突然發動衝鋒。

  兩萬人馬是如何做到不驚動唐軍斥候的?

  他們又是如何準備掌握唐軍大營方位的,這個時間節點選擇得太巧妙了。

  很難不令人懷疑,突厥人對唐軍的動向了如指掌。

  很有可能,在胡人仆從,甚至唐軍中就有對方的細作探子。

  當然,現在不是細想這些的時候,先把來犯之敵打退,再談別的。

  突襲的情況下,最怕的不是敵人比自己多,而是怕大營生亂。

  一但發生混亂,甚至是營嘯,那結果會是毀滅性的。

  胡人仆從軍現在不敢動。

  唐軍一共五萬人,現在更是不敢全動,很大力氣要放在對內上,要穩固營盤,穩住軍心和陣腳,這比任何事的優先級別更高。

  營嘯啊,那是士卒心理崩潰,並迅速傳遞到全軍的災難。

  還好此次出征的兩折衝府都是唐軍精銳,理應不至於此。

  蘇大為跟隨蘇定方打馬前衝。

  從他的角度,側麵可以看到蘇定方的臉龐,無悲無喜,麵沉如水。

  這位大唐名將,絲毫沒為眼前的亂局而驚慌,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麽。

  說來可笑,蘇定方一行,距離唐軍大營,比突厥狼騎更遠。

  一口氣奔出數十裏,眼看距離大營還有十餘裏,蘇定方率著眾人衝上附近一座土坡觀望形勢,並沒有急著讓大家一口氣衝回去。

  一來在投入作戰之前,要緩一口氣,積蓄馬力。

  二來,做為名將,他不懼敵,但也不會頭腦發熱,以自己這區區數百人,投入到數萬人的大會戰中。

  那樣是失智,連朵水花都不會冒起。

  這是他與普通庸碌將領的最大不同。

  有膽色,更有智慧謀略。

  還有莫大的定力。

  唐軍大營處,殺聲陣陣,號角衝天。

  隆隆的鼓聲,像極了一個聲嘶力竭的巨人,在衝敵人嘶吼著,咆哮著。

  “將軍……”

  蘇定方身邊,一群心腹將領都抱拳請命道:“情勢危矣,請將軍帶我等衝回大營,我們……”

  “荒唐。”

  蘇定方眯起眼睛,頭也不回的道:“現在衝回去,你們知道會是什麽後果嗎?”

  他用馬鞭指了指:“先好好看看形勢。”

  嗯?

  蘇大為順著蘇定方所指的方向看去,不由眼神一凝。

  唐軍大營前,塵土飛揚,殺聲震天。

  看兩軍形勢,居然是唐軍在反複衝鋒,作戰極為勇猛。

  這樣看,似乎唐軍並不懼突厥人的突襲。

  但真相沒那麽簡單。

  “那個旗號是……”蘇大為看了兩眼道:“我軍打出的旗幟是蘇。”

  “是後總管蘇海政。”

  蘇定方平靜的道:“我不在,大總管要坐鎮中軍,彈壓各營,不可輕動,能動的隻有蘇海政這一支軍。”

  眾人都是老於軍陣的,從大軍形勢,旗號還有衝殺情形,自能判斷出,蘇海政率領的唐軍拚死衝殺,激鬥連場,但在他們麵前的突厥人卻像是激流中的頑石,不為所動。

  而且,突厥人正在步步緊逼,一點一點的擠壓唐軍的作戰空間,逼得蘇海政手下的兵馬,一點點往後收縮。

  這種局麵,就像是一個張牙舞爪的青年,看起來勢不可擋,但是麵對的是一個成熟老辣的壯年人。

  雖然青年不斷揮舞拳頭,卻始終打不到敵人要害,反倒被壯漢逼的不斷後退。

  情況有些不妙。

  如果蘇海政的戰線維持不住,一但突破某一個臨界點,大軍便會崩盤,倒卷回唐軍大營。

  這是明顯的陽謀。

  敵人就是要用這種方式,逼得唐軍亂。

  再厲害的兵馬,一但失去建製,失去組織,結果隻能是被屠戳一空。

  “此次突厥人不知是何人領軍,倒有點本事。”

  蘇定方冷哼一聲:“能在正麵作戰還能穩壓蘇海政一頭,除去將領,突厥人此次兵卒之精銳,不下於我軍。而且對方還有伏兵。”

  說著,蘇定方揚起馬鞭向一個方向指了指。

  蘇大為和其餘將領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又是一驚。

  在戰場不起眼的一角,有一支兵馬正在悄然潛伏,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在緩緩逼近戰場。

  那種感覺,就像是看無聲電影,一個鬼鬼祟祟的刺客,埋於陰暗處,等待著致命一擊。

  蘇海政應付眼前的局麵已經頗為吃力了,如果這支背刺的軍馬突然殺出,那結果……

  一想到這裏,蘇大為背後冷汗涔涔。

  之前真是想得太過容易了,以為憑著唐軍的戰力,對付突厥人,便是泰山壓頂,手到擒來。

  卻沒想到兵凶戰危,突厥人,也並不是什麽軟柿子。

  能縱橫東西方,橫壓隋唐還有波斯數十年的草原大帝國,絕不是弱者。

  戰爭,是他們融入骨血的本能。

  千萬不能小看了眼前的敵人。

  蘇大為在心中暗自警惕。

  “將軍,我們現在怎麽辦?”

  眼見唐軍局勢危急,蘇大為不由向蘇定方問。

  他心下其實也是疑惑,唐軍人數還是占優的,為何隻有蘇海政一軍出戰,而數萬大軍伏於營中,根本沒有出戰的意圖。

  還有仆從軍,如果把唐軍胡人仆從算上,唐軍的兵力對突厥人應該占有絕對優勢。

  “不急,再看看。”

  蘇定方淡淡道。

  這話,令蘇大為一時有些懵,都這種情況了,還看。

  等著看老母雞下蛋嗎。

  軍情如火,再拖下去,敵人伏兵出來,隻怕後總管蘇海政要涼了啊。

  “敵人暴起發難,我有幾個疑問。”

  蘇定方緩緩的道:“我軍斥候在哪裏,這些人是怎麽靠近的?以我判斷,這次突厥人至少逼近到離大營三四十裏地,都沒被我方斥候發現,然後才衝容發動衝擊。

  幸虧大總管用兵老道,沒有慌了手腳,普通將領一個反應不及,此時隻怕已經被突厥人馬踏大營,兵敗如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