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瞬息萬變
作者:庚新      更新:2020-06-09 01:08      字數:3556
  蘇大為騎在戰馬上,在軍陣中,向黑壓壓的突厥騎兵看去。

  雙方距離已經近得可以看清彼此的地步。

  從蘇大為的角度,一眼可以看那些突厥人,一個個揮舞著彎刀,帶著殺氣騰騰,向著唐軍狂奔而來。

  身邊的安文生和阿史那道真,都顯得有些緊張。

  在身側的聶蘇則更是下意識夾緊馬腹,恨不得能貼在蘇大為身邊。

  “阿彌,你說這些胡人仆從軍能擋得住嗎?”安文生有些擔憂的道:“都是胡人,明顯西突厥人的騎兵更精銳。”

  “擋不擋得住,要打過才知道。”

  蘇大為話音才落,陣前婁師德已經揚手大喝了幾句,木樓上的旗兵揮舞著旗語。

  從蘇大為這邊的唐軍陣中,立刻響起隆隆戰鼓聲。

  一陣陣高低起伏的牛角聲,也同時響起。

  這是提醒崔器部,敵人已經到了一箭之地。

  對麵的騎兵已經仰天射出了第一波箭雨,接著加速衝了上來。

  速度太快,幾個呼吸雙方就能碰撞上。

  崔器在陣前大喊了一聲,抬起臂盾。

  跟著他的唐軍親兵,還有胡人,也紛紛效仿。

  長箭落在頭頂,發出叮叮鐺鐺的響聲。

  地麵上,瞬時多出一片箭羽組成的叢林。

  臂盾主要是替戰馬擋住眼睛,免得倒黴被箭射到。

  人與馬現在都武裝到牙齒,不懼這種程度的箭雨。

  崔器動了起來,他夾了夾馬腹,抖動著韁繩,喝叱著令戰馬奔跑起來。

  在他身周,先是唐軍,接著是胡人的仆從,大家以崔器為箭頭,戰馬雷動。

  全身負著重甲的人與馬,起動的速度遠不如輕騎,能夠奔襲的距離也略短,所以要精確計算好敵人的位置,做好節奏控製。

  這個距離,剛好可以在敵人突入陣前時,將重甲騎的速度提升至最大。

  那便是重騎展現威力的時候。

  隆隆隆~

  跟著崔器的數千騎全數啟動。

  開始是箭頭,慢慢的,變成了一堵牆。

  重騎排成一個緊密的方陣,向前徐徐推進。

  突厥人這邊發出尖銳的呼喝,有人在吹動牛角。

  但是變陣已經來不及了,簇擁成三角箭頭狀的突厥騎迎著唐軍數千重騎,隻能硬著頭皮衝上去。

  在距離唐軍陣前一裏的位置,雙方碰到一起。

  嘭~

  兩邊相撞,終究是重甲騎更有破壞力。

  突厥人的前鋒騎兵被重甲騎紛紛撞落馬下。

  唐軍也有不少落馬的,重騎一但在戰鬥中落馬,便是凶多吉少。

  但現在戰中顧不得許多。

  崔器一改平日慢吞吞的性子,拚命驅趕著戰馬狂奔。

  手裏的瓜錘左右翻飛,借助重武器的勢能,將前方的敵人一個個打落馬下。

  緊跟著他的唐騎紛紛有樣學樣。

  大家仿佛逆流而行。

  前方的胡人不斷墜馬,崩潰。

  突厥人的刀砍在甲上,也隻能令馬上的人身形晃動一下,在鐵甲上除了留下一道白痕,什麽也做不了。

  從高空向下俯視,可以看出人數眾多的突厥騎在崔器部重甲騎的打擊下,原先陣型的三角箭頭已經崩潰,並且不斷內卷,陣線倒卷回去,整個騎陣一點點開始凹陷。

  遠在後方的唐軍陣中,前鋒的戰馬不安的刨動著馬蹄,連連打著響鼻。

  動物有靈,連他們也感受到了大戰降臨的氛圍,顯得有些焦躁。

  安文生手搭涼棚張望:“崔器部贏了,他們突入突厥陣中了。”

  這一幕,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原本以為,崔器能守住陣線就不錯了,畢竟手下率領的大部都是胡人。

  以今天崔器部所表現的戰力和決心來看,可謂是奇跡。

  “那些胡人居然沒有奔逃,而是冒著巨大的傷亡,向突厥本陣強推,真讓我意外。”

  “胡人也是人,他們可以為了生存,去打順風仗,也可以為了生存,去打逆風陣。”

  蘇大為向他解釋道。

  “什麽意思?”安文生詫異的瞪著他。

  心下有些慚愧,在長安的時候,全都是他在“教訓”蘇大為,把許多知識傳給蘇大為。

  可到了這遠在萬裏之外的金山南,在這片草原前的軍陣中,居然有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說來安家還是世代做為武將,這一對比,老臉都丟光了。

  看來阿彌說得對,紙上得來終覺淺,我那點東西,如果不在戰陣中還好,一但在軍中,便缺乏曆練了。

  心下感歎蘇在灰成長之快的同時,安文生聽到蘇大為繼續說:“很簡單,我告訴他們,如果輸了,突厥人會殺光所有人,搶走他們所有的財物,殺光他們的幼崽。”

  安文生頓時明白。

  人能為了生存逃命,也能在為了悍衛某些東西時,變得無比強大。

  這便是人性的複雜。

  “情形有些不對,敵人變陣了。”

  阿史那道真在一旁,臉色往下一沉。

  論及馬戰,沒有人比草原人更擅長。

  這其中,最巔峰的便是此時的突厥人。

  重甲騎強大,精銳,但重甲也有其自身的弱點。

  隨著突厥人的變陣,中央部份的突厥騎開始向兩邊繞行。

  這令崔器部的前頭突然一空,好像熱刀切入牛油般,再無阻力。

  但這並不是將敵人鑿穿了。

  而是突厥騎有意為之。

  中央的兵力分散到兩翼,以輕騎的速度優勢,好像張開的手臂一樣,從斜後方將崔器部重騎反包圍。

  重騎最強的是正麵的衝擊力量,對於側麵和後麵,如果沒有輕騎的拱衛或步卒的配套戰法,將是極為慘烈的後果。

  對這一切,突厥人太熟悉了。

  從側後方,神箭手可以箭射馬腿,畢竟馬甲也不可能將馬的四肢全都裹上。

  還可以用套馬索飛出來,將馬上的騎士拖下來。

  到那時千軍萬馬踩踏而過,可以將這些裝在“鐵罐頭”裏的重甲騎,踐踏而死。

  “重騎的防線……失敗了。”

  蘇大為眯起眼睛,眼睜睜看著崔器被重重突厥騎包裹在裏麵,前行的速度越來越遲滯,心中微微一沉。

  略一思忖,他向阿史那道真道:“讓婁師德準備,你也準備一下,按計劃行事。”

  “喏。”

  阿史那道真叉手應下,撥轉馬頭,帶著百餘名唐軍越騎,向陣外移動。

  木樓上,唐軍的旗兵再次搖動彩旗,傳遞軍令。

  咚咚咚咚~

  沙塵漫天。

  唐軍中,屬於盧綰的這一部仆從軍前移。

  擋在了中軍陣前。

  突厥人有數千在與王孝傑的輕騎正在以騎射纏鬥。

  又有近萬騎為了困住崔器被困住了手腳。

  還剩五千餘騎,匯聚成一個新的箭頭,向著唐軍衝上來。

  戰鼓聲越發激烈。

  喊殺聲,雷鳴般的馬蹄聲,回蕩在天地間。

  “來了!”

  “準備接敵!”

  盧綰握緊手裏的馬槊。

  他率領的這一軍,放棄了馬戰,而是下馬布陣。

  以長矛和馬槊為前突,構成一個密集的刺蝟陣型。

  可以肯定,如果突厥人膽敢直接衝上來,一定會崩掉幾顆牙。

  到了這一步,唐軍並沒有吃虧,而且因為人數的優勢,局勢還比較樂觀。

  咻咻咻~

  衝近的數千突厥騎仰天射出箭雨。

  “盾!”

  盧綰豎起身前大盾,同時厲聲呼喝。

  身邊的親兵一邊豎盾,一邊大喝著將命令傳遞。

  噗哧!

  密集的箭雨如雨打芭蕉般,叮鐺敲打著盾牌,仿佛在叩門。

  唐軍反應迅速,除了幾個倒黴的家夥,大部分用盾將箭雨擋住。

  距離已經來不及射第二箭,突厥的狼騎衝上來了。

  盧綰雙眼聚精會神的盯著前方不斷迫近的胡騎,心裏默數著距離。

  三十步。

  二十步……

  唰!

  前方匯聚成箭頭的突厥騎,突然一分為二。

  繞開了長矛陣,向著唐軍兩翼包抄而去。

  盧綰心中大驚。

  “變陣!提防兩翼!”

  麵向前方的長矛向左右兩邊開始移動,隊伍不可避免的出現一絲騷動。

  如果這時突厥人集中兵力,必能給予盧綰部相當數量的殺傷。

  但,這數千突厥人並沒有理會盧綰的人,而是從左右兩邊飛快掠過,向著蘇大為的中軍奔襲而去。

  此前,唐軍有五千輕騎交由王孝傑。

  另有五千重甲騎,交由崔器所率領。

  盧綰同樣率五千人,原本做為唐軍中軍的左翼存在,現在頂在陣前。

  剩下還有一萬二千餘人。

  除了數師德率六千,做為唐軍右翼。

  最後六千人,是蘇大為通過唐軍親兵直接率領。

  現在,大約有五千餘騎突厥人,越過了盧綰部,仿佛湧動的潮水般,向著中軍處的蘇大為,及右翼處的婁師德部,蜂擁而來。

  戰鬥至此,刺刀見紅。

  成與敗,便看中軍能否頂住對手的衝擊。

  突厥最後這數千騎,雖然人數不占優,但明顯更加精銳。

  將騎兵流動作戰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遠遠的不斷釋放出箭雨,拋灑向唐軍頭頂。

  觀察唐軍陣型的變化,在躲避箭雨時,各部的實力強弱,也明顯展露出來。

  數息之後,突厥騎選擇一個突入點,所有騎兵匯聚在一起,仿佛一個尖利的箭頭,狠狠的鑿進去。

  攻擊點,正是蘇大為部與數師德手下兩部兵馬的結合點。

  “突厥還是有能人啊。”

  蘇大為發出一聲驚歎。

  能在混亂的戰陣中,準備找到結合點,並且敢於率軍強突,非膽大心細,眼光獨道的將領不能辦到。

  兩軍結合部,號令不一,反應不一,是最容易被突破的地方。

  一但被敵人突破,很容易擴大戰果,令騷亂加劇。

  若成襲卷之勢,唐軍很有可能產生崩盤的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