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廟算
作者:庚新      更新:2020-06-06 01:10      字數:3272
  婁師德和王孝傑聽得連連點頭。

  婁師德甚至覺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學堂中,聽自己的授業恩師在跟自己引經據典。

  聽得他如癡如醉。

  “到木昆部反應過來,決心作戰時,我們前期安排的細作,還有斥候提供了足夠的情報支撐,使得我們可以迅速反應。

  其次,因為第一期為期十日左右的攻略,金山南麵草原,除了木昆部,各中小部基本被我軍掃平。

  既壯大了我們的實力,又解除了後顧之憂,使我們可與木昆部放手一戰。

  但木昆部則不然,他們大軍出來,還得防止有人偷襲部落,所以留了五千人。

  他們沒算到的是,我們居然會兵分兩路,而且是以萬人之兵力,強襲木昆部。

  蘇大為說來簡單。

  實則是教科書式的兵法謀略。

  唐軍分為兩部,一部,由蘇大為率領,以王孝傑為將,統禦一萬胡人仆從,繞開木昆部的進軍路線,急襲木昆部的王帳。

  另一部,則交由婁師德率領,正麵對上木昆部的鷹旗。

  且戰且退,將這股敵人主力吸引住。

  說來是挺簡單,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仍有無數的變量。

  比如,唐軍必須預判木昆部落裏,留了多少戰兵。

  唐軍要多少人才能攻略下來。

  要付出多少代價,多少時間。

  正麵吸引木昆鷹騎的唐軍,要拖延多長時間,如何能在一萬對兩萬五的情況下,保持不崩潰,建製不散?

  若是婁師德做不到這一點,木昆主力隨時可能在殲滅這一萬唐軍後,反撲回部落。

  到那時,便不是唐軍合擊木昆部,而是被人堵在老窩裏,落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但是事實證明,蘇大為的眼力既準且毒。

  所任用之將,婁師德完美的執行了他的戰略意圖。

  所以方才蘇大為才說婁師德居功至偉。

  此戰,婁師德軍功第一。

  當然,具體微操上還有許多細節,包括攻下木昆部落後,如何將消息傳到那些鷹騎的耳中,如何判斷他們回救部落的時間,還有與婁師德手裏剩餘仆從兵配合作戰的時間。

  還得要婁師德保持剩餘的戰兵,仍有力一戰。

  當然,唐軍最後是贏了。

  但過程仍然十分驚險。

  倉促之下,婁師德隻召集了三千餘人,之前剩餘五六千人都被打散了,能召集一半而且急行軍趕赴戰場,已經說明婁師德過人的能力。

  而蘇大為這邊也頗不容易。

  一方麵,要彈壓住木昆部落,部落數萬人,當然不可能全部殺死。

  還有大概兩三萬人。

  唐軍隻有兩百餘人,其餘一萬皆是胡人仆從。

  既要保證木昆部這些人不在唐軍作戰時,從背後爆發叛亂,又要彈壓住手下這支萬人的胡人仆從軍。

  令他們不在木昆鷹騎壓境時,先行崩潰。

  並且在作戰時,以一萬人,抵擋兩萬多木昆部落鷹騎,也要能撐到援軍到達的時候。

  否則一個不小心,先崩潰了,那萬事皆休。

  千頭萬緒,至今回想起來,仍有驚心動魄之感。

  但是名將與庸才的差別便是,名將對各種情況,已經做好心理上,與戰略上的準備。

  哪怕是有突發情況,也有預案,保證就算是敗,也不會是大敗,保護住軍中主力,有再戰之力。

  這便是兵書上所說,凡戰,先求不可敗,而後求勝的真意。

  事實上,針對木昆之戰,蘇大為也早留有多種預案,預想到了各種可能的情況。

  這才是婁師德對他佩服的原因。

  “我說的廟算,其實是大總管教我的。

  “嗯?大總管?婁師德有些敬畏的問:“大總管親自教蘇帥兵法?

  “也不是,哈哈,大總管提到太宗用兵,我管中窺豹,也算略有心得。好了,說回眼前之事。

  蘇大為擺擺手,接著道:“根據胡人提供的消息,從木昆部到西突厥王庭,也有七八日的路程。這是我們可以利用的第二個時間差。

  “嗯?

  “木昆部的消息,想必已經傳到突厥人耳裏了,雖然是七八日的路程,但如果一人雙馬,日夜趕路,大致四五日可到,一來一回,算十日。

  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天時間,那麽,剩下還有七日。

  突厥大軍,最快七日之後,將會到達。

  這話一說,令婁師德與王孝傑不由倒吸了口涼氣。

  雖然戰勝了木昆部,但這實在是建立在蘇大為過人的戰略能力,婁師德等人強有力的戰術執行力,還有阿史那道真手下斥候的情報支撐下。

  就算如此,這一戰也勝得極險。

  如果是西突厥率主力到,那以唐軍手裏這點仆從軍,萬萬不可能是突厥人的對手。

  而且說句玩笑話。

  如果是突厥率領獅騎狼騎過來,隻怕蘇大為手下這點胡人仆從軍,要先崩潰了。

  這跟打木昆部不一樣。

  西突厥王庭,可汗的軍隊,對於草原部落,便有天然的威嚇作用。

  突厥的名號,可是一戰又一戰打出來的。

  那是數十上百年來,無數血火與屍骨上建立起來的草原大帝國,對草原各部的威懾,正如大唐皇帝對各草頭王。

  有著天然大義名份在。

  “蘇帥,這一仗,不好打。

  婁師德緩緩的道。

  蘇大為點點頭:“不錯,好在時間在我們這邊,我們還有七天時間做準備,等等……

  他品味一下,搖搖頭:“沒有七天。

  “嗯?

  “如果……如果在木昆部與我軍交戰前,關於我們的情報,就傳到了突厥人那裏,隻怕這場戰鬥,還會來得更快些,有可能是三天。

  蘇大為這番話,令婁師德與王孝傑心中一震。

  但仔細一想,不是沒這個可能。

  如果不考慮到這種可能,萬一突厥人突然殺到,那等待唐軍的,必然是全軍覆沒的結果。

  一想到這裏,王孝傑與婁師德都是大汗淋漓,汗透衣背。

  蘇大為,也是才想到這個可能,臉色不由凝重下來。

  他的手在地上無意識的劃動著:“如果三天後,突厥人會來,來的會有多少人,這一仗,怎麽打?

  “蘇帥。

  婁師德有些焦急的問:“和突厥人主力作戰,隻怕我們的力量不足,何不去信請求大總管?

  雖然蘇大為之前說是要帶五百人建立一番功業,而不是蟄伏在草原上做老鼠,去零敲碎打的收集些情報。

  但此時已經打下木昆部,功勞也立下了,也該考慮通知大總管程知節了。

  隻有背靠唐軍主力,才有可能與突厥人扳扳手腕。

  否則,就算蘇大為用兵如神,再有能耐,也必然是飲恨的下場。

  唐軍之前每戰必勝,看起來行險,實則每戰都是在預定戰場,以多打少。

  最險的木昆部一戰,先是一萬奇襲木昆部五千。

  接著在對付木昆部主力兩萬五千騎的時候,在背後又有婁師德的騎軍掩殺。

  雖然唐軍當時兵力居於勢勢,但是戰略戰術上的優勢足以拉平差距。

  但是突厥人不同。

  如果突厥人出動,隻怕兵力不會弱於木昆部。

  正麵對決,那是陽謀,哪有施計的空間?

  絕對的實力下,蘇大為臨時抓的這些烏合之眾,絕不是突厥人的對手。

  婁師德正是看到這一點,才憂心仲仲。

  “你說的我也想到了,其實……

  蘇大為微微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齒:“在我們開始攻略第一步,打下那些小部落時,我已經派人聯係大總管他們了。

  呼~

  “真的?如此的話,真是太好了!

  婁師德長長呼了口氣。

  如果大總管知道,一定會派援兵,或者唐軍先鋒已經在翻躍金山的路上了?

  背靠唐軍主力,才有可能頂住突厥人的大軍。

  “所以,我們接下來的動作,以遲滯突厥人的行動為上。

  “蘇帥的意思是?

  “你們覺得,我們打下木昆部的作用是什麽?光是為了我們五百人打下一個立足點?當然不止是如此。

  蘇大為笑道:“草原局勢混亂,我們打下一個前進基地,後續大軍,才能源源不斷的開赴過來。否則大軍翻山躍嶺,立足未穩,這仗還怎麽打。

  婁師德吃驚的張大嘴巴。

  王孝傑更是情不自禁的站起來。

  兩人看向蘇大為,都驚呆了。

  聽蘇大為的意思,已經把唐軍接下來的反應考慮到裏麵了。

  但是……

  但是大總管他們之前的戰略,絕對不是如此冒進。

  甚至聽說大總管和副總管的意思,是要等大唐仆從的回紇部落兩萬軍到,再穩紮穩打,緩緩推進。

  那種戰略,打到年底都不稀奇。

  但是蘇大為這番攪局,可能逼得唐軍不得不加快行動。

  而突厥人也……

  心中這麽一想,再看蘇大為時,心中的驚駭更重。

  蘇帥這是以一己之力,既算了突厥,又算了唐軍?

  他以一人之力,改變了整個戰局的節奏!

  先不說此戰成敗如何,他就不怕,遭致大總管雷霆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