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完美犯罪
作者:庚新      更新:2020-04-22 00:40      字數:3459
  “陛下請稍坐,容臣將此案收尾。

  蘇大為抱拳,請李治落座後,接著道:“在結合蘇我蝦夷與小野四郎兩人供詞,我得到一些有用的情報,這些倭人並不是一批的,而是分為以蘇我氏為代表的半妖一族;以小野四郎為首的倭人,隸屬他們的天皇;還有一支,以巫女雪子為首的神道教。

  聽蘇大為說倭人的情況,長孫無忌與褚遂良不由麵麵相覷。

  哪想到一支小小的倭人,還分這麽多派係。

  就連李治和武媚娘,一時也覺得頗為頭痛。

  “這三支訴求各不相同,有時相互合作,有時又彼此敵視,蘇我蝦夷混入大唐,想謀得機會,掌握更大的權力,甚至反攻回倭國;小野四郎這邊,一為做生意,二為秘密替天皇收集關於我朝的情報。

  至於神道教,則是為了一件神器。

  “神器?李治不由訝然,向身邊的武媚娘看了一眼:“什麽樣的神器?

  “倭國傳說,三神器是由他們的天照大神授予瓊瓊杵尊,並由日本天皇代代繼承的寶物。據一本名為《古事記》的書記載,一位叫做‘須佐之男’的神人,在斬殺詭異‘八岐大蛇’時,從大蛇的體內發現一把寶劍,便是三神器之一的天之叢雲劍。

  其餘兩件神器分別是八尺勾玉,以及八尺鏡。

  等李治點點頭表示了解後,蘇大為接著道:“據小野四郎說,他們三神器中的天之叢雲劍,被大唐給盜了,所以三夥倭人,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尋回天之叢雲劍。

  “盜劍?

  “隋大業十年,倭國派名犬上禦田鍬者為使,入隋參拜。貞觀四年,倭國以犬上禦田鍬為正史,藥師惠日為副使,出使我大唐。貞觀六年,使團回倭國,太宗遣高仁表為使,隨同東渡。

  李治和長孫無忌等人不約而同的點頭。

  “這事我還有印象。

  “據小野四郎所說,這高仁表另懷目地,也不知用了什麽手段,居然用了一把假劍,換走了神宮中的真天之叢雲劍。倭國直到數年後才發現,但已經追之莫及。

  此事,他們也不敢聲張,於是隻能暗中查訪。

  “不對。

  長孫無忌拈須道:“蘇大為,你莫顧左右而言它,你說的案情,與這些又有何關係?

  “方才說到,除了關隴王氏,南陵蕭氏,第三股勢力,便是這倭國,倭國中又分三股,分別是蘇我氏、神道教以及天皇派係;上次萬年宮洪水案,經小野四郎供認,是神道教所為。

  “荒唐!

  長孫無忌沉聲道:“前言不搭後語,他們既是為了追回神器,暗算陛下算是怎麽回事?

  “此事甚為費解,似乎後麵另有隱情,我唯一知道的是,蘇我氏希望通過半妖的秘法,控製朝中貴人,來掌握朝局,順便查天之叢雲劍的下落,他以為有了神劍,便可重新殺回倭國,奪回失去的一切。

  而神道教,既要尋回神劍,背後又有人指使他們做一些秘事,這才有了萬年宮洪水案。

  說到這裏,蘇大為長呼一口氣。

  向李治拱手施禮道:“陛下,安定公主的案子,臣已經破了。

  李治神情有些茫然,下意識轉頭向殿角香爐看去。

  那隻線香,恰好在此時燃燼,最後一縷香霧,徐徐升起。

  整個大殿靜下來。

  所有人都在消化蘇大為所說的。

  剛才說起來雖慢,但其實也不過一支香的時間。

  其信息量之大,到現在,還令人頭暈目眩。

  武媚娘一直凝神細聽,這時終於忍不住道:“阿彌,你是說,是倭人要暗害安定?

  “倭人半妖,製造了上元夜劫童案;倭人中的神道教,製造了萬年宮洪水案;安定公主之事,有倭人半妖勢力參與,其本意似也不是要取安定公主性命,而是想要暗中控製小公主。

  停了一停,蘇大為道:“但當時小公主身邊有臣獻上的辟邪銅鏡守護。

  說著,他向李淳風看了一眼,繼續道:“這才沒有讓對方得逞。

  真實曆史上,小公主卻是受不住那半妖咒術,猝然暴斃,成為李治和武媚娘永久的傷痛。

  但蘇大為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你說的這一切,都是推測,都是一家之言,證據呢?如何證明你說的是真的?長孫無忌目光閃動,語氣裏頗有些咄咄逼人之意。

  蘇大為笑了:“趙國公,我所說的這些,每一件,都至少有兩個以上的證據交叉佐證,比如倭國之事,就有小野四郎和蘇我蝦夷兩人分開審問的口供。

  蘇我蝦夷在太使令處,小野四郎在長安縣衙秘密看押。趙國公總不會以為,我能讓太史令替我‘偽造’一份蘇我氏的口供吧?

  何況蘇我氏的情報,早在安定公主出事之前,已經被太史局審出來了,存在檔案裏。

  這話說出來,長孫無忌一時不知該怎麽說下去了。

  他皺眉向褚遂良看了一眼,後者微微點頭,向蘇大為道:“按你所說,安定公主之案,是那蘇我氏所為,與皇後無關了?

  “右仆射,此案雖因半妖蘇我氏而起,但若宮中無人內應,如何能實現?

  蘇大為不等褚遂良再開口,向李治和武媚娘道:“陛下,這世上有一種案子,叫‘路人殺人’,也稱‘完美犯案’。

  “此為何意?

  “也就是說,在一件案子裏,看似沒有真正的凶手,而是身邊的人,在一個個不經意間,巧合的舉動,促成了此案。

  比如南陵蕭氏雖然與蘇我氏有聯係,但蕭淑妃未必認識蘇我氏,她的禮物裏混入了詛咒之物,很可能是一個偶然。

  至於皇後去看安定公主,本來就很正常。

  就算帶了詛咒之物,也可能隻是她不認識邪物,或者被人利用了。

  聽蘇大為這樣一說,長孫無忌臉上露出一絲古怪之色,心裏也不知是否該鬆一口氣,沒料到最後,這蘇大為,居然替皇後開脫。

  難道這小子,怕得罪我關隴門閥,所以最後留了一絲退路?

  李治看了一眼武媚娘,又看了一眼在她懷裏酣睡的安定公主,轉向蘇大為道:“所以,凶手隻有蘇我氏?等等,這蘇我蝦夷不是在太史令手中嗎?他既在太史局裏,如何犯下此案?

  “陛下說得對,所以,此案還有另一個可能。

  蘇大為正色道:“或許有人利用半妖所製之邪物,送至安定公主身邊。

  “是誰?何人如此大膽!

  李治和武媚娘兩人神情微變。

  “陛下,我之前提過完美犯案,有些時候,所謂的巧合,其實是在某種不可告人的目地下,故意達成的‘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

  “比如蕭淑妃明明知道那邪物,也知道會引發何種可怕後果,但她故做不知,送予皇後;又比如,皇後其實也知邪物作用,但她故做不知,特意帶去看安定小公主……

  說到這裏,蘇大為若有若無的看了長孫無忌一眼:“這世上,本無真正的巧合。

  隻有人設計出來的東西,才會合情合理,而現實裏的‘偶然’,根本無道理可言。

  路人殺人,共同犯罪,蘇大為前世看過《東方快車謀殺案》正是此類案例中的經典。

  此案最大的難題是,不可證偽。

  路人說自己是偶然,是無意。

  是或不是,隻在對方心中,如何證明?

  證據或許找不到,但證明還是可能的。

  那就是看是否合理,是否有邏輯。

  凡是有邏輯的,看似合情合理的,一定是經由人設計過的。

  “蘇大為。

  長孫無忌顫巍巍的站起身,他的臉色漲紅,真的是被蘇大為惹怒了。

  弄了半天,以為蘇大為要留一線退路,結果這廝居然用了一記回馬槍。

  這招實在太毒了。

  長孫無忌袖中,其實藏有一份情報,這是昨天盯著蘇大為的周揚記下的。

  但記錄蘇大為所做所為的情報,在此時蘇大為的一番推理下,變得毫無用處。

  蘇大為的推理,都有堅實的證據鏈。

  至於皇後與此案的關係……

  有了前麵堅實證據做基礎,是不是真相,已經不是最重要了。

  因為這個結果,絕對會影響李治心中的判斷。

  長孫無忌扭頭看向李治。

  他看到,大唐皇帝李治,一手抓住武媚娘的胳膊,臉頰上咬肌微微抽動。

  “陛下,關於皇後與蕭淑妃在此案中扮演何種角色,參與到多少,臣並無證據,是以不敢妄言。

  蘇大為抱拳道:“願陛下查之。

  不敢妄言?

  好個不敢妄言。

  長孫無忌兩眼直直的盯著蘇大為,眼裏像是要冒出火來。

  多少年來,他從來沒在重要的事上吃過虧。

  但這次,遇到蘇大為,在維護關隴利益,維護皇後的事上,他不得不承認,自己棋差一招。

  論權謀政治,他或許是宗師級的。

  但論及破案,做夢也想不到,這案子還有這種解法。

  在一日夜的時間裏,蘇大為能找出這麽多零碎之事,拚湊出一個“真相來。

  不,長孫無忌絕不相信蘇大為嘴裏說的就是真相。

  但是他卻偏偏無法反駁。

  蘇大為手裏掌握的情報和證據,是數年來收集的成果,長孫無忌麵對時,隻感到無力。

  他搖搖頭,幾個呼吸後,鬥誌重新燃起。

  雙眼也恢複到往日的犀利。

  長孫無忌笑了,他雙手抱拳,向著李治,眼睛卻是盯著蘇大為:“精彩,老夫已經很久沒有聽到如此精彩的推理了,但是……

  他臉帶詭異的微笑,慢條斯理的道:“你的賭約並沒有完成,蘇大為,你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