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節 到埠
作者:素羅漢      更新:2020-03-23 02:38      字數:2261
  登州就世後世的山東蓬萊。就在這個月,西洋專家孫元化剛剛在登州城上任,巡撫登萊。

  穿越眾之前看上的山東地盤,自然也是在登州。至於原因嘛,當然還是人。

  截止1630年這個時間段,從遼東跑到山東討生活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十萬,其中大部分是東江鎮潰散後的士兵和軍屬。

  這一股龐大的人力資源自然不能浪費。否則的話,等到後年食人魔被韃子困在大淩河,那時孫元化就會強送孔有德去遼東送死。然後孔有德半路再一造反,到頭來這些人要不就是在拉鋸戰中死掉,要不就投了韃,還要賠上登州滿城土著的性命,雙輸,一點利用率都沒有。

  所以穿越眾一早就打算在登州設點了。

  眼下之所以沒有派人過來,一是朝廷那邊還沒有辦妥用地批文,二是天津那邊還沒有騰出手。所以今天梅撫西在船舷上看到的,就隻是一座標準的明式城池,在城池附近並沒有出現穿越眾地盤標誌性的鍋爐煙柱。

  船隊從天津出海後,在渤海灣裏拉出了一條直線,擦過登州後,又沿著海岸線往東行了300多裏路,就看到了山東半島最東端的地標:成山角。

  繞過成山角後,船隊並沒有順著海岸線去繞路,而是直接在黃海上無參照物航行,走最短的路程駛往上海。

  由於煤氣發動機和聲呐,以及導航設備的原因,船隊得以保持了順風平均7節的速度,並且做到了晝夜不停趕路。

  這個優勢超過了十七世紀所有船隻。

  船隊平均每天能跑300公裏,而上海距離成山角直線是1400公裏,所以在黃海上航行了5天之後,這天傍晚,臉色發昏的梅撫西先是看到了長江口,接著便望見了冒著煙柱的上海港。

  雖說梅撫西常年騎馬對顛簸有適應,但他畢竟是第一次出海,所以還是出現了輕微的暈船症狀。

  不過年輕人的心情還是很興奮的。這幾天來他看到了從未有過的天地景像,包括遙遠的島嶼和城池,四下望不到陸地的茫茫大海,翻滾的巨浪,龐大密集的魚群......

  而這會,他又望見了傳說中的長江和江南土地,真正感受到了江山廣袤,天地無邊,增長了不少見識。

  船隊在黑夜來臨之前,全部停靠在了上海港的泊位上。第二天一早,梅撫西他們就得到了下船修整的機會。

  如今的上海港早已是繁華無比了。在當初曹大帥炮轟徐宅震懾宵小之後,就迎來了一波高速發展。

  和天津那邊不同的是,上海港已經安裝了不少煤氣吊車之類的大型港口設備。每當有外地人到此,總是能驚訝地看到,冒著黑煙的大鐵臂將千萬斤貨物吊上吊下,場麵十分震撼。

  靠岸後,士兵和乘客獲得了下船許可,流民就隻能在甲板上活動了。梅撫西他們這些年輕人下船後,便樂嗬嗬地在港口轉悠起來。先是看了大吊車,然後又去了商業區購物。

  梅少爺家中富裕,又在小一輩人中闖下過字號,所以他走到哪裏都是不缺跟班的。這會的梅少爺,正帶著兩個同齡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轉來轉去,感受著寬廣的水泥路麵,不時竄進道旁有著漂亮玻璃櫥窗的店鋪去購物。

  一圈逛下來後,梅少爺給家人買了不少本地土產,譬如麻將牌和潔柔紙巾。

  去港口托運部,要來筆墨給家人寫了信,然後連同土產一並交錢打包。之後的事就不用他管了,等船隊路過時會帶走包裹的。

  這之後少爺又帶著跟班到館子裏好好搓了一頓,吃了幾道上海本幫菜,譬如糖醋午餐肉,茄汁鰣魚和蟹粉包。味道不錯,小夥子們吃完都說好。

  吃完後散步消食。整潔,漂亮,怪異,完全超出明人想象的的水泥大碼頭,怎麽走也不厭煩。小夥子們一邊散步,一邊細細感受著這處充斥著工業化和幾何線條的奇異之地,無不嘖嘖稱奇。

  下午5點整,當海關大樓上的電鈴聲響起時,梅撫西已經重新回到了甲板上——今早他接到的命令是在17點前歸隊,並且不得走出港口水泥地範圍。

  晚上9點,船隊補給完畢,開始重新拔錨。上海港設施齊全,有吊車和煤氣大燈,所以即便是夜晚,船隻補給完畢後,就可以在一道明亮的光柱指引下出海。

  接下來的路程,船隊一直在海峽中線航行,除了交錯而過的其他船隊外,什麽都看不到,隻有茫茫大海。

  直到4天後的入夜時分,梅撫西被人從吊床上喊起後,才知道台江到了。

  竄出甲板的年輕人,目瞪口呆地看到了漸漸接近的地上銀河。那璀璨宛若彩龍般的燈河,震撼了每一個站在甲板上的外鄉人。

  ....................

  由於通了電線的緣故,台江碼頭的照明可不是上海港能比的。船隊靠港後,棧橋上電燈打開,頓時變得亮如白晝一般。

  梅撫西就這樣背著行李,在值班軍官的口令下,排著隊,仰著頭,一邊不停回頭望著燈河,一邊列隊齊步走,最終被趕進了軍營。

  激動的年輕人們,隔著玻璃窗看著遠處天邊彩色的光芒,滿臉都是憧憬之色——有那眼力好的,信誓旦旦發誓說,方才在船頭望見了露著大腿的女人......小夥子們當天晚上一夜沒睡好。

  好在穿越眾對這種情況見多了。所以第二天在經過了一係列衛生檢疫流程後,年輕人被告知:放假三日。

  還沒來得及歡呼,壞消息來了:先背出行須知,誰背熟了,誰就可以出營。

  於是猴急的人們開始瘋狂背誦起寫在牆上的出行須知來。這下苦了數量超過一半的文盲們,於是他們隻好請人念出來。

  梅少爺馬上功夫好,文筆也不弱:他從小也是專門被西席教過文化課的。少爺此刻站在牆下,沒用多久就背熟了這些缺筆少劃的“須知”。

  到這一刻,少爺才確信了一件事:外麵真有露大腿的女人!

  因為須知中第三條就是“婦女同誌穿短衣短褲乃是本地風俗,嚴禁對此評頭論足,嚴禁調戲婦女,違者坐牢。”

  梅撫西看到這裏,渾身一個激靈,轉身跑到門口大喊道:“......報告班長,我背熟條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