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節 間隙
作者:素羅漢      更新:2020-03-23 02:38      字數:981
  朝會上的最後一道聖旨,是關於孫承宗和馬世龍的。

  這個位麵雖說曹總兵把活給幹了,但是孫馬二人之前率軍守衛京城,以及最終派兵“收複”失地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新科忠勇伯也不會搶這點功勞,所以皇帝照舊給這二位發下了封賞。

  孫承宗這裏首先是加了太傅銜,然後子孫世襲尚寶司丞,再賜下蟒服和錢幣,最後老孫頭依舊兼領了兵部尚書。

  這個兵部尚書和曹總兵的兵部侍郎一樣,是無權插手部務的虛銜,不過依然有用:可以當噴子。

  明代軍製雖說粗糙和低效,但是基本的軍政和軍令還是分開的:五軍都督府掌軍令,兵部負責軍政。

  通常來說,都督府下轄的各地總兵副將,是無權對防區外的兵事指手畫腳的。像毛文龍哪怕做到了左都督,也不可能去指摘山西防務,他隻能管東江鎮這一攤。

  那麽現在曹總兵有了兵部侍郎這個銜頭後,就類似於國防部調研員,雖說是虛的,但是從此就可以對全國的兵事指手畫腳。最重要的,是作為皇帝的法定軍事谘詢人員,兵部侍郎隨時能麵見皇帝並且提供專業建議。

  這個權利是崇禎專門給出來的:這一次己巳之變,令崇禎對大明原有的軍事動員和智囊體係極度失望。那麽現在冒出來一位殺韃專家後,皇帝肯定會利用這點來獲得更多信息。

  在孫承宗領旨謝恩之後,馬世龍也出列領了封賞:加太子少保,蔭補子孫寧夏衛世襲千戶。

  領取封賞的同時,孫馬二人的勤王兵臨時大總管之職也就隨之撤銷了。他們從這一刻起,失去了對二十多萬勤王軍的指揮權。

  這之後兩人的命運是不同的。馬世龍在曆史上沒過幾個月就回了寧夏,過幾年病死。而孫承宗則是繼續留在朝廷主持戰事——明廷之後會發在遼北發動一波戰略反攻。

  最終,由於大淩河之敗,老孫頭終於徹底回家退休了。

  連續四道封賞最高級官員的旨意宣讀後,今天這場特殊大朝會的正事就算是辦完了。至於其他次一等的待辦事項,皇帝會在後續著手解決。

  接下來是娛樂時間:皇帝大宴群臣,並且給臣子們發下賞賜——以崇禎的性格和貧窮狀態,這不過年就請吃飯發紅包,當真是不容易了。

  這一次的4000顆人頭,不光是沉重打擊了後金的硬實力,在某種角度來說,提升了明國朝野上下對抗後金的信心這一點,才是至關重要的。

  自老奴起兵這些年以來,明國軍事力量被一步步打垮。薩爾滸之後,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可以說直到今天,明國軍方就沒有獲得過任何一次大型戰役的勝利。…愛奇文學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