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節 京觀
作者:素羅漢      更新:2020-03-23 02:38      字數:3302
  隨著第一位信使的到來,之後各路信使絡繹不絕,前後腳都跑進了紫禁城。

  這裏麵不但有三大係統派出的人馬,還有孫承宗和某曹姓總兵派出的,手持露布沿途一路報捷的快騎。

  到了這時候,東林黨再跳出來質疑就是腦殘了。因為連文官係統自己派出去的信使,也匯報說親手驗證了韃子人頭。

  所以現在皇極殿廣場上沸反盈天,是個人都在興奮地討論著前所未有的大捷,包括維護禮儀的禦史在內,破天荒都在拉著信使打問,肅穆的故宮大廣場,罕見的,在早朝期間第一次變成了菜市場。

  人們有這種反應是正常的。

  在之前的圍城戰役中,可以說京城裏所有人都有了被韃子衝進來屠城的思想準備。不知有多少人半夜被嚇醒,又有多少人做好了殺掉自己妻女,然後上吊尋死的準備這裏麵尤其以今天站在廣場上的官員居多。

  所以今天得知了好消息後,就像溺水人被消防員搭救,絕地反殺的巨大心理落差,使得長期以來處於壓抑晦暗心態的明人官員們頓時放開了拘束,再也顧不得章法了。

  大廣場上像開鍋一樣,皇極殿前的小圈子同樣也很熱鬧。

  此刻的崇禎皇帝,正微笑著端坐於龍椅上,在對腳下一個信使發問。

  解開了心中一些疑惑後,皇帝一臉滿足地點點頭:“看賞”。

  然後信使磕頭領銀子走人,然後下一個信使又被帶上前,然後皇帝又開始微笑著從另外一些角度問起同樣的問題來。

  與此同時,比皇帝低了一層的丹墀上,溫老戲骨坐在一個馬紮上,一手捋著胡須,正滿臉慈祥地看著皇帝耍寶。

  老戲骨方才在聽到信報後,第一時間就搖搖欲倒。不過這次是真的:昨晚到現在老溫看似八風不動,其實承受了巨大壓力,這一下釋放出來後,有點遭不住了。

  好在老溫身旁都是聰明人,第一時間反應過來誰是勝利者後,幾隻手伸出來就將老溫給扶住了。

  台上皇帝見此情形,急忙順水推舟,給老戲骨升了位置,並賞了他一個馬紮,坐在了離皇帝最近的地方。

  殿前的熱鬧場麵一直持續到皇帝問完了最後一個信使為止。

  這個時候,由首輔周延儒領銜的文官集團,才組織好了秩序,率領上千名文官正式開始三跪九叩,為皇上賀,為大明賀,慶頌這場從未有過的驚天大勝。

  今天已經失態多次的崇禎皇帝,則是心潮澎湃,躊躇滿誌地接受了群臣道賀,並且再一次不顧儀態地大笑起來。

  到了這個時候,群臣才意識到,原來一向冷硬陰沉的皇帝,也還是個年輕人啊!

  ..........................................

  當天的早朝,上至君王,下至群臣,都發生了諸多不合規之處,算是創造了一項有明以來的新記錄。不過這點小事在驚天大勝麵前,也就順理成章了。

  早朝結束後,沒到中午,京城裏得知真相的明人就開始放起了鞭炮。一時間滿城處處煙火,連皇城內的太監宮女也放起了煙花,一片喜慶的過節氣氛。

  從早上那一刻開始就沒合過嘴的年輕皇帝,這一次又破例了。他破天荒地下令給宮人們在這個不是節日的日子裏,集體放了一次賞。

  同樣的節目也在京城的各家各戶裏上演著。

  除了那些工薪階層之外,其餘不說王公貴族了,但凡是家中有奴仆的,都或多或少發了喜錢,堪稱普天同慶。

  伴隨著節目的,則是幾個上了京城熱搜榜的名詞在傳播“曹川”“漳潮副總兵”“綠襖營”“天津義從”“廂車拉人頭”“阿敏”“碩托”。

  而在接下來的兩天裏,京師人民又陷入了一種幸福而忐忑的等待中。

  每當有一騎背上插著加急旗號的哨探從東邊進城,猶如水波一樣的信息就開始往四周擴散:綠襖營到薊鎮了,綠襖營到三河了,綠襖營到通州了,到城外了......

  三屯營距離京城300華裏,快馬最多兩天就能到。

  當時京城出來的哨探是在半路和曹總兵相遇的,這之後由於曹總兵帶著廂車,所以速度慢了些。

  直到開完早朝的第二天,4月6日的傍晚,穿越眾率領的大隊騎兵才過了通州,在京城東邊的廣渠門外號了房子駐紮下來。

  雖說這之前已經有一些部隊來到了城外,包括提前進城的孫承宗等將領,但這些人都沒有掀起什麽波瀾。

  然而當曹總兵的綠襖軍到站後,京城裏頓時狂躁了起來,很多人紛紛從廣渠門出城,都想看看傳說中的神兵長什麽樣。

  這之後看到圍觀人群越來越多,穿越眾見勢不妙,於是趕緊把裝著人頭的廂車擺出來供吃瓜群眾參觀,部隊則是保持了警戒,除了前來碰頭的薛海元之外,嚴禁閑雜人等接近。

  這一下人更多了。要不是一隊騎馬的官員驅散了土著,大概廣渠門今天就要堵了。

  這隊官員是曹總兵理論上司,兵部派出來傳旨的,其中還夾雜了幾位禮部官員。

  負責傳旨的是兵部武選司郎中。

  擺好香案下跪接旨,下一刻,抑揚頓挫的古文字就從郎中嘴裏念了出來。

  張冬東這兩年出入明國官場,已經把古文技能點到了專精水平,所以他沒費什麽事就聽懂了旨意。

  聖旨的內容很簡單:崇禎先是狠誇了曹總兵幾句,道了辛苦,然後又給綠襖營賜下了酒水,肉食。

  聖旨上最後說,要士兵們好好休息,明日一早,京城裏就要舉辦獻俘大典!

  磕頭領了這道旨意後,瞬間從皇帝代言人切換成普通官員的兵部郎中滿臉堆笑,一邊和曹將軍拉著關係,一邊指揮手下將馬車上的酒水肉食卸下來勞軍。

  到了這一步,兵部官員的任務就結束了,接下來是禮部官員上場。

  禮部官員更加熱情:他們頭上的大佬這次就是拜曹總兵所賜,馬上要入閣了,所以來的都是溫體仁指派的下屬,避免出現幺蛾子。

  禮部這邊有兩件事。一是和曹總兵溝通明天大典的流程,二是培訓。

  培訓什麽呢?麵聖禮儀。

  和新科進士一樣,曹總兵同樣是初次進京麵聖,所以禮部貼心派人來連夜培訓,務必使曹總兵和其餘要麵聖的幾位都知道規矩禮數。

  就這樣,曹總兵來到京城的第一夜匆匆過去了。

  ................................

  當4月7日朝陽升起的那一刻,廣渠門緩緩打開,穿越眾這次率兵北上的最後一個大任務:進京獻俘,拉開了序幕。

  事實上今天這次活動,已經不是“獻俘”而是“獻人頭”。

  一隊穿著明軍服飾的騎兵,押著令人震撼的車隊首先進入了城中。原本的廂車拆掉了側板,變成了板車,4000顆人頭就整齊擺放在車板上。

  隨著騎士和一長串板車的行進,早已擠滿了主街兩旁的京城土著,迫不及待地發出了歡呼聲。

  穿著長袍的明人們一邊呼喊,一邊咬牙切齒地盯著板車上那些麵貌清晰,醜陋無比的人頭,流露出了仇恨和恐懼交織的眼神。

  就在不久之前,這些人頭還在城外肆虐,將京圜地帶變成了一片白地。幾個月下來,京城裏的土著幾乎家家帶孝,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草民,無不損失慘重。

  如今看到這些強盜授首,土著無不滿心痛快。車隊前行了沒多久,人群中就出現了女人慘烈的哭喊聲。要不是有眾多衙役和兵丁的阻攔,這會的街麵上,人頭早就被土著全部搶回家泄憤去了。

  長長的車隊從東邊的廣渠門進入,一路往西,走過了一半外城,然後來到了京城的中軸線,外城和內城的交界點:正陽門。

  這個位置,大概就在後世的英雄紀念碑附近。

  此刻的道路兩旁,包括臨街的商鋪窗戶以及屋頂,都擠滿了男女老少各色明人。而且從內城開始,明人的服色氣色都有了一個明顯的提升,不愧是聚集了明國最多富人的的一座城市。

  從這裏開始,車隊往北轉了個直角走向了皇城方向。

  在正陽門之後,是用石欄杆圍成的一個方形廣場。明朝時這裏是鬧市街道,俗稱“棋盤街”。

  穿過棋盤街後,車隊終於到了終點站。

  此處有下馬碑,文官下轎武官下馬。而對麵一座巍峨的城門,就是明清兩朝的國門象征大明門。

  大明門是北京皇城的正南門,清朝叫大清門,民國時期叫中華門,到了後世,此地被改建成了紀念堂。

  門內就是皇家禦道,除過皇帝、皇後、皇太後的龍車鳳輦外,其他人隻能步行通過。

  看到車隊過來,早已等候在這裏的大批兵士紛紛上前,取下了板車上的人頭。

  這些士兵身手敏捷配合熟練,他們在大明門主門的兩側,用韃虜的人頭開始堆集起金字塔型的,漢人用來誇耀武功時的必備道具京觀。

  而就在這個時候,遠在東邊的廣渠門處,又爆發出了一陣驚天喝彩:漳潮副總兵曹川率領的大部隊,開始正式入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