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節 水利
作者:素羅漢      更新:2020-03-23 02:38      字數:3314
  如果單從辨識度來說,那麽梁樂天和米碩這兩個穿越者,大概是移民最熟悉的人了。

  因為從明國來的大部分人都是文盲+農民,這些人在一開始往往會被踢到農業或者基建行業去幹活,所以他們經常能在田間地頭看到二位。

  於是當電三輪從遠處駛過來時,正在忙碌的工地上頓時就傳起了消息:“藍頭騾子來啦!”

  很快,得到消息的工頭就從簡易工棚裏跑了出來。

  工頭姓張,四十來歲,是少見的懂數學的明國工匠,所以他來到大員後很快就當上了工頭......平時順便再補習初中幾何。

  這個職位已經算是建築總公司的中層幹部了,所以他肯定認識梁樂天和米碩。見到兩位老大從藍頭鐵騾子上下來,張工頭急忙上前招呼:“梁大人,米大人,您二位來啦!裏邊請,裏邊請。”

  梁樂天哼了一聲後,一邊對著前方眺望,一邊問道:“老總在嗎?”

  蔥翠蒼綠的茫茫丘陵底部,幾塊鏡子一般的大小湖泊點綴在天地間。大批的建築工人正在湖泊之間的窪地上忙碌,突突作響的煤氣鏟車擔當了改造自然的主力,每一鏟下去就會有一輛人力車上被裝滿了土。

  看著呈現在自己麵前的繁忙景象,梁樂天不由得感慨連連:“水庫這玩意真是費事啊!”

  ......

  台南平原水量豐富,永久性和季節性的大小水窪湖泊很多,尤其在靠近山脈的丘陵區,濕地,沼澤和湖泊遍地都是。

  這裏就凸顯出了水利的重要性:想要將平原變成糧倉,就一定要做好水利工程。

  後世的嘉義一帶有7幾座大小水庫。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日本工程師八田與一在1920年設計建造的烏頭山水庫係列工程。

  烏頭山水庫坐落在大員北方的嘉義地區,位於中央山脈餘脈,是當時亞洲最大的灌溉工程,曆時7年才徹底建成。

  這個工程的核心建築是“嘉義大壩”。整個堤堰在建成後長1273米,高56米,蓄水量達到了一億五千萬噸。

  八田與一在施工時,不但調動了大批工人,還使用了蒸汽鏟土機,壓力噴水機,砂石運輸車等等一係列在當時算得上先進的工程機械。

  水庫建成後,當即就將下遊15萬公頃(220萬畝)的田地變成了旱澇保收......而這座水庫,同樣也是穿越眾念念不忘的台南終極工程。

  事實上自從當初大辦公室成立那一刻起,深知民以食為天的掌權者就拿著穀歌地圖的台南複印件扔給了建築部門:“去勘探這些水庫的情況。”

  結果很快就反饋了回來:除了幾個小型水庫外,其餘類似烏頭山水庫這樣的大型工程,沒有5年的工業發展建不起來。

  這個結論是科學的:中大型水庫需要挖掘巨量的土石方,還需要巨量的混凝土,鋼筋,工程機械,建築工人。以當時窯區工業園那點可憐的生產能力,根本不能滿足要求。

  於是這事就暫時擱置了下來,畢竟當時大夥才來到這兒不久,窯區連水泥窯都沒建呢,別說大水庫,小水庫都力有未逮。

  然而過了一年多後,當時間來到1628年的7月份,狂暴的山洪和大雨頓時就讓21世紀來的人們領略了一番17世紀的狂野。

  然後就是痛定思痛,大辦公室在雨季過後,迅速,立刻,馬上有點神經質的命令建築總公司開始修建水庫。

  還是那句話,水庫不是那麽好修的。

  一不小心就接了一票大活的建築總公司,在愁眉苦臉地評估完現有工程技術能力後,隻能戰戰兢兢地告訴台上諸位大佬:眼下隻能先拓寬各處渠道溪河,然後再擇機修一兩個小水庫練手。

  於是“1628台南綜合水利工程”就這麽匆匆上馬了。

  勞累梁樂天他們今天跑了幾十公裏來視察的,就是這個水利工程的核心項目:鏡麵水庫。

  鏡麵水庫在後世是一座小型水庫,水源主要來自曾文溪與菜寮溪溪水。在7座水庫中,鏡麵是最小的一座。

  17世紀的鏡麵水庫原址,是由丘陵區的一係列濕地,樹林,和大小湖泊組成的。建築公司經過勘探後,發現這裏的施工條件勉強能達到要求,於是決定將這些湖泊清掏深挖,然後連接到一起,最後再築一道壩體完事。

  梁樂天現在看到的,就是在幾個小湖中間正在進行深挖施工的建築隊伍。

  將近2000人的大部隊組成了十餘個小組,每個小組都圍繞著一輛工程機械在工作。

  這些小組有跟在伐木機身後砍伐樹林的,也有跟在挖掘機身後放空湖水築臨時堤壩的,最多的則是推著小車,在鏟車周圍等著運走土方的。

  大批的人和機械散布在山水之間,像一群群黑色的螞蟻——使用就地砍伐的新鮮木材做原料的煤氣工程車,冒出了濃濃的黑煙。

  ......

  站在堤岸上看了一會工地後,梁樂天和米碩轉身向指揮部走去。

  指揮部是用原木搭起來的幾間木屋,門口掛著一塊露著白茬,散發著清香的樟木牌子,上麵用歪七扭八的墨字寫著“鏡麵水庫工程指揮部”幾個字。

  看了眼門口一個小泥爐上咕嘟嘟滾著肉塊的砂鍋,梁樂天和米碩對視一眼後,哈哈大笑一聲,闖進了指揮部。

  屋裏的條件很簡陋:這鬼地方沒有電,也沒有後世工地必備的柴油發電機。桌椅板凳都是就地取材的香樟木新做的,工藝粗糙,不停散發著樟料氣味,上麵還覆蓋著樹皮。

  這種一次性的家俱在建築工地很流行:沒有經過烘幹的木料時間一長就會變形。不過到時候正好工程也完工了,連帶著指揮部一起,統統扔進煤氣爐裏當燃料。

  進門後梁樂天第一時間就看到了那個躺在椅子上迷糊的人,於是他大喝一聲:“呔!還敢吃砂鍋燉肉,安監局的來了!”

  根植在骨子裏的恐懼令椅中人迅速翻身坐起。

  馬明,前包工頭,現任建築總公司副總,鏡麵水庫工程負責人。

  當一臉胡子拉茬的馬明醒過神後,當即對正在哈哈大笑的梁樂天笑罵道:“原來是你小子!”。

  “是我啊,馬隊長。”梁樂天開了句玩笑後,坐下來直接問起了正事:“工程進度怎麽樣了?”

  “切,早呢,你來時沒見嗎,坑都沒挖完呢。”馬明說完,伸個懶腰,又半躺在了椅子上:“我說次輔大人,你們想轉就去轉吧,我得再睡會,昨晚有兩個蠢貨追鹿追進濕地了,折騰我半宿。”

  “別啊,再聊會,你睡了那砂鍋裏的肉不就歸我和米碩啦?”梁樂天一邊威脅,一邊掏出大重九遞了過去。

  “唉,就知道你們來沒好事!”馬明點著煙後也就不睡了。

  “既然現在還挖坑,那什麽時候才能合攏壩體?”一旁坐著的米碩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怎麽著也要半年時間吧。”馬明吐了一口煙,把自己的臉藏了起來,貌似很神秘的樣子:“咱們這是半人工半機械,效率慢得要死。”

  “這樣的話,明年雨季怎麽辦?”米碩聞言有點擔心。

  “雨季沒問題,現在是12月,明年7月前肯定能完工。”

  “不過......”馬明說到這裏拉長了音:“我勸你們別把希望寄托在這兒。”

  “這個水庫的麵積並不大,根本起不了多少防洪的作用,充其量也就是提前放水,然後攔截幾道洪峰而已。”

  馬明說到這裏直起身,伸出手臂往北麵劃了一個大圈:“咱們來的那個年代,光嘉義附近就是7座大小水庫,這還不算高雄附近的,你指望眼下這個,那是指屁吹燈嘍。”

  “這個我們有思想準備。”梁樂天麵色不善地點點頭:“看來還是要大力加強灌溉係統。”

  “對嘍,靠誰都不如靠自己。”馬明笑嗬嗬地又躺回了椅子上。

  “那麽大水庫呢?什麽時候能開工?”米碩不死心,又問了一句。

  “不知道。”馬明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咱們的技術條件和當年的日本人其實是一樣的,蒸汽挖機和煤氣挖機區別不大。”

  “但是日本人調集資源的能力可比咱們現在強多了,咱們現在的底子太薄。”馬明說到這裏,掰起了手指頭:“巨量的混凝土,鋼筋,巨石,設備......千米長的大壩在後世不算什麽,現在上馬可就是大躍進了。你們自己大概算一算土方量就知道,原材料都沒辦法提供。”

  “那就隻能建這些小水庫了?”

  “對!”馬明沒有絲毫猶豫:“在三年內先建一係列的小水庫,等施工隊伍鍛煉出來了,那時候再看機械和原材料的供應情況,夠了就建,不夠還得等。”

  “唉,那也隻能這樣了。”梁樂天和米碩對望一眼後,都從對方眼裏看出了無奈。

  “既然這樣,那今天也就沒啥事了,我們吃完飯就走。”梁樂天看看時間剛好也到中午了,於是指揮著在一旁賠笑的包工頭去拿門外的砂鍋進來,順便再拿點啤酒。

  “完蛋,我就感覺今天不是個好日子。”馬明這會悲憤滿腔:“鬣羚肉啊,我燉了一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