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
作者:素羅漢      更新:2020-03-23 02:38      字數:3315
  理論上說,供體母牛和受體母牛最好是在同一天發情,這樣能提高胚胎成活幾率。所以當今天一早皇帝帶來液氮罐後,早已有所準備的王古德就將水牛中處於發情期的母牛都挑選了出來。

  下一步是解凍。

  王古德帶著霍雄到實驗室,兩人先是換好隔離服,然後他們從液氮中取出裝有胚胎的細管,再把細管浸入到35℃的溫水當中。

  20分鍾後,被解凍的胚胎還會用0.3摩爾的蔗糖溶液稀釋幾遍......這樣做是為了除去細胞中的甘油。

  最後一步就是鑒定胚胎活力。兩人用顯微鏡將胚胎檢測完畢後,前期的準備工作就完成了。

  拜後世先進的染色體鑒別技術所賜,這些被挑選出來的胚胎,將來出現母牛的概率會超過95%。所以說,科學技術才是一切神奇背後的真正原因,王古德他們其實是站在無數巨人的肩膀上享受了成果。

  這邊準備好胚胎後,那邊農場的職工們也已經把母水牛推進了專用格擋裏。

  格擋是一條很狹窄的木質過道,母牛進去後不能轉身,隻能老老實實把牛屁股亮出來接受手術。

  之前的胚胎手術,是需要在母牛腹部開刀口移植的。隨著這些年技術的不斷革新,整個過程現在不用刀了......改成了用槍。

  諸事備齊後,隻見王古德同誌先是來到母牛身後,然後他一聲輕喝,沉腰墜馬,對準了母牛的屁股,就把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捅了進去。

  捅完後,王古德雙眼望天,臉上是品味的表情。隨著捅進去的部位輕輕蠕動,伴隨著母牛“牟牟”的叫聲,場景十分刺激。周邊圍著的農場職工哪裏見過如此香豔的場麵,一個個幹咽著唾沫,全部看傻眼了。

  說時遲,那時快,王古德蠕動了幾下後,伴隨著“槍來”的一聲低喝,在一旁幫閑的霍雄趕緊遞上了衛生紙......錯,是移植槍。

  王古德剛才插進牛屁股的,是自己的手臂。

  這麽做是因為他要先檢查母牛的黃體位於哪一側卵巢:黃體發育不良的母牛是不能做移植手術的。

  這之後他還要用手把住母牛的子宮頸,接下來他得用另一隻手接過移植槍,然後將槍頭捅入母牛子宮,注射胚胎。

  整個手術過程必須要做到快速準確,避免對組織造成損傷——一不小心就捅破牛逼了。

  一下午時間裏,兩人攏共為40多頭母牛做了胚胎移植手術。

  這些母牛一部分是處於發情期的,另外一些則是通過注射激素調整了發情期。總之,以農場現有的條件,王古德他們已經做到了最好。接下來就要等待命運的宣判了——如果有一半以上的母牛成功懷孕的話,那麽今天就算是大功告成。

  胚胎移植是一項需要長期進行的工作。想要將一個牛種群發揚光大,時間是要用十年來做單位的。

  後世國內經過了50多年的引進和改良,西門塔爾種牛的數量也不過隻有2萬頭,其餘幾百萬全是雜交牛,可見原生種群的數量是多麽難以提高了。

  穿越眾這裏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冷凍胚胎的體積很小,所以曹川可以時不時帶一個液氮罐過來。

  隻要這邊隨時保持著足夠數量的待孕母牛群,那麽胚胎移植這種神奇的撒豆成兵之術,就可以一直延續下去,直到將種群數量提高到千頭以上......到了那個時候,就可以考慮在北方和南方設立分基地了。

  現在是地廣人稀的17世紀,穿越眾完全可以在大明朝圈地養牛,不怕地皮不夠。

  ......

  霍雄當完幫閑後,當天就住在了農場。第二天他本來要去糧食公司鬧騰一番的,誰知道馬場那邊又打來了電話,讓他過去一趟。於是懷著滿心不情願,霍雄騎著摩托又去了馬場。

  說到馬政,這裏麵的矛盾就比較多了,要從很早以前說起。

  首先,馬場並不是霍雄他們這些畜牧業人士組建起來的。一力推動馬場建設的,其實是軍方人士......確切地說,是陸軍。

  這裏麵又牽扯到了戰略問題。

  在陸軍人士看來,未來三五年,最多七八年後,帝國軍隊在大明的北方,勢必要經曆連場大戰,外帶小規模治安戰。

  顯而易見的一點是:明國北方沒有四通八達的水係,隻有在穿越眾眼裏稱得上“滑稽”的官道。在這種情況下,騎兵部隊就非常有用了,尤其是在無窮無盡的小規模戰鬥中。

  所以陸軍在很早之前就張羅著要組建騎兵部隊——軍馬種群不是一年兩年能繁育起來的,這一點是人都知道。

  然而陸軍的企圖遭到了所有人反對。其他人還罷了,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你每進口一匹馬,我這邊就會少點設備。而對陸軍背後插刀最狠的,其實是海軍。

  海軍的專業人士很快就將陸軍的名堂揭露了出來:對於拿著後膛卡賓槍和土著戰鬥的騎兵來說,戰爭模式早就不是熱血衝鋒馬刀掩殺了。

  帝國陸軍即便將來有了騎兵,作戰模式也是很輕鬆的——上馬小跑...接近目標...下馬射擊...從背後悠閑地追上潰敵用馬刀砍殺。

  對,用後膛槍打土著就是這個程序。敵人在400米的距離上就會被雨點般的子彈打到崩潰,根本用不著什麽軍馬衝鋒這一套。

  所謂的精銳騎兵在高科技裝備下,已經升級成了“騎馬步兵”,導致部隊對於昂貴的好馬需求降低了。

  在這種模式下,陸軍吵吵嚷嚷,花費巨大資源養出來的軍馬其實沒什麽用——無論是挽馬,劣馬,甚至是驢子,騾子,隻要能載人小跑,就可以達到戰術目的,軍馬的優勢在這裏被大大消減了。

  所以說,組建精銳騎兵部隊就是一個巨大的坑......陸軍的真實目的就是為了裝逼,用其他部門節衣縮食出來的進口配額去北方裝逼。

  ......被海軍如此這般鑒定了一番後,恍然大悟的各部門穿越眾頓時掀起了一波批判陸軍騙子團夥的浪潮。

  而遭遇17世紀插刀教的陸軍一夥人見勢不妙,也隻能暫時偃旗息鼓,將混蛋們都記在了小賬本上,待來日再報複。

  原本這事就算過去了。結果好死不死的,在曹皇帝登基之前的預備會議中,有個腦殘卻提出了“白馬開道”這樣一個概念。

  這下壞事了。曹皇帝聞言當場就表態這個可以有......而在場的陸軍司令韓小波反應神速,當即給皇帝追加了一個“二十四匹白色阿拉伯馬銀甲騎士開道”的先進登基理念。

  雖說韓小波最終沒有得逞......夏中堂親自出手,硬生生頂著皇帝的不快將馬匹數降到了4匹。

  但是經過這一出後,原本已經關上的大門卻硬生生被撬開了一道縫——陸軍的騎兵大計鹹魚翻身,居然又能搞下去啦!

  ......

  一波三折之後,陸軍自家搭建的軍馬場就這麽忽忽悠悠地建起來了,位置就離著牛場不遠。

  由於得不到行政係統的支持,所以這個馬場自成立以來運轉就很艱難。除了四匹純種阿拉伯馬之外,其餘就是一些矮小的滇馬和挽馬,規模很小。

  畜牧這一塊雖說平時不幹涉馬場運作,但是“技術指導”的責任還是有的,所以霍雄沒事還是要去轉悠一圈。

  軍馬場的負責人叫黃旭,是個一身肌肉的黑壯漢子。此君穿越前在西部農場當過牛仔,還在國民警衛隊服過役,是陸軍的複合型人才,他也是陸軍建立軍馬場的底氣所在。

  見到霍雄,原本正在刷馬的黃旭將刷子扔給了一旁的馬場職工,然後他大步走了過來。

  大力拍了拍霍雄的肩膀後,黃旭掏出了兩根賓治雪茄,一人一根。

  “謔,不錯啊。”霍雄點著雪茄深深吸了一口:“要不說你們這種在美帝待過的,享受都不一樣哇。”

  “國產煙我是抽不慣,痰多。”黃旭抽了口雪茄後,倒也沒有繞彎子,直接進入了正題:“聽說你們昨天胚胎移植了?”

  霍雄點點頭:“嗯,種了40多頭,也不知道效果怎麽樣。”

  “那接下來也該在馬身上試試了吧?”黃旭說到這裏,目光炯炯地盯著霍雄。

  “這個你別跟我說。”霍雄這時翹起了二郎腿,身子斜靠在摩托座位上,微笑著對黃旭講道:“所有的耗材和人工,都是需要上會的,我可做不了主。”

  黃旭心想我要是能搞定內閣會議還找你幹什麽?然而他這會是有求於人,說話自然要客氣點,於是他隻能嗬嗬一笑:“你是畜牧公司一把手,回頭在會議上幫著吆喝兩句唄?”

  “老黃,不瞞你說,這事你別指望畜牧總公司。”霍雄這邊也是打開天窗說亮話:“我連牛種都要看曹總...皇上的臉色,就著人家方便,馬種就更不可能了。你要擴大種群,就得過內閣那一關。”

  “牛和馬都是具有同樣戰略價值的!”黃旭憤憤不平:“當道那幫人遲早會發現,他們犯了個錯誤!”

  霍雄聽到這裏笑了起來:“嗬嗬,老黃,不是我說,眼下看來,馬的戰略價值還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