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節 聖光照耀
作者:素羅漢      更新:2020-03-23 02:38      字數:2193
  名義上最重要的兩座城堡歸屬商議完後,接下來才是重頭戲:奴隸貿易談判。

  考慮到這是西班牙人自多年前來到東亞以後,第一次有了白銀之外的“自產拳頭商品”,所以政策方麵還是要略微扶持一下的:蔡飛明在年度的奴隸貿易協議上,給予了西班牙人5%的收購價優惠。

  簽署協議後,胡安男爵禁不住暗中長出了一口氣:隻有上帝才知道,連鍋碗瓢盆都要從大明進口的菲律賓在東亞的局麵有多麽艱難。

  不出所料,當協議在商人們中間公開後,打聽到消息的荷蘭人立即跑去外交部表示了強烈抗議和嚴重關切——大家賣得都是馬來貨,憑什麽新教徒要吃虧5%?這是裸的種族歧視,不行,哪怕優惠時間隻有一年也不行。

  最終在外交部隻得到一個愛莫能助的眼神的荷蘭人,隻能化悲憤為力量了:這之後的一年裏,荷蘭人不但增加了聯合馬來海盜襲擊西班牙殖民地的次數,還在多條戰線上對大餅臉們展開了持續的壓製......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當西班牙人和穿越眾的貿易協議簽訂後,已經變成“負翁”的西班牙商人們,便急匆匆開著兩艘滿載著工業品和明國雜貨的商船出發了。

  後世的工業國是如何與殖民地做生意的,穿越國同樣如此。來的都是客全憑獨家貨:無論可憐的商人們運來了多少銀幣和奴隸,穿越眾總能用更加昂貴的工業品平掉差價,然後讓來賓們“滿債而歸”。

  於是當兩艘船在六月下旬返回馬尼拉的時候,所有的西班牙商人都背上了數量不等的借貸。昂貴的漂白粉,生絲,稀少的煤油燈,還有形形色色的各種工業化日用品,將他們帶來的銀幣搜刮一空。

  為了最大限度的收購這些緊俏物資,商人們不得不聯合起來將胡安男爵和台北城堡的士兵,大炮都抵押在了大員,以換取一定額度的出口信貸。

  當然了,這點債務是短暫的:船隻很快回到馬尼拉後,船上的所有物品都被銷售一空,隨船回來的商人們統統大賺一票。

  而當胡安總督看完貿易協定的文件和特使先生的私人信件後,也終於下定了決心,開始全麵調整起馬尼拉的內外政策。

  首先,市政廳提高了城外米沙鄢人村莊的稅率,凡是交不夠稅或者抗稅的人,將會被稅務官抓走賣掉,婦女兒童一樣不能幸免。

  其次,幾塊適宜種稻米的土地上,原住民統統在大批士兵的槍口下“遷移”到了某個神秘地點:土地被承包給了善於耕作的明國人,他們必須在今後的日子裏提供大量的稻米用來完成大員方麵規定的配額。

  接下來才是重頭戲:由所有打算在奴隸貿易上分一杯羹的貴族,商人和教會共同出資組建的艦隊,在半個月後襲擊了名都洛島上的一個土著大部落。

  這個部落位於名都洛島中部,是一個由摩洛人組成的強盛部落。菲律賓的摩洛人是一個包括許多散碎民族在內的伊四蘭教大雜燴,“摩洛”為西班牙語音譯,意為信伊四蘭教的摩爾人。

  從這個名字中就能看出來,大餅臉們對摩洛人有多麽不待見了:西班牙人可是花了幾個世紀的時間,才把北非的摩爾人從家園趕走的,這中間仇深似海。

  而所謂的摩洛人也沒有愧對這個名字:本質上還是屬於馬來人分支的土著對白皮們極端仇視,這裏的部落民不但多次充當馬來海盜的前哨和集結地,還一同出發打劫和攻擊過西班牙人的船隻和據點。

  一直以來都麵臨著低地強盜(荷蘭人)巨大戰略壓力的馬尼拉政權,事實上對這些多如牛毛的海盜和敵對部落沒有任何辦法——市政稅收用來養活官吏和加強馬尼拉城防就已經捉襟見肘,更不用說在千島之國四處派兵討伐了。

  然而這次不一樣。

  當17世紀最有錢的部門:教會出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冒險家,貴族,商人們很快就在主教的黏合下行動了起來。每天都在抱怨著馬尼拉貪婪的稅務係統已經將大家都榨幹的闊佬們,很快就掏出了大把的銀幣。

  這裏麵不但有教堂聖庫的資金,還有稅務官本人的家私,另外,總督和市長據信也入了股,隻不過是由親信代投的。

  最重要的資金問題解決後,剩下的就好辦了。

  以“蘿絲小姐”號武裝商船為旗艦的艦隊隨即組建了起來。作為主力的蘿絲小姐號有5噸的排水量,被臨時加裝了多門長管火炮後,這艘船將在未來負責對付一切海麵上的敵人。

  另外兩艘小一點的武裝商船主要負責裝運補給和“運貨”。而艦隊中最主要的,其實是10條中型艇和20條小劃艇——目標部落隻有供獨木舟停靠的小碼頭,武裝商船其實用處不大,隻能在外海靠小艇轉運人員和物資。

  馬尼拉城裏的酒館在一夜之間被清掃一空,大批的水手,醉鬼,流浪漢,惡棍,人渣在領到幾個銀幣後,統統被編入了小艇登陸部隊。

  而由紅人迭戈·桑多瓦少尉指揮的100名正規士兵,也在隨後登上了蘿絲小姐號的甲板......馬尼拉的市政廳這次終於把稅收用在了該用的地方。

  一切準備就緒後,在主教大人親自做完戰前彌撒並高喊“為主傳播榮光者將沐浴聖光”這個神聖口號後,士氣+3,負麵狀態檢定+2的捕奴艦隊就出發了。

  名都洛島就在馬尼拉南方,200公裏的海路耽擱不了多少時間,而摩洛人的部落,就在後世的旅遊小鎮薩布拉延附近。

  上萬人的土著大部落,如果不考慮質量的話,至少能湊出2000名戰士來。

  於是,特意繞到河口下遊的西班牙人,渡過了第一天危險的登陸期後,第二天便開始溯河而上......然後就迎麵遇上了土著的大部隊。

  這個時候在陸地上交戰,已經失去了唯一灘頭阻擊機會的防守方下場不問可知:將近10名土著戰士在100正規士兵+300人渣+小炮打擊下很快就潰敗了。

  鬼子進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