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節 滯銷
作者:素羅漢      更新:2020-03-23 02:38      字數:3489
  閻馬金三位官媒婆子今天可算是逮到黃老爺。想想跟單半年的辛苦,再算算這一單成功後的諸多績效,三婦禁不住同時......狠狠剜了對手一眼。

  說話黃老爺就進了花廳。因為有女客,所以今天老爺身後多了個婆子。三婦見到黃老爺進來,急忙起身行禮,她們的注意力此刻都集中在了一身素淡袍服的黃老爺身上。

  在三婦漫長的職業生涯中,似黃老爺這等模板,還真是不多,這也是三婦追單黃老爺的最大動力之一:案例特殊,拿下後有特殊成就。

  黃平的底細在這之前,早就被媒婆界打探個一清二楚:中舉前就是個落魄秀才,城外和尚廟住著,靠給人寫書信謀生路。後來一夜中舉,改換門楣。

  妙就妙在這裏:黃老爺生發也來得太猛烈了些。

  平常舉人,官冊上也就是免稅400畝田土,中舉後各種明暗進項是有,但是花銷同樣不小。像黃平這種絲,身後沒有大族撐腰,又要在杭州這種高消費城市過日子,一開始也就是個中產階層而已,香車豪宅這種,沒有一代人積累做不到。

  然而黃老爺做到了。普通明人對於一夜暴富的舉人早已經習以為常,要不怎麽說大明夢呢?但是媒婆不一樣,打探客戶家中內情是職業要求,她們很清楚這中間的區別有多大。

  既沒有公婆需要奉養,家中還有豪宅,香車,工作又好.....這種鑽石王老五在後世一樣要被人搶破頭。黃老爺不知道的是,他現在早就被婆子們調到了最高一檔,條件僅次於那些大宅門家的衙內。

  ......

  黃老爺進花廳坐定後,隨手點將閻婆子先來做推廣,另外兩位且去偏廳候著不遲。

  這閻婆子30歲上下,身穿一件淺紅杭絹女襖,一條綠綢裙子,滿臉白粉,唇厚腮肥,一看就是靠嘴混飯吃的。上前見過禮後,閻婆子滿臉堆笑,張口就是一串套話轟將出來,把個黃老爺差點捧成了澤巨再生,撕蔥附體。

  黃誌誠苦笑著擺擺手,示意閻婆子趕緊辦正事,沒看我一秒鍾幾十兩上下嗎?

  閻人精見老爺示意後,這才暫時住嘴,探手從袖囊中掏出一本小巧的“繡冊”,開始翻介起來。

  “繡冊”,是每個正式官媒必備的資料本,上麵列有一些客戶公開的資料,另外還有私人注釋:這個是密押,隻有本人能看懂;張家小姐有狐臭,李家老爺不舉......這都是不能公開的內部資料。

  閻婆子一邊翻自己的繡冊,一邊開始給黃老爺做推廣;黃老爺一邊飲茶,一邊傾聽。

  像黃平這種家中沒有長輩出來做主的情況實在太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句話不是鬧著玩的,沒有經過父母同意,就是私婚,沒有媒妁程序,就是苟合,這個更加嚴厲,所以通常媒人都比較拽——不信可以參考巨著《金瓶梅》。

  當然了,黃老爺這種情況,媒婆肯定是喜歡的,這位看樣子當場就能做主,一副金三角作風......到需要長輩出場的時候,估計會有一兩個又聾又瞎的老頭出來撐門麵的。

  就這樣閻婆子不停推介各家小姐,黃老爺坐在上首似聽非聽,不知不覺半個小時過去,黃誌誠是越聽越煩躁。

  他知道自己的條件不錯,所以媒婆一開始肯定會揀一些條件差不多的女孩子介紹給自己,然而這就意味著裹腳——不裹腳的那是特例,肯定不會出現在第一波推介中。

  更令人鬱悶的是,在這個過程裏,他是不能流露出“我要找個大腳老婆”這種主觀願望的......一旦被媒婆傳出去,那麽黃老爺頃刻間就會變成士林笑柄。

  一切必須很自然的發生:媒婆介紹到某個大腳妹子,媒婆拚命掩飾,媒婆拚命誇讚妹子家其他方麵的優勢,黃老爺被蒙騙,黃老爺被媒婆高超的語言技巧轉移了關於大腳的注意力......

  這就叫社會學——當整個社會都病態到以裹小腳為尊貴標準的時候,某些人必須行事很小心才能不被人當成異類看待。

  閻婆子最終還是失敗了。

  黃老爺在聽完閻婆子的推薦人選後,禮貌地說一句:“閻媒人辛苦了,待我斟酌一二。”之後放點賞就打發走人。

  接下來是馬婆子,某人在眉飛色舞中開始接受新一輪轟炸。

  黃誌誠這時有點後悔:自己之前算是失職了。如果早兩個月開始操辦婚事,那麽現在就不需要這麽急迫:一旦自己按計劃進入熊文燦的幕府,到時候婚期不配合怎麽辦?事後再去福州的話,耽誤事怎麽辦?

  總之,因為某些上不得台麵的原因,造成了眼下這種尷尬局麵,還有可能拖累到正事。

  “唉,之前還是太得意忘形,要想辦法彌補回來才行。”黃老爺這時已經魂遊天外了。

  不知不覺間,麵前口沫橫飛的媒人已經換成了金婆子,黃誌誠也已經煎熬了足足一個半小時:“明天讓管家來聽!”看著金婆子手中的小冊就快翻到底,黃誌誠不無輕鬆地想到。

  就在這時,轉機出現,黃誌誠的耳朵裏,今天第一次聽到了“包腳”這個關鍵詞。

  不動聲色地輕咳一聲,一旁早有小廝捧來唾桶,黃老爺吐口水,擦嘴,然後順勢起身去後麵消解......坐了一個多小時,又喝茶什麽的,總要允許老爺方便方便吧。

  方便完後,黃平再一次回到花廳,用濕手巾把子擦擦臉,黃老爺這一刻貌似精神矍鑠了很多:“嗯,方才那戶人家,你從頭說來。”

  金婆子不疑有他,就將剛才被打斷的那戶人家的故事,從新道來。

  這戶人家姓鍾,在杭州城裏名望不顯,不過確是縉紳無疑。鍾老爺祖上是正德年間瓊州名臣鍾芳的邊係旁支,鍾家世代詩書傳家,這期間也是幾起幾落,好在家規嚴謹,少有子孫不肖之事,每隔一些年頭,總有人出仕,故而家運不墜。

  鍾老爺本人做過一任南京國子監司業,一任知府,前幾年魏忠賢得勢,鍾老爺一看朝局勢頭不對,果斷致仕,現如今賦閑在家。

  鍾家有二子一女。長子以舉人出仕,現任廣東南海縣縣丞,次子無功名。

  而媒婆打算推銷給黃老爺的這位,便是鍾家的嫡長女:閨名鍾秀秀。

  鍾秀秀之所以被金婆子放到冊子的最後,是有原因的:鍾家這位大小姐,小時候被拐賣過。

  當年鍾家小姐被拐子騙走的時候,隻有5歲,後來被賣到溫州偏僻的平陽縣一戶許姓鄉紳家裏。所幸這許鄉紳買人,是因為家中七子,獨缺女兒,當初看鍾秀秀聰明乖巧,便從拐子手裏買來當義女撫養。

  所謂鄉紳,其實就是鄉下人,這鄉下沒那麽多講究,鍾秀秀從小便沒有裹腳。事情一直到鍾秀秀十六歲那年,才出現轉機:拐子因為另一件案子被抓進衙門。

  幾把夾棍拉下去,拐子在公堂上屎尿橫流,當即開始吐口,然後越吐越多,鍾秀秀這一樁也夾雜在其中。接下來就順理成章,鍾老爺當時致仕不久,聞訊一張片子遞到仁和縣衙,連帶著使喚銀子一並賞下,衙役們當即賣力做事,沒幾天就把二拐子捉拿歸案——拐子之間轉手小孩很平常。

  鍾家大小姐終於被找到。

  當鍾老爺10餘年後再見到自家女兒時,鍾秀秀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英姿颯爽......從小有7個哥哥領著玩,不颯爽也說不過去。看到已經改名許寶兒,容貌酷似自己的鍾秀秀,鍾老爺當即嚎啕大哭一場。

  這之後就是兩家談判了:許鄉紳夫婦是拿鍾秀秀當小棉襖養大的,從小吃穿不缺,丫鬟婆子這些都有配備,對女兒並無半分虧待。現如今養成大姑娘了,眼看著就要談婚論嫁,咳...人家親爹出場啦。

  鍾老爺這邊首先是慶幸:女孩兒被拐走,賣到青樓伎館再平常不過,鍾秀秀能在許家安穩長大,這已經是僥天之幸了。

  其次是難辦:又不是天天挨打的童養媳,理直氣壯領走就完事,人家是當小姐養大的!

  原本是打算賠銀子給許家的,然而許鄉紳不要......鄉下人是土了點,但這事是銀子能解決的嗎?我再給你幾個,你走人好不好,你走了我還要出大筆嫁妝嫁女呢!

  ......鍾老爺書香門第出身,自然不是那種無理取鬧的人,最後兩家經過談判,終於達成協議:從今以後,兩家結為通家之好,鍾秀秀改回原名,認許鄉紳夫妻為義父母。

  如此這般,這般如此之後,當鍾家小姐回到杭州,已經17歲了。

  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要嫁人。然而“英姿颯爽”“健步如飛”這種實實在在的好詞,放在惡心透頂,穿越眾發誓一定要幹挺的明朝變態士大夫圈裏,頓時變成了人們竊笑的對象......

  2年,當鍾秀秀回到杭州2年後,已然是19歲“高齡”,依舊沒有嫁出去。

  鍾老爺一臉皺紋,女兒滯銷,幫幫我們......

  ......

  鍾家小姐的故事到這裏就就講完了,金婆子口幹舌燥,黃老爺暗暗滿意——他確信自己剛才聽到金婆子這樣一句話:“鄉下地方管束鬆些子,鍾家小姐包腳時日短,故而比別家小姐腳略略大些。”

  通常來說,誰家小姐若是有點狐臭之類的隱疾,媒婆可以完全裝作不知,你們日後再說。

  然而不裹腳這種大事,媒婆是萬萬不敢欺瞞的,一來是瞞不住,二來就算男方被瞞過,像黃老爺這等人物,事後豈能饒你?

  所以即便是再艱難,再難開口,金婆子今天也要隱晦的把話說到頭裏:鍾家小姐的腳,比別家女兒稍稍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