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
作者:素羅漢      更新:2020-03-23 02:38      字數:2342
  林氏兄弟對於運貨去台灣這種差事,並不是很抵觸——無論是去台北的弗朗機人那裏,還是去大員的荷蘭人那裏。

  閩商自古就有行船去台灣的貿易行為:和土著交易鹿皮硫磺。

  林家所在的福寧州,緯度要高於台北,所以隻要冬季北風刮起,就可以發船。這中間雖說橫渡海峽風險大,但主要是風向問題,就怕半途風向改變,其餘的風險因素反倒很小。

  林保全年輕時不止一次去過台北和土人貿易,大員也去過一次,現如今坐鎮台北的是弗郎機人,林家的船雖說再沒去過台北,但是閩商對弗朗機人的境況還是很清楚的。

  弗朗機人在台北,可以說窮得隻剩下錢了。

  由於在當地腳跟未穩,並且和土著關係不好,弗朗機人並沒有多少貨物能用來貿易:拉一船貨物出門,然後帶一些銀子和對方的特產回航,這才是海貿最劃算的交易方式。

  弗朗機人在台北的城堡裏隻有銀子,沒有貨——菲律賓自己每天都在等著明船運貨過去。所以這兩年閩商很少去台北,哪怕弗朗機人免稅,黃絲也按白絲的價錢算,大夥一樣不願去。

  至於盤踞在大員的荷蘭人,林保安雖說信息不暢,但是如果自家運一船貨過去,荷蘭人必定是歡迎的,這一點他很清楚。

  ......

  林保全聽完方才熊道之言後,略略點頭:5分銀子一斤生鐵,這個買賣做得——閩地最好的生鐵也不過1分多銀子一斤。

  又是他再一次開始沉吟,主要是在估算這其中風險:過海是一道,洋麵不靖是一道,鐵料總價不足又是一道。

  前兩者能規避——從福建最北端的福寧州乘北風出航,斜斜往東南方越過海峽,然後沿台灣海岸線南下,順利的話可以避過福建南端洋麵上的亂局,直達大員。

  而後者就有些棘手:鐵料,不論生熟鐵都屬於粗貨,林家的興安平號是600料(按每料載重72KG)福船,滿打滿算能裝8萬餘斤生鐵,這一船貨,總貨值不過4000餘兩銀子,即便是5分銀1斤鐵的高利,依舊不劃算出海一趟——興安平號往日出海運銷雜貨,貨值最低也在一萬兩白銀,大部分時候都超過萬五千兩。

  考慮清楚後,林保全這時沉聲說道:“總價不足,要夾一批貴重貨才夠。”

  一直在旁邊默不出聲的劉合劉管事,這時卻突然開口說道,“侯潮門劉家庫房,我家老爺尚有百擔生絲存於彼處,林老兄若要配貨,生絲最是合適不過。”

  ......

  林保全驚訝地看了劉合一眼,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咧著滿口黃牙,嘿嘿直笑的奸臣麵孔:“我家老爺吩咐過,熊老爺的買賣就是劉家的買賣,林老兄該不會連我家老爺都信不過吧?”

  “哈哈哈......”屋內的幾個人就像約好一樣,同時開始仰天尬笑,隻是林家兄弟的笑聲此刻有些發幹。

  林保全知道,這叫做騎虎難下......劉合既然把話說到這份上,那是斷不容自家再推脫,推脫的話,兄弟二人今天就算是把劉家給得罪了。

  “既如此,這買賣做得!”林保全此刻也知道再拖無益,他將笑聲猛地收住後,一錘定音。

  “好好好,如此就算幫了兄弟大忙,賢昆仲為人仗義,這份情熊某記下了!”說到這裏,熊道話聲一停,舉起手連拍三下:“出來吧......”

  兩個明眸皓齒,穿金戴翠的俏麗丫鬟從裏屋走了出來。當前一個手裏端著一麵青白釉大瓷盤,瓷盤被輕輕放在桌麵上後,後麵的丫鬟嬌笑著捧出一個晶瑩剔透的水晶碗,下一刻,素手輕搖,碗裏的珍珠便如雨簾一般,輕輕滑入盤內。

  看著這幾十顆毫無瑕疵,一般兒大小,在瓷盤不住裏遊動的走盤珠,饒是林氏兄弟見多識廣,此刻也被這場麵鎮住了。

  “這是......?”林保全畢竟老成,從珠光寶氣中清醒過來後,不解地問到。

  “定金。”熊道淡淡說出兩個字來。

  “熊老爺好手筆!”林保全這一刻念頭通達,對躉售這一船鐵料再無顧慮——這種預付大筆定金的手段,隻有西洋人才做得出來,他現在把熊道完全看成了紅毛的忠實買辦。

  當然,熊老爺的定金也不是那麽好拿的,林保全心裏清楚,莫說吞了定金,哪怕是這一船鐵料沉海,林家都得再補發一船到大員。

  除非是林家船今後再不來江南,否則還就得這麽幹——劉耀祖的買賣能做到京城,背後不知有多少後台,不是林家這種小土霸能晃點的。

  另外,熊老爺明顯也不是善茬。林保全今天來到塘莊,見到那些海船和水手,接觸到這位舉止莫名有股怪異味道的紅毛買辦,現在那種隱隱的預感愈發清晰:這位毫不介意給初次見麵的朋友交出大筆財物的熊老爺,自家就有能力找回場子,劉家看似熱心幫朋友,實則是在攀附!

  ......

  不明白個中內情不要緊,林氏現在隻需要明白熊道很屌就足夠,接下來雙方很快就談妥具體事項:林氏兄弟回到福建後,會於年後發一船鐵料和生絲去大員,熊道給出的定金,折算成銀價到時在大員一並結算,多退少補。

  談妥後,丫鬟奉上筆墨,林保全和熊道當場立契為證,一樁買賣就算是完成啦!

  談完生意後時間剛好是正午,熊老爺於是下令擺家宴待客,這期間早已把眼珠子都扔到珍珠盤裏的劉合劉管家,終於開始和林家兄弟二次談判——珍珠,林家人是帶不走的。

  這一碗渾圓的走盤珠品相上佳,最難得是個頭一般大小,若是由名匠好好打製一番,那就是能戴在宮裏貴人胸前的寶貨!

  劉耀祖是有能力運作這種政治投資的。這之前穿越勢力陸陸續續拿出來的珍珠,大部分都落到了劉耀祖手中,然後這種私底下被劉耀祖稱作“海珠”的好東西,大多都被他送去了兩京的關係那裏,有力支持了幾位中級官員在官場的事業發展。

  最終這些珠串會出現在某閣老家,某侍郎家,抑或是出現在後宮某位嬪妃的胸前,暈光流轉,粉彩宜人。

  ......至於閩北來的土鱉兄弟,這種好玩意,層次相當低的他們拿珠串回去能幹什麽,送給縣太爺?這不是糟蹋寶貝嗎?

  好在土鱉兄弟也是懂這個道理的,一邊吃午宴,一邊就和劉管事談妥了生絲換珍珠的買賣,這期間熊老爺笑嗬嗬不住勸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