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 縣令和師爺
作者:素羅漢      更新:2020-03-23 02:37      字數:2261
  渾水摸魚的野心家永遠都是存在的。

  這種事當然不能忍。眼下正是周通這夥外路人最脆弱的時候,一旦鎮不住場子,接下來就是一個群雄並起的混亂局麵,需要繼續混戰多少場次且不說,治安大壞是官府絕不答應的。

  所以在確認消息後,周龍頭第一時間開始召喚神龍。原本就繃緊神經,強力關注著事態發展的那美克星人,迅速在第一時間響應了召喚。這次的規模就小很多,城裏城外幾處破廟而已。城外不消說,城裏那處破廟,那美克星人為了快速和安靜,動用了無聲手槍和閃光彈這種大殺器,全部過程隻用了一刻鍾,包括屍首被抬上船的時間。

  這之後的時間裏,丐幫上下一片寧靜,原本的暗流暫時被凝固了。

  又過去一晚。

  杭州城裏的衙署,風格是很獨特的。一府兩縣的正堂衙門居然紮堆在一起,也不知勾山旁的這塊寶地是否真能旺官運。

  府衙居北,錢塘仁和兩縣東西對望,三處衙門成品字形落座,雞犬之聲相聞,以至於兩縣公人談及彼此時,用的都是“東邊兒的,西邊兒的”這種我大清式代稱。

  清晨,仁和縣署後宅,縣令吳敬中正和餘師爺在書房裏品茶。

  吳縣尊是萬曆四十二年進士,現如今已到了知命之年。吳縣尊五官挺括,方麵大耳,平日裏官威不小,不過這會是在自家書房,倒也沒什麽架子。

  餘師爺隨東家宦海沉浮多年,已是心腹家人。見東家放下茶碗後,便開口說道:“東翁,昨日劉耀祖家的管事邀我小坐,提了提丐幫之事。”

  “劉家與那夥賊人有何幹係?”

  “東翁有所不知,劉家早年間在徽杭道上有生意,那夥人原本也是在徽杭道上出沒,嗬嗬,大約是老朋友了。”

  “哼,蛇鼠一窩。”

  “東翁,左右不過是花子打架,些許小事,抬抬手也就過去了。”

  “哼,光天化日之下毆死十數條人命,目無王法,這事,南京刑部見吧。”

  “是,是,我昨日也是這般說的。劉家也知道這幫小老鄉行事太過,東翁此番必定不會輕饒,想花血本保人。”

  “保?如何保?”

  “家傳之物保。”

  下一刻,桌麵上多出一塊帶著金鏈,閃著細膩金屬光澤的小金盤來。

  見東家一時不知如何下手,餘師爺微笑著伸出手,在金盤頂端輕按一下。

  “吧嗒”一聲輕響,金屬殼彈了起來,金殼下麵還有一層透明的水晶蓋子,蓋子下麵,是長短三根銀針,正滴答滴答的在響。

  吳老爺這下看明白了,表盤周圍那一圈精巧的子醜寅卯漢字提醒了他,這是個銅晷!

  “此物是劉家花大價錢從泰西人那裏定做的,前後耗時三年,原本內裏刻的是洋碼子......”

  “謔,如此說來,劉家能人不少啊?”

  “積年的豪商了。”餘師爺看東翁上了心,便現學現賣,在一旁把昨日從劉合那裏聽到的故事娓娓講來。

  等餘師爺講完,吳縣尊已然是心懷大暢,開始愛不釋手的把玩起劉家的家傳之物了。

  過了一會,吳縣尊貌似才想起什麽:“你方才說那夥人是什麽來路?”

  “哦,東翁容稟:這夥人祖上是沿海漁民,嘉靖年間鬧倭亂,也是為朝廷出過力的。後來倭寇勢大,這些人便遷入浙西野居,現如今幾代人下來,動了歸鄉的心思,想來東翁治下討口飯吃。也是初來乍到不懂規矩,行事便操切了些,嗬嗬,嗬嗬。”

  “西邊兒怎麽說?”

  “劉家都使人安頓過了,府尊那裏也有人去關說,上下都妥當。”

  “哦,既如此,這事你去辦吧。唉,抗倭英雄嘛,也不能都趕盡殺絕了不是?”

  “東翁盡管放心,朱正剛歿,此事再無關節,易辦的很。”

  “說起來這朱正病歿的還真是巧啊?”

  “是啊是啊,可巧就不中用了......”

  ......

  對門有對門的好處,不論是公事還是私事,兩個衙門溝通起來就很方便。

  當日午後,錢塘縣刑房羅書辦便帶著衙役找上門來,言道要“辦案”,要追索“凶徒”。

  五顯寺中門大開,周通和一眾新貴們列隊相迎,將來人迎入正殿後,周通命人抱來一口金絲楠木箱子,裏麵是從黃七宅子裏搜出來的足色大錠紋銀,算是月例,羅書辦搭眼一掃後,麵上終是有了絲笑模樣。

  下一刻,周通又從懷裏摸出兩張紙來,言道山裏人初來,人頭不熟,這兩張房契,算是自家給衙門裏諸位的“拜門禮”。還望羅書辦不辭辛苦,回去後看著調劑分派一番,日後再有好處,總歸是要想著羅老爺的。

  羅書辦看到兩張故黃幫主家的房契後,這才眉花眼笑起來,沒過多久,羅書辦就查完了案子,和周通有說有笑的走了出來。然後當著外間眾人的麵,誇獎某人“明事理,知進退”,是個能做事的......

  等羅書辦一行人到門口,一旁有那胡透頂把早已準備好的五位白發蒼蒼,犯下了殺害故黃團頭一幹人等的“悍徒”奉上,隻見眾衙役呼喝之間鐵索飛舞,下一刻,查驗完現場,捕拿到凶犯的羅書辦一行人,便回衙複命去也。

  同樣的程序,當天晚些時候在仁和縣來人後,又走了一遍。仁和縣這次是刑名師爺親自帶隊,聽到凶徒已被帶走後,倒也沒說什麽,隻是臨走時當著眾人的麵叮囑了周通一聲:“日後用心做事。”

  說到踢皮球的最高境界,錢塘仁和這兩個縣衙在大明朝完全可以排三甲。

  由於曆史原因,這兩縣在杭州的轄區是縱橫交錯,處處飛地,著名的“錢塘不管,仁和不收”這條諺語,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好事要有我一份,麻煩請去隔壁。

  對於統管杭州城內無數花子的丐幫團頭來說,餘師爺臨走時的那句話,才算是給了周通完整的官方認證,對上了虎符。

  至於三日後,周通在五顯寺正式升坐,會見各路道上好漢這種事,也不必細說。總之,穿越勢力在付出了兩塊仿古懷表,一把淡水珍珠,幾瓶氯黴素注射液,以及一些彈藥的代價後,成功開辟出了一條地下渠道,用來為日後的開拓大業搞人力資源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