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節 大會(二)
作者:素羅漢      更新:2021-05-23 21:50      字數:3407
  <b></b>寒夜朔風吹拂,積雪踏上去隻是簌簌作響。冷月稀鬆,南國大地白茫茫落得一片幹淨。

  清晨,雪夜的寂靜被早起的人聲衝散。工人推開屋門,很不習慣地吸一口冰涼空氣,然後搓搓臉,緊一緊身上厚重暖和的黃色棉大衣,冒著寒氣就去上工。

  踩著細碎的雪花出了宿舍區,工人遇到了同時出門的工友。大家一邊談論著昨夜的降雪,一邊匯入了上工族的潮流中。

  除了撐門麵的中心大道和另外兩條主幹道之外,新區目前所有的次級道路都是紅磚或者煤渣鋪成的。於是每天早上踩著紅磚道匯集的上班族,也演變成了獨具特色的十七世紀工業流,和後世的自行車大軍一樣。

  然而今天有所不同。

  當工人們從各處支流匯集到中心大街準備搭車時,發現所有路口布滿了穿著製服的“公差”。

  能在新區有居留權的土著工人,都屬於長期給曹大帥扛活的“老人”,他們很清楚公差的類別。

  穿著藍色大衣,帶著棉帽的是“警察”。這是大帥的私家衙役,屬於“皂、快”兩班合一的公人。平日裏和土著打交道不少,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類公差。

  其次還有穿著灰色製服,手持各種冷熱兵器的“壯班”新區叫保安的則個。這檔子公差平素裏專責緝拿盜匪巡街查夜,個個都是身高馬大的漢子。

  灰衣差人也屬於工友熟稔的那一類人,因為大家經常能看到彼輩當街捕拿各路江湖好漢的直播現場。

  最後,在街口執勤的眾多公差中,還有工友最熟悉的“裏甲、保正”新區叫街道辦主任和其一幹手下。

  由於生活上的一切幾乎都要過街道辦的手,所以在很多土著工友眼裏,街道辦主任大約就是僅次於曹大帥的奢遮人物了。

  然而今天主任老爺一改往日隨和形狀。隻見他臉色冷硬,口含鐵哨,胳膊上帶著紅袖章。甫一看到工友從街口拐出來,當即用力吹響口中鐵哨,同時揮動手中小旗。

  工人和農民的最大區別就是,工人階級組織紀律性強,懂得團隊協作。

  十七世紀的工友同樣具有這一基因。見到口哨和小旗,他們不由自主地開始列隊,就像平時在工地列隊轉場一樣。

  很快,排成了隊列的工友們就沿著指揮棒的方向行進了。

  與此同時,街道辦的舉著鐵喇叭大聲通告即日起中心大街以南地段施行戒嚴,部分公交路線停運,所有居民要去指定地點出行。

  戒嚴和交通管製這一類事情,其實古人並不陌生。所謂的“關閉九門,闔城大捕”,就相當於後世的戒嚴。

  這種事雖說在新區發生的次數並不多,但是為了提高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區政府也是有舉辦過幾次演習的。有著紀律性和服從性的工友聽到喇叭後,便老老實實排隊步行,走向指定街口乘車。

  然而有紀律並不代表能管住自家的嘴。這一路上隊列中話聲不停,大夥紛紛猜測,到底有什麽大事發生,莫非和近日百年難遇的大雪有關?

  臆測在士兵出現後達到了頂峰。

  隨著整齊的腳步聲,大隊的軍丁由遠而近跑了過來。這些兵就駐紮在新區,離得近的工人,平日就是在營兵的起床號中醒來的,所以大家同樣不陌生。

  人們清楚,這一營兵就是曹氏的家丁。清一色精壯後生,穿著皮靴和綠色毛呢大衣,身背步槍,肩膀上的職銜,有一個其他兵種所沒有的藍金色徽章。

  接下來,帶著濃濃北方口音的大個子“百戶”一聲令下,兵丁們整齊停步,然後開始放列,沿著行政區主街進行布防。

  “要出禍事!”

  搞不清楚狀況的土著,被一幕幕布置弄得有點恐慌。很多人嘴上不說但是臉色都變了,有那平日裏喜歡去茶館講古論今的,這會已經在心中求神拜佛了“這般如臨大敵,怕不是和朝廷起了齟齬?哎呦呦,菩薩保佑,好不容易過了兩天鬆快日子,可不敢興兵啊?!”

  如果橫向比較的話,穿越勢力麾下的工人階級,其所享受到的生活待遇,事實上是要超過當年的工人老大哥的。十七世紀的工業化缺乏競爭,工廠所產生的利潤足夠支付環保和高待遇的工人開銷。

  這樣一來,工人們暗自祈禱天下太平也就無可厚非,畢竟是個人就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

  可工友們不知道的是,今天所發生的一切,都和他們所擔心的無關。

  ————————————————————————————

  就在行政區被封鎖的同一時間,位於區域最南端的穿越者小區,也有穿越人士吃完早餐陸陸續續出門了。大家出門後,沿著特意規劃出來的封閉通道,以最不引人注目的方式進入到了議會大廳。

  一直以來,除了在台南的短暫開拓時期,穿越人士的確切數量都是最高機密。之後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高層,便有意無意將穿越者在各地區分散開來,再也沒有組織過大型聚會。

  直到這次。

  這就是為什麽部分區域要戒嚴的原因。

  與此同時,一些載著穿越者的馬車,也從外圍零散地向行政區進發了。這些人大多都是在周邊地區工作的穿越者,事先被安排在了新區各處的獨立房間和賓館。他們的座駕到了第二道崗後,就紛紛下車改為步行。

  就這樣,上午8點半左右,前來參加本次大會的穿越人士在議會大廳齊聚,數量是210人。

  當然,穿越者的總數是超過210的。隻不過一些人目前在外地工作,來不及趕回來參會。

  上午9點整,大會正式開始。

  今天這場全體會議,距離1628年底在台南召開的“皇帝登基暨穿越者建國大會”,已經過去了整整4年時間。

  4年時間,滄海桑田。經曆了高速工業化和高速社會變革的某勢力,有必要暫停一下為未來規劃一番了。

  今天是大會的第二天。昨天這個時候,由夏先澤本人給全體參會人士做了“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很全麵,概況介紹了這幾年間穿越勢力的整體發展情況,以及社會各方麵的發展數據。總結了過去,提到了當下,展望了未來。

  事後,不少人上台圍繞著老夏的報告做了發言。下午大會還組織了分組討論,會議氣氛很濃,與會者的參與熱情也很高。

  今天是專項報告。

  首先做報告的,毫無疑問是內閣分管工業的部長鄒國慶。當初提議去台南開創事業,正是此君所為。

  鄒國慶等一幹工業黨的建議,現在看來無疑是正確的。穿越勢力在沒有幹擾的情況下,於台南渡過了弱小的孵化期,建立了早期工業體係,並且將石化產業發揚光大。

  時至今日,苗粟石油帶的產量已經突破了500噸/天。其所提供的潤滑油、燃料油和瀝青等石化產品,是必不可少的工業血液。

  不過今天鄒國慶的報告內容,聽上去可就沒有那麽振奮人心了“早在今年初,就出現了“全配件’的進口物資集裝箱。這之後,全配件箱子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這一情況預示著,進口物資已經無法支持我們目前的工業體係。”

  “由於配件的缺乏,我們的高端工業設備,譬如原有的四套電爐,目前已經關停三部,唯一一台還在運轉的,也處於低速工作模式。”

  “之前混亂發展的工業體係,如今必須重組。”

  “大力降低新工業體係對進口物資的依賴,拋卻幻想、建設以常規蒸汽動力為骨架,輔以少量電力設備的新工業體係,是我們下一階段的主要任務。”

  隨著鄒國慶斬釘截鐵的話語聲,台下的聽客們知道,這一次是要動真格了。不過話說回來,調整工業結構這件事,其實早就吹風了很久,大家也都認可了今天這個結局。

  沒辦法,當設備的易耗品和配件占據了全部進口物資配額的時候,這個早期胡亂發展起來的工業體係,也就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

  在這之前,其實大部分人都有一個美好願景搶在進口物資被配件擠占完全之前,彎道超車連續縱躍直接一步到位進化到電力社會,那就完美了。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如今看來,別說普及電力,就是普及蒸汽機,那還不知道要多少年。

  人總是這樣,隻有被打臉後,才會明白道理再小的工業體係,那也是需要基礎噸位的。隻依靠進口物資那點數量,無法在短期內吹起來一個工業體係。

  鄒國慶關於重建工業體係的報告,沒有經過任何波瀾,順利得到了全體代表通過。

  張中琪在這兩天的會議中,並沒有發表什麽意見。緣由嘛,這兩天討論的都是大事,他這個代表北方三人組的所謂封疆,距離中樞核心太遠,距離國家大事也太遠。

  不過在下午的分組討論中,張中琪卻遇到了“奇事”原本混在情報組裏吹牛打屁的他,卻被內閣大管家用耳語請到了大佬那一屋。

  這一屋裏,光內閣成員就有三四位,不消說夏首輔也在。最重要的,是坐在上首,穿著一身淡黃格子西服的曹總。

  下一刻,平時渾沒有把張中琪當回事的夏首輔,伸出手熱情地招呼前者“來來來,老張,來曹總這裏坐。”

  張中琪掃一眼臉帶微笑的曹皇帝,不由得聞言菊花一緊,額頭微汗“這是要幹嘛?我有這麽重要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