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節 明葡戰爭(七)
作者:素羅漢      更新:2020-08-02 15:04      字數:3297
  “轟”地一聲大響後,從一門小型弗朗機炮的炮口中,噴出了幾十枚鉛彈。這些彈丸以一個比較高的初速,毫不留情地射入了城下以小隊為單位的橫排隊列中。

  盡管開拓軍橫在城下的小隊是分散開的,但是依舊被鉛彈造成了殺傷,正對炮口的七八個士兵當場被打倒在地。

  緊接著,參差不齊的炮聲連續響起。大型重炮由於占地麵積廣啟動困難,這會已經被葡人棄用了。發揮作用的,無一例外是三寸左右的小炮。

  然而在這種局麵下,小炮恰恰才是最合適的。葡人士兵躲在垛口後方,快速裝填後,少數幾個士兵隻需要短暫的露頭時間,就可以把炮口推出垛口,大致對準一個方向迅速發射。而射擊目標就在城牆下方不遠處,小炮射程不足的弱點也被規避了。

  開拓軍的第一輪攻擊,遭到了強力反擊。

  盡管在側麵吹來的強勁海風下,硝煙很快消失,然而這並不能阻止葡人在城樓上不停發炮打槍,因為下方的攻城者火力不足,一排排由滑膛槍打上城頭的壓製火力,效果遲滯,沒有達到預期。

  好在前期的訓練起到了作用。開拓軍在硬抗了二輪正麵火炮以及棱堡側麵的火槍射擊後,盡管已經有了不穩的跡象,但是畢竟沒有崩盤,大部分人還在按照命令作戰。

  與此同時,待在陣地後方的餘明傑,從望遠鏡裏看到了一切。然而他臉上沒有半點沮喪的表情,反而很欣慰,扭頭下了命令:“很好,可以撤了。”

  很快,前方響起了一段後世人熟悉的樂器聲——司號員吹起了撤退小號。

  餘明傑打一開始,就沒指望著開拓軍能拿下大炮台。

  和隻會扔石頭灰瓶的土匪寨子不一樣,由殖民者守衛的聖寶祿大炮台,是完全熱兵器化的近代棱堡。這裏麵的守軍曾經在世界各地防禦過土著的拚死進攻,是一支有著豐富作戰經驗,士氣充足的殖民部隊。

  而開拓軍在本質上說,並不比對麵的殖民軍隊高明多少,事實上大家都是一樣的,開拓軍就是穿越者打造的黃皮殖民軍。

  相同的等級,再加上手中的武器也沒有代差,所以開拓軍不可能像打土匪寨子一樣,火力壓製外帶爬城爆破三板斧就拿下據城而守的對方。

  令餘明傑感到欣慰的,是開拓軍的紀律性。

  盡管和正規軍比起來,開拓軍明顯訓練不足,但是在猝然遭到炮火打擊和排槍攢射的情況下,能穩住陣腳繼續纏鬥,這已經屬於難能可貴了。畢竟這是成軍以來首次遭到熱兵器成規模打擊,能堅持2輪炮火不潰散,直到後方軍令傳達才撤退,這令餘明傑對穿越眾的部隊製度建設充滿了信心。

  於是,嚴格意義上來講,在這個位麵,由土著做主角,雙方武器不存在代差的情況下,第一次的東西方碰撞,第一次的熱兵器地麵戰爭,以明國方麵撤退而告終。

  就在現場指揮官麵帶欣慰,下令撤退後不久,後方關閘城樓上,有一個人麵帶陰沉,緩緩放下了手中的雙筒千裏鏡。

  這人是何汝賓。

  曆史上的何汝賓,不論是帶兵上陣還是著書立說,都做到了一個古代將軍的本份。他所著的《兵錄》一書,包羅廣博,可以說是明代的軍事百科全書。這中間尤其重要的是,兵錄載有許多關於銃炮火器的介紹與戰法,這說明何鎮也是一位緊跟時代潮流的人,並不屬於抱殘守缺的老舊貨色。

  所以當他今天現場看完第一輪攻防後,馬上就意識到了棱堡的厲害之處。

  在這之前,包括何汝賓在內的土著軍將,大多是知道有棱堡這麽個東西,僅限於此這玩意不光弗朗機人,荷蘭人也有修築過。而這種在明人看來外形線條“不規整”,多出了好幾處凸角的磚堡,一開始並沒有引起大家注意。

  然而真正用熱兵器當麵實戰,棱堡的優勢就明明白白體現出來了。

  何如賓方才看得清楚攻入兩個突出部之間的明兵,瞬間就遭到了兩側火槍手從側後方向的打擊,毫無還手之力。而進攻凸角正麵的部隊,由於攻擊麵太狹窄,就隻能和城上對峙,形不成衝擊力。

  “原來夷人修造的城壘,卻有這般用處!”

  何如賓眼見為實後,瞬間明白了個中關節。剛才守軍的火槍和火炮反擊給了他很多靈感,隨即,他又發散思維,聯想到了一係列關於火器在棱堡守備中的應用,並且意識到了這種組合的厲害之處。

  在陰沉著臉放下手中望遠鏡的一刻,突然間,何汝賓感覺到一股冷氣從尾骨處升起。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他眼中出現了自己統領大軍,在某一座棱堡下被炮火砸得車仰馬翻,損兵折將,最終遭朝廷貶斥,淪為“廢將”的末日景象。

  而詭異的是,這一幕幕畫麵盡管模糊,但他的對手卻無疑是穿著對襟短衫,髡發黃膚的明人。

  下一刻,得到天啟的何鎮,狠狠一拍腿,然後失態的大叫一聲“呀,不好,此寨不可硬攻!”

  一旁正在用步話機和前方指揮部通話的曹總兵嚇了一跳。待他牛頭定睛一看,發現何鎮此刻臉色煞白,冷汗滾滾,雙目呆滯,貌似魂遊天外。於是曹總兵趕緊起身虛扶道“大人,可是哪裏不舒服了?”

  被曹總兵一觸碰,何鎮這才從天啟狀態中解脫出來“啊,無事,無事,是本將一時不慎,著相了,見笑,見笑!”

  看到何鎮回魂,曹總兵有點真感動地說道“大人心念屬下,曹川這裏曉得了!不過還請大人放心,區區棱堡,若不是打算著練兵,說話也就拿下了。”

  “哦,如此就好,就好。”

  何鎮此刻微微低頭,伸手從袖筒中拿出一方夷州產的灰色方格男士用純棉機織手帕,擦了擦汗,然後心有餘悸地偷看了曹總兵一眼。

  曹總兵當然不知道何鎮此刻複雜的心理活動,他正忙著招呼勤務兵“快,拿茶水過來。咱們先吃飯休息,吃飽了再打紅毛!”

  勤務兵聞言,伸手從一旁桌上拿了兩個軍綠色塗漆的大茶缸,然後去一個同樣的綠色大鐵罐裏接來茶水,端給兩位大佬。

  供應軍隊的茶水,自然是又苦又澀的低端大葉茶。不過穿越眾有錢,再加上台灣今年已經開始出產甘蔗,所以茶缸裏是放了糖的,茶水因此沒有那麽難喝了。

  今天城樓上的都是帶兵將領,包括何鎮和曹總兵在內,領到茶缸的諸位都大口開喝。倒是角落裏的一幫老爺們,其中有人自然是喝不慣這種劣茶的。不過在今天這種陣勢下,也沒人敢矯情,一個個都老老實實麵帶笑容地喝起了軍供茶。

  茶水喝完,就該吃飯了。

  全軍休息的命令是前方指揮部的餘明傑下達的。考慮到開拓軍新敗,需要撤回來休整,再加上時間已經過了中午,於是他便下令休整。

  很快,冒著熱氣的飯菜就被送到了各處。

  前線部隊的飯菜,是由炊事班挑著桶送上去的。士兵們排隊用自己的飯盒打飯,然後開吃。

  而關閘上的各位也是同樣待遇,隻不過送上去的,是用小車推過來的,盛好菜的飯盒。然後,當軍將們打開墨綠色的鐵飯盒一看,謔,好一餐戰飯!

  飯盒的下半層是精白的米飯,上半層是一塊塊閃著誘人紅光,發散著甜膩香氣,皮亮油多的大塊紅燒肉。

  伸出勺子舀一大塊送進嘴,發現紅燒肉入口既化,香甜鬆軟,頓時所有人都食欲大增,猛吃起來。

  頭一頓戰飯用紅燒肉,其實也是有過後勤考慮的。因為是第一次正規作戰,考慮到會有士兵在緊張情緒下無意識大口吞咽,所以飯菜裏就不能出現雞骨之類容易出現非戰鬥減員的東西。

  這樣一來,紅燒肉就是最佳選擇了。這種高熱量,口味好的肉塊真是最好的戰飯材料除了貴點,還要用很多糖,還要靠近廣東這個掏錢就能買到二師兄的富碩省份之外,再沒有其他缺點了。

  吃完戰飯,又休息了半個小時後,伴隨著午後的整整海風,開拓軍的第二輪進攻按時開場了。

  吸取了上一次的經驗後,這一次開拓軍的進攻更加有目的性,火力壓製也做的更好。不過這些都不足以撼動葡人的防守優勢,在側後方排槍夾擊和小炮快速偷襲下,開拓軍第二輪的進攻依舊敗退了下來。

  接下來是第三輪。

  看到局麵進入事實上的對峙狀態,城樓上的軍將們,此刻已經公開討論起戰況了。而令後世人驚訝的是,此刻大多數的軍將都認為局麵我方占優。

  軍將們的理由很充足目前看似進攻受挫,但是從交換比來說,我方是占優的。是的,攻城戰中5比1的交換比,在中古時代的軍將眼中,就是賺的

  更何況現在我方還有後勤優勢,而紅毛孤立無援,所以軍將們普遍很樂觀。

  一旁曹總兵聽得直翻白眼辛苦練出來的兵,這樣消耗可不是穿越眾的作風。

  好在指揮部也開始做了調整。就在開拓軍輪番上陣感受戰場的同時,蓮花莖關閘的大門打開,從關後走出了新一列的士兵。這些士兵身背長槍,頭戴鋼盔,隊列走得像刀裁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