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認知
作者:隻為了吃      更新:2021-08-19 20:53      字數:2162
  景帝指著彈幕哈哈大笑。

  “這句話總結的特別對。”

  “在這個世界上,不怕沒錢,就怕你沒實力。”

  景帝笑的老開心了。

  他對這點感同身受。

  拳頭大才是最重要的。

  笑著笑著,景帝臉色又陰沉下來。

  “當年匈奴窮死了,幾十萬大軍連鐵器都武裝不全。”

  “可他們就是拳頭大,壓著我們的邊境揍,我們不得不賠錢。”

  這是景帝不想懷念的曆史。

  這是屈辱的曆史。

  東華張張嘴,啥都沒說出來。

  這個時候,不安慰才是對的吧。

  景帝繼續道:

  “春秋戰國,晏子使楚,之所以能得心應手,能巧舌如簧,能各種吹,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齊國本身就是大國。”

  “秦滅東周國時,東周國的宗法有錯誤嗎?沒有。”

  “東周國本身是錯誤嗎?不是。”

  “東周國請趙國救命是錯誤嗎?不是。”

  “東周國當時外交、自身國民財富,自身人口,都是同級別中最不錯的。”

  “東周國不缺錢,不缺人,不缺盟友。”

  “但是東周國還是亡國了。”

  “理由隻有一個,那就是東周國拳頭不夠大。”

  這是景帝當了太子,接受的最根本的教導。

  東華不想說話。

  景帝的思想觀念一直都是最直接的那種,

  “你覺得財富是用來幹什麽的?”

  景帝突然開口。

  東華不好回答,但是想了想,還是道:“養拳頭。”

  東華覺得這個答案很對。

  財富嘛,歸結到根本,還是那句話,錢袋子養拳頭,拳頭養錢袋子。

  景帝笑了,笑的很開心。

  “認知不錯。”

  “古代這個想法是最對的。”

  彈幕中一片六六六閃過。

  大家都興奮了。

  景帝再次露出懷念的神色。

  “你可能不知道,我人生第一次三觀破碎,就是我老爹,文帝教導我的第一課。”

  “他說,強者的低吟震耳欲聾,弱者的嘶吼無人傾聽。”

  這時候景帝冷笑一聲。

  “一開始我不信,”

  “後來我砸死了吳王太子,沒有一個人敢多逼逼一句。”

  “為什麽?”

  “因為我爹是強者。”

  景帝覺得真是可笑。

  東華沉默。

  “我登基了,七國之亂,為什麽?”

  “因為我不是強者。”

  “平定七國之亂後,天下再也沒人敢多逼逼一句話了。”

  “又為什麽?”

  “因為我麾下第一大將周亞夫真能打,打的他們抬不起頭來,我成為強者了。”

  景帝表示,老子的經曆告訴他,人生在世,拳頭大你說啥對方都願意聽,你拳頭不大,你逼逼什麽都不會有人聽。

  東華沉默下來。

  這大概就是經曆造就人生吧。

  東華想到了漢武帝,這位爺,恐怕更加把這點貫徹了下去。

  漢武帝誅殺郭解,衛青都去那裏求過青。

  遊俠勢力遍布整個大漢,當時都形成了一個階級,鄉間百姓以遊俠為主,遊俠敢當街殺官員,百姓為其掩護,也就是最早的殺富濟貧,為民申冤,誅殺貪官係列。

  可這是不對的。

  人間要有法度存在。

  漢武帝對於遊俠勢力的瓦解就一個,打崩你。

  浩浩蕩蕩的遊俠,被漢武帝用軍隊一次性給梳理了一遍,從此以後遊俠門客,再也不是什麽高貴的行業。

  漢武帝時期,一些遊俠直接就是地主階級,壓根就不把朝廷當一回事。

  朝廷通緝遊俠,遊俠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而到了東漢末年,徐庶以遊俠身份殺人,隨後被通緝,連夜逃竄。

  典韋以遊俠身份殺人,被追的到處都是。

  那個年代,遊俠已經被定性為負麵詞匯。

  而漢武帝敢向遊俠勢力開戰的原因就一個,他漢武帝,能打,手中軍隊戰鬥力爆表,忠心之士夠多。

  通俗點講就是拳頭夠大。

  這裏東華就不得不吐槽一句,亡國之君普遍的共同點就一個,那就是攥在他們手裏的拳頭不夠大。

  紂王要是拳頭夠大,能捶死天下所有人,那紂王就不會亡國。

  隋煬帝的拳頭要是夠大,他可以捶死所有反王,那他也不會亡國了。

  崇禎手裏要是有足夠強悍的拳頭,他也不會亡國。

  東華個人覺得,其實那些人亡國的根本就一條,手裏的拳頭不夠大。

  古往今來觸動特定階級利益的皇帝多了,但是他們都沒有亡國。

  比如秦皇漢武,比如明太祖。

  他們三個都觸動過特定階級的利益。

  結果就是,千古名君頭銜加在腦袋上。

  東華發現,景帝的腦回路是真牛逼。

  在那個年代就認知到了這個觀點,這也太牛逼了一些吧。

  不隻是東華這樣覺得,彈幕中的人也都這樣覺得。

  兩人繼續聊著的時候,大數據又統計出來一個問題:“景帝大人您為什麽沒有向匈奴反擊。”

  東華看到這個問題一愣,景帝也是一愣,隨後景帝就笑了。

  笑了一聲後,景帝緩緩的道:“根本原因,我怕。”

  怕這個字很牛逼,讓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麽接。

  你漢景帝,千古明君,怕了?

  這是為什麽?

  不理解。

  不是很理解。

  特別不是很理解您說這個字的原因。

  景帝緩緩開口:“我登基時,我擺平國內所有問題時,雖然坐擁周亞夫,李廣這些人。”

  “但是那時候的我,心氣真的不足了。”

  “我真的沒有頂著全國壓力,向匈奴開戰的決心了。”

  漢景帝緩緩的道,絲毫不在意自己說這話會影響自己在其他人心中的形象。

  東華也萬萬沒有想到,漢景帝竟然說的這麽直接。

  彈幕在這一瞬間都停了下來。

  大家都想聽景帝怎麽說。

  景帝舒緩一下心情,繼續道:“對匈奴全麵開戰,不是一場戰役兩場戰役,那是需要全麵動員。”

  “不光有外部壓力,還有內部壓力,更有戰線壓力等。”

  “其中涉及的錢財人手,人力物力,還有戰後死亡安排,戰爭撫恤等等。”

  “都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景帝心情不太美妙了。

  “最重要的是,我覺得自己不夠長壽,我死之後,因為戰爭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其他人會因為戰爭的傷口而威逼下一代君主停止對匈奴作戰,破壞掉百年大計。”

  “所以我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