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矛盾體
作者:隻為了吃      更新:2021-08-19 20:53      字數:2131
  “你看,我就覺得煬帝被釘在恥辱柱上沒有問題的。”

  “你說他做的狠吧,但確實是沒把世家幹掉多少。”

  “可你說他不狠吧,這個人又確實是實實在在的觸碰了世家的底線。”

  “隻能說太矛盾了。”

  東華忍不住感歎道。

  “你說他有和世家死杠的決心,他最後想的是借助南方的勢力。”

  “你說他沒有死杠的決心吧,他又確確實實的在一直坑世家。”

  靈帝都覺得煬帝有點矛盾。

  不遺餘力的挖世家的牆角,可是自己又不停依靠世家。

  不管從哪裏看,都有點當婊子立牌坊的意思。

  靈帝摸著下巴。

  “所以說,最後按照你的思路感覺下來,這個煬帝,他做事總感覺有一種模仿的感覺,但是又有一種掙脫不開的感覺。”

  靈帝覺得這太矛盾了,這人是真的坑啊。

  東華點點頭,確實如此。

  “坑世家,未曾大規模擊殺。”

  “對外戰爭,又想參合一些其他的東西。”

  “開科舉,又隻開一半,和世家妥協,在考完試後加了一個拜貼。”

  “清理隱戶又想讓世家掏錢供他打仗。”

  “限製世家當官,又扶持了另外一股世家。”

  “開鑿大運河,這個到是堅持了,但是不留餘力的瘋狂建設,把自己給埋了進去。”

  靈帝想想煬帝的一生,每一件事都前半部分做的很好,後半部分做的不咋滴。

  要麽就是在中間添加點東西。

  東華想想就笑了出來,這是真的有意思。

  “按照常理來說,大家都是訂一個大目標,完成就可以了,至於中間獲得的一些其他好處就是意外之喜。”

  “隋煬帝給人的感覺就是定下一個大目標,但是沒拿最後的成果,非得要中間的意外之喜,或者說把意外之喜當成了大目標成果。”

  “這種感覺啊,是真的牛逼。”

  東華覺得這種想法,實在太厲害了。

  像三征高句麗,大目標很明顯,對外滅國戰爭,大目標可以獲得的利益都有哪些?

  第一,轉移國內矛盾。

  第二,戰爭財,隻要夠狠,以隋朝的國力可以把高句麗搬空,還可以獲得大量的奴隸。

  第三,打壓周邊國家,以隋朝的能力完全可以把高句麗官員屠殺一空,隨後扶持代理人掠奪資源。

  眾所周知,隋唐時期的高句麗已經達到頂尖王國的實力,很強,很值得掠奪。

  第四,邊境線可以往外推,獲得大量邊關土地,遷移人口,就可以獲得大量可耕種土地,最最重要的是,緩解國內人口壓力。

  而隋煬帝拿走的是小目標意外之喜,比如麵子,比如消耗世家名下的府兵,比如消耗國內的人口,其中還有大量的百姓和隋朝財富。

  綜合來說,丟死人了。

  尤其是第一次,甭管後世人怎麽吹這一次是隋煬帝故意戰敗,是故意有意消耗世家人口的,但這都避免不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隋煬帝這一次打敗了。

  假如隋煬帝第一次打贏了,你看第二次楊玄感敢叛亂嗎?

  假如第二次隋煬帝先平了楊玄感,扭頭又打服了高句麗,你覺得國內世家還敢亂動嗎?

  第三次,打贏了,結果退兵了,高句麗王死活不去隋朝覲見,還死活都不退還隋朝俘虜,隋朝使臣出使高句麗見到景觀見到被俘虜當做奴隸的隋朝官兵,忍不住淚流滿麵。

  這都是真實記載的。

  綜合來說,三征高句麗,隋煬帝是就拿了一個自以為是的麵子,自以為是的消耗了世家的府兵勢力,所以他回去之後,本來慫了吧唧的突厥都敢在雁門關圍困他一下。

  這時候需要說一句,啥時候看過漢朝軍隊打勝了回家的時候被圍過。

  這差距,老大了。

  就拿李世民來說,他也征討高句麗,回來的時候也沒有被圍過。

  這差距,隻能說一句隋煬帝是真的有點慘。

  麵對這麽慘的隋煬帝,大家當然選擇落井下石了。

  誰讓你隋煬帝一副慘兮兮的表情,一副我還削世家的態度。

  古往今來削弱世家或者士大夫的皇帝,用東華的角度看,人家都先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戰爭大勝利。

  舉例子,周武王壓服天下諸侯是因為人家親自滅商分封,手握十幾萬精銳大軍,占據天下有名的膏腴之地,大勝。

  始皇力壓六國貴族,說咋樣就咋樣,因為他一統天下,身下是百萬秦軍,大勝。

  高祖劉邦誅殺異性王還能活下去,因為天下是他打下來的,依然大勝。

  漢武帝誅殺當時地主階級的遊俠,誅殺不交稅的大商人,把鹽鐵收回國有,他在這之前讓手下在邊疆真刀實槍的和匈奴打了一架,並且打贏了,手握巨大勝利和三十萬精銳大軍,麾下更有名將衛青存在。

  漢桓帝黨錮,終結了羌人,開疆擴土百萬裏。

  隋文帝打壓世家,世家不會和他對著幹的原因是啥?還不是因為楊家勝了天下世家一局,登上了大一統帝位。

  唐朝李世民李治武則天三位時期為何被稱為盛世,為何加一句文治武功,天下無雙,因為他們都是數著國家滅的,大勝天下。

  朱元璋打壓士大夫,一言而決,動輒牽連十幾萬人的大案,因為天下都是他打下來的,依然大勝。

  戰爭大勝利,手握精兵強將,你不聽話我就敢幹掉你,這才是強大之處。

  人人都說李世民沒有打壓世家。

  兩個例子,第一個,李世民修氏族誌排尊位,第一次五姓七望拍第一序列,李世民大怒,直接手動修改,把五姓七望貶低到第二第三,結仇不淺。

  第二個,貞觀年間的宰相如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征,馬周,王珪,蕭瑀,岑文本,李靖。

  除了房玄齡的老婆是盧氏女,其他人,王珪是太原王,沒有一個五姓七望出身的。

  大族出身的都很少。

  而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都還有一個共同點,杜如晦不是杜家嫡係,成名之後才掌握杜家。

  長孫無忌看他從小在舅舅家長大就知道了,也是可憐的娃。

  房玄齡也是成名之後娶的盧氏女。

  隋煬帝,是真的沒辦法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