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大軍雲集
作者:點爺01      更新:2020-03-23 00:55      字數:3134
  .,

  當然,艾格自己也清楚,說某國王是在“打腫臉充胖子”是自己帶著強烈主觀情緒的評論。勞勃·拜拉席恩現在就是個貨真價實的胖子先不提,更重要的是:生下來就是家族長子的他,從小所受的教育就和艾德截然不同。如果說艾德的性格是“受”,那勞勃就是“攻”——話說回來,如果兩人都性格強勢,也不大可能成為摯友。

  這位七國最高統治者,今次集結軍隊前來穀地,說難聽點是想裝個逼,但從政-治角度正兒八經分析的話,他是想趁這機會讓封臣們履行一下許久未盡的義務,好在這不怎麽太平的年代裏明確一下君臣關係,順帶考量一下大家的忠誠度……穩固一下統治罷了。

  讓你們這幫貴族舒坦逍遙了這麽久,該出點血幹點活了。

  ***

  在封建領主的社會結構中,封君和封臣間的關係,可以簡單地用一套相互間的義務來闡述解釋。

  封君對封臣,有保護和維持的義務——所謂“保護”,很容易理解,勞勃此次召集大軍前來穀底平叛就是在履行這一義務,他不僅得把萊莎·徒利從幾家伯爵的圍困下救出,還得還她以公道(如果存在的話);而“維持”,其實就是給予封臣足夠大的封地和足夠多的從屬民眾,讓他們能夠通過征糧收稅來養活自己。

  封臣對封君呢?簡單總結一下也有兩條:

  一、封臣不得損害封君的利益——生命、榮譽、財產……所有意義上的利益,這裏容不得半點文字遊戲,除非你光明正大地當麵勸諫,否則哪怕隻是背地裏說封君一句壞話都是違法的;

  二、封臣必須在封君遇到困境或危險、從而發布任命和征召時積極響應,艾德接受任命去君臨當了首相,諸侯響應動員令集結大軍前來平叛,皆是在履行義務。

  概括下來很簡單,但具體實施起來一本書也寫不下。在這套規則中,有一條至關重要,也是勞勃敢於在國庫空虛時依然發起這場大規模平叛的理由:諸侯們在響應軍事號召帶兵參與集結時,要自行對自己所召集部隊的武器裝備和糧草負責。

  換言之——勞勃暫時隻需要承擔自己親自從君臨城帶來軍隊的費用即可,剩下的三萬多人,以及很快也將趕來的更多大軍,誰帶來的誰養活!國王自己沒錢沒關係,隻要手下的封臣有錢、且願意響應號召就行了。

  這不是耍無賴,封建領主的社會就是這麽運行的,作為一個從小就受相關教育的貴族長子,勞勃·拜拉席恩相當清楚一個封君所擁有的正當權利——他有資格這麽做。即使明明可以通過戰爭以外的方式解決問題,但隻要自己選擇了打,無論封臣們在心裏如何腹誹不滿都得乖乖應召,誰不理會命令就觸犯了不服封君的大罪,等解決完穀地這邊的家夥,回頭就能又去另一邊興師問罪。

  ……

  有趣的是,公義者同盟的幾家貴族這回發起兵變也是打的“保護封君”的旗號,在同盟組建者們的說辭裏,他們隻認瓊恩·艾林的兒子勞勃·艾林為封君,而現在封君呆在自己那涉嫌謀殺親夫的母親身邊,正麵臨危險、需要救援——貌似有點道理,兵變和平叛雙方的衝突點便在於:勞勃·拜拉席恩認為萊莎·徒利作為年紀尚幼的穀地公爵的母親兼監護人,屬於自己需要保護的“封臣”;而約恩·羅伊斯等一眾穀地貴族則拒絕承認躲在鷹巢城內那女人擁有“等同封君”的身份。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到底誰對誰錯,來場辯論一定會很精彩,但既然一方選擇了戰爭,那事情就變得暴力又簡單了——誰打贏了,誰就是對的。

  ***

  河間地-王領大軍在艾林穀的峽穀口駐紮下來,兩軍皆在各自的視線範圍內安營紮寨,砍伐樹木清理視野,既不擁擠防止了被奇襲或火燒連營的可能,又能確保在叛軍出穀騷擾時能彼此照應——前提是對方敢的話。

  除此之外,勞勃還將糧草輜重的囤積位置安排在戰場後方幾十裏的十字路口附近,並分出了幾千軍隊保護,關鍵時刻,這支部隊還能當預備隊使用。

  不管有多鄙視勞勃這綠帽王,但這個風息堡公爵兼指揮官出生的家夥各種基本的戰略戰術安排還算有板有眼,至少艾格挑不出什麽毛病,當然,這也是自己穿越前並非軍事愛好者的原因。

  大軍站穩腳跟後,就開始派出斥候信使,一方麵偵查戰場並發布檄文勒令公義者同盟乖乖投降以免遭刀兵之災,另一方麵則傳令其餘並未參與兵變的穀地家族派兵前來救援封君。不少家族響應了號召,不過勞勃並未讓他們前來加入聯軍,而是命令他們前往公義者同盟的核心成員家族領地,包圍進攻這些屬於叛軍的城鎮堡壘。

  雖然沒直接參與“叛變”,但穀地一堆貴族間關係向來錯綜複雜,打斷骨頭連著筋,誰知道有沒有內奸在這裏麵?幹脆打發得遠遠的……在這一點上,綠帽王的漂亮安排又讓艾格刮目相看,這麽個優秀的帶兵將領,怎麽就當了國王呢,又一個被命運擺錯位置的好零件!

  ……

  盡管六國才到了兩國,但艾格已經毅然開始了拜訪王領與河間地諸多貴族的計劃,大部分貴族都對守夜人首席後勤官毫無興趣,隻是因為勞勃就在軍中,天子腳下不好太過囂張才強撐著帶著禮貌接見一番,聊不多幾句便開始委婉地下逐客令。幾日下來,隻有少數貴族願意深入了解下艾格所描繪的守夜人產業,並口頭上同意日後“有機會”會去君臨參觀一下。

  艾格感覺自己像個四處碰壁的推銷員,不過他並沒有氣餒——一見如故,迅速和大堆貴族建立起深厚感情,那當然是不可能的。隻要人家願意看在“隨軍守夜人”這個特殊身份的麵上見見自己並聊上幾句,日後再見能認出他來,這“人脈”的雛形便初步建立起來。而在這一點上,自己其實有很多優勢:比如自己很可能是大部分貴族這輩子見到的第一個守夜人,比如自己有著和先民、安達爾人和洛伊拿人都有顯著差別的亞洲人相貌,比如自己手中難得一見的植物纖維印刷書籍,以及嘴裏的大堆新詞匯新概念。

  ……

  第三支加入聯軍的部隊來自北方,人數接近一萬,率領者是羅柏·史塔克。地廣人稀的北境千裏能為一場小小的平叛迅速湊出一萬人並千裏迢迢趕來,忠心可鑒,勞勃親自出場騎出幾裏迎接了好友的兒子。再然後是西境軍隊,帶兵者是凱馮·蘭尼斯特,獅家二把手,兵力雖然同樣隻有一萬,在裝備齊整和盔甲鮮亮程度上卻讓其餘幾支軍隊都相形見絀,而且艾格聽說——這一萬人裏,有超過三分之一士兵不是臨時征召,而是平日就在蘭尼斯港接受操練的預備軍隊,這有點厲害。

  緊接著是國王本家,風暴地拜拉席恩家的一萬軍隊,統帥理論上是藍禮·拜拉席恩,不過身為禦前大臣之一的國王親弟,他始終陪在兄長身邊,軍隊召集等工作全部由手下封臣自覺完成,也就不用贅述。

  河灣地來了五千人——作為七國中唯一一個人口破千萬的封國,出這麽點人顯然有不敬的嫌疑,但好在這五千全是貨真價實的騎兵,而帶兵的藍道·塔利也解釋說不派太多人是出於路途遙遠的考慮,再加上更是主動承諾會為聯軍提供後續的全部糧草,勞勃最終也就接受了這個說法……至於多恩這吊地方嘛,他們肯派奧柏倫·馬泰爾親王帶幾千長矛兵來就已經很給麵子了,要知道,就連伊耿當年騎著龍都沒征服人家!

  鐵群島派來了上百條大大小小的船,加上水手合計一千多人,艾格隻隱約聽說領頭的是個女的——想了想,隻可能是巴隆那瘋子心目中的繼承人,他的女兒阿莎·葛雷喬伊了。周圍見過她的士兵都說這是個很有魅力的女子……不過對守夜人而言這無關緊要,唯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鐵群島的船隻路過多恩時捎上了那幾千長矛兵,讓多恩的軍隊在沒全員配馬的情況下依然比河灣地的騎兵先到。

  算上斯坦尼斯·拜拉席恩親自率領的、早就已經抵達螃蟹灣,控製住海鷗鎮並包圍了符石城的龍石島艦隊和狹海諸侯軍隊……在艾格離開君臨近一個月後,七國軍隊和貴族總算基本到齊。現在,整個穀地已經被效忠勞勃的海陸軍隊包圍,艾林穀的入口血門外更是大軍雲集,八萬多諸侯和士兵在穀口外分片紮營,旌旗飄揚起來簡直像一片彩色的森林,這場國王統治力的展示、對千古未破險關的正麵攻堅作戰,總算是要正式開始了。

  ——

  -7